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芒属植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肖晶
陈娜
+3 位作者
周晓溦
罗博伦
易自力
薛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6-1025,共10页
为了探究芒属植物(Miscanthus spp.)的化感效应和作用规律,本试验采用室内生物学测定方法,研究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芒(Miscanthus sinensi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奇岗(Miscanthus×giganteus)不同部位...
为了探究芒属植物(Miscanthus spp.)的化感效应和作用规律,本试验采用室内生物学测定方法,研究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芒(Miscanthus sinensi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奇岗(Miscanthus×giganteus)不同部位(根、茎、叶)浸提液对青葙(Celosia argentea)、苋(Amaranthus tricolor)、稗(Echinochloa crusgalli)3种杂草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芒草根、茎、叶浸提液对3种杂草发芽率、发芽指数、胚轴长、胚根长、幼苗干重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P<0.05),且3种杂草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种芒草浸提液对青葙、稗的化感效应整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南荻浸提液对苋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芒草浸提液对3种杂草化感效应表现为芒>五节芒>奇岗>南荻;芒草不同部位浸提液间的化感效应不同,表现为根浸提液>叶浸提液>茎浸提液。结合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指数,3种受试植物对不同芒草不同部位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为青葙>稗>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属植物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期和播种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和抗倒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李刚
张强
+3 位作者
郭哈
伦
杨国栋
王聪
罗博伦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28-32,共5页
以崇明区农场主栽水稻品种‘银香38’为试验材料,在6月1日(第一期)、6月7日(第二期)、6月13日(第三期)3个播期条件下,设置无人机器飞播、机条播、机穴播3种直播方式,探究播期与播种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抗倒能力的影响。结果...
以崇明区农场主栽水稻品种‘银香38’为试验材料,在6月1日(第一期)、6月7日(第二期)、6月13日(第三期)3个播期条件下,设置无人机器飞播、机条播、机穴播3种直播方式,探究播期与播种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抗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播期条件下,3种播种方式理论产量均表现为无人机飞播>机条播>机穴播,其中6月1日(第一期)无人机飞播产量达9.3 t∕hm^(2),相较于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提高2.6%和3.8%。通过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可知,无人机器飞播提高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实现高产;另外,无人机飞播条件下,水稻抗倒能力随着播期的推迟逐渐增强。综上,采用无人机飞播并适宜早播有利于直播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协同提高。本研究可为无人机飞播丰产、稳产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直播方式
产量
抗倒能力
水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芒属植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肖晶
陈娜
周晓溦
罗博伦
易自力
薛帅
机构
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芒属植物生态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湖南分中心
中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6-1025,共10页
基金
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19KFXM04)
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项目(2019 NK2011&2019RS1051)资助。
文摘
为了探究芒属植物(Miscanthus spp.)的化感效应和作用规律,本试验采用室内生物学测定方法,研究南荻(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s)、芒(Miscanthus sinensis)、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奇岗(Miscanthus×giganteus)不同部位(根、茎、叶)浸提液对青葙(Celosia argentea)、苋(Amaranthus tricolor)、稗(Echinochloa crusgalli)3种杂草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芒草根、茎、叶浸提液对3种杂草发芽率、发芽指数、胚轴长、胚根长、幼苗干重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P<0.05),且3种杂草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种芒草浸提液对青葙、稗的化感效应整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南荻浸提液对苋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芒草浸提液对3种杂草化感效应表现为芒>五节芒>奇岗>南荻;芒草不同部位浸提液间的化感效应不同,表现为根浸提液>叶浸提液>茎浸提液。结合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综合化感指数,3种受试植物对不同芒草不同部位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为青葙>稗>苋。
关键词
芒属植物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Keywords
Miscanthus
Allelopathy
Seed germination
Seedling growth
分类号
Q949.94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和播种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和抗倒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李刚
张强
郭哈
伦
杨国栋
王聪
罗博伦
机构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光明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28-32,共5页
基金
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沪农科产字(2024)第3号]。
文摘
以崇明区农场主栽水稻品种‘银香38’为试验材料,在6月1日(第一期)、6月7日(第二期)、6月13日(第三期)3个播期条件下,设置无人机器飞播、机条播、机穴播3种直播方式,探究播期与播种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抗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播期条件下,3种播种方式理论产量均表现为无人机飞播>机条播>机穴播,其中6月1日(第一期)无人机飞播产量达9.3 t∕hm^(2),相较于第二期和第三期分别提高2.6%和3.8%。通过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可知,无人机器飞播提高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从而实现高产;另外,无人机飞播条件下,水稻抗倒能力随着播期的推迟逐渐增强。综上,采用无人机飞播并适宜早播有利于直播稻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的协同提高。本研究可为无人机飞播丰产、稳产提供数据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播期
直播方式
产量
抗倒能力
水稻
Keywords
Sowing data
Sowing method
Production
Lodging resistance
Rice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芒属植物对3种杂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研究
肖晶
陈娜
周晓溦
罗博伦
易自力
薛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播期和播种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和抗倒能力的影响
李刚
张强
郭哈
伦
杨国栋
王聪
罗博伦
《上海农业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