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风火痰虚论治眩晕病浅谈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倩 +1 位作者 王森 孟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14期133-134,共2页
眩晕是以目眩、头晕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眩晕的发生,病因病机不同,本文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观点和认识,分别从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提出治疗应以息风、清火、化痰、补虚为主。且眩晕各个证候之间往往相互转化,或相... 眩晕是以目眩、头晕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眩晕的发生,病因病机不同,本文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对眩晕的观点和认识,分别从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提出治疗应以息风、清火、化痰、补虚为主。且眩晕各个证候之间往往相互转化,或相兼出现。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既要把握眩晕的病因病机,又要思虑各证候之间相互关系,标本兼顾以达到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风火痰虚 辨证论治
下载PDF
芎芷石膏汤治疗头痛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孟毅 +2 位作者 刘志勇 李鹏辉 羊田 《中医临床研究》 2016年第29期42-43,共2页
芎芷石膏汤系《医宗金鉴》名方,具有疏风散寒,清泻郁热,通络止痛之功,主治风寒束表,阳明郁热,络脉不通之证。临床上头痛一病,风寒束表,阳明郁热,络脉不通之证并不少见,多为芎芷石膏汤适应症。笔者应用芎芷石膏汤治疗头痛,取得较好的临... 芎芷石膏汤系《医宗金鉴》名方,具有疏风散寒,清泻郁热,通络止痛之功,主治风寒束表,阳明郁热,络脉不通之证。临床上头痛一病,风寒束表,阳明郁热,络脉不通之证并不少见,多为芎芷石膏汤适应症。笔者应用芎芷石膏汤治疗头痛,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芷石膏汤 治疗 三叉神经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贾刘云 +2 位作者 王倩 刘志勇 孟毅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1期138-140,共3页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等为表现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西医常采用药物和手术疗法,但药物治疗具有疗效减退、副作用多及并发症增加等问题;非药物疗法存在着操作复杂、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中医辨...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动作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等为表现的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西医常采用药物和手术疗法,但药物治疗具有疗效减退、副作用多及并发症增加等问题;非药物疗法存在着操作复杂、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中医辨证论治因人制宜,正确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具有副作用小,缓解临床症状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疾病 中医药
下载PDF
温胆汤治疗失眠体会 被引量:4
4
作者 羊田 +1 位作者 李鹏辉 孟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9期124-126,共3页
温胆汤最早记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原方谓"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温胆汤"。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后世临证广泛应用于头痛、心悸、胃痞、失眠等证属痰热内扰,气机紊乱,平... 温胆汤最早记载于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原方谓"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温胆汤"。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后世临证广泛应用于头痛、心悸、胃痞、失眠等证属痰热内扰,气机紊乱,平衡失调者。笔者临床应用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症,疗效显著,现将体会简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失眠 痰热内扰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浅谈中医非药物治疗偏头痛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森 +3 位作者 贾刘云 王倩 孟毅 刘志勇 《光明中医》 2016年第22期3376-3378,共3页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中医治疗偏头痛可分为中医药物疗法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中医非药物治疗偏头痛作为中医药物治疗的辅助,其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而且可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其临床价值日益凸显,得到更多医务工作者...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中医治疗偏头痛可分为中医药物疗法和中医非药物疗法。中医非药物治疗偏头痛作为中医药物治疗的辅助,其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而且可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其临床价值日益凸显,得到更多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现就近五年偏头痛的中医非药物治疗相关研究做一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中医 非药物治疗
下载PDF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志勇 +1 位作者 李耘 赵丽娜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1期13-15,41,共4页
目的基于文献报道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证素分布与组合的规律,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TCM)。制定《流行性乙型... 目的基于文献报道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证素分布与组合的规律,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素的分布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中医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TCM)。制定《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证候文献整理规范》,建立流行性乙型脑炎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27个证素中,频率依次为热火(26.55%)、暑(96.46%)、湿(86.73%)、毒(98.67%)、阴虚(37.61%)、阳虚(85.40%)、虚(10.18%)、实(83.63%)、津亏(8.41%)、亡阴(11.06%)、亡阳(12.83%)等;病位证素依次为脾(70.35%)、肺(34.96%)、心(48.67%)、肝(24.77%)、肾(11.50%)、胃(80.53%)、大肠(5.75%)、下焦(11.06%)、表(26.11%)、里(30.09%)、卫分(57.52%)、气分(64.16%)、营分(30.09%)、血分(17.26%)等。单一证素构成证候主要为阳虚、阴虚、津亏、亡阴、亡阳,累积频率为14.93%;两病性证素构成证候主要为暑热证、毒邪证、暑温证、湿毒证、热毒证、阴虚火旺证、正虚邪恋证等,累积频率为41.63%;三病性证素构成证候主要为暑热毒证、暑热湿证等,其累计频率为25.34%;四病性证素构成证候以热陷营血和肺卫热毒证为主,累积频率为11.31%;五病性证素构成证候以疫毒闭肺表里湿热,毒犯脑络表里热,毒犯心包营血为主,累积频率为2.26%;其他组合较少。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病理因素是暑、毒、湿、热(火)、阴虚、阳虚等为主,其间相互兼夹,常相合为病,或袭于卫表、或壅于肺胃,引发疾病;或入里酿成毒邪,侵袭脑络或心包,变化为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证素 文献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