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马书恒
缪
林
坪
+3 位作者
陈荻秋
韩丽
张富凯
贺气志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研究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倒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
为研究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倒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LasI、LasR、RhlI和RhlR的表达的影响。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800.0μg/mL;结晶紫染色后,隐丹参酮的质量浓度为800.0μg/mL时抑制菌膜效果最佳,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隐丹参酮对生物膜的形成和分布,200.0μg/mL时抑菌效果显著提升。在200.0~800.0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800.0μg/mL的隐丹参酮对LasI、LasR、RhlI和RhlR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1)。隐丹参酮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LasI等基因的表达。本研究表明,隐丹参酮可以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干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为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隐丹参酮
群感系统
耐药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影响
2
作者
缪
林
坪
马书恒
+2 位作者
陈家成
严晓琦
贺气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2期7-9,共3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伞形花内酯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抑制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生物膜模型,使用100ug/ml、120ug/ml、140ug/ml、180ug/ml和200ug/ml浓度的伞形花内酯与LB液体培养基混合培养铜绿假单胞...
研究不同浓度的伞形花内酯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抑制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生物膜模型,使用100ug/ml、120ug/ml、140ug/ml、180ug/ml和200ug/ml浓度的伞形花内酯与LB液体培养基混合培养铜绿假单胞菌,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经24h、48、72h后用结晶紫染色,分别观察24h、48、72h的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伞形花内酯浓度在180ug/ml时抑制生物膜形成效果最好,在100ug/ml-180ug/ml随着浓度的升高PA生物膜形成抑制效果越好,200ug/ml浓度的伞形花内酯抑制效果不如180ug/ml的伞形花内酯。随着时间作用时间的延长,生物膜形成在伞形花内酯作用48h时抑制效果最好。结论:在本实验中,180ug/ml的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伞形花内酯作用时间最佳为48h,因此伞形花内酯具有药物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伞形花内酯
细菌生物膜
抑制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马书恒
缪
林
坪
陈荻秋
韩丽
张富凯
贺气志
机构
长沙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新型药物制剂研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100040)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湘教通〔2022〕323号-22B0899)
+2 种基金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湘教通〔2021〕197号-3905)
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湘教通〔2023〕237号-38)
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长医教〔2023〕51号-108)。
文摘
为研究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倒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LasI、LasR、RhlI和RhlR的表达的影响。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800.0μg/mL;结晶紫染色后,隐丹参酮的质量浓度为800.0μg/mL时抑制菌膜效果最佳,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隐丹参酮对生物膜的形成和分布,200.0μg/mL时抑菌效果显著提升。在200.0~800.0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800.0μg/mL的隐丹参酮对LasI、LasR、RhlI和RhlR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1)。隐丹参酮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LasI等基因的表达。本研究表明,隐丹参酮可以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干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为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隐丹参酮
群感系统
耐药性
Keyword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biofilm
cryptotanshinone
quorum sensing
drug resistance
分类号
R378.99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影响
2
作者
缪
林
坪
马书恒
陈家成
严晓琦
贺气志
机构
长沙医学院
出处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12期7-9,共3页
基金
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长医教〔2022〕41号-161。
文摘
研究不同浓度的伞形花内酯和不同作用时间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抑制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生物膜模型,使用100ug/ml、120ug/ml、140ug/ml、180ug/ml和200ug/ml浓度的伞形花内酯与LB液体培养基混合培养铜绿假单胞菌,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经24h、48、72h后用结晶紫染色,分别观察24h、48、72h的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伞形花内酯浓度在180ug/ml时抑制生物膜形成效果最好,在100ug/ml-180ug/ml随着浓度的升高PA生物膜形成抑制效果越好,200ug/ml浓度的伞形花内酯抑制效果不如180ug/ml的伞形花内酯。随着时间作用时间的延长,生物膜形成在伞形花内酯作用48h时抑制效果最好。结论:在本实验中,180ug/ml的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最好的抑制效果,伞形花内酯作用时间最佳为48h,因此伞形花内酯具有药物开发价值。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伞形花内酯
细菌生物膜
抑制性
分类号
R378.99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马书恒
缪
林
坪
陈荻秋
韩丽
张富凯
贺气志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伞形花内酯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影响
缪
林
坪
马书恒
陈家成
严晓琦
贺气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