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
1
作者
纪
祥宇
温凤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4期199-202,共4页
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提升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非常必要。通过构建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方法对其进行测算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省...
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提升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非常必要。通过构建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方法对其进行测算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快递业务量、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电子商务采购额,综合来看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状况在全国排在第四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发展
A
H
P
熵权法
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态视角的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2
作者
丁存振
纪
祥宇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3,共14页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作为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经济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基于经济和生态视角,充分考虑主产区发展的显隐性损失,从粮食运输损耗、耕地隐性成...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作为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经济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基于经济和生态视角,充分考虑主产区发展的显隐性损失,从粮食运输损耗、耕地隐性成本、劳动力隐性成本、农业碳收支、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综合测算粮食产销区间横向利益补偿标准及补偿额度。结果表明,2013—2022年粮食产销区利益补偿额度不断增加,10年间增加了9.5%,其中,耕地隐性成本和劳动力隐性成本构成了利益补偿的最主要部分,占总补偿额度的95%以上;主产区粮食种植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主产区农业净碳值从2013年的10352.42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14574.64万吨;黑龙江、内蒙古作为产粮大省,其经济和生态受偿额度均在主产区中居于前列,占全国总补偿额的33.28%,广东、浙江、北京是主要补偿省份,补偿额度居主销区前列,占全国总补偿额的71.38%。因此,应重视粮食产销区隐性成本补偿,逐步推动产销区之间建立基于责任共担的粮食安全合作机制,同时考虑生态补偿,促进生态补偿与粮食主产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生态
粮食产销区
利益补偿
粮食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
1
作者
纪
祥宇
温凤荣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4期199-202,共4页
基金
山东农业大学2022年校级教改项目“大学生创新素养评价与提升研究—以金融专业大学生为例”(XM202215)阶段性成果。
文摘
建设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提升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水平非常必要。通过构建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组合方法对其进行测算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山东省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因素有快递业务量、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电子商务采购额,综合来看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状况在全国排在第四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乡村发展
A
H
P
熵权法
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
分类号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态视角的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2
作者
丁存振
纪
祥宇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3,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4BGL174)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22LZ02)
+2 种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重大项目(2023RZA02014)
山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22DJJJ19)
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022-YYJJ-31)。
文摘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作为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经济利益的制度安排,对于提高粮食主产区种粮积极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基于经济和生态视角,充分考虑主产区发展的显隐性损失,从粮食运输损耗、耕地隐性成本、劳动力隐性成本、农业碳收支、农业水资源等方面综合测算粮食产销区间横向利益补偿标准及补偿额度。结果表明,2013—2022年粮食产销区利益补偿额度不断增加,10年间增加了9.5%,其中,耕地隐性成本和劳动力隐性成本构成了利益补偿的最主要部分,占总补偿额度的95%以上;主产区粮食种植带来了极大的生态效益,主产区农业净碳值从2013年的10352.42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14574.64万吨;黑龙江、内蒙古作为产粮大省,其经济和生态受偿额度均在主产区中居于前列,占全国总补偿额的33.28%,广东、浙江、北京是主要补偿省份,补偿额度居主销区前列,占全国总补偿额的71.38%。因此,应重视粮食产销区隐性成本补偿,逐步推动产销区之间建立基于责任共担的粮食安全合作机制,同时考虑生态补偿,促进生态补偿与粮食主产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生态
粮食产销区
利益补偿
粮食安全
Keywords
economic ecology
grain production and sales area
compensation for benefits
food safety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
纪
祥宇
温凤荣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生态视角的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丁存振
纪
祥宇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