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煤仓料位监测方式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贤 季念存 《科技与创新》 2022年第5期17-19,22,共4页
对煤仓料位监测常用的几种料位计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接触式料位计和非接触式料位计监测过程中的优缺点。随着新型3D料位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技术原理,实现了对整个料面的监测,引领世界物位测量领域走向视觉新维度的"3... 对煤仓料位监测常用的几种料位计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接触式料位计和非接触式料位计监测过程中的优缺点。随着新型3D料位计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单点测量技术原理,实现了对整个料面的监测,引领世界物位测量领域走向视觉新维度的"3D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料位计 监测 料位 3D料位计
下载PDF
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高热惊厥院前急救中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改善探讨
2
作者 沈海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206-0209,共4页
探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院前急救在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人民南路院区接受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分析,2023年1月-2024年1月共60例,随机均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 探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院前急救在小儿高热惊厥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人民南路院区接受治疗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分析,2023年1月-2024年1月共60例,随机均分对照组——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急诊、急救、退热、惊厥抽搐消除、住院等时间分别(7.44±0.38)min、(21.92±3.14)min、(27.75±2.46)h、(4.10±0.61)h、(5.35±1.13)d,短于对照组的(10.75±0.57)min、(33.75±3.09)min、(45.61±2.19)h、(6.64±0.59)h、(8.80±1.27)d,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用于小儿高热惊厥院前急救,可以迅速的解除患儿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护理路径 小儿高热惊厥 院前急救 不良反应 急救满意度
下载PDF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及临床效果
3
作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探讨在门诊儿科静脉输液治疗中辅以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方法 研究者是2021.06至2022.06在医院儿科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30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分别运用常规护理管理与护理风险管理,比对各项管理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风... 探讨在门诊儿科静脉输液治疗中辅以护理风险管理的运用价值。方法 研究者是2021.06至2022.06在医院儿科门诊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30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分别运用常规护理管理与护理风险管理,比对各项管理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6.67%较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观察组护理投诉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40.00%,P<0.05。观察组护理有效性、护理及时性、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等指标评分分别(21.21±2.72)分、(20.62±2.15)分、(20.78±2.32)分、(21.35±2.04)分,高于对照组的(17.23±3.04)分、(16.45±2.48)分、(17.35±2.17)分、(17.28±2.21)分,P<0.05。结论 以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降低护理投诉率与护患纠纷率的同时,还能增加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整体运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门诊 儿科 静脉输液 护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浅谈选煤厂智能安全头盔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贤 陈亚雄 《机电信息》 2021年第23期70-72,共3页
分析了当前选煤厂中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认为其存在监控手段单一、通信手段落后、缺乏实时监护手段等问题。智能安全头盔作为当前热门的安全监护技术,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的安全监护服务。为了解决当前选煤厂中监护系统存在的问... 分析了当前选煤厂中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认为其存在监控手段单一、通信手段落后、缺乏实时监护手段等问题。智能安全头盔作为当前热门的安全监护技术,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的安全监护服务。为了解决当前选煤厂中监护系统存在的问题,对智能安全头盔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认为智能安全头盔可以作为未来保障选煤厂现场人员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安全监护 智能安全头盔 无线通信技术 室内定位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