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迈向扎根的城镇化——以浏阳为个案 被引量:33
1
作者 卢晖临 后发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8-177,9,共21页
本文首先聚焦于西方的城市化经验,重点讨论其摧毁乡村社会形态的"拔根"过程。讨论拔根的城市化所塑造的与乡村迥异的全新的社会形态及其社会后果。接着,论文简要讨论了中国曾经尝试的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道路。这是一条以城乡... 本文首先聚焦于西方的城市化经验,重点讨论其摧毁乡村社会形态的"拔根"过程。讨论拔根的城市化所塑造的与乡村迥异的全新的社会形态及其社会后果。接着,论文简要讨论了中国曾经尝试的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道路。这是一条以城乡合作取代城乡对立的城镇化模式。论文的主体以湖南浏阳为个案,详细描述了当代基层城镇化的地方实践,重点讨论其作为一种扎根的城镇化的特点和可能性。论文指出,是迈向扎根的城镇化,还是走向拔根的城镇化,中国正处在十字路口。中国社会有迈向扎根的城镇化的基础性条件,那就是中国社会普遍性的制度和文化特点(强烈的乡土观念和家乡意识,以及集体制度及其遗产)。珍惜这一独特的基础性条件,通过发展地方产业和均衡教育资源,就能规避西方的拔根的城镇化模式,让扎根的城镇化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的城镇化 拔根的城镇化 社会形态
原文传递
贫困治理中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多重摩擦和调适——基于广西G村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秋红 后发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88,共17页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G村为例,结合乡村现实场域,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了包括县级政府、乡镇政府、村干部、村民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在贫困治理中的多重摩擦和调适。研究表明,第一,在精准扶贫的基层实践中,县、乡之间存在着财权管理者... 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G村为例,结合乡村现实场域,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了包括县级政府、乡镇政府、村干部、村民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在贫困治理中的多重摩擦和调适。研究表明,第一,在精准扶贫的基层实践中,县、乡之间存在着财权管理者与事权承担者的摩擦,县、村之间表现出资源分配者与资源竞取者的摩擦,政府与村民之间有着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接受者的摩擦,同时作为政府代理人与村庄当家人的村干部则需协调双重行动逻辑。第二,为推进贫困治理工作,这些主要利益相关者运用各自的策略在部分摩擦方面实现了调适:在贫困治理政策宣传中,通过基层政府正式传达与村干部非正式沟通的结合,实现了政策动员;在贫困治理政策落实中,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村干部通过“跑项目”与整合使用项目资金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压力型体制”下通过“灵活变通”来推动产业扶贫实践;在扶贫检查中,自查中的“合谋”与抽查中的数字化评估削减了相关利益主体间的摩擦。因此,在贫困治理实践中,应注重回应各相关利益主体的需要,并构建和完善相关协调机制,从而降低摩擦成本,实现各自调适行动的效率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治理 利益相关者 摩擦 调适
原文传递
“社会生活”的构建与就近城镇化——对“二代农民工”返乡购房的考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后发 《中国农村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24,共19页
中国中西部地区“二代农民工”回到家乡的县城或市区购房是当下的普遍趋势,学界称为“就近城镇化”。对此,以往的研究多将其视为制度性阻碍或家庭策略的结果,但难以解释在制度性障碍消失后农民工返乡购房的情况。本文研究发现:“二代农... 中国中西部地区“二代农民工”回到家乡的县城或市区购房是当下的普遍趋势,学界称为“就近城镇化”。对此,以往的研究多将其视为制度性阻碍或家庭策略的结果,但难以解释在制度性障碍消失后农民工返乡购房的情况。本文研究发现:“二代农民工”返乡购房更多是受乡土性“社会生活”方式(以家庭为本位,以乡土网络为依归)的影响和主动平衡不同生活需求与期待的结果。特别是家乡的乡土网络,由于可以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压抑和疏离,对他们返乡购房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家庭纽带和乡土网络的联结,进城的“二代农民工”并没有脱离乡村社会,而是在“村庄-县城或市区-务工城市”频繁往返,这使得中国城镇化呈现不同于西方“拔根的城市化”(乡村的原有生计方式、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被破坏殆尽)的特征。不过,由于产业基础薄弱,中西部地区一些地方就近城镇化的发展并未达到健康状态。对此,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在政策制定方面,应注重将农民工视为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人”,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以原有的社会文化基础为资源(或加以转化),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近城镇化 社会生活 家庭本位 乡土网络 城乡关系
原文传递
乡土韧性与城乡回路:精英反哺的社会文化动因及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后发 《社会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04-221,共18页
西方的城市化是乡土性消失、城市性生成的过程。而本文基于一个村庄的个案研究发现,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些离乡精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虽然已经彻底“去乡土性”,但是在社会文化心理层面却表现出很强的“乡土韧性”。对此,本文主要通过离乡... 西方的城市化是乡土性消失、城市性生成的过程。而本文基于一个村庄的个案研究发现,在城市化过程中一些离乡精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虽然已经彻底“去乡土性”,但是在社会文化心理层面却表现出很强的“乡土韧性”。对此,本文主要通过离乡政治精英反哺家乡的事例来呈现。乡土韧性表现在,对家乡初级社会关系(血缘和乡缘)的重视和依恋、祖先崇拜、宗族认同、视自己为不变的村里人、在乎村里人的评价,等等。乡土韧性保留了离乡精英以在城的方式嵌入村庄的社会结构中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彻底的“乡土损蚀”并没有出现,相反,它促成了一种“人”的城乡回路,使得村庄变成了一个城乡互融的社会系统。鉴于乡土韧性的巨大力量,我们的城乡政策应给予其充分的重视,以使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乡精英 精英反哺 乡土韧性 城乡回路
原文传递
“多元团结”到“多元一体”的转变逻辑及当代价值--基于费孝通民族研究脉络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后发 王佩恩 《克拉玛依学刊》 2023年第4期74-83,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是关键。本文先从费孝通和顾颉刚的学术争论谈起,梳理了费孝通从早期“国家一统多元民族”到后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主张转变的过程和逻辑。具体而言,费孝通早期认为,民族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是关键。本文先从费孝通和顾颉刚的学术争论谈起,梳理了费孝通从早期“国家一统多元民族”到后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主张转变的过程和逻辑。具体而言,费孝通早期认为,民族是“多元”的,但是,这种“多元”本质上是文化的“多元”,不具有政治属性。因此,他主张通过保障各民族政治平等来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在将历史变迁和民族关系的视角带入后,他发现,在中国的历史变迁中,不同民族“分分合合,合之又合”,形成了一个实体的、多层次的中华民族。“多元融合成一体,一体包含多元”。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并不是为了理论构建而构建的,而是基于民族关系视角对中国整体社会历史变迁的概括和凝练。此种主张转变,为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费孝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