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沙唑嗪联合理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症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国欣 李静 +4 位作者 赵会谢 任晓捷 谭耀晋 张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0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联合理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症慢性前列腺炎会阴不适及下尿路刺激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多沙唑嗪,...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联合理气活血汤治疗气滞血瘀症慢性前列腺炎会阴不适及下尿路刺激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北省新乐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多沙唑嗪,治疗组口服多沙唑嗪联合理气活血汤,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第8周访视,对其症状评分(NIH-CPSI)及气滞血瘀中医症状予以观察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49%)高于对照组(68.42%)(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在疼痛不适、排尿不适、生活质量总积分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会阴疼痛、尿道灼热、余淋不尽、腰酸、尿频积分显著降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沙唑嗪联合理气活血汤可有效改善NIH-CPSI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气滞血瘀症慢性前列腺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气活血汤 多沙唑嗪 气滞血瘀 慢性前列腺炎
下载PDF
中药辨证施治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培 +7 位作者 黄亚丽 张晓宏 杨乾 胡月 张于 邢倩 白艳秋 李领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11-214,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辨证施治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2月石家庄中医院收治的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超声引... 目的 探讨中药辨证施治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2月石家庄中医院收治的8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为治疗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行中药辨证施治治疗及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的改变;以及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VAS及IS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VAS及IS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炎症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治疗,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及睡眠质量,提高总的有效治疗效果,并能明显抑制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中医辨证施治
下载PDF
三苯氧胺联合疏肝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牛力 纪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9期837-838,共2页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联合疏肝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观察组用三苯氧胺联合疏肝消癖汤治疗,对照组用三苯氧胺治疗,两组均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8...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联合疏肝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观察组用三苯氧胺联合疏肝消癖汤治疗,对照组用三苯氧胺治疗,两组均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8%、对照组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苯氧胺联合疏肝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能改善病情,减少乳腺病变,达到促进康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症 三苯氧胺 疏肝消癖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培 张晓宏 +6 位作者 黄亚丽 杨乾 胡月 张于 邢倩 白艳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649-653,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石家庄中医院收治的78例胸背部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皮内注射阻...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石家庄中医院收治的78例胸背部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皮内注射阻滞及普瑞巴林药物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30天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以评价疼痛缓解程度,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情况,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负性情绪(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前VA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天及30天后观察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皮内注射阻滞及普瑞巴林药物治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更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总的有效治疗效果,并能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 普瑞巴林 皮内注射阻滞
原文传递
microRNA-574-3p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5
作者 刘振方 孟祥彩 +2 位作者 武玉 刘晓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35,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574-3p(micro RNA-574-3p,mi R-574-3p)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肠癌细胞HCT116作为实验对象,细胞转染mi R-574-3p mimic和阴性对照分别作为mi R-574-3p mimic组和阴性对照组,同时... 目的观察微小RNA-574-3p(micro RNA-574-3p,mi R-574-3p)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肠癌细胞HCT116作为实验对象,细胞转染mi R-574-3p mimic和阴性对照分别作为mi R-574-3p mimic组和阴性对照组,同时以正常HCT116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RT-qPCR检测细胞mi R-574-3p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yclin A1、CDK2、PCNA、Cdc25A及P5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 R-574-3p mimic组mi R-574-3p表达明显上调(P<0.01),且在36~72 h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 R-574-3p mimic组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1),同时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1)。相较于阴性对照组,mi R-574-3p mimic组Cyclin A1、CDK2、PCNA、Cdc25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mi R-574-3p可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这可能与下调Cyclin A1、CDK2、PCNA、Cdc25A及上调P53蛋白表达,最终诱导细胞S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微小RNA-574-3p 细胞周期 增殖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治疗进展
6
作者 赵会谢 张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319-320,共2页
慢性前列腺炎是目前比较多见的男科疾病之一,对于其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明确,对于此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疗效却不尽人意。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历史悠久,且效果较为满意,本文将予以... 慢性前列腺炎是目前比较多见的男科疾病之一,对于其发病机制及病因尚不明确,对于此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疗效却不尽人意。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历史悠久,且效果较为满意,本文将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慢性前列腺炎 治疗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