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廖艺璇 陈亚红 米文君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5-299,共5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自然进程中重要的并发症。肺血管重塑是慢阻肺进展为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重要病理过程。慢阻肺肺血管重塑的发病机制复杂,慢性低氧、炎症、吸烟等因素均参与其中。大量研究证实多种细胞... 肺动脉高压(PAH)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自然进程中重要的并发症。肺血管重塑是慢阻肺进展为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重要病理过程。慢阻肺肺血管重塑的发病机制复杂,慢性低氧、炎症、吸烟等因素均参与其中。大量研究证实多种细胞因子在慢阻肺中发挥潜在的重要作用,其中涉及的分子通路非常复杂,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我们对肺血管舒缩调节和肺血管重塑进展的理解使得逆转重塑成为新的治疗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血管重塑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硫化氢对吸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肺血管重塑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敏霞 陈亚红 +5 位作者 廖程程 林帆 白宇 米文君 孙云 齐永芬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吸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大鼠模型肺血管重塑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对照组、吸烟组、吸烟+硫氢化钠(NaHS)组、吸烟+炔丙基甘氨酸(PPG)组。对照组正常喂...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吸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大鼠模型肺血管重塑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简单随机法分为4组:对照组、吸烟组、吸烟+硫氢化钠(NaHS)组、吸烟+炔丙基甘氨酸(PPG)组。对照组正常喂养,呼吸清洁空气,其余组均采用被动香烟烟雾吸入法构建慢阻肺模型,8周后对相应组的大鼠给予NaHS或PPG药物干预。16周后测定各组肺小动脉血管重塑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肺血管中增殖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氧化应激指标3-硝基酪氨酸(3-NT)的表达。结果吸烟组气道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0.859±0.283比0.578±0.088,P〈0.05),小气道病理评分明显增高,模型构建成功。吸烟组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和完全肌化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吸烟+NaHS组(0.54±0.20比0.37±0.12、0.39±0.08和0.61±0.16比0.20±0.12、0.34±0.13,均P〈0.01),而吸烟+PPG组与吸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组肺血管中PC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吸烟+NaHS组(0.27±0.08比0.12±0.06、0.14±0.06,均P〈0.05),吸烟+PPG组与吸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形态学结果相一致。吸烟组3-NT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吸烟+NaHS组(0.26±0.08比0.18±0.04、0.19±0.06,均P〈0.01),吸烟+PPG组与吸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肺小动脉中膜厚度与3-NT表达水平呈强相关(r=0.906,P〈0.001)。结论硫化氢可显著改善吸烟所致慢阻肺模型的肺血管重塑,可能与其能够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硫化氢 肺血管重塑 氧化性应激
原文传递
201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病情评估的意义与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廖艺璇 孙婉璐 +3 位作者 米文君 李敏霞 孙丽娜 陈亚红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1-353,共3页
2001年第一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发布,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了指导。2006年GOLD对慢阻肺的定义、肺功能评估、发病机制、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更新,根据肺功能将慢阻肺分为四级。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风险评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CT肺血管指标评估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廖艺璇 王晓华 +5 位作者 白宇 林帆 李敏霞 米文君 孙婉璐 陈亚红 《国际呼吸杂志》 2018年第7期502-509,共8页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高分辨率CT (HRCT)肺血管指标与超声心动图肺动脉收缩压 (PASP)的关系以及评估 HRCT肺血管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门诊入组52例稳定期COPD患者,超声心动图测量PASP,HRCT测量主肺动脉直径 (m...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高分辨率CT (HRCT)肺血管指标与超声心动图肺动脉收缩压 (PASP)的关系以及评估 HRCT肺血管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门诊入组52例稳定期COPD患者,超声心动图测量PASP,HRCT测量主肺动脉直径 (mPAD)、轴位斜 mPAD、冠状位 mPAD、矢状位 mPAD、右肺动脉直径 (RPAD)、左肺动脉直径 (LPAD)、主动脉直径(AAD),用ImageJ1 48计算横截面积&lt;5mm2 血管的总横截面积占肺总面积的百分比 (%CSA&lt;5),用GEThoracicVCAR计算低衰减区域 (&lt;-950HU)百分比 (%LAA)评估肺气肿程度,同时完成肺功能及包括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mMRC)问卷、COPD评估测试 (CAT)、AECOPD频率等指标的调查问卷。按PASP≤36mmHg、&gt;36mmHg将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 (PH)组和PH组。结果 (1)PH组患者的mPAD、轴位斜mPAD、矢状位mPAD、RPAD、LPAD、mPAD/AAD较无PH组增加。(2)PASP分别与mPAD、轴位斜mPAD、矢状位mPAD、RPAD、LPAD、mPAD/AAD呈正相关 (r =0 567、0 403、0 396、0 495、0 492、0 573),mMRC 分别与 mPAD、冠状位mPAD呈正相关,CAT分别与 mPAD、轴位斜 mPAD、冠状位 mPAD、RPAD、mPAD/AAD呈正相关,AECOPD频率分别与 mPAD、轴位斜 mPAD、RPAD、mPAD/AAD呈正相关。(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PASP分别与 mPAD、轴位斜 mPAD、矢状位 mPAD、RPAD、LPAD、mPAD/AAD存在线性关系。(4)RPAD诊断PH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阈值为22 0mm时,敏感性为84 6%,特异性为68 4%。以上P 值均&lt;0 05。结论 COPD患者 HRCT肺动脉直径与PASP、临床症状评分、AECOPD频率相关性良好。mPAD、矢状位 mPAD、RPAD、LPAD、mPAD/AAD等指标对诊断PH有提示意义,为COPD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血管重塑 肺动脉高压 多层螺旋CT
原文传递
两种心肺运动试验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功能评价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菱 姜森林 +3 位作者 赵冬琰 胥亚楠 朱江华 米文君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2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经两种心肺运动试验后各参数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脑卒中患者26例,进行自身对照试验。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心肺评测室进行。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分别间隔7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经两种心肺运动试验后各参数的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脑卒中患者26例,进行自身对照试验。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心肺评测室进行。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分别间隔72小时进行2次心肺运动试验(四肢联动及功率自行车)中的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AT)、峰值心率(HR_(peak))、静息心率(HR_(rest))、静息收缩压(SBP_(rest))、静息舒张压(DBP_(rest))、峰值收缩压(SBP_(peak))、峰值舒张压(DBP_(peak))、峰值负荷(W_(peak))。测量达到AT时的摄氧量及与峰值摄氧量的比值(AT/VO_(2peak)),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情况,CPET终止2min时的心率恢复值(HRR_2),正常为≥HRR_242bpm,异常为HRR_2<42bpm。用Borg分级表来评估运动极量时患者腿部疲劳及呼吸困难的程度,记录CPET终止的原因。结果 26位患者均顺利完成测试,功率自行车终止原因,有2例出现较严重心律失常,1例出现胸闷、头晕,23例为腿部疲劳,四肢联动均因肢体疲劳终止测试。由表2可以看出除AT%、BR(%MVV)、O2Pulse(ml/beat)差异没有显著之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由表3可以看出除N(HRR2<42bpm)、DBPrest,DBPpeak,SBP_(rest)差异没有显著性之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四肢联动评估心肺功能比较适宜,不仅所测结果更符合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情,所测结果更准确,且能够提高测试成功率,在此基础上制定运动处方,才能更好地进行心肺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四肢联动 脑卒中偏瘫
下载PDF
自噬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米文君 陈亚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8-382,共5页
自噬是真核细胞内受到精细调控、进化高度保守的回收利用细胞内大分子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慢性呼吸疾病诸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动脉高压等,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慢病之一,但多数慢... 自噬是真核细胞内受到精细调控、进化高度保守的回收利用细胞内大分子和受损细胞器的过程。慢性呼吸疾病诸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动脉高压等,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和经济负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慢病之一,但多数慢性呼吸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现在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因此,本文回顾近期慢性呼吸疾病相关自噬研究的进展以期找到慢性呼吸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下载PDF
不同性别COPD患者对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认知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国霞 米文君 陈亚红 《国际呼吸杂志》 2017年第7期499-50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对COPD患者的认知以及诊疗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所有入选患者由研究者面对面进行“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运用...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对COPD患者的认知以及诊疗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所有入选患者由研究者面对面进行“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问卷调查”,运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共177例患者入选,其中男性126例(71.2%),女性51例(28.8%)。男女患者年龄、BMI和收入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中,从不吸烟者比例很高(62.7%vs12.7%,P〈0.01),戒烟者比例较低(27.5%VS65.9%,P〈0.01),吸烟包年明显低于男性患者[0(0~7.5)VS30(10~45),P〈0.01]。女性患者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21.6%vs6.3%,P〈0.01)和无工作者的比例(29.4%vs11.9%,P〈0.01)较男性患者大。在肺功能方面,女性COPD患者FEV1/FVC[(58.7±9.8)% vs(55.0±10.9)%,P〈0.05]稍比男性好,VC则低于男性患者[(69.6±19.6)%vs(78.8±19.5)%,P〈0.01]。女性患者合并脑血管病的比例较男性患者更低(0.O%vs10.3%,P〈0.05)。女性患者知晓肺功能结果的比例较男性患者稍高(17.6%vs7.9%,P=0.059)。结论女性患者对COPD的认知及诊疗中的行为与男性患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医师需要对女性患者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性别 合并症 治疗 认知
原文传递
硫化氢对吸烟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米文君 陈亚红 +5 位作者 李敏霞 廖艺璇 孙婉璐 贾国华 石丹丹 齐永芬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36-42,共7页
目的探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吸烟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PASMC)表型转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在PASMC上,加入不同浓度(1%~10%)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用四甲... 目的探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吸烟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PASMC)表型转化及自噬的影响。方法在PASMC上,加入不同浓度(1%~10%)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e extract,CSE),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测定平滑肌蛋白22α(smooth muscle protein 22α,SM22α)水平反映细胞表型转化,测定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水平反映自噬变化;加入不同浓度(50~400μmol/L)的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 HS),研究H2S对CSE诱导的细胞增殖、表型转化及自噬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CSE组细胞增殖增加了77.6%(P<0.01);与5%CSE组相比,10%CSE组细胞增殖下降了60.7%(P<0.01)。与对照组相比,5%CSE组PCNA表达增加了90.9%(P<0.05),SM22α表达下降了48.9%(P<0.05),5%CSE组LC3Ⅱ/LC3Ⅰ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5%CSE组、5%CSE+50μmol/L Na HS组、5%CSE+100μmol/L Na HS组、5%CSE+200μmol/L Na HS组PASMC增殖均显著增加(P_均<0.01)。与5%CSE组相比,5%CSE+100μmol/L Na HS组CSE诱导的PASMC增殖显著减少(P<0.05);5%CSE+400μmol/L Na HS组对CSE诱导的PASMC增殖抑制作用最强,较5%CSE组下降29.4%(P<0.01)。H2S对CSE诱导的PASMC PCNA表达增加具有抑制作用,5%CSE+200μmol/L Na HS组较5%CSE组抑制了40.9%(P<0.05);5%CSE+400μmol/L Na HS组H2S抑制PCNA表达增加的作用最显著,抑制了59.5%(P<0.01)。5%CSE+400μmol/L Na HS组SM22α表达较5%CSE组增加了53.4%(P<0.05);与对照组相比,5%CSE组PCNA表达显著增加(P<0.05),SM22α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5%CSE组相比,5%CSE+400μmol/L Na HS组CSE诱导的LC3Ⅱ/LC3Ⅰ升高抑制了45.7%(P<0.01);与对照组相比,5%CSE组LC3Ⅱ/LC3Ⅰ显著升高(P<0.05)。结论 H2S能够抑制CSE引起的PASMC增殖和表型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化 自噬
下载PDF
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慢阻肺患者诊治认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国霞 米文君 陈亚红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慢阻肺患者对诊治的认知。方法选取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77例,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根据mMRC评分分为轻度呼吸困难(mMRC=0~1)和中重度呼吸困难(mMRC=2~4),其中轻度呼吸困难129例(72.9%),中重度呼吸困难48例(27.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慢阻肺患者对诊治的认知。方法选取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77例,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根据mMRC评分分为轻度呼吸困难(mMRC=0~1)和中重度呼吸困难(mMRC=2~4),其中轻度呼吸困难129例(72.9%),中重度呼吸困难48例(27.1%)。研究不同程度呼吸困难慢阻肺患者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影响。结果轻度呼吸困难和中重度呼吸困难患者年龄、BMI、医保和收入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患者的吸烟包年显著高于轻度患者(P<0.05);中重度患者肺功能较差,医生告知肺气肿和慢阻肺的比例较高(P<0.01);较多中重度患者知道吸入型激素有副作用(P<0.05),认为慢阻肺需要联合治疗(P<0.05)和长期治疗(P<0.01);与轻度患者相比,较多的中重度患者经常使用抗生素(P<0.05)。结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的慢阻肺患者在临床特征、诊治过程中的行为以及对慢阻肺相关知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需给予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困难 治疗 认知 行为
下载PDF
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菱 姜森林 +4 位作者 赵冬琰 胥亚楠 朱江华 武亮 米文君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5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脑卒中患者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治疗前后,采用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和生物...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北京小汤山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脑卒中患者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1例。治疗前后,采用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和生物反馈技术,通过测量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量化机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并结合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来改善自主神经活性。运用生物反馈仪诊疗系统中治疗程序对治疗组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5次/周。训练前、2周及4周后分3次观察HRV各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LF、HF、LF/HF。结果治疗组HRV各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训练2周及4周后HRV比较,治疗组HF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LF/HF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增高(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放松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HRV,从而降低脑卒中后的死亡风险,说明生物反馈疗法可调节脑卒中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疗法 脑卒中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