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指标与DAS28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雷玲 赵铖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3-895,共3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活动指标的变化及与DAS28的相关性,探讨反映RA病情活动的敏感指标。方法:选取RA初治患者109例,男21例,女88例。观察RA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各指标的变化,包括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治疗前后病情活动指标的变化及与DAS28的相关性,探讨反映RA病情活动的敏感指标。方法:选取RA初治患者109例,男21例,女88例。观察RA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各指标的变化,包括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痛觉、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活动的综合评价(VAS)、晨僵、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和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根据触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和ESR计算出DAS28,分析各指标与DAS28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晨僵、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患者痛觉及医生和患者的VAS明显改善(P<0.001),CRP、RF、PLT、ESR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DAS28分别为4.53±1.16和2.86±1.01(t=0.746,P<0.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与DAS28独立相关的因素是患者痛觉(b=0.499,P<0.001)、Hb(b=-0.304,P=0.007);治疗后与DAS28独立相关的因素是CRP(b=0.451,P=0.002),医生的VAS(b=0.365,P=0.011)。结论:治疗前患者痛觉、Hb,治疗后CRP、医生对疾病活动的VAS与DAS28独立相关,能独立反映病情的活动性。CRP、PLT和RF的改善是评价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DAS28 C-反应蛋白 病情活动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软骨病变的MRI表现 被引量:17
2
作者 寇介丽 李伟雄 +3 位作者 叶伟 李文美 宋英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90-992,共3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软骨病变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符合2009年ASAS分类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AS组),对患者行骨盆正位片和MR序列扫描(STIR、T1WSE、T2WSE、3D-WATS)。另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相同参数下的M...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软骨病变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符合2009年ASAS分类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AS组),对患者行骨盆正位片和MR序列扫描(STIR、T1WSE、T2WSE、3D-WATS)。另选取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相同参数下的MR扫描,对比观察两组骶髂关节软骨表现,并测量对照组骶髂关节软骨厚度。结果 3D-WATS序列显示AS患者的骶髂关节软骨呈不规则增粗、扭曲、中断。该序列可分辨出正常骶侧软骨、髂侧软骨及两者之间的间隙。对照组骶侧软骨厚度[(1.38±0.17)mm]大于髂侧软骨厚度[(0.81±0.1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0,P<0.001)。结论 3D-WATS序列可显示骶髂关节软骨破坏,为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软骨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骶髂关节磁共振炎症评分及骶髂关节结构损伤评分在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志坚 +7 位作者 杜昱 刘博 廖键侥 刘敏 梁彬彬 邓艳琳 卢炳丰 戴旖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2-616,I0002,共6页
目的观察治疗前后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的骶髂关节MRI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骶髂关节炎症评分(SPARCC评分)及骶髂关节结构损伤评分(SSS)与BASDAI、基于CRP计算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SFI、... 目的观察治疗前后活动期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的骶髂关节MRI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骶髂关节炎症评分(SPARCC评分)及骶髂关节结构损伤评分(SSS)与BASDAI、基于CRP计算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SFI、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CRP、ESR等临床指标的关系,探讨2种评分方法对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按入组标准纳入活动期axSpA患者24例,均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联合柳氮磺吡啶及沙利度胺治疗12周。第0、12周记录磁共振SPARCC评分及SSS评分,计量BASDAI、ASDAS-CRP、BASFI、BASMI评分、ESR及CRP的值,分析治疗前后SPARCC评分/SSS评分与诸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PARCC评分下降值作为治疗产生应答的效能。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第12周时患者SPARCC评分[(15±4)与(33±10)]、BASDAI[(3.2±0.9)与(5.2±1.1)]、BASFI[(2.3±0.6)与(4.6±1.0)]、BASMI[(2.3±0.7)与(4.1±1.1)]、ASDAS-CRP评分[(2.0±0.8)与(3.7±0.9)]、ESR[(16±12)mm/1 h与(49±26)mm/1 h]、CRP[(7.2±2.8)mg/L与(30.4±19.3)mg/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822、6.950、10.707、7.204、6.281、-4.015及-4.257,P均<0.01);SSS评分在治疗12周后[(20±6)与(1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1,P=0.455)。②治疗前SPARCC评分与同期BASDAI(r=0.630,P=0.001)、ASDAS-CRP(r=0.646,P=0.001)、CRP(r=0.574,P=0.003)、ESR(r=0.559,P=0.004)存在线性正相关,治疗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消失(P>0.05);SSS评分与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相关性(P>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以SPARCC评分差值评定治疗有应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Youden指数最大时的截断值为20.5,其敏感度为68.8%,特异度为75.0%。结论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对疾病活动度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疾病活动度 骶髂关节
原文传递
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继发间质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雷玲 赵铖 +3 位作者 黄志坚 覃芳 卢炳峰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1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继发间质性肺疾病(SSc-ILD)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初治SSc-ILD患者,根据胸部高分辨CT(HRCT)结果分为A组(早中期病变)12例和B组(晚期病变)8例,观察泼尼松联合CTX治疗... 目的观察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继发间质性肺疾病(SSc-ILD)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例初治SSc-ILD患者,根据胸部高分辨CT(HRCT)结果分为A组(早中期病变)12例和B组(晚期病变)8例,观察泼尼松联合CTX治疗前后两组临床指标、肺功能、HRCT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0%。A组血红蛋白、血沉,B组血小板、血沉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HRCT显示A组7例有吸收,2例进展;B组2例有吸收,4例进展。HRCT评分A组治疗后明显减少,B组变化不大。肺功能A组较B组明显改善(P均<0.05)。两组SGRQ活动分、影响分、总均分降低,B组活动分降低明显(P<0.05),SF-36量表A组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得分明显增加,B组RP、BP、RE得分明显增加(P<0.05或<0.01)。结论激素联合CTX治疗后SSc-ILD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全身炎症状态、生活质量改善,大部分早中期患者肺部病灶吸收,FVC%稍好转,晚期患者肺部病灶较难吸收,肺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肺疾病 间质性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风湿免疫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经验与思考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志坚 廖键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3期71-74,共4页
风湿病学作为内科分支中蓬勃发展的新学科,与其他专科联系十分紧密,其专科性强、概念抽象、内容复杂、疑难杂病集中、诊治难度大,给轮转医生对风湿性疾病的理解带来了挑战。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培养临床推理能力,形成“大局观、整体... 风湿病学作为内科分支中蓬勃发展的新学科,与其他专科联系十分紧密,其专科性强、概念抽象、内容复杂、疑难杂病集中、诊治难度大,给轮转医生对风湿性疾病的理解带来了挑战。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培养临床推理能力,形成“大局观、整体观”,正确理解自身抗体及分类诊断标准的内涵至关重要;开展基于案例的协作学习(CBCL)教学,加强基本功训练,有助于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病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临床推理能力 整体观 临床基本功训练 CBCL教学 综合能力
下载PDF
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寇介丽 李伟雄 +3 位作者 宋英儒 李文美 叶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为临床对病情的评估提供更多依据。方法:AS患者30例,根据临床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分为3组,即静止组、可疑活动组、活动组,所有患者均行骨盆正位片、MRI检查,对患者进... 目的:探讨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为临床对病情的评估提供更多依据。方法:AS患者30例,根据临床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分为3组,即静止组、可疑活动组、活动组,所有患者均行骨盆正位片、MRI检查,对患者进行平片分级,并采用MRI评分系统(SPARCC)对骶髂关节病变行活动性评分,对3组病人的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分析AS骶髂关节MRI脂肪信号并评估脂肪沉积的程度,与平片分级做对照研究。结果:3组之间SPARC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RCC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s=0.66,P<0.05);骶髂关节平片Ⅰ~Ⅱ级,MRI表现无或轻度脂肪沉积。平片Ⅲ级,MRI表现中度或重度脂肪沉积。平片Ⅳ级,MRI表现重度脂肪沉积。结论:在AS骶髂关节病变中,骨髓水肿程度的SPARCC评分可作为判定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的依据之一,骶髂关节脂肪沉积的程度可以反映AS患者病情轻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吴锐 董怡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侵蚀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素洁 《内科》 2011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在普遍认为是多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诱发病理性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破坏性多关节炎和不同的关节外炎症病变。研究发现炎性因子IL-1、IL-17、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在R...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现在普遍认为是多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诱发病理性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破坏性多关节炎和不同的关节外炎症病变。研究发现炎性因子IL-1、IL-17、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在RA的关节破坏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MMPs与RA骨侵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类风湿关节炎 骨侵蚀
下载PDF
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硬化病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雷玲 钟小宁 +3 位作者 赵铖 李佳荃 曾晶晶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研究T辅助细胞17(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模型外周血、皮肤、肺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博莱霉素注射4周组(SSc组),观察小鼠皮肤/肺部炎症和纤维化(pulmo... 目的:研究T辅助细胞17(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在系统性硬化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模型外周血、皮肤、肺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博莱霉素注射4周组(SSc组),观察小鼠皮肤/肺部炎症和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病理切片,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外周血、皮肤/肺组织CD4+IL-17+Th17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皮肤/肺部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RORγt)、IL-17A和IL-6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17、IL-6水平,并分析这些指标的相关性。结果:SSc组比对照组皮肤炎症和肺纤维化评分(Ashcroft评分)明显增加(2.6±0.84 vs.0.4±0.52,2.80±1.81 vs.0.60±0.70),皮肤/肺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的含量明显增多[(3.17±1.74)mg/g vs.(1.45±0.40)mg/g,(0.53±0.14)mg/g vs.(0.38±0.16)mg/g],均P<0.05。SSc组外周血、皮肤和肺组织Th17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2.07±0.89)%vs.(1.02±0.32)%,(5.80±2.02)%vs.(1.64±0.58)%,(5.24±2.43)%vs.(1.92±0.98)%,P<0.01];与对照组相比,SSc组皮肤/肺组织IL-17A、IL-6 mRNA的表达量,皮肤RORγt mRNA的表达量增高,均P<0.05。SSc组外周血IL-17、IL-6含量明显增高(P<0.01)。外周血Th17细胞、IL-17和IL-6的含量与皮肤/肺部炎症、PF评分、皮肤HYP含量呈密切正相关,皮肤/肺组织Th17细胞分别与皮肤/肺部炎症、皮肤/肺HYP含量密切正相关。结论:Th17细胞在SSc小鼠模型外周血、皮肤及肺组织表达增高,与皮肤/肺部炎症、纤维化病变密切正相关,并通过IL-17、IL-6等细胞因子参与SSc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硬皮病 系统性 肺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不同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雷玲 赵铖 +1 位作者 钟小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70-237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CTD.IL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65例CTD—IL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胸部高分辨CT(HRCT)特点并观察治疗后HRCT的变化。结果:(1)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的ILD(SLE.ILD)发生... 目的:探讨不同结缔组织病肺间质病变(CTD.ILD)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65例CTD—ILD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胸部高分辨CT(HRCT)特点并观察治疗后HRCT的变化。结果:(1)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的ILD(SLE.ILD)发生率低,为3.3%,发病年龄较其他CTD—ILD早(P〈0.05)。类风湿关节炎继发的ILD(RA—ILD)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的ILD(pSS.ILD)病程长(P〈0.05),系统性硬化继发的ILD(SSc-ILD)发生率最高(53.6%)。22.2%RA—ILD出现活动后气促,比pSS.ILD、SLE-ILD少见(P〈0.05)。pSS。ILD出现呼吸道症状和体征最多见.80%SSc-ILD出现雷诺现象。1例PM—ILD患者死亡。(2)60%SSc.ILD抗Scl-70抗体阳性,83.3%PM/DM-ILD抗Jo-1抗体阳性。(3)胸部HRCT常见网格状、斑片状及结节状影,SLE和SSc磨玻璃影多见;pSS蜂窝影多见(36.4%),SLE及pSS出现肺动脉高压(PAH)较多见。(4)治疗后胸部HRCT60%的患者吸收好转,RA好转比例最高,23.3%患者无明显变化,16.7%患者病变进展。结论gRA.ILD最常见,活动后气促和继发PAH少,病变易吸收好转。pSS.ILD出现呼吸道症状和体征多见,病变相对晚期。SLE-ILD多为急性病变,继发PAH多见。SSc-ILD发生率最高,易出现雷诺现象、抗Scl-70抗体。PM-ILD抗Jo-1抗体多见.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疾病 肺疾病 间质性 临床特点 高分辨CT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8
11
作者 雷玲 赵铖 +1 位作者 钟小宁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继发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实验室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6-2008年住院的15例pSS-ILD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18例pSS无ILD进行比较.其中8例pSS-ILD有随访,观察治疗后胸部高分辨CT(HRCT)的...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继发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实验室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06-2008年住院的15例pSS-ILD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18例pSS无ILD进行比较.其中8例pSS-ILD有随访,观察治疗后胸部高分辨CT(HRCT)的变化情况.结果①pSS-ILD的发病年龄[(57±11)岁]比pSS无ILD[(43±11)岁]晚(P〈0.01).6例 pSS-ILD患者首发症状为咳嗽、咯痰、胸闷和(或)活动后气促,出现呼吸道临床表现、心脏受累及肺动脉高压(PAH)较pSS无ILD明显增多(P〈0.01).②pSS-ILD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23±8)g/L]比pSS无ILD[(17±5)g/L]明显增高(P〈0.01).③pSS-ILD胸部HRCT常见网格状、条索状、结节状影,8例胸膜受累,蜂窝状改变常见(5例),3例出现PAH.8例患者治疗6个月,4例胸部HRCT吸收好转,2例无明显变化,2例病变进展.④病理常见肺泡壁及肺泡组织局灶性纤维化,肺泡腔内有炎细胞浸润,间质多灶性淋巴细胞浸润,1例患者符合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改变.结论 pSS-ILD的发病年龄较大,易出现呼吸道临床表现,心脏受累及继发PAH,血清IgG水平高.1/3患者HRCT可见蜂窝状改变,多数患者治疗后病变吸收好转.病理可见NSIP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肺疾病 间质性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兆云 赵铖 +3 位作者 陈战瑞 雷玲 唐美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相关因素。方法:以40例确诊为SLE并发ANFH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性别、年龄、民族、居住环境等相匹配40例无ANFH的SLE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特点、相关实验室指标、治疗...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相关因素。方法:以40例确诊为SLE并发ANFH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住院性别、年龄、民族、居住环境等相匹配40例无ANFH的SLE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临床特点、相关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案的异同点。结果:病例组40例,平均年龄(26.95±6.16)岁,并发ANFH病程1~126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雷诺现象、口腔溃疡、血管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糖皮质激素起始量、第一年1~2个月、3~6个月、7~12个月3个阶段糖皮质激素日平均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发病年龄是保护因素(OR=0.907,P=0.034,95%CI0.829~0.903),仅前12个月激素累积量为独立危险因素(OR=2.069,P=0.006,95%CI1.230~3.481)。结论:SLE并发ANFH与年龄、雷诺现象、皮肤血管炎、口腔溃疡、抗心磷脂抗体、大剂量MP冲击、第一年口服激素治疗方案有关,仅前12个月激素累积量为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曾邕萍 《内科》 2011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外周关节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关节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致残率较高.RA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环境、遗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外周关节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关节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致残率较高.RA发病机制尚未清楚,可能与环境、遗传、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皮质醇的分泌节律紊乱与炎性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在RA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活动期RA患者中高水平的炎性细胞因子与皮质醇的水平变化有关,可能与RA晨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 皮质醇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中抗凝剂应用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廖松 +2 位作者 赖月玲 杨玲 张运凤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40-941,共2页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能否顺利进行,抗凝是体外循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并发多器官衰竭(MOF)的患者使用抗凝剂风险增大,选择合理的抗凝方法进行CRRT,可降低出血的危险并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2001年6月~2003年2月32例在本院行CRRT患者的...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能否顺利进行,抗凝是体外循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并发多器官衰竭(MOF)的患者使用抗凝剂风险增大,选择合理的抗凝方法进行CRRT,可降低出血的危险并提高治疗效果.我们对2001年6月~2003年2月32例在本院行CRRT患者的抗凝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RT 抗凝剂 低分子量肝素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和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雷玲 赵铖 +3 位作者 黄志坚 文静 卢炳丰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82-686,共5页
目的观察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及与HRCT相关的主要因素。方法26例初治RA—ILD患者,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及24周临床特征、HRCT、生活质量的变化,治疗前后指... 目的观察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和生活质量的变化及与HRCT相关的主要因素。方法26例初治RA—ILD患者,观察治疗前、治疗12周及24周临床特征、HRCT、生活质量的变化,治疗前后指标变化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HRCT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6例患者中男性12例(46%)。随访24周,11例出现肺部感染,发生率42%。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24周,HRCT评分(8±6)较治疗前(12±5)明显好转,治疗12周HRCT显示12例有吸收,治疗24周16例有吸收,6例无明显变化,4例进展。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影响分、症状分、活动分、总均分明显下降(F=3.783,6.362,4.217,4.426;均P〈0.05),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身体和精神健康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尸〈O.01)。HRCT的相关因素:治疗前SGRQ中影响分(P=0.000)、症状分(P=0.001)、SF-36中精力(P=0.012)、球蛋白(P=0.027);治疗24周SGRQ中症状分(P=0.001)、病程(P_0.002)、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RC)气促分级(B:0.011)、SF-36中精力(辟0.036)。结论男性RA易继发ILD,RA—ILD易出现肺部感染,早期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胸部HRCT有吸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呼吸道症状、气促程度、球蛋白、病程及患者的精力与HRCT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肺疾病 间质性 生活质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血清白细胞介素-17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丹 +1 位作者 赵铖 陈战瑞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7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IL-17在RA的临床意义。方法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1例活动期RA患者(RA组)血清IL-17水平,分析其IL-17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②检...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7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水平变化及意义,探讨IL-17在RA的临床意义。方法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1例活动期RA患者(RA组)血清IL-17水平,分析其IL-17水平与临床指标的关系。②检测30例活动期RA患者(治疗组)经来氟米特(LEF)治疗前后IL-17水平变化,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成组t检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RA组血清IL—17浓度为(365-+63)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86±13)pg/ml;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RA组血清IL-17水平与晨僵时间、肿胀指数、压痛指数、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x线分期评分、疾病活动度积分(DAS28)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3,0.213,0.252,0.276,0.346,0.251,0.412,0.398;P均〈0.05);③RA组不同x线分期:I期[(296±79)pg/L]与Ⅱ期[(360±89)pg/L]、Ⅱ期与Ⅲ期[(464±74)pg/L]、Ⅲ期与Ⅳ期[(369±83)pg/L]IL-17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RA患者血清IL—17的水平比健康人升高,血清IL-17水平可作为RA活动性参考指标之一;血清IL-17水平变化可为RA疗效提供参考;IL-17参与RA的发病和骨侵蚀,可能是治疗RA的重要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白细胞介素17 来氟米特
原文传递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骨侵蚀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培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92-1693,共2页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SpA)是以中轴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慢性进展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1],以强直性脊柱炎(AS)为原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aSpA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其中Treg/Th17亚群失衡在...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SpA)是以中轴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慢性进展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1],以强直性脊柱炎(AS)为原型。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aSpA是由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其中Treg/Th17亚群失衡在aSpA发病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IL-23/IL-23R/Thl7/IL-l7轴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关节炎 轴型 骨侵蚀 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症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 发病机制 aSpA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立波 文静 +4 位作者 赵铖 郑乐婷 李晞 雷玲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5期656-662,共7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SLE疾病活动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和门诊就诊的SLE患者70例(其中活动期患者50例,缓解...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L-3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SLE疾病活动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和门诊就诊的SLE患者70例(其中活动期患者50例,缓解期20例),均符合2009 SLICC修改的SLE分类标准。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33水平,同时收集一些与SLE相关的临床指标[包括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补体C3、补体C4、Ig G、Ig M、Ig A、一些自身抗体]并进行分析。结果 SLE患者血清IL-33水平[(987.0±336.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77.5±238.8)pg/ml](P<0.05);SLE活动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1 055.9±356.7)pg/ml]高于缓解期患者[(814.6±196.9)pg/ml](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疹组患者与非皮疹组患者、口腔溃疡组患者与非口腔溃疡组患者、脱发组患者与非脱发组患者、关节炎患者与非关节炎患者、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与非LN患者、溶血性贫血患者与非溶血性贫血患者、白细胞减少患者与非白细胞减少患者、血小板减少患者与非血小板减少患者、低补体C3患者与非低补体C3患者、低补体C4患者与非低补体C4患者血清IL-3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期患者中,抗SSB抗体阳性组血清IL-33水平[(1 315.4±306.7)pg/ml]高于抗SSB抗体阴性组[(998.9±344.3)pg/ml](P<0.05),抗核糖体P抗体阳性组血清IL-33水平[(897.5±291.5)pg/ml]低于抗核糖体P抗体阴性组[(1 152.9±362.2)pg/ml](P<0.05),抗双链DNA(ds DNA)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抗n RNP/Sm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抗Sm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抗SS-A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抗Ro-52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SLE疾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细胞因子类 白细胞介素-33
原文传递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营养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婷 《右江医学》 2015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选取RA患者123例,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分为活动组61例(DAS28>3.2)和低疾病活动组62例(DAS28≤3.2),按相应性别年龄特征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颈椎...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营养状况与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方法选取RA患者123例,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分为活动组61例(DAS28>3.2)和低疾病活动组62例(DAS28≤3.2),按相应性别年龄特征选取同期住院诊断为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铁(Fe)、锌(Zn)等营养指标及球蛋白(GLO)、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等免疫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三组HGB、ALB、PA、TC、HDL、Fe、Zn、R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低疾病活动组的HGB、ALB、PA、Fe、Zn、R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HGB、ALB、PA、TC、HDL、Fe、Zn显著低于低疾病活动组(P<0.05或0.01)。三组GLO、Ig G、Ig A、Ig 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组、低疾病活动组的GLO、Ig G、Ig 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Ig 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的GLO、Ig A显著高于低疾病活动组(P<0.05)。HGB、ALB、PA、HDL、RBP、Fe与DAS28、GLO、Ig G、Ig A呈负相关(P<0.05或0.01),Zn与GLO、Ig A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RA患者存在蛋白质、血脂、微量元素代谢紊乱,与摄入不足、免疫功能紊乱及疾病活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DAS28 营养状况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铖 卢家俐 +2 位作者 雷玲 陈战瑞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4期224-22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治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41例活动期RA患者口服来氟米特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GPI抗原和抗CCP抗体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治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41例活动期RA患者口服来氟米特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及健康对照组血清中的GPI抗原和抗CCP抗体水平,并与RA患者临床活动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血清GPI抗原和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7.8%和90.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2)治疗前患者血清GPI抗原和抗CCP抗体水平分别为(3.33±1.88)μg/ml和(84.10±36.26)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12周及24周血清GPI抗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而抗CCP抗体无明显改变(P>0.05)。(3)血清GPI抗原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与年龄、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及DAS28等指标呈正相关(P<0.05),抗CCP抗体治疗前与双手X线分期相关。结论 RA患者血清GPI抗原和抗CCP抗体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GPI抗原与RA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活动的新指标,抗CCP抗体与RA骨侵蚀相关,而与疾病活动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葡糖-6-磷酸异构酶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