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再障的副作用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德梅 宋翠理 《实用护理杂志》 1997年第7期343-343,352,共2页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再障的副作用观察及护理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276500)张德梅管恩庚宋翠理再生障碍性贫血(AA),应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ATA)治疗后,使AA的预后大为改观。目前,在未能采用异基因骨髓... 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治疗再障的副作用观察及护理山东省莒县人民医院(276500)张德梅管恩庚宋翠理再生障碍性贫血(AA),应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ATA)治疗后,使AA的预后大为改观。目前,在未能采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的患者,ATA不失为一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克隆抗体 不良反应 护理
原文传递
抗T单抗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杰 张明珙 +7 位作者 宋素芹 宋强 王鲁群 赵淑娥 王学永 王萍 张茂宏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用抗CD_3和(或)抗CD_8治疗再障25例:SAAⅠ7例、SAAⅡ12例、CAA6例。共分5组,即1.抗CD_35mg/d×5d,2.抗CD_35mg/d×10d,3.抗CD_38mg/d×7d,4.抗CD_... 用抗CD_3和(或)抗CD_8治疗再障25例:SAAⅠ7例、SAAⅡ12例、CAA6例。共分5组,即1.抗CD_35mg/d×5d,2.抗CD_35mg/d×10d,3.抗CD_38mg/d×7d,4.抗CD_85mg/d×5d,5.抗CD_3和抗CD_8各5mg/d×5d。随访观察3~11个月,有效率为60%,治疗后Hb、WBC和Plt均明显升高,以抗CD_38mg/d×7d效果较好,抗CD_3和抗CD_8联合应用能提高疗效,副作用小,可重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克隆抗体 治疗
下载PDF
小剂量亚砷酸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研究
3
作者 程学军 于学福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研究小剂量的亚砷酸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APL)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 ,初步探讨小剂量亚砷酸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 1997~ 2 0 0 1年收治的复发AP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治疗组 :患者 2 0例 ,其中 18例为成年患者 ,治... 目的  研究小剂量的亚砷酸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APL)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 ,初步探讨小剂量亚砷酸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 1997~ 2 0 0 1年收治的复发AP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治疗组 :患者 2 0例 ,其中 18例为成年患者 ,治疗方法为亚砷酸 5mg d(0 .0 8mg kg)静脉滴注 ,连续 2 8d为 1疗程 ,2例患儿根据各自的体重相应接受 2mg d、3mg d亚砷酸治疗 ;对照组 :患者 2 1例 ,亚砷酸 10mg d(0 .16mg kg)静滴治疗。结果  治疗组 :16例获得缓解 (CR) ,占 80 % (16 / 2 0 ) ;2例未获缓解 ;2例治疗早期死亡。对照组 :17例患者获CR ,占 81.9% (17 2 1) ;4例在治疗早期死亡。 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0 2 1,P =0 .886 )。小剂量亚砷酸的毒副作用较传统剂量组有明显的减轻。外周血和骨髓细胞形态学研究显示小剂量的亚砷酸在体内的作用机制 ,主要是诱导分化。结论  小剂量亚砷酸治疗复发性APL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亚砷酸
下载PDF
洛赛克、痢特灵、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庄乾瑞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4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洛赛克 痢特灵 阿莫西林 治疗
下载PDF
CSA联合GM-CSF、EPO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明立太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胞菌素A 治疗 GM-CSF EPO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