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4
1
作者 林素羽 +2 位作者 陈叶丹 钟伟丽 林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9-1180,1188,共3页
目的综合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医院10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综合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患者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医院102例胃肠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应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模式;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率、感染率及护理效果,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1.96%,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为1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切口甲级愈合观察组占74.51%、对照组占3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1±0.25)万元及(9.56±2.69)d,对照组分别为(1.51±0.19)万元及(15.21±3.66)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干预中采取综合护理的模式比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治疗效果更理想,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 综合干预 胃肠道手术 切口感染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林素羽 黎明鸾 +3 位作者 孙广晓 陈叶丹 王春丽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305-3306,共2页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主要方法,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势。然而,腹腔镜手术中患者容易发生低体温,进而影响手术安全性、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低体温 腹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预防性护理 因素分析 麻醉时间 二氧化碳气腹 手术安全性 手术时间
下载PDF
小儿腹腔镜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9
3
作者 林素羽 孙广晓 +2 位作者 陈叶丹 王春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211-1212,共2页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范畴更加广泛。但腹腔镜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影响手术的疗效、并发症及术后康复,而良好的护理措施有...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在小儿外科中的应用范畴更加广泛。但腹腔镜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影响手术的疗效、并发症及术后康复,而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保证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腹腔镜 低体温 原因 护理
下载PDF
不同护理用具在颈椎后路术中头面部压疮预防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林素羽 孙广晓 +2 位作者 陈叶丹 王春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393-1394,共2页
压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溃烂和坏死。手术压疮多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几小时~2 d发生。报道显示,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达6.9%~68.8%,主要与患者手术体位及手术时间等相关。面部压疮... 压疮是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溃烂和坏死。手术压疮多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几小时~2 d发生。报道显示,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率达6.9%~68.8%,主要与患者手术体位及手术时间等相关。面部压疮是颈椎后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前充分的防护是减少其发生的关键。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护理用具在颈椎后路术中头面部压疮预防中的疗效,为临床预防此类手术压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路手术 压疮 护理 预防
下载PDF
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病原菌及sCD14-ST和IL-8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春丽 罗强 +2 位作者 尹秋实 翁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9-423,共5页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病原菌及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白细胞介素-8(IL-8)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病原菌及可溶性CD14亚型(sCD14-ST)、白细胞介素-8(IL-8)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术后未继发急性胆管炎的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病原菌进行统计;比较不同急性胆管炎程度、不同预后结局患者血清sCD14-ST、IL-8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sCD14-ST、IL-8水平对于患者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62例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3株占64.18%,革兰阳性菌21株占31.34%,真菌3株占4.48%,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重度急性胆管炎患者血清sCD14-ST、IL-8分别为(91.38±25.67)pg/ml、(45.28±13.61)pg/ml高于中度患者分别为(74.34±19.65)pg/ml、(32.06±10.44)pg/ml及轻度患者(P均<0.001),中度患者血清sCD14-ST、IL-8水平高于轻度患者(P均<0.001);预后不良患者急性胆管炎血清sCD14-ST、IL-8分别为(89.84±25.09)pg/ml、(41.94±12.28)pg/ml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sCD14-ST、IL-8对胆道结石术后急性胆管炎患者预后的截断值分别为65.65、29.31 pg/ml,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1、0.768。结论胆道结石术后继发急性胆管炎病原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运用血清sCD14-ST、IL-8可较好区分疾病严重程度,且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结石术 急性胆管炎 病原菌 可溶性CD14亚型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叶丹 +3 位作者 陈焕雄 林素羽 王春丽 潘松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78-181,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效果、疼痛应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2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8例断肢再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对断肢再植患者术后创面修复效果、疼痛应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2年9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8例断肢再植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干预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敷料维持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致痛因子指标[P物质(Substance P,SP)、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的创面敷料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因子SP、PGE_(2)、NPY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断肢再植术后患者改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创面修复效果,加快创面愈合,降低疼痛应激程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集束化护理 断肢再植术 修复效果 疼痛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喉罩全麻对甲状腺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锐 周期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21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气管插管组(Ⅰ组)和喉罩组(Ⅱ组),每组25例。Ⅰ组用喉镜明视法插入气管导管,Ⅱ组盲探或经喉镜插入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应用于甲状腺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气管插管组(Ⅰ组)和喉罩组(Ⅱ组),每组25例。Ⅰ组用喉镜明视法插入气管导管,Ⅱ组盲探或经喉镜插入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后1min(T2)、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前(T3)、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后1min(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术后2d随访患者,记录咽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结果Ⅰ组T2时点比T1时点、T4时点比T3时点MAP和HR均升高(P<0.05)。而Ⅱ组T2时点与T1时点、T4时点与T3时点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在T2、T3、T4时点的MAP高于Ⅱ组(P<0.05),在T2、T4时点HR高于Ⅱ组(P<0.05)。术后Ⅱ组咽痛、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少于Ⅰ组。结论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咽痛、声音嘶哑发生率少,适合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全身麻醉 甲状腺切除术 通气
下载PDF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杨葵 +1 位作者 张菊花 何慧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c 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1例行常规患侧甲状腺腺叶+峡叶切除术或近全甲状...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预防性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肿瘤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c 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71例行常规患侧甲状腺腺叶+峡叶切除术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85例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手术并预防性清扫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组),对比两组肿瘤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清扫组(P <0.05)。清扫组每例平均预防性清扫淋巴结(4.37±5.71)个,病理结果提示淋巴结转移28例(32.94%)。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暂时性低甲状旁腺激素(PTH)、低钙血症等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但清扫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随访期间内,对照组6例、清扫组1例因肿瘤复发而再次行手术治疗,两组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cN0期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预防性行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虽增加手术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但能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中央淋巴结 清扫 复发 颈部 淋巴结阴性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预警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9
作者 翁杰 +1 位作者 陈叶丹 王海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4期522-527,共6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及验证预警模型。方法 :选取海南省海口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21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及验证预警模型。方法 :选取海南省海口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21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将危险因素作为构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指标。采用内部数据验证列线图模型性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 :在21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有47例被诊断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占22.3%。年龄> 66岁、美国麻醉师学会分级为Ⅲ级、麻醉时间>270 mi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2.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9.87 nmol/L是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列线图模型预测C指数为0.735,95%CI为(0.704,0.847);当列线图模型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阈值为>0.16时,提供显著附加临床净收益;此外,列线图模型的临床净收益高于年龄、美国麻醉师学会分级、麻醉时间、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警模型可以用于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的预测,为医护人员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进行预测并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根治术 认知功能障碍 列线图
下载PDF
体位安置工作坊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素羽 +3 位作者 陈叶丹 王光玮 羊独帅 李月玲 《临床护理杂志》 2022年第5期53-56,共4页
目的观察体位安置工作坊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手术室自2019年7月开始实施体位安置工作坊项目,2019年1月-6月为体位安置工作坊项目实施前,2019年8月-2020年1月为体位安置工作坊项目实施后。实施前手术室体位安置护理培训... 目的观察体位安置工作坊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手术室自2019年7月开始实施体位安置工作坊项目,2019年1月-6月为体位安置工作坊项目实施前,2019年8月-2020年1月为体位安置工作坊项目实施后。实施前手术室体位安置护理培训采用每月常规专题业务学习的方式,实施后采用体位安置工作坊实施方式。比较实施前后各观察指标。结果实施后手术体位安置理论、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体位安置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体位安置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用体位安置工作坊模式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展相关培训,可显著提升手术室护理人员体位安置理论与技能水平,降低手术室体位安置缺陷事件发生率,深受手术室护理人员高度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安置工作坊 手术室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