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丹穆格莱特盆地的地质模式和成藏模式 被引量:105
1
作者 晓光 窦立荣 +2 位作者 田作基 潘校华 朱向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4,共6页
苏丹穆格莱特盆地是在中非剪切带的右旋剪切应力场背景下拉张形成的一种被动裂谷盆地 ,不同于地幔对流上涌产生的主动裂谷。裂谷多期断坳旋回明显 ,纵向上三期裂谷作用表现为强—弱—强。其盆地地温梯度比主动裂谷盆地低 ,而比克拉通盆... 苏丹穆格莱特盆地是在中非剪切带的右旋剪切应力场背景下拉张形成的一种被动裂谷盆地 ,不同于地幔对流上涌产生的主动裂谷。裂谷多期断坳旋回明显 ,纵向上三期裂谷作用表现为强—弱—强。其盆地地温梯度比主动裂谷盆地低 ,而比克拉通盆地高。盆地坳陷带与隆起相间排列 ,具有东、西分带的特点。半地堑是最主要的构造组合形式。盆地发育多套生油岩 ,其中第一裂谷期AbuGabra组是盆地的主力生油层。以Bentiu组为储层、Aradeiba组为区域盖层的组合是盆地内的主要成藏组合 ,反向正断层翘倾断块为主要圈闭类型 ,断距和断层对盘的地层岩性决定了油藏的封闭性和油柱高度。研究结果表明 ,盆地具有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和较好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裂谷盆地 地质模式 成藏模式 穆格莱特盆地 苏丹
下载PDF
叠合盆地概念辨析 被引量:81
2
作者 何登发 贾承造 +1 位作者 晓光 王桂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共7页
中国大陆地处西伯利亚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转换构造域,在地质历史上依次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与印度洋—太平洋三大动力体系的控制,其主体由包容在几个巨型造山带之间的华北、扬子、华南、塔里木等小陆块及众多的微陆块拼合而成... 中国大陆地处西伯利亚与冈瓦纳大陆之间的转换构造域,在地质历史上依次受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与印度洋—太平洋三大动力体系的控制,其主体由包容在几个巨型造山带之间的华北、扬子、华南、塔里木等小陆块及众多的微陆块拼合而成。发育在这些陆块之上及其边缘的沉积盆地多为叠合盆地,即由同一阶段的原型盆地发生复合、不同阶段的原型盆地相叠加的盆地类型,经历了多个阶段运动体制(包括构造体制与热体制)的变革。新元古代Rodinia古陆解体至三叠纪Pangaea泛大陆形成过程以及侏罗纪以来Pangaea大陆裂解与聚敛过程构成全球的两个构造巨旋回,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以三叠纪为界的不同叠合盆地类型。在每一巨旋回内部还发育次一级的开 合旋回,多个伸展体制与挤压体制或走滑体制的相互转换期成为盆地的多个关键构造变革时期,从而导致原型盆地多次叠合。多旋回叠合盆地是我国沉积盆地的主要特色,具有独特的油气聚集与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旋回 运动体制 关键构造变革时期 原型盆地 叠合盆地
下载PDF
多期叠加盆地古隆起控油规律 被引量:83
3
作者 何登发 李德生 +1 位作者 晓光 赵文智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5-488,共14页
隆起是沉积盆地中的大型正向构造单元,对于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沉积体系及流体活动都有较大的制约作用。隆起具有多种成因机制,伸展、聚敛与走滑环境都可以形成隆起。随着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变化,各种动力机制的复合可以使不同初始成因... 隆起是沉积盆地中的大型正向构造单元,对于沉积盆地的构造演化、沉积体系及流体活动都有较大的制约作用。隆起具有多种成因机制,伸展、聚敛与走滑环境都可以形成隆起。随着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变化,各种动力机制的复合可以使不同初始成因的隆起发生叠加,从而形成结构形态更加复杂的隆起。隆起的演化可以划分为形成期(或雏形期)、发展期、高峰期、继承期、改造期和消亡期6个基本阶段,而现今所见的隆起可能仅停留在某些阶段上。在含油气盆地中,隆起往往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场所。沉积期的隆起影响着生储盖组合的发育;成藏期的隆起制约着油气运聚;调整期的隆起影响着油气再分配;定位期的隆起决定着油气最终富集部位。沉积盆地大多为多期原型盆地叠加发育而成,多期叠合作用导致:古隆起多层系油气聚集;在叠加界面上形成了一套油气成藏组合;多期生、运、聚使古隆起油气聚集几率增大,易形成大型油气聚集带;多期次断裂复合可形成以断裂为主导的油气聚集带;后期成岩改造形成的"封闭层"将古隆起分割为多个含油气区间。古隆起轴部及其斜坡带分别形成了以背斜型和岩性-地层型为基础的大型油气聚集(区)带,油气藏具有纵向叠置、横向连片的复式含油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盆地 古隆起 隆起旋回 成因机制 成藏条件 油气分布规律
下载PDF
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 被引量:81
4
作者 王红军 马锋 +7 位作者 晓光 刘祚冬 张新顺 吴珍珍 李登华 王勃 谢寅符 杨柳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0-862,共13页
重点评价全球非常规油气可采资源潜力,揭示非常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及潜力区。完善重油、油砂、致密油、油页岩、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7类资源划分标准,利用全球含油气盆地商业数据库、北美地区单井资料包及中国石油公司在全球非常规... 重点评价全球非常规油气可采资源潜力,揭示非常规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及潜力区。完善重油、油砂、致密油、油页岩、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7类资源划分标准,利用全球含油气盆地商业数据库、北美地区单井资料包及中国石油公司在全球非常规油气区块的勘探开发基础数据,通过对7类非常规油气资源关键参数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上进行空间图形插值运算,形成可采资源丰度等值线图,系统评价全球7类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结果揭示:1全球7类资源主要分布在363个含油气盆地的476套层系内。2全球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4 421′108 t,非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227′1012 m3。3非常规油气资源可分为"源控型"和"层控型"两类。"源控型"资源主要受全球6套优质烃源岩控制,其中致密油气资源具有"源储一体"的特征,开发利用前景最优;"层控型"的油砂和重油资源受后期构造改造作用的控制,主要分布于中新生代盆地斜坡带,浅层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好。4未来非常规油气的发展除目前北美热点地区外,西西伯利亚盆地和内乌肯盆地的致密油、阿拉伯盆地的重油等也将是全球未来非常规油气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资源评价 评价参数 评价方法 可采资源量 富集主控因素
下载PDF
区域盖层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 被引量:70
5
作者 晓光 牛嘉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8,共8页
盖层是控制油气聚集的重要因素,盖层厚度与烃柱高度具正比关系。区域性盖层的作用更为重要,它是控制盆地油气富集程度和油气纵向分布的重要条件之一。区域盖层上下的油气性质有重大差异,区域盖层的发育与盆地沉降类型有关,可以通过沉降... 盖层是控制油气聚集的重要因素,盖层厚度与烃柱高度具正比关系。区域性盖层的作用更为重要,它是控制盆地油气富集程度和油气纵向分布的重要条件之一。区域盖层上下的油气性质有重大差异,区域盖层的发育与盆地沉降类型有关,可以通过沉降曲线判断盆地区域盖层的纵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 盖层 油气聚集
下载PDF
中国多旋回叠合盆地立体勘探论 被引量:72
6
作者 何登发 李德生 晓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95-709,共15页
中国大陆长期处于全球动力学体系复合、汇交部位,具有多块体拼合、长期多阶段发展的特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多旋回叠加地质结构的沉积盆地。在这些盆地中,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烃源岩随热体制演变差异成熟,表现出多期生、排烃特征;海... 中国大陆长期处于全球动力学体系复合、汇交部位,具有多块体拼合、长期多阶段发展的特点,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多旋回叠加地质结构的沉积盆地。在这些盆地中,海相、海陆过渡相和陆相烃源岩随热体制演变差异成熟,表现出多期生、排烃特征;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碎屑岩等在成岩、构造改造等机制作用下形成多类型有效储集体,与膏盐岩、膏泥岩、泥岩等形成多套储盖组合;沿不整合面、断裂带等运移的油气在多个层系中多期聚集,受新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油气多晚期成藏或晚期调整成藏;油气在隆起带、凸起带及其斜坡带,断裂带和不整合面相关的圈闭中富集。油气多层系聚集和多类型聚集使油气发现出现多个高峰期。中国的油气勘探不但在上覆陆相地层中发现了一系列大中型油气田,而且在下伏海陆过渡相与海相层系中也发现了苏里格、靖边、塔河、普光、龙岗等多个大油气田,在盆地深层火山岩中也发现了徐深、克拉美丽、牛东等大油气田,油气勘探呈现出立体、整体与综合勘探趋势。"立体勘探"是对叠合盆地的不同含油气领域、不同含油气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的整体、综合勘探。立体勘探的深度为0~10000m,平面上跳出上覆陆相盆地的边界,探索多成因类型的油气藏。已建立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滚动勘探开发、复式油气藏与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构成立体勘探的理论雏形,正在发展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理论是立体勘探的理论基础,现代地球物理、钻探、测试、采油等先进适用技术是实现立体勘探的桥梁。立体勘探的思维与实践是对成熟探区、岩性—地层、前陆盆地、叠合盆地中下组合、陆上新盆地、近海海域、非常规油气等中国未来7大油气勘探领域开展有效、高效油气勘探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盆地 多旋回 油气成藏组合 立体勘探 勘探领域 中国
下载PDF
中美致密砂岩气成藏分布异同点比较研究与意义 被引量:62
7
作者 晓光 郭彬程 +1 位作者 李建忠 黄福喜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5,30,共8页
致密砂岩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中国致密砂岩气分布范围广,目前已在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实现了规模开发;美国落基山地区是致密砂岩气十分发育和勘探相对成熟的地区。对比研究中美致密砂岩气的形成条件和成藏特征是... 致密砂岩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中国致密砂岩气分布范围广,目前已在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实现了规模开发;美国落基山地区是致密砂岩气十分发育和勘探相对成熟的地区。对比研究中美致密砂岩气的形成条件和成藏特征是加快中国致密气开发利用与开拓勘探思路的有效途径。中国与美国致密气藏对比研究表明,中美致密砂岩气具有以煤系地层为主要烃源岩、储层致密、存在异常地层压力、源储紧邻与气藏大面积分布等共性特征;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致密气源岩沉积环境与热演化程度,储层非均质性及其致密化因素,气藏纵向和平面分布特征等方面;控制中美致密砂岩气成藏条件和特征差异性的主要因素是沉积盆地性质、沉积环境和后期构造作用。针对中国致密砂岩气的特殊性,加强储层非均质性、优质储层预测、气藏的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加强工程技术攻关提高单井累计产量是致密砂岩气勘探开发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成藏特点 差异性
下载PDF
论成藏组合在勘探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60
8
作者 晓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共8页
油气生成和聚集的基本单元是盆地。由于盆地内部在纵向上和平面上存在着明显的成藏条件、油气富集程度和油气藏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在盆地之下还要划分出次一级的评价单元。根据对世界上各种盆地的分析,盆地内纵向上地层层系之间的成藏条... 油气生成和聚集的基本单元是盆地。由于盆地内部在纵向上和平面上存在着明显的成藏条件、油气富集程度和油气藏特征方面的差异性,在盆地之下还要划分出次一级的评价单元。根据对世界上各种盆地的分析,盆地内纵向上地层层系之间的成藏条件和勘探工程条件的差异性大于盆内各个构造带之间的差异性。以层系为基础形成的成藏组合作为商业性的勘探单元适用于各类盆地,特别是对长期发育的多旋回盆地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评价系统 成藏组合 苏门答腊 圈闭评价 鄂尔多斯 渤海湾 滨里海盆地
下载PDF
全球大油气田分布特征 被引量:57
9
作者 贾小乐 何登发 +1 位作者 晓光 王兆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3期1-7,6,共7页
通过对全球1021个大油气田的逐个解剖和统计分析,对大油气田的发现年代、油气属性及地理位置、储层地质时代、岩性、埋深、圈闭类型、储量规模、盆地类型等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大油气田分布的主要特征,并应用含油气域的概念,阐述大油气田... 通过对全球1021个大油气田的逐个解剖和统计分析,对大油气田的发现年代、油气属性及地理位置、储层地质时代、岩性、埋深、圈闭类型、储量规模、盆地类型等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大油气田分布的主要特征,并应用含油气域的概念,阐述大油气田在全球8个含油气域中的分布特征。研究认为,全球大油田609个,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全球大气田412个,主要分布于东欧、中亚及俄罗斯地区,大油田和大气田最富集的地区为亚洲和大洋洲及中东地区,其次为欧洲地区;全球大油气田发现高峰在1960—1990年,近20年来也陆续有重要的大油气田被发现;大油气田主要富集于中生界,其次为新生界;大油气田的储集岩性主要为砂岩,其次是碳酸盐岩,但在碳酸盐岩储层中油气储量丰度更大;大油气田主要集中在3km埋深以内;圈闭类型主要是构造圈闭。对最终可采储量分析得出,中东地区油气资源储量巨大,同时发现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重油带的油气资源也极其丰富。大油气田所在的盆地类型主要是Bally分类模式下的Ⅱ类和Ⅰ类盆地,Klemme分类模式下的Ⅱ类盆地,Mann分类模式下的Ⅱ类和Ⅰ类盆地。在8个含油气域中,特提斯含油气域油气资源最为富集。根据大油气田的分布特征,在未来的大油气田勘探中应加强对北极含油气域、重油带、深水区及岩性圈闭的勘探,在这些领域将可能会有重大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油气田 分布特征 含油气域 构造域 全球
下载PDF
东非裂谷系盆地群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55
10
作者 温志新 晓光 +1 位作者 张光亚 王兆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4期60-65,8,共6页
东非裂谷系属于形成地质时期比较新的陆内裂谷盆地群,阿尔伯特裂谷位于东非裂谷系西支北段,自2006年至今相继发现了16个油气田,累计发现可采储量11.27×108bbl。通过对阿尔伯特裂谷盆地的解剖,指出东非裂谷系为中生代与新生代两期... 东非裂谷系属于形成地质时期比较新的陆内裂谷盆地群,阿尔伯特裂谷位于东非裂谷系西支北段,自2006年至今相继发现了16个油气田,累计发现可采储量11.27×108bbl。通过对阿尔伯特裂谷盆地的解剖,指出东非裂谷系为中生代与新生代两期叠合裂谷盆地,其中、新生代为主裂谷期,全部为陆相河流、湖泊沉积充填。湖盆周缘发育沉积速度快、相带变化快的冲积扇—扇(辫状河)三角洲—浊积砂体沉积体系组合。钻探结果证实具备很好的含油气条件好,发育新近系中新统湖相优质烃源岩,储层物性好,以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河道沉积为主,已发现油气全部富集于断块和断鼻圈闭之中,地震显示具备浊积砂体成藏可能。通过类比分析,东非裂谷系西支阿尔伯特裂谷至少具有(40~50)×108bbl的资源潜力,向南的系列裂谷也同样勘探潜力巨大,而东支虽然火山岩比较发育,但同样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裂谷系 阿尔伯特裂谷 叠合裂谷盆地 含油气条件 资源潜力
下载PDF
苏丹迈卢特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54
11
作者 晓光 徐志强 +2 位作者 史卜庆 窦立荣 肖坤叶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0,共6页
迈卢特盆地是苏丹东南部中—新生代的一个大型陆内裂谷盆地。该盆地发育了强—弱—强3期裂谷,这决定了下白垩统发育主力生油岩、古近系发育主力成藏组合。利用地震资料推断出北部凹陷是主力生烃凹陷,凹陷的半地堑结构和平面斜列特征决... 迈卢特盆地是苏丹东南部中—新生代的一个大型陆内裂谷盆地。该盆地发育了强—弱—强3期裂谷,这决定了下白垩统发育主力生油岩、古近系发育主力成藏组合。利用地震资料推断出北部凹陷是主力生烃凹陷,凹陷的半地堑结构和平面斜列特征决定了缓坡带是主力成藏带。而且盆地地温梯度偏低使成藏期偏晚,为古近系提供了充足油源。据此建立了有别于邻区Muglad等盆地和渤海湾盆地的成藏模式,明确了盆地资源潜力和有利勘探方向,为Palogue世界级大油田的快速发现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迈卢特盆地 石油地质特征 成藏模式 裂谷盆地 油藏特征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52
12
作者 晓光 郭建宇 王兆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20,共12页
当前对油气的开发从常规油气扩展到开采难度较大、开采成本较高的非常规油气。在不远的将来,将实现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并举的局面。根据成因,可将非常规油气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重油和油砂,为正常原油经过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形成,分布广... 当前对油气的开发从常规油气扩展到开采难度较大、开采成本较高的非常规油气。在不远的将来,将实现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并举的局面。根据成因,可将非常规油气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重油和油砂,为正常原油经过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形成,分布广、潜力大,已被大量开采利用;第二类为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和煤层气,主要特征是储集于孔渗条件极差储层中,属于连续型-大规模聚集油气藏,目前发展迅速,也是产量增长最快的领域;第三类为油页岩,是未成熟的干酪根与黏土和细粒无机矿物的混合物,有机质丰度高,要经过人工加热生成石油,油页岩发现很早,分布广泛,美国比例最高。由于对非常规油气的评价和勘探开发,带动了石油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非常规储量规模巨大,相当于常规油气资源的2~3倍,勘探开发技术日趋完善,大大延长了石油工业的生命周期,引领石油工业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重油 油砂 页岩油气 致密油气 煤层气 油页岩
下载PDF
成藏组合快速分析技术在海外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应用 被引量:40
13
作者 晓光 李浩武 +1 位作者 肖坤叶 史卜庆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7-323,共7页
现在中国石油企业海外低勘探程度区块逐渐增多,需要一套针对低勘探程度盆地(区块)快速确定勘探方向的方法。根据成藏组合与油气勘探的方向和勘探部署密切相关的特点,讨论了成藏组合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其与区带之间的区别,重点介绍了成... 现在中国石油企业海外低勘探程度区块逐渐增多,需要一套针对低勘探程度盆地(区块)快速确定勘探方向的方法。根据成藏组合与油气勘探的方向和勘探部署密切相关的特点,讨论了成藏组合的定义、研究内容及其与区带之间的区别,重点介绍了成藏组合快速分析技术在海外低勘探程度Melut盆地迅速确定勘探方向时的应用。在资料分辨率保证的前提下,打破了国内勘探初期先平面分区、后分层评价的传统模式,勘探伊始就以最能反映油气聚集特征的纵向划分入手,划分出不同的成藏组合。在确定油源的前提下,通过对储层、盖层、运移通道,断层封闭性、构造、有利圈闭及配套条件等方面的快速分析,迅速确定了主力成藏组合和主力成藏带,优选了勘探目标,在苏丹Melut盆地取得良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组合 快速分析技术 低勘探程度盆地 Melut盆地 勘探目标
下载PDF
巴西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大油气田形成条件 被引量:34
14
作者 温志新 晓光 +2 位作者 张光亚 王兆明 梁英波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共9页
基于板块构造演化与岩相古地理特征,确定了巴西东海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经历了早白垩世巴雷姆期陆内裂谷、阿普特期陆间裂谷、阿尔比期以来的被动大陆边缘3个原型阶段,分别充填了湖相及河流三角洲、过渡相碳酸盐岩与蒸发岩、海相碎屑... 基于板块构造演化与岩相古地理特征,确定了巴西东海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经历了早白垩世巴雷姆期陆内裂谷、阿普特期陆间裂谷、阿尔比期以来的被动大陆边缘3个原型阶段,分别充填了湖相及河流三角洲、过渡相碳酸盐岩与蒸发岩、海相碎屑岩为主的沉积体系。其中,陆内裂谷阶段湖相烃源岩为大油气田形成奠定了丰富的资源基础;陆间裂谷期碳酸盐岩及被动陆缘阶段海相浊积砂体形成两类优质储集层;陆间裂谷期蒸发岩及被动陆缘阶段海相页岩分别为碳酸盐岩及浊积砂体形成高效区域盖层。裂谷期湖相烃源岩始新世—中新世开始生排烃,油气首先沿裂谷期断层及砂砾岩体进入盐下储集层中,如果不发育盐窗,油气直接被盐岩高效封盖在下伏的以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中,形成盐下碳酸盐岩成藏组合;否则油气则会沿盐运动形成的断层运移至盐上被海相页岩"包裹"的浊积砂体之中富集,形成了"双保险"型大油气田成藏模式。搞清该盆地群大油气田的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不但深化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富集规律,而且能为中国石油公司制定南美油气发展战略奠定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东海岸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原型盆地 大油气田 成藏模式
下载PDF
中国沉积盆地油气立体综合勘探论 被引量:32
15
作者 何登发 李德生 +1 位作者 晓光 吴晓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5-284,共20页
中国油气勘探近15年来进入发现高峰期,在成熟区精细勘探、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勘探中不断取得突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剖析这一阶段勘探的性质与思维方法将为中国油气勘探持续深入开展奠立重要基础。从沉积盆... 中国油气勘探近15年来进入发现高峰期,在成熟区精细勘探、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勘探中不断取得突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勘探取得重要进展,剖析这一阶段勘探的性质与思维方法将为中国油气勘探持续深入开展奠立重要基础。从沉积盆地系统论与油气勘探方法论的角度,通过剖析沉积盆地的油气地质基础,结合现阶段油气勘探实践,提出了新时期的勘探理念与方法。研究表明,中国的沉积盆地多为多旋回叠合盆地,沉积盆地的演化受周缘板块构造作用、陆内构造变形及其深部地幔地质过程的控制,复杂构造背景下油气多层系规模聚集。中国沉积盆地有常规油气、低熟油、生物气、致密气、页岩油气、煤、煤层气、盐类、天然气水合物和金属等多种矿产资源,资源潜力大。中国的油气勘探经历了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现今进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并举的“立体综合勘探”阶段。这一阶段是针对“全盆地、多层系、多尺度储集体、多类型资源”的全链条的整体勘探,钻探进入万米尺度,海域进入深水区。立体综合勘探的理论基础是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地质学、油气成藏动力学与非常规油气地质学,技术手段是多尺度(微米-纳米)储集体分析技术、“两宽一高”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与“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主要工作方法是地质-工程一体化与勘探-开发一体化。立体综合勘探思维与方法将是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一体化高效勘探与油气-煤-盐-金属等矿产资源综合勘探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思维 沉积盆地系统 盆地动力学 统一油气系统 多旋回叠合盆地 非常规油气 立体综合勘探
下载PDF
全球板块构造演化过程中五大成盆期原型盆地的形成、改造及叠加过程 被引量:33
16
作者 温志新 晓光 +4 位作者 张光亚 王兆明 杨树锋 陈汉林 宋成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7,共12页
原型盆地作为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某一地质时期的阶段表现,其对油气形成与分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威尔逊旋回原理研究发现,板块构造演化经过一个完整的周期,能够形成六大类17小类原型盆地。以全球五大成盆期(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 原型盆地作为沉积盆地演化过程中某一地质时期的阶段表现,其对油气形成与分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威尔逊旋回原理研究发现,板块构造演化经过一个完整的周期,能够形成六大类17小类原型盆地。以全球五大成盆期(前寒武纪、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板块重建为基础,紧密结合古气候、岩相古地理等特征,恢复确定了1 056个原型盆地。前寒武纪残留下来的主要是位于现今各大陆块之上的裂谷等伸展型盆地;早古生代呈漂移状态为主的大小陆块主要形成被动大陆边缘和内克拉通盆地;晚古生代全球除了乌拉尔及阿特拉斯褶皱带发育前陆盆地外,其他地区仍以被动陆缘、内克拉通等伸展盆地为主;中生代潘吉亚超级大陆裂解,形成大量裂谷、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西缘收缩形成科迪勒拉山弧后盆地;新生代新特提斯洋及美洲大陆弧后海关闭形成两大前陆盆地群,太平洋西海岸海沟-岛弧-边缘海盆体系范围明显扩大,印度洋及大西洋持续发育周缘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按原型盆地类型来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分布最广泛,其次是裂谷,弧前盆地最少。时代越新,原型盆地总数量越多,其中被动陆缘、前陆、弧后及弧前新生代最多,但裂谷盆地在中生代最广泛,内克拉通晚古生代最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威尔逊旋回 原型盆地 主要原型盆地 次要原型盆地
下载PDF
东非地区沉积盆地油气潜力浅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张可宝 史卜庆 +4 位作者 徐志强 晓光 李志 窦立荣 潘校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869-874,共6页
东非地区发育众多克拉通内陆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但对其勘探程度一直较低,也未发现大的油气田。随着世界对油气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东非将成为未来国际石油勘探的重要地区。调研了大量区域地质和油气地质资料,认为东非地区沉积盆地... 东非地区发育众多克拉通内陆裂谷和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但对其勘探程度一直较低,也未发现大的油气田。随着世界对油气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东非将成为未来国际石油勘探的重要地区。调研了大量区域地质和油气地质资料,认为东非地区沉积盆地是在前寒武系基底上发育起来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复合—叠合盆地,总体上具有古生界Karoo群生气、中生界发育有利成藏组合、新生界盆地不利于油气保存等特点;保存较完整的Karoo群下部成藏组合、索马里—莫桑比克沿海中—新生代盆地、后期构造较为稳定的第三纪裂谷、与苏丹和红海相邻的东非沉积盆地是勘探或评价的潜在目标和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 裂谷 烃源岩 天然气 火山岩 资源潜力
下载PDF
扎格罗斯前陆盆地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32
18
作者 贾小乐 何登发 晓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5期54-67,共14页
扎格罗斯前陆盆地油气资源极为丰富,开展该盆地大油气田的研究将丰富前陆盆地石油地质学理论,也可为前陆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依据。以扎格罗斯前陆盆地已发现的60个大油气田数据为基础,应用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对大油气田逐... 扎格罗斯前陆盆地油气资源极为丰富,开展该盆地大油气田的研究将丰富前陆盆地石油地质学理论,也可为前陆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依据。以扎格罗斯前陆盆地已发现的60个大油气田数据为基础,应用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对大油气田逐个进行解剖,探讨了扎格罗斯前陆盆地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与分别规律。研究表明,扎格罗斯前陆盆地大油气田的油气源主要为下志留统Gahkum组、下白垩统Garau组和中白垩统Kazhdumi组及古新统—始新统Pabdeh组,主要储集于渐新统—下中新统Asmari组石灰岩、中白垩统阿尔布阶—土伦阶Bangestan群石灰岩、三叠系Dashtak组和Kangan组石灰岩及二叠系Dalan组石灰岩中,受中新统Gachsaran组蒸发岩系及上白垩统Gurpi组泥岩等封盖,在褶皱背斜圈闭中聚集成藏。大油气田主要集中在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三国,在1960—1979年间有较大发现,主要富集于中生界和新生界,以碳酸盐岩储层为主,多数埋深小于3km,储量小于1×1010bbl。影响大油气田分布的控制因素包括: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及其成盆前的演化历史,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热演化和展布,储层有利的储集条件,优质的区域和直接盖层,以及新近纪的造山运动和褶皱作用形成的有利油气聚集的褶皱背斜圈闭和有利油气垂向运移的裂缝通道。这些因素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区域和聚集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格罗斯前陆盆地 大油气田 含油气系统 形成条件 分布特征
下载PDF
南大西洋重点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对比 被引量:29
19
作者 汪伟光 晓光 +1 位作者 张亚雄 成克男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3期62-69,7-8,共8页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受南大西洋的张裂和持续的漂移作用的控制,具有相同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但是,由于南大西洋裂开的不对称性和不均衡性,两侧盆地的发育及含油气性又存在着差异。南美东岸油气主要集中于大坎普斯盆地,为典型... 南大西洋两岸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受南大西洋的张裂和持续的漂移作用的控制,具有相同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但是,由于南大西洋裂开的不对称性和不均衡性,两侧盆地的发育及含油气性又存在着差异。南美东岸油气主要集中于大坎普斯盆地,为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盆地发育阶段完整,包括前裂谷、裂谷、过渡和漂移4个阶段,各阶段特征明显,发育盐下和盐上含油气系统。而西非油气主要集中于下刚果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下刚果盆地虽总体上与前者相似,但各成藏要素的发育与其差异仍然明显;并且,各演化阶段由南向北缩减,至西非中部尼日尔三角洲仅发育裂谷和漂移阶段,且以古近系—新近系含油气系统为主。通过着重探讨南大西洋两岸重点富油气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形成演化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对比分析了各重点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特征,为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战略选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演化特征 油气地质 对比研究 西非 南美东部 南大西洋
下载PDF
非常规油的成因和分布 被引量:28
20
作者 晓光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0-26,共7页
非常规油指勘探开发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油品,主要有3大类。第一类为重油和油砂,系正常原油经过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形成,分布广泛、潜力巨大,已被大量开采。第二类为油页岩,是干酪根与黏土和细粒无机矿物的混合物,有机质丰度高但不成熟... 非常规油指勘探开发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油品,主要有3大类。第一类为重油和油砂,系正常原油经过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形成,分布广泛、潜力巨大,已被大量开采。第二类为油页岩,是干酪根与黏土和细粒无机矿物的混合物,有机质丰度高但不成熟,要经过人工加热生成石油,油页岩的发现很早,分布广泛,以美国所占比例最高。第三类为页岩(致密)油,存在于成熟度较高的高有机质烃源岩夹持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中,要通过对储层的压裂改造,产生人工裂缝才能生产石油。页岩(致密)油在美国、加拿大已开始生产,但其勘探潜力及其全球分布尚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 重油 油砂 油页岩 页岩(致密)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