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绿茶原料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张正竹
童
宗
寿
邓娅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1-163,共3页
将微波杀青后的茶鲜叶原料与鲜叶、干茶分别用有色塑料袋抽气包装后 ,在不同温度下贮藏 2个月。检测结果表明 ,贮藏 2个月的杀青叶在主要品质因子上 ,均优于对照。因此 ,茶鲜叶微波杀青后 ,迅速低温去湿 ,在 -5℃下真空包装 ,可保鲜
关键词
绿茶
原料
保鲜
微波杀青
有色塑料袋
低温贮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茶原料低温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正竹
童
宗
寿
《保鲜与加工》
CAS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将微波杀青的茶鲜叶原料与鲜叶、干茶用有色塑料袋抽气包装,在不同低温温度下贮藏1年后烘干,在室温放置1个月,HPLC分析几种主要儿茶素含量,GC分析茶叶香气。检测结果表明,贮藏1年的杀青叶制成的绿茶在主要品质因子上均优于对照。因此,...
将微波杀青的茶鲜叶原料与鲜叶、干茶用有色塑料袋抽气包装,在不同低温温度下贮藏1年后烘干,在室温放置1个月,HPLC分析几种主要儿茶素含量,GC分析茶叶香气。检测结果表明,贮藏1年的杀青叶制成的绿茶在主要品质因子上均优于对照。因此,茶鲜叶微波杀青后,迅速低温去湿,在-5~-20℃下真空包装贮藏,可保鲜1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原料
杀青
低温保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香螺”等名优茶的研制
被引量:
6
3
作者
高成
周坚
+3 位作者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1期76-77,85,共3页
采用以优良茶树品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相结合和精细采摘与严格加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用“安徽1号”或“祁门种”研制出“红香螺”,“安徽3号”或“祁门种”研制出“绿香兰”,无锡“大毫”研制出“黄山白雪”3个全国名优茶。其加工工...
采用以优良茶树品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相结合和精细采摘与严格加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用“安徽1号”或“祁门种”研制出“红香螺”,“安徽3号”或“祁门种”研制出“绿香兰”,无锡“大毫”研制出“黄山白雪”3个全国名优茶。其加工工艺流程分别为:复式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初烘→足烘;杀青→理条→初烘→足烘;杀青→做形→初烘→足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香螺
绿香兰
红香螺
黄山白雪
加工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点检验在茶叶风味比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童
宗
寿
卢福娣
+1 位作者
徐礼英
吕莉
《经济林研究》
1998年第3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茶叶风味
三点检验
风味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筛网制茶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童
宗
寿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4期16-17,共2页
筛网制茶法即钉制一长方形铁丝网筛,将茶鲜叶放入筛内,在炭火上筛制,然后烘干。用这种方法制出的“黄山翠兰”茶,干茶色泽翠绿,品质优秀。
关键词
制茶
筛网法
绿茶
干茶色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烘箱法茶叶水分测定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卢福娣
童
宗
寿
童
梅英
《茶叶》
1997年第4期37-40,共4页
对茶叶水分测定120℃1小时法的烘箱使用层次、箱内热空气对流方式、温度计几何位置以及试样重量诸因素进行了不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1-3型干燥箱,试样重量5g,在鼓风、温度距第一层5cm,同时使用第一层和第三层条件下或在不...
对茶叶水分测定120℃1小时法的烘箱使用层次、箱内热空气对流方式、温度计几何位置以及试样重量诸因素进行了不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1-3型干燥箱,试样重量5g,在鼓风、温度距第一层5cm,同时使用第一层和第三层条件下或在不鼓风、温度计距第一层15cm,同时使用第一层和第三层条件下,两层的测定结果和部暂行标准(WMB48-81)120℃1小时法测定条件结果间无显著差异。本试验还分析了测定条件诸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水分
烘箱法
测定条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山翠兰研制报告
7
作者
童
宗
寿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1期17-19,共3页
用祁门种鲜叶制出不同类型的手工绿茶,以筛网法制的兰花形茶叶色泽绿翠,品质最好。经试验,筛网工序投叶量50g,温度从90℃开始杀青,逐渐降至55℃,筛网工序结束时在制品的含水率为50%~45%,然后两次烘笼烘干的黄山翠兰茶形、色、香、味...
用祁门种鲜叶制出不同类型的手工绿茶,以筛网法制的兰花形茶叶色泽绿翠,品质最好。经试验,筛网工序投叶量50g,温度从90℃开始杀青,逐渐降至55℃,筛网工序结束时在制品的含水率为50%~45%,然后两次烘笼烘干的黄山翠兰茶形、色、香、味俱佳,1995年在第二届农博会上获金质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翠兰
筛网工序
投叶量
温度
含水率
绿茶
筛网法
制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香螺”茶的研制报告
8
作者
高成
周坚
+3 位作者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中国茶叶加工》
1997年第4期15-19,共5页
本项研究采用“祁红”茶区国家级茶树良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的外形细嫩卷曲如螺、色泽乌润、金毫显露、香气高长、滋味甜润、汤色红亮的“红香螺”名优红茶。其工艺流程为复式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初烘——足烘。自然萎...
本项研究采用“祁红”茶区国家级茶树良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的外形细嫩卷曲如螺、色泽乌润、金毫显露、香气高长、滋味甜润、汤色红亮的“红香螺”名优红茶。其工艺流程为复式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初烘——足烘。自然萎凋19.5小时;揉捻采取顺时针手工团式揉捻10分钟,中间解块2—3次;发酵2.5小时,温湿度分别为28℃和85%~90%;做形温度50℃—60℃,顺时针搓团30分钟至半干;初烘温度约为90℃,七成干下烘,摊凉40分钟;足烘温度在60℃左右,低温慢烘,烘至足干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香螺茶
研制
红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发展名茶的方向和条件
9
作者
童
宗
寿
杨维时
《茶业通报》
1998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名茶
发展方向
发展条件
原文传递
祁红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对茶汤加奶后汤色的影响
10
作者
黄建琴
刘莉华
+4 位作者
文勇
李大祥
夏涛
童
宗
寿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发酵程度祁红的多酚类物质氧化产物及其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发酵程度祁红茶黄素(TFS)及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因而导致祁红的汤色、乳色品质产生差异。对祁红乳色品质影响较大的是茶黄素(TF1)、茶黄素-3-没...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发酵程度祁红的多酚类物质氧化产物及其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发酵程度祁红茶黄素(TFS)及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因而导致祁红的汤色、乳色品质产生差异。对祁红乳色品质影响较大的是茶黄素(TF1)、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2)、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这三种茶黄素,它们与祁红乳色得分均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 0.854和0.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红
多酚类物质
氧化程度
茶汤加奶
汤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形状绿茶水分测定三种处理方法比较试验
11
作者
卢福娣
韩锦春
+3 位作者
童
宗
寿
陆代云
黄秀炉
王巧珍
《茶业通报》
1997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绿茶
茶叶加工
茶叶水分
测定
茶叶形状
原文传递
“绿香兰”茶的研制报告
12
作者
高成
周坚
+3 位作者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2期20-23,共4页
我国的名优茶研究与开发大都始于70年代中期。目前,全国省级以上名优茶约有600多种。名优茶因其色香味形独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本研究于1996、1997年春,以采用本所的优良茶树品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的具有天然兰花香气和鲜爽滋味...
我国的名优茶研究与开发大都始于70年代中期。目前,全国省级以上名优茶约有600多种。名优茶因其色香味形独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本研究于1996、1997年春,以采用本所的优良茶树品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的具有天然兰花香气和鲜爽滋味的“绿香兰”茶。现将研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供试茶树品种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安徽3号”、“安徽7号”和“祁门种”。“安徽3号”长椭圆形,水平着生,芽叶淡黄绿色,适制红、绿茶。“安徽7号”半椭圆形,半直立状着生,芽叶深绿色,适制绿茶。“祁门种”适制红、绿茶。 二、采摘标准:清明至谷雨前,晴天上午露水干后,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不带鱼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香兰”茶
名优茶
开发
加工工艺
理化成分
品质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碎茶粉末检验中分样方法比较试验
13
作者
卢福娣
童
宗
寿
《茶业通报》
1994年第1期32-34,共3页
茶叶碎茶粉末检验中分样方法比较试验卢福娣,童宗寿(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茶叶在初精制过程中,尤其是精制的筛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碎茶粉末,这些碎茶粉末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外形的匀整美观,冲泡后使汤色深暗,香气低浊,...
茶叶碎茶粉末检验中分样方法比较试验卢福娣,童宗寿(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茶叶在初精制过程中,尤其是精制的筛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碎茶粉末,这些碎茶粉末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外形的匀整美观,冲泡后使汤色深暗,香气低浊,滋味苦涩,不受消费者欢迎。因此,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碎茶粉末
检验
分样法
原文传递
“黄山白雪”茶的研制报告
14
作者
高成
周坚
+3 位作者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3期15-17,共3页
采用本所引进的“大毫茶”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通过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成“黄山白雪”名优绿茶。其加工工艺流程为杀青→做形→初烘→足烘。全芽鲜叶杀青叶温80℃3分钟后,立即降温至65℃,边杀青边做形,初烘约70℃,1分钟~2分钟翻...
采用本所引进的“大毫茶”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通过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成“黄山白雪”名优绿茶。其加工工艺流程为杀青→做形→初烘→足烘。全芽鲜叶杀青叶温80℃3分钟后,立即降温至65℃,边杀青边做形,初烘约70℃,1分钟~2分钟翻叶一次并用手将茶芽稍许按捺进行再做形,使芽成略扁平状,七成干下烘摊凉,足烘控制在50℃左右进行低温慢烘,足干即可;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除杀青叶温提高到90℃,初烘温度提高到80℃外,其他加工技术与全芽型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白雪”茶
加工工艺
卫生指标
品质评价
名优绿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山翠兰名茶研制与开发
15
作者
胡希云
童
宗
寿
舒庆龄
《茶业通报》
2000年第2期35-37,共3页
黄山翠兰名茶经五年开发推广 ,取得明显效果。产量由 1 995年的 1 5.6t,增加到 1 999年 750t,五年累计产量 3 0 0 0t新增产值 4 80 0万元 ,新增茶税 60 0万元 ,茶农人均逐年递增 50元 ;在黄山翠兰开发推动下 ,全县茶叶收购贸易额增长 1 ...
黄山翠兰名茶经五年开发推广 ,取得明显效果。产量由 1 995年的 1 5.6t,增加到 1 999年 750t,五年累计产量 3 0 0 0t新增产值 4 80 0万元 ,新增茶税 60 0万元 ,茶农人均逐年递增 50元 ;在黄山翠兰开发推动下 ,全县茶叶收购贸易额增长 1 .0 5倍 ,名优茶比重由 6.3 %增加到 50 %,产值由 2 2 %提高到 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翠兰
祁门县
研制试验
开发推广
绿茶
原文传递
题名
绿茶原料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张正竹
童
宗
寿
邓娅莉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1-163,共3页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将微波杀青后的茶鲜叶原料与鲜叶、干茶分别用有色塑料袋抽气包装后 ,在不同温度下贮藏 2个月。检测结果表明 ,贮藏 2个月的杀青叶在主要品质因子上 ,均优于对照。因此 ,茶鲜叶微波杀青后 ,迅速低温去湿 ,在 -5℃下真空包装 ,可保鲜
关键词
绿茶
原料
保鲜
微波杀青
有色塑料袋
低温贮藏
Keywords
green tea
material
fresh care
分类号
S571.109.3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茶原料低温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
6
2
作者
张正竹
童
宗
寿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出处
《保鲜与加工》
CAS
2002年第1期16-18,共3页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8JL112)
文摘
将微波杀青的茶鲜叶原料与鲜叶、干茶用有色塑料袋抽气包装,在不同低温温度下贮藏1年后烘干,在室温放置1个月,HPLC分析几种主要儿茶素含量,GC分析茶叶香气。检测结果表明,贮藏1年的杀青叶制成的绿茶在主要品质因子上均优于对照。因此,茶鲜叶微波杀青后,迅速低温去湿,在-5~-20℃下真空包装贮藏,可保鲜1年以上。
关键词
绿茶
原料
杀青
低温保鲜
Keywords
green tea
material
preserve freshness
de- enzyming
分类号
TS272.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香螺”等名优茶的研制
被引量:
6
3
作者
高成
周坚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1期76-77,85,共3页
文摘
采用以优良茶树品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相结合和精细采摘与严格加工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用“安徽1号”或“祁门种”研制出“红香螺”,“安徽3号”或“祁门种”研制出“绿香兰”,无锡“大毫”研制出“黄山白雪”3个全国名优茶。其加工工艺流程分别为:复式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初烘→足烘;杀青→理条→初烘→足烘;杀青→做形→初烘→足烘。
关键词
红香螺
绿香兰
红香螺
黄山白雪
加工工艺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点检验在茶叶风味比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5
4
作者
童
宗
寿
卢福娣
徐礼英
吕莉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出处
《经济林研究》
1998年第3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茶叶风味
三点检验
风味
比较研究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筛网制茶法
被引量:
2
5
作者
童
宗
寿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4期16-17,共2页
文摘
筛网制茶法即钉制一长方形铁丝网筛,将茶鲜叶放入筛内,在炭火上筛制,然后烘干。用这种方法制出的“黄山翠兰”茶,干茶色泽翠绿,品质优秀。
关键词
制茶
筛网法
绿茶
干茶色泽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烘箱法茶叶水分测定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卢福娣
童
宗
寿
童
梅英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出处
《茶叶》
1997年第4期37-40,共4页
文摘
对茶叶水分测定120℃1小时法的烘箱使用层次、箱内热空气对流方式、温度计几何位置以及试样重量诸因素进行了不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01-3型干燥箱,试样重量5g,在鼓风、温度距第一层5cm,同时使用第一层和第三层条件下或在不鼓风、温度计距第一层15cm,同时使用第一层和第三层条件下,两层的测定结果和部暂行标准(WMB48-81)120℃1小时法测定条件结果间无显著差异。本试验还分析了测定条件诸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茶叶
水分
烘箱法
测定条件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山翠兰研制报告
7
作者
童
宗
寿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1期17-19,共3页
文摘
用祁门种鲜叶制出不同类型的手工绿茶,以筛网法制的兰花形茶叶色泽绿翠,品质最好。经试验,筛网工序投叶量50g,温度从90℃开始杀青,逐渐降至55℃,筛网工序结束时在制品的含水率为50%~45%,然后两次烘笼烘干的黄山翠兰茶形、色、香、味俱佳,1995年在第二届农博会上获金质奖。
关键词
黄山翠兰
筛网工序
投叶量
温度
含水率
绿茶
筛网法
制茶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香螺”茶的研制报告
8
作者
高成
周坚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1997年第4期15-19,共5页
文摘
本项研究采用“祁红”茶区国家级茶树良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的外形细嫩卷曲如螺、色泽乌润、金毫显露、香气高长、滋味甜润、汤色红亮的“红香螺”名优红茶。其工艺流程为复式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初烘——足烘。自然萎凋19.5小时;揉捻采取顺时针手工团式揉捻10分钟,中间解块2—3次;发酵2.5小时,温湿度分别为28℃和85%~90%;做形温度50℃—60℃,顺时针搓团30分钟至半干;初烘温度约为90℃,七成干下烘,摊凉40分钟;足烘温度在60℃左右,低温慢烘,烘至足干即可。
关键词
红香螺茶
研制
红茶
分类号
TS272.5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发展名茶的方向和条件
9
作者
童
宗
寿
杨维时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出处
《茶业通报》
1998年第2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名茶
发展方向
发展条件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祁红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对茶汤加奶后汤色的影响
10
作者
黄建琴
刘莉华
文勇
李大祥
夏涛
童
宗
寿
宛晓春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部茶叶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农业部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99041564)
文摘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发酵程度祁红的多酚类物质氧化产物及其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发酵程度祁红茶黄素(TFS)及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因而导致祁红的汤色、乳色品质产生差异。对祁红乳色品质影响较大的是茶黄素(TF1)、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2)、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这三种茶黄素,它们与祁红乳色得分均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7、 0.854和0.952。
关键词
祁红
多酚类物质
氧化程度
茶汤加奶
汤色
Keywords
Qimem black tea
Fermentation degree
Theaflavins
Infusion added milk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形状绿茶水分测定三种处理方法比较试验
11
作者
卢福娣
韩锦春
童
宗
寿
陆代云
黄秀炉
王巧珍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出处
《茶业通报》
1997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绿茶
茶叶加工
茶叶水分
测定
茶叶形状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绿香兰”茶的研制报告
12
作者
高成
周坚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2期20-23,共4页
文摘
我国的名优茶研究与开发大都始于70年代中期。目前,全国省级以上名优茶约有600多种。名优茶因其色香味形独特,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本研究于1996、1997年春,以采用本所的优良茶树品种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的具有天然兰花香气和鲜爽滋味的“绿香兰”茶。现将研制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供试茶树品种为国家级茶树良种“安徽3号”、“安徽7号”和“祁门种”。“安徽3号”长椭圆形,水平着生,芽叶淡黄绿色,适制红、绿茶。“安徽7号”半椭圆形,半直立状着生,芽叶深绿色,适制绿茶。“祁门种”适制红、绿茶。 二、采摘标准:清明至谷雨前,晴天上午露水干后,采摘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不带鱼叶。
关键词
“绿香兰”茶
名优茶
开发
加工工艺
理化成分
品质评价
分类号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碎茶粉末检验中分样方法比较试验
13
作者
卢福娣
童
宗
寿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出处
《茶业通报》
1994年第1期32-34,共3页
文摘
茶叶碎茶粉末检验中分样方法比较试验卢福娣,童宗寿(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茶叶在初精制过程中,尤其是精制的筛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碎茶粉末,这些碎茶粉末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外形的匀整美观,冲泡后使汤色深暗,香气低浊,滋味苦涩,不受消费者欢迎。因此,碎...
关键词
茶叶
碎茶粉末
检验
分样法
分类号
TS272.7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黄山白雪”茶的研制报告
14
作者
高成
周坚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机构
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1998年第3期15-17,共3页
文摘
采用本所引进的“大毫茶”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通过独特的加工工艺,研制成“黄山白雪”名优绿茶。其加工工艺流程为杀青→做形→初烘→足烘。全芽鲜叶杀青叶温80℃3分钟后,立即降温至65℃,边杀青边做形,初烘约70℃,1分钟~2分钟翻叶一次并用手将茶芽稍许按捺进行再做形,使芽成略扁平状,七成干下烘摊凉,足烘控制在50℃左右进行低温慢烘,足干即可;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除杀青叶温提高到90℃,初烘温度提高到80℃外,其他加工技术与全芽型基本相同。
关键词
“黄山白雪”茶
加工工艺
卫生指标
品质评价
名优绿茶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山翠兰名茶研制与开发
15
作者
胡希云
童
宗
寿
舒庆龄
机构
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茶叶局
出处
《茶业通报》
2000年第2期35-37,共3页
文摘
黄山翠兰名茶经五年开发推广 ,取得明显效果。产量由 1 995年的 1 5.6t,增加到 1 999年 750t,五年累计产量 3 0 0 0t新增产值 4 80 0万元 ,新增茶税 60 0万元 ,茶农人均逐年递增 50元 ;在黄山翠兰开发推动下 ,全县茶叶收购贸易额增长 1 .0 5倍 ,名优茶比重由 6.3 %增加到 50 %,产值由 2 2 %提高到 78%。
关键词
黄山翠兰
祁门县
研制试验
开发推广
绿茶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绿茶原料保鲜技术研究
张正竹
童
宗
寿
邓娅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绿茶原料低温保鲜技术研究
张正竹
童
宗
寿
《保鲜与加工》
CAS
200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红香螺”等名优茶的研制
高成
周坚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点检验在茶叶风味比较研究中的应用
童
宗
寿
卢福娣
徐礼英
吕莉
《经济林研究》
199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筛网制茶法
童
宗
寿
《中国茶叶加工》
199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烘箱法茶叶水分测定条件的研究
卢福娣
童
宗
寿
童
梅英
《茶叶》
199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山翠兰研制报告
童
宗
寿
《中国茶叶加工》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红香螺”茶的研制报告
高成
周坚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中国茶叶加工》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谈发展名茶的方向和条件
童
宗
寿
杨维时
《茶业通报》
1998
0
原文传递
10
祁红多酚类物质氧化程度对茶汤加奶后汤色的影响
黄建琴
刘莉华
文勇
李大祥
夏涛
童
宗
寿
宛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不同形状绿茶水分测定三种处理方法比较试验
卢福娣
韩锦春
童
宗
寿
陆代云
黄秀炉
王巧珍
《茶业通报》
1997
0
原文传递
12
“绿香兰”茶的研制报告
高成
周坚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中国茶叶加工》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茶叶碎茶粉末检验中分样方法比较试验
卢福娣
童
宗
寿
《茶业通报》
1994
0
原文传递
14
“黄山白雪”茶的研制报告
高成
周坚
童
宗
寿
黄建琴
汪有钿
陈长庚
《中国茶叶加工》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黄山翠兰名茶研制与开发
胡希云
童
宗
寿
舒庆龄
《茶业通报》
200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