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帝内经》是针灸学之宗本 被引量:4
1
作者 增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9-160,共2页
认为现代针灸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主要从取穴规律,行针要旨,因人施针,针刺禁忌,经络色诊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键词 针灸学 黄帝内经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与气机升降学说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增华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75-79,共5页
汉·张仲景秉承《内经》之旨,将气机升降学说具体运用于《伤寒论》之中。如少阴病的黄连阿胶汤证,“心中烦,不得卧”是由于水火不相济,破坏了正常心肾相交的规律。心肾相交要靠气机的升降才能完成,园心气之降,是由于肾气上升;肾气之... 汉·张仲景秉承《内经》之旨,将气机升降学说具体运用于《伤寒论》之中。如少阴病的黄连阿胶汤证,“心中烦,不得卧”是由于水火不相济,破坏了正常心肾相交的规律。心肾相交要靠气机的升降才能完成,园心气之降,是由于肾气上升;肾气之升,又是因心气之降。所以本方以黄连、黄芩清心火,除烦热,使心火得以下降,阿胶、芍药、鸡子黄滋肾阴、养营血、安心神,使肾阴得以上升,水火相济,“心中烦,不得卧,”则自愈矣等。为理论联系实际开辟了先河,签于此,笔者认为共能用气机升降学说来探研《伤寒论》,对于临床辩证大有裨益。故本文试从“气机升降与脏腑经路”,“升降出入与营卫失调”,“升降浮沉与中药方剂”,三方面进行阐述,以达抛砖引玉之目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学说 营卫失调 升降出入 《伤寒论》
下载PDF
大柴胡汤中大黄功效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增华 汪永洪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6-7,共2页
大柴胡汤是仲景之名方,临床功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但对方中大黄之功效多认为是攻下燥屎,笔者认为其作用重在清解里热、开通瘀闭、畅通气机,理由如下: 《伤寒论》中运用大柴胡汤者共有三条。原文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 大柴胡汤是仲景之名方,临床功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但对方中大黄之功效多认为是攻下燥屎,笔者认为其作用重在清解里热、开通瘀闭、畅通气机,理由如下: 《伤寒论》中运用大柴胡汤者共有三条。原文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136条:“伤寒十余日,热结于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大黄 药理
下载PDF
六经病欲解时机理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增华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41-42,共2页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随着现代生物钟学说的兴起,引起了医界重视,目前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编著《伤寒论》讲义已将此内容选入教材之中,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些肤浅看法。 一、“天人相应”学说对六经病欲解时之影响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息... 《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随着现代生物钟学说的兴起,引起了医界重视,目前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编著《伤寒论》讲义已将此内容选入教材之中,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些肤浅看法。 一、“天人相应”学说对六经病欲解时之影响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息于天地之间,日月之下,与大自然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
下载PDF
“三焦”之我见 被引量:1
5
作者 增华 《黑龙江中医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6,共2页
“三焦”一词始见于《内经》,列为六腑之一,历代医家对其认识不一,迄今仍是中医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三焦究属何物?有形还是无形?笔者认为,三焦是体用统一的综合性概念,其理如下:1 三焦涵义种种 三焦是祖国医学中比较... “三焦”一词始见于《内经》,列为六腑之一,历代医家对其认识不一,迄今仍是中医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三焦究属何物?有形还是无形?笔者认为,三焦是体用统一的综合性概念,其理如下:1 三焦涵义种种 三焦是祖国医学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术语,在概念上,历经演变,所指不一。概括起来计有四种:1.1 六腑三焦 《内经》将三焦列为六腑之一。《素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脏腑学说
原文传递
《伤寒杂病论》人参品种之辨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增华 《湖北中医杂志》 1997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人参 品种 种类 鉴定
下载PDF
《黄帝内经》是针灸学之宗本 被引量:1
7
作者 增华 《江西中医药》 1998年第2期33-34,共2页
《黄帝内经》是针灸学之宗本童增华(青海省青海医学院西宁810001)关键词《黄帝内经》针灸学《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古典著作,全书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各81篇,分别从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 《黄帝内经》是针灸学之宗本童增华(青海省青海医学院西宁810001)关键词《黄帝内经》针灸学《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古典著作,全书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各81篇,分别从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方药等方面,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针灸学 穴位 行针 行针禁忌
下载PDF
从标本中气说探《伤寒论》六经病 被引量:1
8
作者 增华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8-19,共2页
古往今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无不重视对气化学说的探讨。在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念指导下,他们运用《内经》标本中气理论分析《伤寒论》六经证治规律,创立了六经气化学说,对弘扬发展《伤寒论》作出了贡献。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 古往今来,研究《伤寒论》的学者,无不重视对气化学说的探讨。在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念指导下,他们运用《内经》标本中气理论分析《伤寒论》六经证治规律,创立了六经气化学说,对弘扬发展《伤寒论》作出了贡献。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以“三阴三阳病”来命名各篇。但每经病证,均以某经“之为病”为提纲,如“太阳之为病”、“阳明之为病”等,六经皆然。正如陆九芝所言:“六经提纲皆主气化。太阳之为病,寒水之气为病也。寒为病故宜温散,水为病故利水。篇中凡言太阳病,皆就寒水之病言也。”因六经辨证与气化及标本中气学说是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的,所以对六经实质的研究结合标本中气说,更有重要意义。兹以标本中气学说为中心分述六经病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中气说 伤寒杂病说 六经病
下载PDF
桂枝汤发汗作用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增华 徐扬 《青海医药杂志》 1998年第6期1-2,共2页
桂枝汤发汗作用浅析青海医学院中医系(810001)童增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066000)徐扬目前医界对桂枝汤作用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桂枝的作用重在调和营卫、温通经脉等,笔者认为桂枝汤本身就具有发汗之功效,其理由如下:1... 桂枝汤发汗作用浅析青海医学院中医系(810001)童增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066000)徐扬目前医界对桂枝汤作用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桂枝的作用重在调和营卫、温通经脉等,笔者认为桂枝汤本身就具有发汗之功效,其理由如下:1溯本求源,功效方明古今注疏家把“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理 桂枝汤 发汗作用
下载PDF
“三焦”之我见 被引量:1
10
作者 增华 李福安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66-67,共2页
“三焦”一词始见于《内经》,列为六腑之一,历代医家对其认识不一,迄今仍是中医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三焦究属何物?有形还是无形?笔者认为,
关键词 三焦 内经
下载PDF
大柴胡汤析疑
11
作者 增华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39-40,共2页
大柴胡汤是仲景之名方。其功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推崇,但对该方性能尚有争议,共焦点在于,是否具有荡涤肠胃,攻下燥屎之作用?笔者认为,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清泻热结。其理由是:
关键词 大柴胡汤 药理 临床
下载PDF
张仲景运用大黄初探
12
作者 增华 《青海医药杂志》 1990年第4期5-7,共3页
张仲景善用大黄,为医林所共知。《伤寒杂病论》共载方331首,以大黄命名8首,复方34首。运用范围广,功效卓著,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因此,临床使用大黄应溯本求源,细研《伤寒杂病论》,深领经意,方能有矩可循。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一、... 张仲景善用大黄,为医林所共知。《伤寒杂病论》共载方331首,以大黄命名8首,复方34首。运用范围广,功效卓著,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因此,临床使用大黄应溯本求源,细研《伤寒杂病论》,深领经意,方能有矩可循。对提高临床疗效大有裨益。一、充分发挥大黄多种功效《神农本草经》载,大黄具有“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之多种功效。仲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将大黄广泛用于《伤寒杂病论》中,以治疗蓄血、结胸、热痞、吐血、衄血、黄疸、肠痈和暴利等多种病证。在运用时,不受“标本缓急”“虚实寒热”之所限,与它药相伍,发挥多种不同疗效。如《伤寒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太阳病篇 推陈致新 结胸 调中化食 蓄血 陷胸 溯本求源 医林 衄血
下载PDF
古典医著教改之探讨
13
作者 增华 《青海医药杂志》 1993年第4期50-51,共2页
中国医学,典籍浩繁,而传世佳作应推《内经》、《本草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数千年来,学者奉为圭臬,医家据为准绳,长期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功效卓著。
关键词 医著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临床实践 疑点问题 传世佳作 中国医学 仲景方 仲景学说 教学双方
下载PDF
从仲景方探析治黄必治血
14
作者 增华 姜华 王锡勇 《青海医药杂志》 1994年第B12期3-4,共2页
从仲景方探析治黄必治血青海医学院童增华,姜华,王锡勇古今医学家对黄疸病的治疗,多从“湿”字入手,“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采用“清热利湿”和“温中化湿”等法,多伍用活血化瘀药物取得了很好疗效,在施治过程中又多选用张... 从仲景方探析治黄必治血青海医学院童增华,姜华,王锡勇古今医学家对黄疸病的治疗,多从“湿”字入手,“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采用“清热利湿”和“温中化湿”等法,多伍用活血化瘀药物取得了很好疗效,在施治过程中又多选用张仲景之方药,而仲景治黄的方药多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景方 治血 方药 治疗 化湿 活血化瘀药物 利小便 奥秘 探析 过程
下载PDF
“营卫失调”之我见
15
作者 增华 王津慧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61-62,共2页
目前,部分医者将“营卫失调”泛指为《伤寒论》太阳中风证。其实不然,表证有之,里证亦应有之。欲明其理,需结合《内经》、《难经》的有关论述加以探讨。“营”、“卫”
关键词 营卫失调
下载PDF
经方治疗疑难病证三例探析
16
作者 增华 《青海医药杂志》 1992年第3期39-40,共2页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历经临床验证,功效卓著,被后世医家誉为“医方之祖”。古今医家将仲景之方奉为圭臬,广泛用于临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疑难病证,辨证明确后,多选用经方,每获良效。现将验案三例的...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所载方剂,历经临床验证,功效卓著,被后世医家誉为“医方之祖”。古今医家将仲景之方奉为圭臬,广泛用于临床。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疑难病证,辨证明确后,多选用经方,每获良效。现将验案三例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难病证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 炙甘草汤 当归四逆汤 胸痹病 小腹疼痛 宗气 腹胀满 胸中阳气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人参品种及应用辩析
17
作者 增华 李福安 《青海医药杂志》 1989年第4期38-40,共3页
古代医家善用人参者首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方331首,其中以人参为主药命名者5首,复方35首,涉及经文55条。其临床运用功效卓著,为后世医家所推崇。然而迄今为至,对仲景所用人参究属何品种?临床如何应用?认识不一。我们认为,对... 古代医家善用人参者首推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方331首,其中以人参为主药命名者5首,复方35首,涉及经文55条。其临床运用功效卓著,为后世医家所推崇。然而迄今为至,对仲景所用人参究属何品种?临床如何应用?认识不一。我们认为,对此问题深入研讨,将对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和提高疗效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命名者 四逆加人参汤 《本草求真》 脉证并治 辩析 独参汤 太阳病 阴阳易 强心复脉
下载PDF
小青龙汤功用之我见
18
作者 增华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29-30,共2页
小青龙汤的功用,大多认为是外散风寒,内散水饮,但治表治里,孰轻孰重,则避而不谈。我认为本方的作用主要是温里,就此问题谈一点肤浅认识。一、汤证病因与病机《伤寒论》阐述小青龙汤证病因病机共有两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 小青龙汤的功用,大多认为是外散风寒,内散水饮,但治表治里,孰轻孰重,则避而不谈。我认为本方的作用主要是温里,就此问题谈一点肤浅认识。一、汤证病因与病机《伤寒论》阐述小青龙汤证病因病机共有两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龙汤 温里 药理
下载PDF
张仲景运用大黄初探
19
作者 欢中礼 增华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7-8,共2页
张仲景运用大黄初探欢中礼青海省中医医院810000童增华青海医学院810001关键词大黄/应用,伤寒论,张仲景张仲景善用大黄,为医林所共知。《伤寒杂病论》中共载方331首,以大黄命名8首,复方34首。其运用范围甚广,... 张仲景运用大黄初探欢中礼青海省中医医院810000童增华青海医学院810001关键词大黄/应用,伤寒论,张仲景张仲景善用大黄,为医林所共知。《伤寒杂病论》中共载方331首,以大黄命名8首,复方34首。其运用范围甚广,功效卓著,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明·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大黄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葛根黄芩黄连汤不归解表剂
20
作者 增华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5-6,4,共2页
葛根黄芩黄连汤,大多认为是解表清里,或为表里双解剂。如《伤寒贯珠集》:“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法亦宜表里两解之法,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解肌于表,芩连清热于里,甘草则合表里而并和之耳。”《冉注伤寒论》:“总之此项方剂意义,为表... 葛根黄芩黄连汤,大多认为是解表清里,或为表里双解剂。如《伤寒贯珠集》:“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法亦宜表里两解之法,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解肌于表,芩连清热于里,甘草则合表里而并和之耳。”《冉注伤寒论》:“总之此项方剂意义,为表里双解,了无疑义。”《方剂学》:“解表清热”等均持此见,似乎已成定论,细究之则不然。笔者认为,葛根黄芩黄连汤之作用,重在清解里热,应属清热剂,不归解表剂。其理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黄芩黄连 清热剂 中药方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