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及病机探讨 被引量:43
1
作者 邢宇锋 张晓晖 +4 位作者 陈英杰 贺劲松 高辉 周大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病机。方法:选择3 000例慢性HBV携带者,分别填写中医证候调查表,进行辨证分析。结果:慢性HBV携带者分为10种证型,10种证型及出现频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肾虚型(31.90%)、脾虚型(20....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病机。方法:选择3 000例慢性HBV携带者,分别填写中医证候调查表,进行辨证分析。结果:慢性HBV携带者分为10种证型,10种证型及出现频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肾虚型(31.90%)、脾虚型(20.41%)、肝气郁结型(16.92%)、肝胃不和型(8.60%)、肝胆湿热型(7.37%)、肝阴虚型(6.59%)、湿热中阻型(5.96%)、湿困中焦型(4.58%)、肝血虚型(4.05%)、血瘀阻络型(1.55%)。肾虚型又分为肾阳虚型、肾阴虚型、肾气虚型和肾精不足型,分别占总频次的9.45%、9.38%、12.30%、0.08%,脾虚型又分为脾气虚型和脾阳虚型,分别占总频次的16.28%和4.12%。兼证以肝胆湿热和湿热中阻为主。结论:慢性HBV携带者的最主要中医证型是肾虚型和脾虚型,其病机为疫毒内伏,脾肾亏虚,正气不足,无力鼓邪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病毒携带者 中医证候 病机
下载PDF
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 被引量:40
2
作者 邢宇锋 +2 位作者 周晓玲 池晓玲 韩志毅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脂肪肝的危害正在逐步被医学界重视,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中医药在脂肪肝方面的优势已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为进一步提高脂肪肝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脂肪肝的危害正在逐步被医学界重视,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中医药在脂肪肝方面的优势已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为进一步提高脂肪肝的中医药疗效,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联盟理事长单位,牵头联合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省肝病专家,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肝癖(脂肪性肝病)诊疗方案》为蓝本,结合脂肪肝的研究进展,更新、修订形成了《肝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为华南区肝癖的中医预防、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癖 脂肪性肝炎 非酒精性 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路径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单用及联合应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4
3
作者 敖飞健 马为民 +11 位作者 周伯平 周大桥 胡毅文 何清 戴炜 许诚 彭雁忠 陈丽嘉 聂广 刘艳 樊群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及两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120例HBeAg阳性入选病例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A组)40例、阿德福韦酯组(B组)40例...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及两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将120例HBeAg阳性入选病例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A组)40例、阿德福韦酯组(B组)40例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加阿德福韦酯组(C组)40例.分别在治疗24周和48周及随访48周时进行疗效、安全性及耐药评估.应答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113例纳入分析,其中A组2例、C组5例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治疗被剔除.治疗48周时,病毒学应答(HBV DNA≤500拷贝/mL)在A组为14例,B组为15例,C组为22例,以C组疗效为佳(C组与A、B组比较,X2=4.933、4.801,均P〈0.05);HBeAg血清学转换在A组为17例、B组为7例、C组为18例.随访48周时,获得持久应答病例在A组为13例,B组为6例,C组为17例,C组及A组显著高于B组(X2=9.894,P〈0.01;X2=3.903,P〈0.05),而C组与A组相近(X2=1.552,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在疗程24周及48周时的病毒学应答均优于两药单独治疗时的效果,随访48周时联合治疗组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的持久应答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阿德福韦酯 肝炎 乙型 慢性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叶下珠提取物抗乙肝病毒及乙肝病毒X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彭立生 贺劲松 +3 位作者 周大桥 张希 潘金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40-343,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叶下珠提取物在体外抗HBV以及抑制HBX表达的作用。方法:选用2.2.15细胞以及建立HepG2X、HepG2X-H IV-1-LTR-luc iferase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叶下珠药液进行细胞培养试验。确定药液对试验细胞的药物最大无毒浓度(TC0)以及半数... 目的:研究叶下珠提取物在体外抗HBV以及抑制HBX表达的作用。方法:选用2.2.15细胞以及建立HepG2X、HepG2X-H IV-1-LTR-luc iferase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叶下珠药液进行细胞培养试验。确定药液对试验细胞的药物最大无毒浓度(TC0)以及半数药物有效浓度(IC50)。实验时,将细胞分空白对照组、HepG2CAT-H IV-1-LTR-lu-c iferase细胞对照组,以及不同药物浓度的试验组(15mg/m l,7.5mg/m l,3.75mg/m l),并以β-action作为内参照。用real tim e-PCR、RT-PCR,以及抑制荧光素酶(luc iferase)等方法,定量检测HBV DNA含量以及HBX表达量。结果:叶下珠提取物最大无毒剂量是15mg/m l,对HepG2.2.15细胞HBV DNA和HepG2-X细胞HBX半数有效量皆为3.75mg/m l(P<0.05),而7.5mg/m l、15mg/m l剂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为P<0.01,P<0.001。对HBX的抑制荧光素酶试验,叶下珠对细胞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抑制不明显,而高剂量用药组(15mg/m l),用药72小时与24小时比较,抑制率上升了10倍。结论:叶下珠不仅对全基因的HBV有抑制作用,还可能直接对X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药效学 肝细胞癌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乙肝病毒X基因
下载PDF
从“肾虚伏气”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被引量:28
5
作者 彭胜权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26-728,共3页
以晚清温病学家柳宝诒“肾虚伏气”理论为指导,总结出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伏气认识,必须把握肾虚这一病机本质。具体到CHB,认为乙型肝炎病毒伏于肝血更易理解,也更合乎CHB病理特点。伏邪的性质,不囿于伏寒化温,当遵温毒或疫毒之邪。... 以晚清温病学家柳宝诒“肾虚伏气”理论为指导,总结出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伏气认识,必须把握肾虚这一病机本质。具体到CHB,认为乙型肝炎病毒伏于肝血更易理解,也更合乎CHB病理特点。伏邪的性质,不囿于伏寒化温,当遵温毒或疫毒之邪。由此提出,CHB的病机为“肾虚湿热毒邪内伏肝血”假说,从而总结出清、透、活、补为一体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 伏气 CHB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毒邪 热毒 指导 理解 性质
下载PDF
温补培元方对脾虚与脾肾阳虚模型细胞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袁静 +6 位作者 刘惠玲 陈孝银 金敖兴 刘运兴 吴华强 李洪涛 张景湖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研究温补培元方治疗脾虚及脾肾阳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利血平和大黄复制成的脾虚、脾肾阳虚动物模型 ,以温补培元方作为药物组 ,检测动物巨噬细胞功能、脾细胞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及刀豆素A(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掺入率 (L... 目的 :研究温补培元方治疗脾虚及脾肾阳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利血平和大黄复制成的脾虚、脾肾阳虚动物模型 ,以温补培元方作为药物组 ,检测动物巨噬细胞功能、脾细胞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及刀豆素A(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掺入率 (LIR)、红细胞免疫以及白细胞介素 2 (IL 2 )含量。结果 :温补培元方组以上指标与病理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结论 :调节整个机体的细胞免疫 ,可能是温补培元方对脾虚、脾肾阳虚证作用的具体环节之一。目的 :研究温补培元方治疗脾虚及脾肾阳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利血平和大黄复制成的脾虚、脾肾阳虚动物模型 ,以温补培元方作为药物组 ,检测动物巨噬细胞功能、脾细胞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及刀豆素A(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掺入率 (LIR)、红细胞免疫以及白细胞介素 2 (IL 2 )含量。结果 :温补培元方组以上指标与病理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结论 :调节整个机体的细胞免疫 ,可能是温补培元方对脾虚、脾肾阳虚证作用的具体环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脾肾阳虚 疾病模型 细胞免疫 温补培元方
原文传递
熊去氧胆酸联合通胆汤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唐海鸿 陈英杰 +4 位作者 周大桥 贺劲松 周小舟 郑颖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417-1424,共8页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联合通胆汤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入组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分别给UDCA和UDCA联合中药通胆汤治疗.在治疗4-24wk分别记...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联合通胆汤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入组的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分别给UDCA和UDCA联合中药通胆汤治疗.在治疗4-24wk分别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并随访1-3年.结果:24wk后,治疗组25例(83.3%)完全反应,对照组17例(56.7%)(P<0.05);治疗组第4周临床症状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12wk后90%的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在降低胆汁淤积及转氨酶上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单用UDCA(P<0.05);治疗组IgM、IgG及IgA在治疗96wk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1.93±1.71g/Lvs2.16±1.81g/L,10.25±6.23g/Lvs12.45±5.98g/L,1.86±1.72g/Lvs2.78±2.12g/L,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腹泻与总胆汁酸升高所导致偶发皮肤瘙痒,减量后很快缓解.结论:UDCA联合通胆汤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较单用UDCA能更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中药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麝黄膏脐敷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周大桥 贺劲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90-292,共3页
目的 :观察麝黄膏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选择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住院患者 ,治疗组 (32例 )采用基础治疗 +麝黄膏脐敷 ,对照组 (2 7例 )采用基础治疗 (包括保肝药物 ,利尿剂 ,白蛋白 ,抗生素等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2 ... 目的 :观察麝黄膏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选择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住院患者 ,治疗组 (32例 )采用基础治疗 +麝黄膏脐敷 ,对照组 (2 7例 )采用基础治疗 (包括保肝药物 ,利尿剂 ,白蛋白 ,抗生素等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2 4 h尿量和尿电解质、肝功能以及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彩色多普勒测量门脉血流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4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4 9.1%。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腹围明显下降、肝功能明显改善 ,2 4h的尿量增多。治疗组 NO含量、门脉血流量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麝黄膏脐敷对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比单纯基础治疗疗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黄膏 中药脐敷 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临床研究 彩色多普勒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名医类案》方药的计算机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惠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59-60,共2页
本文在486/QX66微机上,运用DBASE3语言编成程序,对江《名医类案》方药使用频次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全书共用方416首,用药465种,方剂以补中益气汤、四物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23方为“核心方剂”,药物以甘草、人参、白术、当... 本文在486/QX66微机上,运用DBASE3语言编成程序,对江《名医类案》方药使用频次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全书共用方416首,用药465种,方剂以补中益气汤、四物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23方为“核心方剂”,药物以甘草、人参、白术、当归、茯苓等13味药为“核心药物”。若从内、外、妇、儿科统计却表现出各科特色。这一结果表明:江氏在选案时重温补,当然也侧面反映温益脾胃、滋补气血在历代医家临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药 方剂学 计算机 《名医类案》
下载PDF
补肾健脾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随机双盲实验 被引量:25
10
作者 贺劲松 周大桥 +7 位作者 陈英杰 高辉 邱梅 郑颖俊 陈亮 占伯林 邢宇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胶囊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9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均为HBeAg阳性,HBV DNA定量大于107 copies/mL,ALT水平男性在30~40 IU/mL,女性在20~40U.mL-1。被随机分...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胶囊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9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均为HBeAg阳性,HBV DNA定量大于107 copies/mL,ALT水平男性在30~40 IU/mL,女性在20~40U.mL-1。被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接受补肾健脾胶囊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48周。观察血清HBV DNA定量、血清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肝功能(ALT,AST,GGT,TBil)的变化,以及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及第48周各检查1次。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HBV DNA定量下降水平中位数为3.4 log 10 copies/mL,而对照组为0.1 log 10 copies/mL(P<0.01)。60例试验组患者中有13例(21.7%)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至3 log 10 copies/mL以下,而30例安慰剂对照组患者中仅观察到1例(3.3%)(P<0.01)。试验组的HBeAg阴转率为20%(12/60),对照组为3.3%(1/30)(P<0.01)。在血清HBeAg/HBeAb转换率方面,试验组为15%(9/60),对照组为0%(0/3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肾健脾胶囊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并增加血清HBeAg转化率,可用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治疗 中医药 补肾健脾胶囊
原文传递
补肾健脾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3
11
作者 郑颖俊 贺劲松 +7 位作者 陈亮 李淑惠 周大桥 邢宇锋 陈英杰 高辉 邱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及对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诊断标准,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男性在30~40U/mL,女性在19~40U/mL者120例,采用语音交互式中央随机分配系统随...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及对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诊断标准,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男性在30~40U/mL,女性在19~40U/mL者120例,采用语音交互式中央随机分配系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接受补肾健脾方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共48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周时血清HBV DNA定量、血清乙肝标志物和Th1/Th2型细胞因子(IL-2、IL-4、IL-10、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8周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较基线下降值≥2log10U/mL及阴转比例分别为55.4%、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1);治疗组不同基线HBV DNA水平患者HBV DNA定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基线HBV DNA水平越低下降越多,基线HBV DNA 105~<107 U/mL水平患者下降最多达(2.70±1.04)log10U/mL。血清HBsAg水平较基线下降值比较上,治疗组24、48周时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HBe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治疗组Th1细胞因子IFN-γ、IL-2水平明显升高(P<0.01),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补肾健脾方有一定的抑制慢性HBV携带者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可能通过恢复特异性T细胞免疫功能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携带者 补肾健脾方 TH1/TH2 细胞因子
下载PDF
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对肝炎肝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贺劲松 周大桥 +3 位作者 高辉 陈亮 张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观察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门静... 目的:观察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ALT、TBil明显降低,A和A/G升高,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降低,同时B超显示门静脉内径变窄、血流量增多、血流速度变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及门静脉压力,具有保肝降酶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肝硬化 肝病治疗仪 生物信息 Ⅰ型 肝纤维化指标 西药常规治疗 抗肝纤维化作用 治疗仪治疗 肝硬化患者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丹参注射液抗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佘世锋 黄贤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 :探讨何种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取得最佳疗效。方法 :选用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且中医辨证为血瘀阻络证的患者 6 4例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丹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及对照组。各组均给予中药膈下逐瘀汤... 目的 :探讨何种剂量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取得最佳疗效。方法 :选用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且中医辨证为血瘀阻络证的患者 6 4例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丹参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及对照组。各组均给予中药膈下逐瘀汤加减。丹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加丹参注射液 2 4ml、16ml、8ml静脉滴注治疗。 4 5天为 1个疗程 ,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白蛋白 (ALB) ,肝纤维化指标 :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ⅣC)、透明质酸 (HA)。结果 :高、中、低剂量丹参注射液均有改善临床症状 ,降低ALT、AST的作用 ,并有显著降低HA、PCⅢ、ⅣC的作用。其中高剂量组的疗效优于中、低剂量组 (均P <0 0 5 ) ,而中、低剂量组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丹参高剂量组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优于中、低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肝纤维化 临床研究 中药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麝黄膏敷脐配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合并氮质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周大桥 +7 位作者 贺劲松 张来 高辉 周小舟 周伯平 张均昌 陈志飞 彭立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88-792,共5页
目的观察麝黄膏敷脐配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合并氮质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和1:1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皆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敷脐配合结... 目的观察麝黄膏敷脐配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合并氮质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和1:1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皆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敷脐配合结肠透析。其中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敷脐+生理盐水结肠透析;治疗组用麝黄膏敷脐配合中药结肠透析。两组敷脐为每日1次;结肠透析为隔日1次,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腹水消减、肝肾功能、血钠、尿钠、尿钾、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以及门静脉血流动力性改变。结果治疗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71.7%(43/6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8.3%(11/60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肌酐与尿素氮下降,血钠、尿钠/尿钾比值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血流量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房利钠肽、肾素、醛固酮、一氧化氮、内毒素、血管紧张素含量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年随访观察结果,腹水消减有效率治疗组为38.3%(23/60例),对照组为0;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治疗组为23.3%(14/60例),对照组为41.7%(25/6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黄膏敷脐配合中药结肠透析能有效地消减腹水,改善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流动力性,减少血浆血管活性物质与氨、内毒素等有害物质,可降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腹水 氮质血症 血管活性物质 麝黄膏 敷脐 结肠透析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单用抗炎保肝药物治疗的长期随访结果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思暖 +7 位作者 魏春山 邢宇锋 唐海鸿 贺劲松 郑颖俊 周小舟 吴其恺 周大桥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01-703,共3页
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CHB)防治指南中指出:“慢眭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 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CHB)防治指南中指出:“慢眭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CHB患者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我们对ALT升高的单用“抗炎保肝”治疗CHB患者252例,进行长期临床随访,评估其预后,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治疗 预后 肝硬化
原文传递
慢性HBV携带者的中西医诊治概况 被引量:16
16
作者 周大桥 +1 位作者 贺劲松 陈英杰 《传染病信息》 2012年第3期138-142,共5页
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与体质辨识、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概况,发现以HBVDNA高水平复制、ALT正常或低水平为特点的HBV免疫耐受状态的患者具有高度传染性,且存在向肝硬化和肝癌进展的较大风险。因公认有效的抗... 通过分析近年来有关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与体质辨识、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概况,发现以HBVDNA高水平复制、ALT正常或低水平为特点的HBV免疫耐受状态的患者具有高度传染性,且存在向肝硬化和肝癌进展的较大风险。因公认有效的抗HBV药物对慢性HBV携带者不适用,现代医学建议随访观察,不进行治疗。结合现代医学,中医对慢性HBV携带者的病因病机及证候规律认识逐渐深入,并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解决辨证困局,运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是具有前景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中医药疗法 中医诊断学
下载PDF
彭胜权补肾清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亚敏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补肾清毒法 临床经验 彭胜权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在早期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8
作者 彭得倜 +4 位作者 邢宇锋 张思容 陈亮 陈英杰 周大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评价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在诊断早期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肝脏活组织检查、FibroScan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评价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在诊断早期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肝脏活组织检查、FibroScan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分析FibroScan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者单独及联合运用与早期肝硬化(S3~S4)诊断的相关性。结果:FibroScan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早期肝硬化(S3~S4))的曲线下面积(AUROC)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0.894(0.780~1.00),0.718(0.517~0.91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18(1.00),0.59(0.75),两者联合后对早期肝硬化(S3~S4)的曲线下面积(AUROC)和95%可信区间(95%CI)为0.935(0.845~1.00),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74(1.00)。结论:FibroScan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诊断早期肝硬化准确度更高,误诊率更低,对指导临床选择抗病毒治疗,提前干预早期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 早期肝硬化 诊断准确度
下载PDF
补肾健脾方对HBeAg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陈英杰 +16 位作者 贺劲松 邢宇锋 高辉 周小舟 邱梅 郑颖俊 徐文军 徐韶敏 陈亮 唐海鸿 张来 占伯林 马文峰 孙新锋 李群 张晓晖 周大桥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方对HBeAg阳性HBV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00例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分入两个试验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100例。52周的双盲治疗期间,治...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方对HBeAg阳性HBV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00例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分入两个试验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100例。52周的双盲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给予补肾健脾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以上药物均为颗粒冲剂,用法均为1剂/d,分两次开水冲服。治疗过程中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及乙肝两对半定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52周时治疗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与0周及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治疗组下降>1 lg及>2 lg的比例为45.98%、21.84%,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1.83%、5.38%。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HBeAg均值、HBsAg均值均呈持续下降趋势。52周时,治疗组患者HBeAg均值、HBsAg均值下降均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HBsAg下降>0.5 lg的百分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22.99%、7.5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2周时,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3 lg及阴转比例,HBeAg阴转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比例,HBsAg下降>1 lg、>2 lg及阴转比例相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补肾健脾方有一定的抑制HBV的作用,作用呈时间依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e-抗原阳性 补肾健脾 中医药疗法 临床研究 多中心 随机 双盲 对照
下载PDF
补肾清透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亚敏 刘子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补肾清透法 中医药疗法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