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专利成果转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03-106,共4页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的不断推进,专利成果转化成为考核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主动性与应用性不足、考评制度不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利用不充分、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通过提升专利...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的不断推进,专利成果转化成为考核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当前,专利成果转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主动性与应用性不足、考评制度不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利用不充分、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必须通过提升专利创造水平、完善成果转化考评制度、共建专业成果转化平台、组建专利成果转化专职团队等方式提高专利成果转化率,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利 成果转化
下载PDF
基于案例分析的高校科研诚信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2-43,46,共3页
本文通过对科研行为的阐述,结合科技部公布的科研诚信案件调查情况及相关案例,分析当前高校科研诚信问题的现状,提出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高校 科研诚信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高职院校横向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
作者 杨国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0-94,共5页
高职院校作为科技创新建设体系的重要力量,在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横向科技合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横向科技成果转化依然面临对接渠道不畅、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有效促进横向科技成果转化,建议高职院... 高职院校作为科技创新建设体系的重要力量,在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横向科技合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横向科技成果转化依然面临对接渠道不畅、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有效促进横向科技成果转化,建议高职院校围绕地方产业规划,融入企业创新发展;协同产学研合作平台,畅通校企供需对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高专利申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横向科技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
下载PDF
高等院校科研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年第30期260-261,共2页
本文在模糊数学理论的指导下,在高等院校科研绩效综合评价研究中充分运用了这一原理,再结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通过不同的指标来解析科研绩效评价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系数测算。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 本文在模糊数学理论的指导下,在高等院校科研绩效综合评价研究中充分运用了这一原理,再结合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通过不同的指标来解析科研绩效评价系统。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系数测算。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在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绩效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权重
下载PDF
基于PCA—BP神经网络的高校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评价研究
5
作者 朱建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2期220-222,共3页
高校科研人员科研诚信是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国内外高校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世界诚信大会历届所达成统一的有关原则或责任,设计了高校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高校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的PCA-BP神经... 高校科研人员科研诚信是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国内外高校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评价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世界诚信大会历届所达成统一的有关原则或责任,设计了高校科研人员科研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高校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的PCA-BP神经网络模型,并验证了PCA-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比普通BP模型有较好的准确性和较快的收敛性。最后从完善利益机制、增强开放科学理念和加强科技伦理教育等方面提出提高科研人员科研诚信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科研人员 科研诚信 诚信评价 PCA-BP神经网络模型 开放科学
下载PDF
竞争态势下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9-21,共3页
伴随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竞争与发展面临全新的环境,为避免边缘化,高职院校需要对内外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和正确的把握,从而制定出全新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增强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管理就是要不断推... 伴随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竞争与发展面临全新的环境,为避免边缘化,高职院校需要对内外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和正确的把握,从而制定出全新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增强高职院校的综合竞争力。高职院校实施战略管理就是要不断推进教育管理的创新,通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管理 高职院校 竞争
下载PDF
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新疆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33-35,45,共4页
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学院在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无... 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学院在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学院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能力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高校科研诚信问题防范与治理研究
8
作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5-68,共4页
科研诚信是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道德和伦理规范,高校在科研活动的各个阶段,要加强诚信管理,积极探索适应高校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科研诚信问题的具体表征及产生根源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完善科研... 科研诚信是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活动的基本道德和伦理规范,高校在科研活动的各个阶段,要加强诚信管理,积极探索适应高校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科研诚信问题的具体表征及产生根源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完善科研失信惩戒机制、加强科研经费管理、规范同行评议制度等多元治理对策,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诚信 问题 治理对策
下载PDF
浅谈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9-20,共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推进,金融自由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强,并广泛渗透到了发展中国家。本文从外因和内因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利与弊,并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自由化的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推进,金融自由化的趋势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强,并广泛渗透到了发展中国家。本文从外因和内因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必要性,同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利与弊,并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实现金融自由化的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自由化 必要性 利弊 战略措施
下载PDF
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10
作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年第13期255-256,共2页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成为了社会教育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建设,成为高职院校今后发展的重点。那么将如何对这些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呢?本文就对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与具...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院校成为了社会教育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建设,成为高职院校今后发展的重点。那么将如何对这些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呢?本文就对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与具体的发展对策展开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技创新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双高计划”下的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效率评价与提升路径探究
11
作者 朱建军 《江苏科技信息》 2022年第18期60-63,共4页
为了解江苏省“双高计划”建设的20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效率,文章以科研活动人员和科研经费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发表论文数、专利授权数和“四技”服务到账金额作为产出指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其科研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建设... 为了解江苏省“双高计划”建设的20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效率,文章以科研活动人员和科研经费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发表论文数、专利授权数和“四技”服务到账金额作为产出指标,采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其科研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建设院校科技创新效率有效,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整体的科研创新效率水平较高,但院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为提升江苏省“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科研创新效率,应进一步健全科研激励机制与运行机制、优化科研队伍结构、营造科研创新氛围和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全要素生产率 科研创新
下载PDF
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动力学效应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朱建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年第13期91-92,共2页
人才聚集现象往往产生在宜居的城市环境下,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有利于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反过来,人才聚集能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整,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宜居环境质量。可见,... 人才聚集现象往往产生在宜居的城市环境下,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有利于形成人才聚集现象。反过来,人才聚集能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整,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推动区域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宜居环境质量。可见,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效应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简述了人才、人才聚集效应、城市宜居环境的概念;其次,结合勒温的动力场理论分析了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聚集的作用机理,并从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生活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方面入手,具体探讨了城市宜居环境对人才聚集的影响;然后,根据前文内容探索分析了城市宜居环境与人才聚集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基于人才聚集提出了城市宜居环境优化措施,以期提高城市宜居环境质量,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聚集效应 城市宜居环境 优化措施 互动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