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反刍思维相关性
1
作者
林子江
章
新月
+4 位作者
黄圣云
张嘉瑛
虞瑞豪
陈莉
杨闯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35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45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
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35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45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潜伏期、刺激类别效应、交叉效应分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1、9.39、13.64,均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对正性图片的注视潜伏期存在显著差异(F=15.45,P<0.001);注意偏向首视点注视时差异分数上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主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注意偏向总注视时差异分数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92、-0.166,均P<0.05),负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89,P<0.05)。正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享受快乐、积极应对(r=0.309、0.268)呈正相关(均P<0.05),负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消极归因呈正相关(r=0.194,P<0.05)。结论 抑郁障碍青少年缺乏对积极情绪信息的初始注意,反刍思维和抑郁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定向加速、注意维持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情绪信息
注意偏向
反刍思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少年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强迫症状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章
新月
姚瑞
+6 位作者
王向
刘倩
韩燕
高峰
杜宏宇
朱熊兆
樊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7-981,1006,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强迫症状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强迫量表修订版、网络成瘾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2898份。结果:...
目的: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强迫症状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强迫量表修订版、网络成瘾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2898份。结果:(1)青少年生活事件、网络成瘾、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强迫症状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34~0.43,P<0.001);(2)青少年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的直接效应显著(β=0.164,P<0.001);(3)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之间,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强迫症状既能单独发挥中介作用,又能共同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总中介效应量为58.056%。结论:青少年生活事件既能直接影响网络成瘾,又能通过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强迫症状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生活事件
网络成瘾
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强迫症状
原文传递
题名
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反刍思维相关性
1
作者
林子江
章
新月
黄圣云
张嘉瑛
虞瑞豪
陈莉
杨闯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
温州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
出处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20H090009)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190097)。
文摘
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35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45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潜伏期、刺激类别效应、交叉效应分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1、9.39、13.64,均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对正性图片的注视潜伏期存在显著差异(F=15.45,P<0.001);注意偏向首视点注视时差异分数上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主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注意偏向总注视时差异分数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92、-0.166,均P<0.05),负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89,P<0.05)。正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享受快乐、积极应对(r=0.309、0.268)呈正相关(均P<0.05),负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消极归因呈正相关(r=0.194,P<0.05)。结论 抑郁障碍青少年缺乏对积极情绪信息的初始注意,反刍思维和抑郁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定向加速、注意维持时间有关。
关键词
抑郁障碍
情绪信息
注意偏向
反刍思维
Keywords
depression disorder
emotional information
attentional bias
rumination
分类号
R395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少年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强迫症状的中介作用
2
作者
章
新月
姚瑞
王向
刘倩
韩燕
高峰
杜宏宇
朱熊兆
樊洁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中心
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
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
湖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出处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7-981,100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201673)。
文摘
目的:探讨青少年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以及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强迫症状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强迫量表修订版、网络成瘾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2898份。结果:(1)青少年生活事件、网络成瘾、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强迫症状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34~0.43,P<0.001);(2)青少年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的直接效应显著(β=0.164,P<0.001);(3)在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之间,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强迫症状既能单独发挥中介作用,又能共同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总中介效应量为58.056%。结论:青少年生活事件既能直接影响网络成瘾,又能通过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强迫症状间接影响网络成瘾。
关键词
青少年
生活事件
网络成瘾
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强迫症状
Keywords
Adolescent
Life events
Internet addiction
Maladaptive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分类号
R395.2 [哲学宗教—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反刍思维相关性
林子江
章
新月
黄圣云
张嘉瑛
虞瑞豪
陈莉
杨闯
《健康研究》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少年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非适应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强迫症状的中介作用
章
新月
姚瑞
王向
刘倩
韩燕
高峰
杜宏宇
朱熊兆
樊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