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动力技术治疗胃癌的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姚宏亮 +2 位作者 文宇 苗雄鹰 熊力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89-293,共5页
近年来应用光动力技术治疗胃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它对各个时期的胃癌均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用光动力技术治疗胃癌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系统阐述光动力运用于胃癌治疗这一项技术的原理、机制,光敏剂、光源及临... 近年来应用光动力技术治疗胃癌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它对各个时期的胃癌均有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用光动力技术治疗胃癌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系统阐述光动力运用于胃癌治疗这一项技术的原理、机制,光敏剂、光源及临床效果等方面,并总结了这项技术在治疗胃癌方面的优点和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光敏剂 光源 胃癌
下载PDF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缺氧诱导因子-1a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蔚桐 姚宏亮 +1 位作者 雷三林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759-1762,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Ki-67、VEGF和HIF-1a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HIF-1a和VEGF蛋... 目的观察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蛋白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Ki-67、VEGF和HIF-1a蛋白的表达。结果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HIF-1a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38%(19/32例)和65.63%(21/32例),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5.0%(24/32例),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Ki-67、VEGF和HIF-1a蛋白表达与结直肠腺癌国际通用的TNM(T:肿瘤大小及局部浸润范围,N:淋巴结受累情况,M:远处转移)分期法中的分期、浸润深度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无关。Ki-67蛋白表达在浸润深度T3+T4比例为91.30%(21/23例),较浸润深度T1+T2比例33.33%(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蛋白表达在TNM分期Ⅲ+Ⅳ比例为100%(12/12例),较Ⅰ+Ⅱ比例60%(12/20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表达在浸润深度T3+T4比例为82.60%(19/23例),较浸润深度T1+T2比例22.22%(2/9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表达在TNM分期Ⅲ+Ⅳ比例为91.67%(11/12例),较Ⅰ+Ⅱ比例50%(10/20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a蛋白表达在浸润深度T3+T4比例为73.91%(17/23例),较浸润深度T1+T2比例22.22%(2/9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a蛋白表达在TNM分期Ⅲ+Ⅳ比例为91.67%(11/12例),较Ⅰ+Ⅱ比例40%(8/20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的Ki-67、VEGF和HIF-1a蛋白表达,三者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VEGF和HIF-1a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其可能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a 结直肠腺癌
原文传递
建立转基因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模型的初步尝试
3
作者 李亭 李杰群 +5 位作者 颉斌 魏红江 司中洲 齐海智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549-555,共7页
目的探讨稳定的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模型制作方法,为异种肝移植的临床前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工具。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异种肝脏移植研究团队施行的7例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的围手术期情况及结局。供体选用基因编辑的版... 目的探讨稳定的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模型制作方法,为异种肝移植的临床前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工具。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异种肝脏移植研究团队施行的7例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的围手术期情况及结局。供体选用基因编辑的版纳小型猪,受体选用解剖特征、生理生化及免疫机制同人类十分接近的恒河猴。在参照临床经典原位全肝移植术式的基础上,进行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术,并对手术过程进行改进,以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无肝期。在胆管插管留置外引流,以观察胆汁分泌情况。术前免疫诱导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眼镜蛇毒因子+他克莫司";术后免疫维持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泼尼龙",同时给予抗菌抗病毒治疗、输注凝血酶调节受体凝血功能。结果共行猪-猴异种原位全肝移植7例,在建模成熟稳定的第7例模型制作中,供体获取手术时间42 min,无热缺血时间,供体修整时间87 min,供体冷保存时间为128 min;受体手术时间123 min,无肝期27 min,肝下下腔静脉阻断38 min,手术全程出血量约10 ml。术后存活4例,术后最长存活时间为27 h。3例未存活模型中,1例为麻醉意外,2例为早期手术练习。第7例模型受体术后分泌胆汁86 ml。结论良好的供体获取、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术中减少出血量、缩短无肝期、严格的液体管理及细致全面的监护是提高猪-猴异种肝移植模型成功率的关键,优化供体基因组合及合理免疫抑制方案是进一步实现猪-猴异种肝移植模型长期存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肝移植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匹兹堡大学病理学系见闻与体会
4
作者 曾钢 代贺龙 +4 位作者 潘玲 高冰思 望荣华 赵新颜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我们在李桓英基金会、国家留学基金委以及相关院校的资助下,有幸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UPMC)学习或工作了1~13年不等的时间。由于病理诊断对临床医师的诊疗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 我们在李桓英基金会、国家留学基金委以及相关院校的资助下,有幸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UPMC)学习或工作了1~13年不等的时间。由于病理诊断对临床医师的诊疗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医师的病理知识有待提高,UPMC的病理学系尤其是移植病理在国际范围内享有盛誉,它拥有150名全职教员和全面的病理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 病理学 临床医师 诊疗过程 病理诊断 病理知识 国际范围 UPMC
下载PDF
腹膜后腔镜技术在腹部疾病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姚宏亮 +2 位作者 熊力 苗雄鹰 文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214,共2页
腹膜后腔镜手术是指经腹膜后途径在腹腔镜下对位于腹膜后间隙或近似于腹膜后间隙的器官进行手术操作.由Barte于1969年首次提出,最初主要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中.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腹膜后腔镜外科作为腹腔镜外科的一个分支已经日趋成熟,手... 腹膜后腔镜手术是指经腹膜后途径在腹腔镜下对位于腹膜后间隙或近似于腹膜后间隙的器官进行手术操作.由Barte于1969年首次提出,最初主要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中.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腹膜后腔镜外科作为腹腔镜外科的一个分支已经日趋成熟,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间隙 腹部疾病 腔镜技术 应用 腹腔镜外科 腹膜后腔镜手术 腹膜后途径 手术适应证
原文传递
异种肝移植中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硕洲 +1 位作者 司中洲 齐海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210-2213,共4页
肝移植是各种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肝脏供体的严重短缺导致大量终末期肝病患者死亡。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的基因工程猪作为供体,是目前最有可能解决肝脏供体短缺的办法之一。虽然,目前基因工程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肝移植... 肝移植是各种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肝脏供体的严重短缺导致大量终末期肝病患者死亡。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的基因工程猪作为供体,是目前最有可能解决肝脏供体短缺的办法之一。虽然,目前基因工程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肝移植术后发生的急性排斥反应、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异常等问题阻碍了异种肝脏的临床应用,但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目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可能是导致较长时间存活的移植物失功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异种肝移植中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机制及处理方法,对于目前我国今后开展异种肝移植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移植 异种 动物 基因修饰 移植物排斥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制
7
作者 齐海智 +6 位作者 邓小峰 刘志鹏 文宇 熊力 苗雄鹰 姚宏亮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252-252,共1页
目的:(1)探索光动力疗法(Photod)rnamic Therapy,PDT)对胃肠道问质瘤GIST—T1细胞有无特异杀伤作用;(2)比较普通Photosan及负载光敏剂Photosan的空心氧化硅纳米粒子(以下简称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PDT对GIST—T1细胞杀伤效... 目的:(1)探索光动力疗法(Photod)rnamic Therapy,PDT)对胃肠道问质瘤GIST—T1细胞有无特异杀伤作用;(2)比较普通Photosan及负载光敏剂Photosan的空心氧化硅纳米粒子(以下简称纳米化Photosan)介导的PDT对GIST—T1细胞杀伤效果的差异;(3)初步研究PDT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杀伤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瘤细胞杀伤 特异杀伤作用 光动力疗法 Photosan GIST 杀伤效果 纳米粒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