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源市南山林场林区人工林与农田土壤质量的评价与比较
1
作者 巴音吉 +3 位作者 庞国涛 王剑 王贵恒 王晓恩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我国退耕还林的政策已经实施超过20年,该政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与研究。然而多数研究聚焦在人工林对大气环境的优化,忽略了土壤质量这一陆地生态系统循环中至关重要的生态要素。本... 我国退耕还林的政策已经实施超过20年,该政策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与研究。然而多数研究聚焦在人工林对大气环境的优化,忽略了土壤质量这一陆地生态系统循环中至关重要的生态要素。本文利用多种实地测量的土壤理化属性数据计算了综合土壤指数并分析了济源市南山林场区内人工林与农田的土壤质量差异,研究发现土壤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全氮含量和土壤pH作用最为突出,其次是全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另外人工林和农田的土壤指标中2012年(2.47g/kg)和2022年(40.34g/kg)差异度最大的均为全碳含量,2012年最小为全钾含量(0.24%),2022年最小变为全氮含量(3.30%);人工林的多数土壤指标含量高于农田,说明人工林对提高该地区的土壤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在林农分用的10年中,人工林地区的土壤质量相对农田提高了约10%,说明退耕还林可有效改善区域土壤质量。本文对人工林和农田土壤质量的评价对于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具有补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农田 综合土壤质量指数 土壤质量
下载PDF
山东东营2001—2022年黄河下游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变化分析
2
作者 巴音吉 +1 位作者 邢为正 孟雪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6期45-50,共6页
21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发生了剧烈变化,评价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对推动该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却显得尤为不足。本文以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 21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发生了剧烈变化,评价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对推动该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却显得尤为不足。本文以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为例,在大量野外采样数据的基础上,采用CEVSA ES模型,对研究区22年来的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和ENVI等软件,采用线性变化趋势分析的方法,对于研究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市中部和南部少部分地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长较快,而北部和滨海地区的增长相对缓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呈现增长趋势。总初级生产力在东营市中部和南部少部分地区增加较快,北部和滨海地区增长缓慢,随着时间的增长,总初级生产力总体呈现增长状态。东营市生态系统呼吸在滨海和南部少部分地区增长较快,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呼吸呈递减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上生态系统呼吸呈现下降趋势。该结果对黄河下游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变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固碳能力 CEVSA ES模型 黄河下游 山东东营
下载PDF
黄河流域耕地资源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兵 周发侨 +4 位作者 张绪振 林森 巴音吉 陈晨 《国土资源情报》 2020年第11期3-8,共6页
黄河流域耕地资源安全性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客观评价黄河流域耕地资源的安全性,本文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3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黄河流域耕地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对各项指标值进行极差标准化... 黄河流域耕地资源安全性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客观评价黄河流域耕地资源的安全性,本文从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3个方面选取13个指标构建黄河流域耕地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对各项指标值进行极差标准化后,利用熵权法以及修正后的指数和法来计算黄河流域耕地资源的安全性,并用障碍度模型对影响耕地资源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耕地资源安全性评价值整体较低,在研究的31个城市中,安全值相对较高的地方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区及上游巴彦淖尔、乌海;安全值相对较低的地方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甘肃段、上游的包头以及中游黄土高原区。在影响黄河流域耕地资源的障碍度方面,质量安全值的障碍度最大,其次为数量安全,生态安全值的障碍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耕地资源 指标体系 安全性
下载PDF
东营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晨 王兵 +1 位作者 王寒冰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3期94-102,共9页
【目的】查明山东东营市三角洲地区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状况,及时了解并保护土壤质量安全。【方法】利用内美罗综合指数法、潜在危害指数法等对研究区As、Hg、Cr、Pb、Ni、Cu、Zn、Cd共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污染级... 【目的】查明山东东营市三角洲地区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状况,及时了解并保护土壤质量安全。【方法】利用内美罗综合指数法、潜在危害指数法等对研究区As、Hg、Cr、Pb、Ni、Cu、Zn、Cd共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污染级别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8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的排序为Zn>Cr>Ni>Cu>Pb>As>Cd>Hg,其平均含量分别为67.68、63.73、30.05、21.11、20.50、10.53、0.14和0.02 mg/kg。其中,As、Ni、Zn、Cd 4种元素实测均值高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Cr、Pb、Cu 3种元素实测平均值低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Hg元素实测均值接近于山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结论】研究区内不同土地类型的综合污染风险较低,采集的土壤样均为安全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内美罗综合指数法 潜在危害指数法 黄河三角洲地区
下载PDF
黄河流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兵 刘晓煌 +3 位作者 张绪振 巴音吉 王博 《国土资源情报》 2021年第10期3-10,共8页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家底的重要手段,通过综合观测可掌握真实准确的自然资源基础数据。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是摸清我国自然资源家底的重要手段,通过综合观测可掌握真实准确的自然资源基础数据。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支撑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从整体上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是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抓手,为自然资源体系的治理提供现代化的科学支撑。本文从平台体系、指标体系、数据中心、人才队伍和科普基地等5个方面构建了黄河流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对加快天空地海一体化观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可全面提升黄河流域观测研究水平,为整个黄河流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自然资源 综合观测 体系
下载PDF
浅谈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兵 +2 位作者 刘晓煌 陈晨 张绪振 《国土资源情报》 2021年第10期11-17,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结果,同时对于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也是一种必然要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结果,同时对于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也是一种必然要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涉及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众多要素类型,是地表系统的核心构成,从整体上可以深入研究生态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支撑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地球系统科学解决方案。本文在已有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工作基础上,分析了观测工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上的应用,提出了观测工作服务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要素 综合观测 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下载PDF
读者来信
7
作者 《琴童》 2008年第4期24-24,共1页
《琴童》编辑部的老师们:你们好!我是一名上海市小琴童的父亲,在儿子学琴5年的岁月里,《琴童》一直伴随着我们,谢谢你们!我们全家都很喜欢《琴童》,特别是2008年新增设的《特别关注》栏目,给予了我们许多启发和帮助,前几期里的... 《琴童》编辑部的老师们:你们好!我是一名上海市小琴童的父亲,在儿子学琴5年的岁月里,《琴童》一直伴随着我们,谢谢你们!我们全家都很喜欢《琴童》,特别是2008年新增设的《特别关注》栏目,给予了我们许多启发和帮助,前几期里的《请给孩子五分钟》、《让孩子享受学习的快乐》等文章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来信 《琴童》 《特别关注》 享受学习 编辑部 上海市 孩子 老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