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12例临床特点及转归 被引量:63
1
作者 彭昱东 孟凯 +7 位作者 官红权 冷良 祝睿锐 王博远 何美安 黄恺 曾秋棠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50-455,共6页
目的研究心血管病(CVD)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15日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112例COVID-19合并CVD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组(n=16)和普通组(n=96),观察随访至临床... 目的研究心血管病(CVD)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15日入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112例COVID-19合并CVD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危重组(n=16)和普通组(n=96),观察随访至临床终点。观察指标包括全血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气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降钙素原(PCT)、B型利钠肽(BNP)、血脂、肺部CT及病原学检测。结果与普通组比较,危重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0.74(0.34,0.94)×109/L比0.99(0.71,1.29)×109/L,P=0.03]较低,CRP[106.98(81.57,135.76)mg/L比34.34(9.55,76.54)mg/L,P<0.001]和PCT[0.20(0.15,0.48)μg/L比0.11(0.06,0.20)μg/L,P<0.001]较高;危重组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普通组[25.5(23.0,27.5)kg/m^2比22.0(20.0,24.0)kg/m^2,P=0.003]。112例患者中全因死亡17例(15.18%),治愈95例(84.82%)。死亡患者中,BMI>25.0 kg/m^2患者占88.24%(15/17),明显高于治愈患者的18.95%(18/95,P<0.001)。和治愈患者比较,死亡患者乳酸水平[1.70(1.30,3.00)mmol/L比1.20(1.10,1.60)mmol/L,P<0.001]较高,氧合指数[130(102,415)比434(410,444),P<0.001]明显偏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的患者比例无论在危重组与普通组间还是在死亡与治愈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OVID-19合并CVD病情重病死率较高。危重患者淋巴细胞偏低,危重患者和死亡患者BMI值偏高。ACEI/ARB不影响COVID-19合并CVD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加剧患者死亡的原因可能与炎症反应、乳酸堆积酸中毒以及恶性心血管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血管疾病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北京降压0号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2
作者 吴彦 孙宁玲 +12 位作者 洪昭光 谢英 崔亮 赵秀丽 刘国树 谢晋香 刘丽芳 王海燕 张金枝 黄永麟 吴印生 何桂英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8-412,共5页
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北京降压 0号片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长期开放研究设计。舒张压 95~ 114mmHg(1mmHg =0 133kPa)且收缩压 <180mmHg的患者入选本研究 ,采用北京降压 0号每日 1~ ... 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北京降压 0号片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多中心长期开放研究设计。舒张压 95~ 114mmHg(1mmHg =0 133kPa)且收缩压 <180mmHg的患者入选本研究 ,采用北京降压 0号每日 1~ 2片治疗 1年 ,观察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入选 182例患者 ,其中 175例完成 1年试验。平均服用北京降压 0号剂量为1 2 3~ 1 2 6片 /d ,个体最大使用剂量为 2片 /d。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 2周、8周、6个月和 12个月时收缩压分别下降 11 6 0、2 2 77、2 4 19和 2 6 5 7mmHg ,舒张压分别下降 14 12、17 6 4、18 77和 19 0 7mmHg(P值均 <0 0 0 1)。治疗 8周、6个月和 12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3%、93 3%和 91 4 %。达到正常血压值 (<14 0 /90mmHg)的例数分别为 133例 (73 1% )、14 5例 (81 5 % )和 14 8例(84 6 % ) ,达到理想血压值 (<130 /85mmHg)的例数分别为 6 8例 (37 4 % )、77例 (43 3% )和 92例(5 2 6 % )。治疗 8周时血清肌酐升高者占 7 84 % (P =0 0 0 18) ,但随后又降低至治疗前水平。未发现低钾血症和抑郁倾向。治疗 1年期间曾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为 2 4例 (13 4 % ) ,主要为轻度头晕、头痛 ,继续治疗均可自行缓解。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北京降压0号 治疗 降压药 疗效
原文传递
北京降压0号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对比试验 被引量:42
3
作者 孙宁玲 吴彦 +12 位作者 洪昭光 谢英 崔亮 赵秀丽 刘国树 谢晋湘 刘丽芳 王海燕 张金枝 黄永麟 吴印生 何桂英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评价北京降压0号片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 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苯磺酸氨氯地平为 对照药物。结果:入选病人共216例,降压0号组110例,氨氯地平组106例。与 治疗前比较,降压0号组收... 目的:评价北京降压0号片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 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设苯磺酸氨氯地平为 对照药物。结果:入选病人共216例,降压0号组110例,氨氯地平组106例。与 治疗前比较,降压0号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14.4%和18.2%(P<0.001),氨 氯地平组分别为13.2%和15.6%(P<0.001),均有统计学意义。舒张压下降幅度的 均值在降压0号组17.95±7.19mmHg,氨氯地平组15.52±7.59mmHg(P<0.05),治 疗后血压降为正常水平者(<130/80/85mmHg)在降压0号组40.9%、氨氯地平组26.4%(P<001)。降压0号组和氨氯地平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分别为8.9%和5.6%,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但降压0号组血小板减少6.7%(P<0.01)和 肌酐升高10.7%(P<0.001)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北京降压0号每日服用一次,可以显著地、平稳地降低血压,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降压0号 氨氯地平 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回顾 被引量:34
4
作者 廖梦阳 廖玉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7,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新成员的发现,改变了既往认为只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催化生成的血管紧张素(Ang)Ⅱ才产生致病作用的观点,证明肾素与前肾素-肾素受体(RPR)的结合及AngⅣ与胰岛素调控氨基肽酶受体(IRAP)的结合同样也会产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新成员的发现,改变了既往认为只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催化生成的血管紧张素(Ang)Ⅱ才产生致病作用的观点,证明肾素与前肾素-肾素受体(RPR)的结合及AngⅣ与胰岛素调控氨基肽酶受体(IRAP)的结合同样也会产生致病作用。新发现的ACE2催化Ang-(1-7)和Ang-(1-9)的生成,Ang-(1-7)与Mas受体和Ang-(1-9)与AT2受体结合之后,可产生心血管保护作用,但RAS的致病作用仍然占优势。RAS新成员的发现,对认识RAS抑制剂的临床研究结果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心血管疾病 抑制剂
原文传递
积极降压与联合降脂治疗策略在高危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6
5
作者 魏宇淼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21-722,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降压 联合降脂治疗
原文传递
颅痛定对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膜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毛焕元 +5 位作者 戴水平 姚伟星 夏国瑾 江明性 曾涛 牛小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0-172,共3页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颅痛定对酶解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膜钙通道电流(I_(Ca))的影响.结果:当保持电位为-40mV、去极化从-3O至+60mV、刺激脉宽为150ms、频率为1Hz时可记录到I_(Ca).维拉帕米10μmol/L可明显抑制I_(Ca).颅痛定1~100...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颅痛定对酶解分离的豚鼠心室肌细胞膜钙通道电流(I_(Ca))的影响.结果:当保持电位为-40mV、去极化从-3O至+60mV、刺激脉宽为150ms、频率为1Hz时可记录到I_(Ca).维拉帕米10μmol/L可明显抑制I_(Ca).颅痛定1~100μmol/L可浓度依赖性抑制I_(Ca),10、30μmol/L分别使I_(Ca)峰值从-1135±224降至-832±216pA(n=7,P<0.01),从-1174±216降至-452±71PA(n=8,P<0.01),抑制百分率分别为27%、61%,冲洗后可部分恢复.提示颅痛定对I_(Ca)的抑制为其主要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痛定 心肌细胞 细胞膜 钼通道 电流
原文传递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抗ADP/ATP载体抗体对心肌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廖玉华 +5 位作者 涂源淑 张金枝 田源 胡清华 董继华 毛焕元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用荧光探针Fura-2/AM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抗ADP/ATP载体抗体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Ca ̄(2+)]i)的影响,结果表明:1:30~120倍稀释度抗血清均显著增加[Ca ̄(2+)... 用荧光探针Fura-2/AM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抗ADP/ATP载体抗体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胞浆游离钙浓度([Ca ̄(2+)]i)的影响,结果表明:1:30~120倍稀释度抗血清均显著增加[Ca ̄(2+)]i,先加维拉帕米可抑制该效应。正常人及冠心病患者血清无此作用;DCM患者抗ADP/ATP载体抗体阴性血清亦无此作用。提示:抗ADP/ATP载体抗体引起心肌细胞[Ca ̄(2+)]i增加可能是DCM患者心肌损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 心肌病 胞浆 腺苷二磷酸 腺苷三磷酸
原文传递
颅痛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及血浆内皮素-1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马建群 毛焕元 +5 位作者 曹林生 曾秋棠 冯义柏 吴桂芳 毛奕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颅痛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及血浆内皮素1浓度的影响。方法:利用14只硫喷妥钠静脉麻醉开胸犬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40分钟,继以再灌注40分钟进行研究。随机分成颅痛定组(7只)和对照组(7只... 目的:观察颅痛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及血浆内皮素1浓度的影响。方法:利用14只硫喷妥钠静脉麻醉开胸犬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LAD)40分钟,继以再灌注40分钟进行研究。随机分成颅痛定组(7只)和对照组(7只)。持续心电监护并记录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2组均在缺血前、缺血10、20和40分钟及再灌注10、20和40分钟时,采集右心房血并测定血浆内皮素1浓度。结果:颅痛定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血浆内皮素1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颅痛定具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内皮素1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痛定 缺血 再灌注损伤 心律失常 内皮素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冠心病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旋 +4 位作者 崔天盆 张红梅 何美安 廖玉华 邬堂春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5-74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与冠心病 (CHD)及CHD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微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SAA的血浆浓度。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亚组和稳定型心绞痛 (SAP)亚组SAA血浆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ACS...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与冠心病 (CHD)及CHD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微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SAA的血浆浓度。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亚组和稳定型心绞痛 (SAP)亚组SAA血浆浓度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ACS亚组SAA血浆浓度高于SAP亚组 (P <0 .0 1) ;比较CHD危险因素导致CHD发生的危害性 ,SAA >CHD家族史 >TC >吸烟指数 >高血压史。结论 :CHD患者SAA血浆浓度升高可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淀粉样蛋白A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Mechanism of Anti-β-adrenoceptor Antibody Mediated Myocardial Damage in Dilated Cardiomyopathy 被引量:21
10
作者 廖玉华 +5 位作者 涂源淑 张金枝 董继华 李淑莉 田元 彭又红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Antibodies against &-adrenoceptor can be detected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which have 5-agonist-like activity, and induce a positive chronotropic effect on cardiac myocytes by its pe... Antibodies against &-adrenoceptor can be detected in serum of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which have 5-agonist-like activity, and induce a positive chronotropic effect on cardiac myocytes by its persistence at full strength. Effects of the antibodies against Padrenoceptor from sera of patients with DCM on myocardial cytotoxicity and cytoplasmic free Ca2+-concentration (LCa2+ji) were observed in the cultured single layer SD rat ventricular cells by using the cytotoxicity assay and fluorescent Ca2+- indicat0r fura-2/AM. The positive sera of the anti-&adrenoceptor antibodies from patients with DCM markedly enhanced myocardial [Ca2+]i. Betaloc, a 5, -receptor blocker, might inhibit the increase of the antibody-mediated myocardial [Ca2+]i, and the sera from healthy donors had no effect on myocardial [Ca2+]i,.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nti-β-adrenoceptor antibody might increase myocardial [Ca2+]i, and result in myocardial damage. The antibodies might activate receptor-gating Ca2+-channel, thereby causing myocardial [Ca2+]i, rise and calcium overload. Early use of betaloc is recommended in the treatment of dilated cardiomy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BODIES Β-ADRENOCEPTOR cytoplasmic free calcium FURA-2/AM dilated cardiomyopathy
下载PDF
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和α_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患者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魏宇淼 廖玉华 +3 位作者 王敏 董继华 王朝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型 (AT1 受体 )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级以上高血压病患者 194例 ,给予规范抗高血压联合药物治疗 ,根据治疗效果 ,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降压达标组和降压未达标组 ... 目的 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型 (AT1 受体 )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 2级以上高血压病患者 194例 ,给予规范抗高血压联合药物治疗 ,根据治疗效果 ,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降压达标组和降压未达标组 ,4 0例正常血压志愿者作为对照。以合成的抗AT1 受体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抗AT1 受体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同时检测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儿茶酚胺浓度。结果 高血压病组抗AT1 和α1 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2 6 8% (5 2 / 194 )和 2 5 3% (49/ 194 ) ,较正常血压组 (7 5 %和5 0 % )明显升高 (P <0 0 1)。进一步分析表明 ,降压未达标组抗AT1 受体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4 2 9% (42 / 98)和 36 7% (36 / 98) ,明显高于降压达标组 (10 4 %和 13 5 % ) (P <0 0 1)。降压未达标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儿茶酚胺水平、蛋白尿和血清肌酐水平等指标亦明显高于降压达标组。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存在抗AT1 受体和α1 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 ,这些抗体主要在难治性高血压病患者中检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自身抗体 血管紧张素受体 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检测
原文传递
两周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可行性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朝晖 阮满珍 +2 位作者 张金枝 涂源淑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索两周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个体化及活动量循序递增的原则 ,对 4 2例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 2周康复程序的康复治疗 ,包括饮食指导、戒烟、适量运动及处理应激的训练等。结... 目的 :探索两周康复程序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康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个体化及活动量循序递增的原则 ,对 4 2例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 2周康复程序的康复治疗 ,包括饮食指导、戒烟、适量运动及处理应激的训练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 2周康复程序的治疗 ,门诊随访 1~ 5个月 ,所有患者均能生活自理 ,半数以上的患者能坚持参加步行锻炼和家务劳动。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康复治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严重并发症 饮食指导 戒烟 适量运动
下载PDF
颅通定降压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毛焕元 +1 位作者 朱诗国 成蓓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1,共2页
对21例高血压患者静脉注射(静注)颅通定(2mg/kg)进行降压治疗,结果:静注该药后,2分钟开始降压,30分钟达最大降压效果,降压作用可持续2小时以上,总有效率为90.5%,无严重副反应。提示;颅通定是一安全、有效... 对21例高血压患者静脉注射(静注)颅通定(2mg/kg)进行降压治疗,结果:静注该药后,2分钟开始降压,30分钟达最大降压效果,降压作用可持续2小时以上,总有效率为90.5%,无严重副反应。提示;颅通定是一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通定 高血压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腺苷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兴祥 周利 +2 位作者 丁家望 冯义柏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52,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腺苷 (adenosine ,ADO)对缺氧 /复氧 (hypoxia/reoxygenation ,H/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成H/R对照组和ADO (1 0 μmol/L)保护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生长状态。... 本研究旨在探讨腺苷 (adenosine ,ADO)对缺氧 /复氧 (hypoxia/reoxygenation ,H/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成H/R对照组和ADO (1 0 μmol/L)保护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生长状态。检测两组培养基质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和心肌细胞Ca2 + 和丙二醛 (MDA)浓度。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表达 ,并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 (EMSA)测定核因子 (NF κB)结合活性。所得结果如下 :(1)心肌细胞H/R培养后皱缩、变圆 ,伪足减少 ,ADO组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小于对照组 ;(2 )ADO减少缺氧和复氧期间心肌细胞LDH的漏出 (bothP <0 0 1) ;(3 )ADO降低缺氧和复氧期间心肌细胞内的Ca2 +浓度 (bothP <0 0 1) ;(4)ADO降低缺氧和复氧期间心肌细胞MDA浓度 (bothP <0 0 1) ;(5 )ADO抑制缺氧和复氧期间TNF α的表达 (bothP <0 0 1) ;(6)ADO抑制缺氧和复氧期间心肌细胞NF κB结合活性 (bothP <0 0 1)。以上结果提示 :(1)外源性ADO可减轻心肌细胞的H/R损伤 ;(2 )外源性ADO抑制H/R期间心肌细胞TNF α的表达 ;(3 )外源性ADO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NF κB结合活性下调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缺氧/复氧损伤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国产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龚培力 宋玉娥 +8 位作者 陆再英 张金枝 陈江斌 李建军 曹茂银 哈黛文 陈庆华 魏经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对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对比研究受试药国产厄贝沙坦片与对照药依那普利对20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 目的:对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对比研究受试药国产厄贝沙坦片与对照药依那普利对20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厄贝沙坦使平均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23.6%%和 17.5%,依那普利分别下降 19.9%和 14.8%;两药总有效率分别为 91.2%和 81.7%,两药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两药对心率均无明显影响。厄贝沙坦SBP和DBP的T:P分别为69.1%和78.5%,能有效持续地降低24小时血压。两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8%和 17.3%。厄贝沙坦出现 1例千咳,其发生率与依那普利有显著差异(分别为0.97%和 14.4%)。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与依那普利相似,耐受性优于后者,是较好的抗高血压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厄贝沙坦 依那普利 治疗
下载PDF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兴祥 冯义柏 +1 位作者 廖玉华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 探讨酒精性心肌病 (ACM)的早期诊断、处理及预后。方法 将 4 2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分为亚临床期 (5例 )和临床期 (37例 ) ,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经 2年的随访 ,该病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 ,但特异性差 ;胸... 目的 探讨酒精性心肌病 (ACM)的早期诊断、处理及预后。方法 将 4 2例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分为亚临床期 (5例 )和临床期 (37例 ) ,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经 2年的随访 ,该病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 ,但特异性差 ;胸部X线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佳 ;左心室肥厚、斑点状回声增强及早期舒张功能受损是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较为特异的心脏超声改变 ;戒酒后大多数患者症状得到控制 ,且亚临床期患者预后明显好于临床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酒精 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
原文传递
冠心病住院患者情绪障碍的现患率观察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雪莱 马叶新 +1 位作者 何华英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 :调查武汉 2所综合性医院心内科冠心病住院病人中情绪抑郁及焦虑的患病率 ,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连续性录入二个月内以“冠心病”诊断住院病人共 10 5例 ,于急性冠脉事件发生 7d内实施标准化《医院抑郁及焦虑情绪量表》 (HADS)问... 目的 :调查武汉 2所综合性医院心内科冠心病住院病人中情绪抑郁及焦虑的患病率 ,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连续性录入二个月内以“冠心病”诊断住院病人共 10 5例 ,于急性冠脉事件发生 7d内实施标准化《医院抑郁及焦虑情绪量表》 (HADS)问卷调查 (自答式 )并评分 ,记录相关一般人类学、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心血管危险因子以及临床医学数据 ,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确定相关因子。结果 :10 5例患者中 ,男性 83例 ,女性 2 2例 ,M /F =3 77,平均年龄 :男性 6 1 80± 10 5 7岁 ,女性 6 2 2 3± 10 5 0岁 (F =0 0 2 9,P =0 86 )。 4 0 %患者合并抑郁 ,HADS D均分 10 0 2± 2 86 ;4 3 8%患者合并焦虑 ,HADS A均分 9 15± 2 5 2 ;合并两项情绪异常者 36人 ,占 34 3% ,HADS T均分达 19 4 2± 4 38 结论 :冠心病住院病人中抑郁及焦虑患病率高 ,对冠心病预后极为不利 ,及时诊断及有效干预措施的实施应该引起心血管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焦虑 医院抑郁及焦虑情绪量表
下载PDF
阿霉素心脏毒性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史亚荣 吴晶晶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期89-92,共4页
阿霉素广泛用于肿瘤的化疗,但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心脏毒性。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复杂且具有不可逆性,与其增加氧化应激、抑制拓扑异构酶2β、干扰线粒体功能等有关。在保证阿霉素抗肿瘤作用下减轻其心脏毒性是肿瘤化疗的研究重点... 阿霉素广泛用于肿瘤的化疗,但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心脏毒性。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复杂且具有不可逆性,与其增加氧化应激、抑制拓扑异构酶2β、干扰线粒体功能等有关。在保证阿霉素抗肿瘤作用下减轻其心脏毒性是肿瘤化疗的研究重点之一。蒽环类似物、神经激素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等可减轻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本文就阿霉素引起心脏毒性的机制、监测方法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阿霉素 心脏毒性 机制
原文传递
老年心源性猝死7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马继东 李惠 +2 位作者 兰为群 刘如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637-1638,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心源性猝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颖 罗晖 +1 位作者 刘坤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141-2142,共2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机制,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7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成血栓组(n=32)和无血栓组(n=38),检测两组患者的二尖瓣膜口面积、左心房面积、左心房收缩期内径、心房纤颤例数、左心房自发性回声...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机制,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7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成血栓组(n=32)和无血栓组(n=38),检测两组患者的二尖瓣膜口面积、左心房面积、左心房收缩期内径、心房纤颤例数、左心房自发性回声现象(SEC)例数、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NO、血清溶血磷脂酸(LPA)和CRP水平。结果与无血栓组比较,血栓组二尖瓣膜口面积较小,左心房面积和左心房收缩期内径较大,心房纤颤和SEC例数显著增加,AT-Ⅲ活性、NO水平显著降低,LPA和CRP水平显著升高。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左心房面积,左心房收缩期内径,SEC,AT-Ⅲ活性,NO、LPA和CRP水平是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血栓的形成与血流的局部机械性梗阻淤滞有关,同时也与机体抗血栓能力的下降有关;左心房面积,左心房收缩期内径,SEC,AT-Ⅲ活性,NO、LPA和CRP水平是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对左心房血栓的预防和诊断有一定作用,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血栓形成 左心房功能 AT-Ⅲ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