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易自我放松催眠对学习疲劳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崔立中 朱国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3-455,452,共4页
以简化的自生训练为基础,并整合进传统催眠和NLP经验擎技术的有效成分,编制易于学生自我操作,并能在课间或课后短时间内完成的,有利于心理放松的简易自我放松催眠方法,检验其对中学生学习疲劳的缓解作用。以382名高中生为对象,采用实验... 以简化的自生训练为基础,并整合进传统催眠和NLP经验擎技术的有效成分,编制易于学生自我操作,并能在课间或课后短时间内完成的,有利于心理放松的简易自我放松催眠方法,检验其对中学生学习疲劳的缓解作用。以382名高中生为对象,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以韦克斯勒成人智力测验中的译码分测验作为缓解学习疲劳、恢复认知水平的指标。结果表明,译码测验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实验组后测成绩优于前测成绩,差异也很显著,说明简易自我放松催眠可以有效缓解学习疲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自我放松催眠 缓解 学习疲劳
下载PDF
黄黄铁路黄冈至浠水段线路方案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17年第4期11-15,共5页
武汉至安庆客运专线黄冈至黄梅铁路位于湖北省东部、黄冈市境内,为京九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在黄州区衔接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在黄梅县与拟建安庆至九江客专相连,沿线主要地貌特征为河流一、二级阶地、低山丘陵等。本文主要从... 武汉至安庆客运专线黄冈至黄梅铁路位于湖北省东部、黄冈市境内,为京九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在黄州区衔接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在黄梅县与拟建安庆至九江客专相连,沿线主要地貌特征为河流一、二级阶地、低山丘陵等。本文主要从浠水站站位分析入手,通过结合旅客流线、工程实施难度及项目总投资等影响因素,对黄冈至浠水段线路方案进行了综合研究比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影响因素 方案比选
下载PDF
紧凑型高坝集运鱼系统金属结构设计与探讨
3
作者 杨松 +1 位作者 李云峰 何伟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11期38-41,57,共5页
工程实践证明,水利水电工程配建切实有效的过鱼设施,对水生态的保护有重大意义。对比总结国内外众多过鱼设施的实施例可知,集运鱼系统最为适用于作为贵州高坝过鱼设施。金属结构设备作为集运鱼系统的主要运行设施,其设计的合理性对集运... 工程实践证明,水利水电工程配建切实有效的过鱼设施,对水生态的保护有重大意义。对比总结国内外众多过鱼设施的实施例可知,集运鱼系统最为适用于作为贵州高坝过鱼设施。金属结构设备作为集运鱼系统的主要运行设施,其设计的合理性对集运鱼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探讨贵州一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集运鱼系统金属结构的设计方案,为相似工程过鱼设施金属结构的设计提供实践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紧凑型 高坝 集运鱼系统 金属结构
下载PDF
自主创新背景下学校心理教育的新思路 被引量:1
4
作者 《文教资料》 2008年第5期109-110,共2页
自主创新本质上属于积极适应,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属于维持性适应,而当前的学校心理教育多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这虽然是必要的,但并不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和谐创新型人才.而和谐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维持性适应心理与积极适应心理... 自主创新本质上属于积极适应,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属于维持性适应,而当前的学校心理教育多侧重于心理健康教育.这虽然是必要的,但并不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和谐创新型人才.而和谐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需要维持性适应心理与积极适应心理的均衡发展.即在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注重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创新素质的发展.学校心理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心理教育课要成为培养和谐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课程,要能够把主体教育、探究学习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整合起来,避免单纯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积极适应心理 和谐创新型教育
下载PDF
乍得Bongor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95
5
作者 窦立荣 肖坤叶 +3 位作者 胡勇 宋红日 杜业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9-386,共8页
乍得H区块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海外最大的高风险勘探区块,Bongor盆地是H区块内一个完整的沉积盆地,是受中非剪切带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强反转裂谷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断陷、晚白垩世强烈抬升反转和新生代统一成盆三大... 乍得H区块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海外最大的高风险勘探区块,Bongor盆地是H区块内一个完整的沉积盆地,是受中非剪切带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强反转裂谷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断陷、晚白垩世强烈抬升反转和新生代统一成盆三大演化阶段。现今的盆地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斜坡、中央坳陷、南部隆起和南部坳陷4个次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凹陷,其中南断北超的中部凹陷为盆地最主要的构造单元。反转和走滑构造是盆地最显著的构造特征。Bongor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以下白垩统为主;油气成藏受断裂和走滑反转构造控制;反转构造带与有利岩相带结合控制了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乍得 Bongor盆地 裂谷盆地 油气藏 反转构造 成藏模式
下载PDF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45
6
作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28-432,共5页
烃源岩的成熟度是烃源岩评价中最重要的问题。从有机岩石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及当前研究趋势出发,阐述了有机岩石学评价的三大光学手段———透射光、反射光及荧光在评价烃源岩成熟度方面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不同光学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 烃源岩的成熟度是烃源岩评价中最重要的问题。从有机岩石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及当前研究趋势出发,阐述了有机岩石学评价的三大光学手段———透射光、反射光及荧光在评价烃源岩成熟度方面的应用效果,并指出了不同光学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存在问题以及需要加强和深化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成熟度 有机地球化学 烃源岩 油气藏
下载PDF
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1 位作者 郝石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14,共14页
我国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仍存在许多问题。作为下古生界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参数主要包括固体沥青、镜状体、无定形体(微粒体)动物有机体、藻类体反射率、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等。本文评述了这些成熟度指标的可靠性... 我国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仍存在许多问题。作为下古生界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参数主要包括固体沥青、镜状体、无定形体(微粒体)动物有机体、藻类体反射率、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等。本文评述了这些成熟度指标的可靠性、适用性、存在问题和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熟度 烃源岩 有机岩石学 油气藏
下载PDF
高酸值原油的成因与分布 被引量:31
8
作者 窦立荣 侯读杰 +2 位作者 黎茂稳 潘校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3,共6页
原油酸值是表示原油中酸性物质总含量的参数,即中和1g原油所需要的KOH的数量。对世界大量原油酸值进行了调研,并根据酸值的大小将原油划分为正常原油、含酸原油、高酸值原油和特高酸值原油。其中将酸值高于1mg/g的原油称为高酸值原油。... 原油酸值是表示原油中酸性物质总含量的参数,即中和1g原油所需要的KOH的数量。对世界大量原油酸值进行了调研,并根据酸值的大小将原油划分为正常原油、含酸原油、高酸值原油和特高酸值原油。其中将酸值高于1mg/g的原油称为高酸值原油。根据高酸值原油的成因,进一步划分出原生高酸值原油、次生生物降解型高酸值原油和混合型高酸值原油。研究发现,海相和湖相环境生成的原油,其酸值随生物降解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的速率不同,湖相远高于海相。全球高酸值原油主要由生物降解作用形成,主要储量分布在前陆盆地的前缘地带,以大型地层圈闭油藏为主;其次分布在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克拉通盆地含油气系统的边缘和浅层的各种背斜、断块和地层圈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酸值 生物降解 前陆盆地 裂谷盆地
下载PDF
镜状体反射率可作为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成熟度标尺 被引量:31
9
作者 王飞宇 何萍 +2 位作者 郝石生 刘德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4-18,共5页
镜状体是我国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中常见的显微组分,它主要来源于藻类及其降解产物热解成烃后原地残留物。镜状体反射率随埋深加大呈线性增加。根据对奥陶系主要成烃母质粘球形藻和相同热成熟度的黄县褐煤热模拟残渣的对比分析,建... 镜状体是我国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中常见的显微组分,它主要来源于藻类及其降解产物热解成烃后原地残留物。镜状体反射率随埋深加大呈线性增加。根据对奥陶系主要成烃母质粘球形藻和相同热成熟度的黄县褐煤热模拟残渣的对比分析,建立了镜状体(VL)、粘球形藻藻类体、镜质体(V)光性演化的相关关系,镜质体和镜状体反射率关系表示为VRo=0.533VLRo+0.667。镜状体反射率作为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成熟度指标主要适用于镜质体反射率1.0%~2.0%Ro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状体反射率 热成熟度 藻类体 烃源岩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高过成熟烃源岩成熟度指标──镜状体反射率 被引量:28
10
作者 郝石生 王飞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5-28,共4页
如何评价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塔里木、鄂尔多斯盆地和华北东部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分析,确认其烃源岩中普遍存在镜状体,并通过热模拟实验建立了镜状体反射率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成熟度 早古生代 烃源岩 油气勘探 镜状体反射率
下载PDF
苏丹Muglad盆地区域盖层对油藏特征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窦立荣 张志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6,共5页
苏丹Muglad盆地是在中非剪切带右行走滑背景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盆地的主力产层为下白垩统的Bentiu组,上覆的区域盖层是Darfur群,尤其是Aradeiba组的大套泥岩.盆地70%以上的探明石油可采储量分布在Bentiu-Darfur成藏组合... 苏丹Muglad盆地是在中非剪切带右行走滑背景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盆地的主力产层为下白垩统的Bentiu组,上覆的区域盖层是Darfur群,尤其是Aradeiba组的大套泥岩.盆地70%以上的探明石油可采储量分布在Bentiu-Darfur成藏组合中.通过地震反演预测了区域盖层的宏观分布,通过对20口探井测井资料的处理确定了盖层的封闭性.对部分井壁取芯样品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存在宽度达10~30 μm的微裂缝,且这些微裂缝被伊利石或绿泥石等自生矿物充填.原油地球化学分析表明,Bentiu组油藏近中非剪切带原油密度大,生物降解严重;远离中非剪切带处的原油密度正常,生物降解程度降低直至消失.这说明后期的构造活动对油气藏的保存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Muglad盆地 盖层 封闭性 含油气系统 油气藏保存
下载PDF
乍得Bongor盆地潜山油气成因和成藏过程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威 窦立荣 +4 位作者 文志刚 张光亚 杜业波 胡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53-1262,共10页
Bongor盆地前寒武系基岩潜山裂缝油藏的发现打开了非洲陆上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潜山油源问题是制约Bongor盆地勘探进程的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利用潜山原油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研究M-P区、B区潜山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Bongor盆地前寒武系基岩潜山裂缝油藏的发现打开了非洲陆上油气勘探的新领域。潜山油源问题是制约Bongor盆地勘探进程的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利用潜山原油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研究M-P区、B区潜山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M-P区、B区潜山原油与M凹陷烃源岩和BN凹陷间的油源关系;结合Bongor盆地热演化史以及构造演化史,分析M-P区、B区潜山油藏带的油气成藏过程。研究结果表明:M-P区潜山原油主要来自M凹陷烃源岩,B区潜山原油接受M凹陷烃源岩和BN凹陷双重贡献。M凹陷烃源岩在晚白垩世中期开始向B区潜山带供烃,晚白垩世中期—晚期,M凹陷、BN凹陷烃源岩所生成的原油共同在B区潜山带聚集成藏,同时M凹陷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在M-P区潜山带运移聚集形成潜山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 油气成因 成藏过程 Bongor盆地 乍得
下载PDF
中西非裂谷盆地白垩系两类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 被引量:20
13
作者 窦立荣 +6 位作者 张光亚 刘邦 宋换新 刘计国 毛凤军 袁圣强 胡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449-3460,共12页
中西非裂谷系位于非洲中部,主要为沿中非剪切断裂带分布的被动裂谷盆地,进一步划分为中非裂谷系和西非裂谷系。针对国内外对勘探程度极低的中西非裂谷盆地白垩系优质烃源岩展布、发育机理及油气成藏模式认识薄弱的现状,笔者在开展大量... 中西非裂谷系位于非洲中部,主要为沿中非剪切断裂带分布的被动裂谷盆地,进一步划分为中非裂谷系和西非裂谷系。针对国内外对勘探程度极低的中西非裂谷盆地白垩系优质烃源岩展布、发育机理及油气成藏模式认识薄弱的现状,笔者在开展大量中西非裂谷盆地上、下白垩统两类烃源岩样品的主微量元素等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从含油气盆地构造、烃源岩发育古环境、古气候、古生产力和有机质保存条件等分析出发,剖析了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优质烃源岩发育主控因素,分别建立了中、西非裂谷系低勘探程度含油气盆地下白垩统、上白垩统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模式:中非裂谷盆地(Bongor、Muglad、Melut盆地)下白垩统裂陷期快速沉降、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勃发的水生有机质(藻类)控制的深水湖相优质烃源岩"生产力"单因素发育模式;西非裂谷盆地(Termit盆地)上白垩统拗陷期海侵、炎热潮湿气候条件下,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优越的保存条件(偏咸水体)优质海相烃源岩"生产力+保存条件"双因素控制的发育模式。从而进一步锁定富油气凹陷和主力成藏组合,有效指导含油气盆地内选区选带,助推油气规模储量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裂谷盆地 西非裂谷盆地 白垩系 优质烃源岩 发育模式
下载PDF
利用油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划分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17
14
作者 窦立荣 张志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501,共7页
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和范围的确定关系到油气勘探的方向和有利区带的选择 ,油源对比是含油气系统划分的关键。在缺乏成熟烃源岩样品的情况下 ,须结合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才能科学地划分含油气系统。据中非Muglad盆地Nugara坳陷同... 含油气系统的划分和范围的确定关系到油气勘探的方向和有利区带的选择 ,油源对比是含油气系统划分的关键。在缺乏成熟烃源岩样品的情况下 ,须结合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才能科学地划分含油气系统。据中非Muglad盆地Nugara坳陷同一构造上两个油田的地质分析和原油地球化学分析 ,把坳陷划分为两个独立的含油气系统 ,不同油田属于不同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系统 油源对比 碳同位素地球化学 断陷 油藏地质 烃源岩
下载PDF
非洲地区裂谷盆地类型及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光亚 余朝华 +5 位作者 黄彤飞 陈忠民 陈曦 刘红 宋成鹏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51,共9页
非洲地区发育多期多类裂谷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为指导非洲地区油气勘探与战略选区,对非洲地区裂谷盆地形成期次、类型及重点裂谷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非洲地区主要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期裂谷盆... 非洲地区发育多期多类裂谷盆地,油气资源丰富。为指导非洲地区油气勘探与战略选区,对非洲地区裂谷盆地形成期次、类型及重点裂谷盆地的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非洲地区主要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期裂谷盆地,形成卡鲁裂谷系、中西非陆内裂谷系、北非陆缘裂谷系及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系;按原型盆地成因,可划分为与热隆拉张有关的主动裂谷盆地以及与走滑或区域伸展应力场有关的被动裂谷盆地;根据盆地所处构造位置及基底特征,可划分为陆内裂谷盆地、陆间裂谷盆地、拗拉谷裂谷盆地和陆缘裂谷盆地。②因盆地构造演化、沉积充填和结构的不同,导致油气地质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存在差异。北非陆缘裂谷盆地发育海相优质烃源岩,以中—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油气主要富集在差异沉降形成的断垒区;中西非陆内裂谷盆地多期裂谷叠置,主力成藏组合存在较大差异,油气主要分布在古近系、上白垩统、下白垩统不同层系中;东非陆内裂谷盆地形成晚,以新生界含油气系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板块 裂谷盆地 主动裂谷 被动裂谷 油气地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生烃潜力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松 吴培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9,共6页
运用石油资源量定量评价的一种新方法——模糊数学法,对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不同沉积有机相的生烃潜力进行评价预测,该方法不同于前人常用的盆地模拟法、趋势面分析法、干酪根降解动力学法等,它是将地质变量作为模糊变量,用模糊... 运用石油资源量定量评价的一种新方法——模糊数学法,对塔里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不同沉积有机相的生烃潜力进行评价预测,该方法不同于前人常用的盆地模拟法、趋势面分析法、干酪根降解动力学法等,它是将地质变量作为模糊变量,用模糊数学的原理进行计算。将石炭系烃源岩的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及沉积有机相作为模糊变量,计算不同沉积有机相烃源岩生烃潜力。计算结果表明,开阔台地沉积有机相和半闭塞台地沉积有机相生烃潜力最大,蒸发台地沉积有机相和开放泻湖沉积有机相的生烃潜力次之,并根据计算结果,指出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系烃源岩发育,在合适的构造条件下最有可能钻遇石炭系自生自储自盖式的大油气藏,同时应重视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泥质烃源岩的生烃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沉积 有机相 生烃潜力评价 模糊数学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油气生成特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永铁 +2 位作者 雷振宇 郭祖军 王桂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4-478,共5页
本文从沉积、地球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羌塘盆地的油气生成特征。羌塘盆地的沉积及古地理环境控制了多层系生油岩的形成 ,但主要为三叠系和侏罗系以海相沉积为主的碳酸盐烃源岩和泥质烃源岩 ,厚度巨大 ,有机质丰度高 ,热演化程度较高 ,生烃... 本文从沉积、地球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羌塘盆地的油气生成特征。羌塘盆地的沉积及古地理环境控制了多层系生油岩的形成 ,但主要为三叠系和侏罗系以海相沉积为主的碳酸盐烃源岩和泥质烃源岩 ,厚度巨大 ,有机质丰度高 ,热演化程度较高 ,生烃潜力大 ,构成了羌塘盆地主力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油气生成 沉积学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苏丹M盆地高酸值原油有机酸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13
18
作者 窦立荣 +1 位作者 黎颖英 李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2-765,共4页
苏丹M盆地是苏丹乃至整个中、西非剪切带最富含油气的盆地之一,发现的原油主要为中质油(重度为20~34°APD,其次为重质油(重度小于20°API),普遍高含沥青质、高含蜡、高凝固点、高酸值、低含硫。为了给高酸值原油的储运... 苏丹M盆地是苏丹乃至整个中、西非剪切带最富含油气的盆地之一,发现的原油主要为中质油(重度为20~34°APD,其次为重质油(重度小于20°API),普遍高含沥青质、高含蜡、高凝固点、高酸值、低含硫。为了给高酸值原油的储运及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选择M盆地Fula North-3井Bentiu组产出的典型高酸值原油样品,进行不同馏分有机酸成分解剖。结果表明,高酸值原油的有机酸主要由环烷酸组成,且主要分布在300℃以上的重质馏分中;环烷酸的分子量分布情况与馏分的沸程趋势相一致,随着馏分变重、酸值增加,环烷酸的平均分子量增大、分布变宽、碳数范围增大;环烷酸结构以一环、二环、三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M盆地 高酸值原油 有机酸组成
下载PDF
中国泥盆纪聚煤作用的演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韩德馨 王延斌 +1 位作者 权彪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6,共6页
泥盆纪是中国聚煤期之一。它标志着晚古生代聚煤作用开始,并不断发展,到石炭二叠纪达到高峰,导致中国重要聚煤期的出现。华南泥盆纪沉积十分发育,其聚煤作用受地壳运动和海水进退的控制,显示了从西南到东北规律性的迁移。泥盆纪煤层是... 泥盆纪是中国聚煤期之一。它标志着晚古生代聚煤作用开始,并不断发展,到石炭二叠纪达到高峰,导致中国重要聚煤期的出现。华南泥盆纪沉积十分发育,其聚煤作用受地壳运动和海水进退的控制,显示了从西南到东北规律性的迁移。泥盆纪煤层是滨海或浅海环境的产物,某些煤含有多量的角质层物质,故称为角质残植煤,这与沉积环境及原始成煤质料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煤作用 角质 残植煤 泥盆纪 中国
下载PDF
Bongor盆地Baobab地区潜山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量:11
20
作者 文志刚 李威 +5 位作者 窦立荣 张光亚 杜业波 胡瑛 王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9-875,共7页
Baobab潜山油藏是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的主力油藏。以Baobab C-2井潜山油藏为例,从烃源岩生排烃史、构造热演化史、流体包裹体中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特征、显微荧光与测温技术等方面分析其油气成藏史。埋藏史的分析结果表明,Baobab地... Baobab潜山油藏是乍得Bongor盆地北部斜坡的主力油藏。以Baobab C-2井潜山油藏为例,从烃源岩生排烃史、构造热演化史、流体包裹体中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特征、显微荧光与测温技术等方面分析其油气成藏史。埋藏史的分析结果表明,Baobab地区Mimosa组+Prosopis组主力烃源岩在约90 Ma开始生烃,并于约80 Ma开始排烃,晚白垩世末约66 Ma达到生排烃高峰期,之后由于构造抬升作用,生烃作用停止。Baobab C-2井潜山油藏经历了晚白垩世80~55 Ma的原生油气充注阶段和古近纪约30 Ma的次生油气成藏事件。在晚白垩世期间石油的充注表现为充注强度程度不同的连续过程,开始于晚白垩世80 Ma的石油充注事件以较低成熟度原油为主,而发生于约70 Ma的第二期石油充注事件则以成熟油气为主,该期充注事件是形成现今油气分布格局的主要贡献者。古近纪发生的次生成藏事件代表因构造作用而引起油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 潜山 油气成藏年代 Bongor盆地 乍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