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漳州野生茶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双旭 周炎花 +2 位作者 朱元培 倪帆呈 《热带农业科学》 2020年第5期83-87,共5页
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将漳州野生茶鲜叶制成4个茶类,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工艺野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野生茶红茶花果蜜香浓郁,白茶清香带花蜜,乌龙茶清香带青花香,绿茶较清香带栗香花香。4个茶类野生茶均带有不... 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将漳州野生茶鲜叶制成4个茶类,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工艺野生茶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野生茶红茶花果蜜香浓郁,白茶清香带花蜜,乌龙茶清香带青花香,绿茶较清香带栗香花香。4个茶类野生茶均带有不同程度的苦感,其中绿茶滋味浓厚、苦涩味最明显;白茶味浓醇、甘爽,稍带苦;红茶的滋味浓醇、厚带甜,回味甘,微苦;乌龙茶滋味浓醇、爽口,微苦涩。审评得分:红茶(90.8分)>白茶(87.5分)>乌龙茶(86.5分)>绿茶(84.8分)。分析认为,采用不同工艺加工而成的野生茶红茶、白茶、乌龙茶品质优,不同茶类间品质成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各茶类香味风格特征明显,体现漳州野生茶多茶类适制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 工艺 茶类 品质
下载PDF
不同加工工艺对漳州野生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双旭 周炎花 +3 位作者 胡波 曾燕 《茶叶学报》 2020年第1期30-33,共4页
为探讨漳州野生茶加工红茶的适宜工艺,以漳州野生茶鲜叶为材料,采用晒红工艺、工夫红茶工艺和新工艺(摇青工艺),将漳州野生茶鲜叶制成红茶,比较不同工艺对野生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得的红茶品质最好,香型比较丰富,除甜香外... 为探讨漳州野生茶加工红茶的适宜工艺,以漳州野生茶鲜叶为材料,采用晒红工艺、工夫红茶工艺和新工艺(摇青工艺),将漳州野生茶鲜叶制成红茶,比较不同工艺对野生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得的红茶品质最好,香型比较丰富,除甜香外,多有花香、花果香、蜜香;茶汤浓度、甜度和鲜爽度协调融合,层次感好,改善了青、苦涩味,可应用于漳州野生红茶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 红茶 工艺 品质
下载PDF
营销茶艺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模式设计
3
作者 范春梅 蔡林明 《价值工程》 2019年第34期275-276,共2页
营销茶艺是以六大茶类等冲泡技艺为基础,在茶馆、茶店等茶行业中服务于茶及其相关茶产品营销过程的茶艺形式。目前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通过调研营销茶艺的发展现状,从理论到实践应用进行深入总结与分析,力求设计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营销茶... 营销茶艺是以六大茶类等冲泡技艺为基础,在茶馆、茶店等茶行业中服务于茶及其相关茶产品营销过程的茶艺形式。目前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通过调研营销茶艺的发展现状,从理论到实践应用进行深入总结与分析,力求设计出具有参考价值的营销茶艺应用模式,从而提升茶及其相关产品的营销成效,助力茶产业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茶艺 理论研究 应用模式 设计
下载PDF
闽南 一壶工夫茶的精神寄托
4
作者 《茶道》 2020年第2期24-27,共4页
许多外地人来到闽南,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无论是城里,还是偏远的乡间,家家户户都会热情地邀你坐下,喝茶,原本没喝茶习惯的人,常常被眼前的喝茶过程与一杯又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汤震慑。为什么要给客人一杯热茶?除了一份质朴无华的关爱与友善... 许多外地人来到闽南,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无论是城里,还是偏远的乡间,家家户户都会热情地邀你坐下,喝茶,原本没喝茶习惯的人,常常被眼前的喝茶过程与一杯又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汤震慑。为什么要给客人一杯热茶?除了一份质朴无华的关爱与友善,还因为这是闽南人的生活本身。那是柴米油盐之外的一种生活必需,某种程度上,日常的泡茶喝茶,营造了一种独特的闽南人的生活仪式,不刻意不奢华,每天的生活在一壶热茶中开始,又在—壶热茶中落下帷幕,与家人,与友人,与客人,与自己,都在一壶茶里浸泡岀生活的默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人 工夫茶 精神寄托 茶汤 泡茶 喝茶 外地人 客人
原文传递
寻茶太姥山
5
作者 《茶道》 2019年第4期70-75,共6页
我的行踪之于太姥山,大概是九牛一毛。然而以茶文化的角度感受太姥山,我想自己得到了精髓。这些年来旅行的经历,基本是'吾心安处是吾乡',不在于走过多少名山胜水、名胜古迹,只在于留在心里的风景有多清晰,哪怕,只是看到了一眼,... 我的行踪之于太姥山,大概是九牛一毛。然而以茶文化的角度感受太姥山,我想自己得到了精髓。这些年来旅行的经历,基本是'吾心安处是吾乡',不在于走过多少名山胜水、名胜古迹,只在于留在心里的风景有多清晰,哪怕,只是看到了一眼,或者,只到了那一处,从此深藏心底,便觉得万水千山走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姥山 白牡丹 老茶园
原文传递
流淌在血脉里的馨香
6
作者 《茶道》 2019年第5期20-23,共4页
工夫茶,强调泡饮茶的功夫,即对泡茶与品茶的讲究,从器具、茶品到泡茶的细节,以及泡茶与品茶在人们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闽南的工夫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底蕴。时光倒流到1987年,当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 工夫茶,强调泡饮茶的功夫,即对泡茶与品茶的讲究,从器具、茶品到泡茶的细节,以及泡茶与品茶在人们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闽南的工夫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底蕴。时光倒流到1987年,当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套鎏金银质茶具以及只见于传说的'秘色瓷'茶碗,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茶文化的面貌真实不虚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同年在福建南部的漳浦县盘陀镇庙铺村,一座明代万历年间户部侍郎卢维祯的夫妇合葬墓中,赫然出土了一把底款清晰地刻着“时大彬制”的覆鼎足盖圆紫砂壶,壶中静静地装着明代的茶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茶 风味绝佳 武夷岩茶 紫砂壶
原文传递
敦煌恋歌
7
作者 《闽南风》 2017年第2期33-35,共3页
十几年来,敦煌一直在我心底柔软地存在着。 从地图上看,敦煌于我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偏远得近于孤寂。然而去敦煌是我的梦想。梦想像一个珍贵的小生命,无论中间经历了生活怎样的变迁磨砺,它始终在心里等待。十几年前,我刚上大... 十几年来,敦煌一直在我心底柔软地存在着。 从地图上看,敦煌于我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偏远得近于孤寂。然而去敦煌是我的梦想。梦想像一个珍贵的小生命,无论中间经历了生活怎样的变迁磨砺,它始终在心里等待。十几年前,我刚上大学,学的是历史专业。这是一个和我的个性非常契合的专业。我喜欢安静地读书和细致地思考。那时,读书是最快乐的事,那时,我也只能在文字中认识宇宙和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原文传递
雪山问茶
8
作者 《茶道》 2018年第12期74-77,共4页
第一次听说闽南有座海拔一千多米的雪山,还喝到那儿所产的高山铁观音,是在三年前。带着几名学生,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起煮水沏泡,在茶汤里领略着雪山的气象,没有人去提起茶名,只是专注地感受,细水长流,幽微曼妙。兰香隐隐,在清冷的夜晚... 第一次听说闽南有座海拔一千多米的雪山,还喝到那儿所产的高山铁观音,是在三年前。带着几名学生,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一起煮水沏泡,在茶汤里领略着雪山的气象,没有人去提起茶名,只是专注地感受,细水长流,幽微曼妙。兰香隐隐,在清冷的夜晚格外动人。舌头浸泡在美好的甘甜中,不易察觉的苦成为茶的风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原文传递
现代荷花茶宴
9
作者 《福建茶叶》 2020年第11期84-85,共2页
茶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活动。荷花茶宴作为主题茶宴的一种,融入了悠久的历史中关于荷花与茶的物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天福茶博物院的荷花茶宴,以荷花茶的文化为载体,是当代茶事活动中一种很有特色的现象。从荷花茶的制作、到茶宴内... 茶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活动。荷花茶宴作为主题茶宴的一种,融入了悠久的历史中关于荷花与茶的物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天福茶博物院的荷花茶宴,以荷花茶的文化为载体,是当代茶事活动中一种很有特色的现象。从荷花茶的制作、到茶宴内容的丰富、茶宴流程的设计,呈现了荷花与茶的深层契合,既传承了历史上荷花茶的雅趣,又表现出现代人生活的清简追求,是现代高品位茶事活动的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宴 荷花 文化
下载PDF
闽南功夫茶溯源研究
10
作者 严利人 《中国茶叶》 2020年第9期72-77,共6页
闽南功夫茶,历经数百年而长盛不衰,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一种鲜活样本。文章从茗饮历史、文字记载、出土文物、发展趋势等视角进行独创性归纳梳理,提出真正的功夫茶习俗的源头在闽南漳州,漳浦是主要发祥地的观点。
关键词 闽南功夫茶 溯源 茶文化
下载PDF
从古代茶诗解读古人的竹茶情缘
11
作者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0-153,共4页
茶与竹子,同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须臾不可或缺的物品,也各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风格独具的文化形态。茶是特殊的,茶无限地丰富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同样,竹子在千百年的时间里深深滋养着中国人尤其是文人的心灵,在古... 茶与竹子,同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须臾不可或缺的物品,也各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风格独具的文化形态。茶是特殊的,茶无限地丰富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同样,竹子在千百年的时间里深深滋养着中国人尤其是文人的心灵,在古代文人眼中,竹子俨然成了一种高雅的象征。在茶的世界里,竹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一部古典茶文化,常常是茶竹交相辉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茶器 品茗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