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对屈光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婉琪 +2 位作者 黄惠春 王耿 王振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对屈光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21例27眼,记录术后1 d、...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对屈光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21例27眼,记录术后1 d、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屈光度,使用IOL Master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角膜曲率,使用Tomey SS1000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测量有效晶状体位置,观察术后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的位移,并分析其对术后屈光度的影响。结果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屈光度分别为(-1.59±1.64)D、(-1.80±1.66)D、(-1.47±1.39)D,术后各时间点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5,P=0.746)。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术后屈光度变化与人工晶状体位移呈正相关(r=0.355,P=0.008),且术后1个月绝对屈光度误差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514,P=0.006),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术后1个月绝对屈光度误差与术前角膜曲率及晶状体厚度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是术后屈光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眼轴越长术后绝对屈光误差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 屈光度 有效晶状体位置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婉琪 +2 位作者 黄惠春 王耿 王振茂 《眼科学报》 2019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的变化。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21例共27眼,记录术后1 d、1周、1个月视力、屈光度、有效晶状体位置。结果:高度近视合并...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的变化。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21例共27眼,记录术后1 d、1周、1个月视力、屈光度、有效晶状体位置。结果: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有效晶状体位置分别为(4.17±0.39),(4.09±0.38),(4.31±0.44) mm,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晶状体位置的实际轴向运动为(0.19±0.13) mm,与晶状体厚度呈正相关(r=0.648,P<0.001),与术前眼轴无相关关系(r=0.227,P=0.25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1 d至1周人工晶状体轻度前移而造成近视偏移,而术后1个月时则呈远视偏移,且术后有效晶状体位置位移与术前晶状体厚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有效晶状体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