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相沉淀法在无机包覆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关毅 张金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8-90,101,共4页
结合近来非均相沉淀法在颗粒包覆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对利用该法进行颗粒包覆时的一些关键因素:覆层前驱物溶液浓度、体系pH值、基体颗粒的分散、包覆类型等作了较系统论述。
关键词 非均相沉淀 颗粒包覆 控制 分散
下载PDF
伯克利分校化学学院课程评估研究
2
作者 关毅 傅虹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5年第S1期4-7,共4页
本文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杰弗里(Jeffrey A.Reimer)教授开设的“分离工程”和“化学过程分析”两门课程为例,在对该院的教师评价系统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值得我国高等工程院校研究、思考、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化学化工 课程评估
下载PDF
双核金属酞菁的制备及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催化氧化性能
3
作者 张娟 胡颜荟 +3 位作者 任腾杰 李俊盼 赵地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3-1499,共7页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双核酞菁钴,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反应底物,考察双核酞菁钴对DBT催化氧化性能,筛选出较优催化剂,并进行脱硫反应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双核酞菁钴具有较好的催... 采用微波法合成了双核酞菁钴,并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反应底物,考察双核酞菁钴对DBT催化氧化性能,筛选出较优催化剂,并进行脱硫反应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双核酞菁钴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在室温下、双核酞菁钴用量为0.01 g(cat)/5 m L、空气流量为80 m L/min、反应温度为40℃、反应1 h,DBT脱硫率达到97.17%。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效果无明显下降。氧化产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分析为DBTO2。对芳香烃及烯烃进行了催化氧化实验,发现该工艺对油品的质量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酞菁钴 二苯并噻吩 催化氧化 脱硫
下载PDF
Zr交联煤系高岭土基柱层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
4
作者 关毅 周先锋 +2 位作者 孔浩 张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4-45,共2页
通过聚合锆离子对层状硅酸盐高岭土进行交联制备了锆交联高岭土基柱层分子筛,并对其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锆交联高岭土的比表面积是原土的5~8倍,其层间距由0.72nm增加到1.42nm.热重分析也证明了锆离子对高岭土的交联.高岭土交联... 通过聚合锆离子对层状硅酸盐高岭土进行交联制备了锆交联高岭土基柱层分子筛,并对其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锆交联高岭土的比表面积是原土的5~8倍,其层间距由0.72nm增加到1.42nm.热重分析也证明了锆离子对高岭土的交联.高岭土交联后表面酸量增加,表面有各种强弱不同的酸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交联 柱层分子筛
下载PDF
不同温度、压力下渣油流变性质的研究
5
作者 张吉玲 刘雪 《山东化工》 CAS 2014年第9期68-70,共3页
利用流变仪研究了渣油在较高温度、压力下渣油的流变性质。结果表明,当温度在160-280℃、压力为6MPa 时,渣油表现为牛顿型流体特性,粘温曲线符合指数关系;温度为280℃,升高压力,渣油为牛顿型流体,粘度略有减小。
关键词 渣油 温度 压力 流变性质
下载PDF
火电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指标数据质量分析
6
作者 潘鹏 杨晔 +1 位作者 朱美 《环境影响评价》 2017年第1期23-27,共5页
建设项目环评指标数据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环境管理宏观决策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而其数据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开展火电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指标数据质量研究,分析火电环评指标数据的主要内容,提出一套火电环评指标数据... 建设项目环评指标数据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环境管理宏观决策等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而其数据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开展火电行业建设项目环评指标数据质量研究,分析火电环评指标数据的主要内容,提出一套火电环评指标数据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开展指标数据的质量评价实践,并提出改进后续火电环评指标数据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 环评指标 数据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