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1
作者 齐猛 曲鑫 +5 位作者 徐跃峤 陈文劲 王娜 蒋丽丹 王宁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老年重症aSAH患者49例,年龄≥65岁,且Hunt-Hess分级Ⅲ~Ⅴ级,经头部CT诊断有蛛网膜...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老年重症aSAH患者49例,年龄≥65岁,且Hunt-Hess分级Ⅲ~Ⅴ级,经头部CT诊断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经DSA或CT血管成像证实为单发颅内责任动脉瘤。患者均予以多模态监测基础上的集束化神经重症监护治疗,对颅内动脉瘤采用开颅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动脉瘤处理后进行重症监护治疗。根据患者出院后30 d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分级结果评估预后,其中Ⅳ~Ⅴ级为预后良好,Ⅰ~Ⅲ级为预后不良,并分为预后良好组(17例)和预后不良组(32例)。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责任动脉瘤部位、Hunt-Hess分级;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痉挛、新发脑梗死、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贫血和电解质紊乱(钠或钾离子异常)。对老年重症aSAH患者进行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并对其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9例患者住院时间为9~40 d,平均(17±7)d;住院期间死亡2例,存活的4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死亡1例,病死率为6.1%(3/49);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38.8%(19/49),新发脑梗死发生率为24.5%(12/49),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7.3%(33/49),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2.4%(11/49),低蛋白血症发生率49.0%(24/49),贫血发生率为53.1%(26/49),电解质紊乱发生率83.7%(41/49)。(2)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责任动脉瘤部位和动脉瘤处理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组Hunt-Hess分级Ⅲ、Ⅳ、Ⅴ级分别为11、5、1例,预后不良组Hunt-Hess分级Ⅲ、Ⅳ、Ⅴ级分别为3、21、8例,两组不同程度Hunt-Hess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749,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年患者 HUNT-HESS分级 预后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侯青 徐跃峤 +5 位作者 王宁 张鸿祺 李桂林 何川 叶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在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203例患者(其中破裂动脉瘤45例,未破裂动脉瘤158例)中发生围...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在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203例患者(其中破裂动脉瘤45例,未破裂动脉瘤158例)中发生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11例患者(13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1例患者接受13枚支架置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4%(11/203),破裂动脉瘤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1.1%(5例);未破裂动脉瘤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3.8%(6例)。破裂动脉瘤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均为2.2%;术后再出血2例,发生率为4.4%;麻醉诱导期出血1例,发生率为2.2%。未破裂动脉瘤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和术后支架相关缺血各3例,发生率均为1.9%;无麻醉诱导期出血和术后再出血。随访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2分2例,3分1例;8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为3.9%。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可发生支架相关缺血、动脉瘤术中及术后出血等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重残甚至死亡,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长时程亚低温治疗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曲鑫 王光明 +3 位作者 王宁 陈文劲 徐跃峤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 探讨长时程亚低温治疗对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行长时程亚低温治疗的高分级aSAH患者,其中24例行显微外科动... 目的 探讨长时程亚低温治疗对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8例行长时程亚低温治疗的高分级aSAH患者,其中24例行显微外科动脉瘤夹闭术,34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出院后对患者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 58例高分级aSAH患者长时程亚低温治疗的时程为5~14 d,平均(7.0±4.4)d.治疗期间,37例(63.8%)患者出现心律失常,50例(86.2%)出现低血压,8例(13.8%)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54例(93.1%)出现胃肠动力障碍,8例(13.8%)出现应激性溃疡;30例(51.7%)出现肺炎,4例(6.9%)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8例(48.3%)出现脑血管痉挛;21例(36.2%)出现寒战;17例(29.3%)出现凝血功能障碍;15例(25.9%)出现应激性高血糖,13例(22.4%)出现低白蛋白血症;6例(10.3%)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10例(17.2%)出现迟发性脑缺血.8例(13.8%)患者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后Hunt-Hess高分级(Ⅳ、Ⅴ级)及脑血管痉挛是影响患者在长时程亚低温治疗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 <0.05).46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3±1.9)个月.其中56.5%(26/46)的患者预后良好,43.5%(20/46)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的患者中,6例死亡,14例中、重度残疾.结论 长时程亚低温疗法能改善高分级aSAH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低温 人工 治疗结果 预后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脑室外引流相关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凯 徐跃峤 +2 位作者 王宁 陈文劲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EVD)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外科监护室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行EVD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脑室感染发病率、抗菌药物使用、合并感染、致病菌、导管引流时间、留取脑脊液标本频率等进...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EVD)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外科监护室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行EVD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脑室感染发病率、抗菌药物使用、合并感染、致病菌、导管引流时间、留取脑脊液标本频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患者48例,颅脑肿瘤患者7例,其他疾病3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25例。结果共纳入58例患者、456个导管日的资料,感染率为8.6%,10.9/1 000导管日,导管引流时间(≥11 d,Wals=4.8、RR=17.3、95%CI:1.4~218.3、P=0.028)、留取脑脊液标本频率(≤2 d,Wals=5.3、RR=15.3、95%CI:1.5~243.7,P=0.022)以及合并肺部感染(RR=7.8、95%CI:0.8~74.8,P=0.04)均为EVD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导管引流时间长、留取脑脊液标本频率高以及合并肺部感染可能增加EVD相关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脑室外引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计划拔管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淑娟 徐跃峤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4期184-186,189,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插管计划拔管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气管插管、带管时间>48 h、进行过气管插管拔管操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与拔管结果相关的影响因素,比较拔管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因素...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插管计划拔管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我科重症监护室进行气管插管、带管时间>48 h、进行过气管插管拔管操作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与拔管结果相关的影响因素,比较拔管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因素的差异,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病例108例,拔管失败19例,成功89例。2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浅快指数、咳嗽反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浅快指数及咳嗽反射可能是影响气管插管计划拔管成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气管插管 拔管 重症监护
下载PDF
动脉血乳酸水平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曲鑫 李任伟 +6 位作者 欧斯奇 徐跃峤 尚峰 齐猛 蒋丽丹 王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5-790,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6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责任动脉瘤位于前循环136例,位于后循环30例;经开颅手术夹闭治疗57...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66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责任动脉瘤位于前循环136例,位于后循环30例;经开颅手术夹闭治疗57例,血管内治疗99例,血管内治疗+手术夹闭治疗2例,仅内科保守治疗8例。根据入重症监护室72 h内最高血乳酸水平分为乳酸正常组(血乳酸≤2.2 mmol/L)和乳酸增高组(血乳酸>2.2 mmol/L)。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的预后,1~3分为预后不良,4~5分为预后良好。比较两组入院Hunt-Hess分级、责任动脉瘤部位、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等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影响aSA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66例患者中,54例(32.5%)出现乳酸增高。乳酸正常组(112例)与乳酸增高组在基础疾病、责任动脉瘤部位及治疗方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院Hunt-Hess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酸增高组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缺血(DCI)、低白蛋白血症及贫血的发生率均高于乳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酸增高组出院及随访时预后不良患者的比例均高于乳酸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Hunt-Hess分级、脑血管痉挛、DCI、低白蛋白血症、贫血、动脉血乳酸水平是影响aSAH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Hunt-Hess分级≥Ⅲ级(OR=4.424,95%CI:1.029~19.025,P=0.046)、脑血管痉挛(OR=4.140,95%CI:1.197~14.326,P=0.025)、低白蛋白血症(OR=5.385,95%CI:1.142~25.396,P=0.033)、贫血(OR=8.341,95%CI:1.579~44.051,P=0.012)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升高(OR=7.997,95%CI:2.313~27.651,P=0.001)是影响aSAH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SAH患者急性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可能与入院Hunt-Hess分级、脑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乳酸 预后 重症监护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革兰阴性菌致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9
7
作者 徐跃峤 王宁 +2 位作者 陈文劲 段婉茹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88-99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革兰阴性(G-)菌致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连续收治的19例急性化脓性脑室炎患者,分析其细菌学结果、临床治疗及预后。结...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革兰阴性(G-)菌致急性化脓性脑室炎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9月至2014年8月连续收治的19例急性化脓性脑室炎患者,分析其细菌学结果、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所有患者脑室引流脑脊液细菌涂片均为G-菌,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室内积脓。脑脊液细菌培养18例阳性,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粘质沙雷菌2例,嗜麦芽假单胞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1例细菌培养阴性。所有病例去除引起感染的导管,行脑室外引流,根据病情脑室内灌洗联合静脉用药和脑室内抗生素治疗,随访3个月至3年。经过治疗2~8周,14例治愈(74%),5例死亡(26%)。治愈的患者中8例因脑积水于感染治愈2~6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无再次感染;意识恢复清醒12例,2例感染前已处于植物状态患者无改善。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急性化脓性脑室炎主要由G-菌引起,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特别是明确病原菌、及时予以脑室灌洗、脑室引流联合静脉及脑室内抗生素治疗,能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炎 革兰阴性菌 重症监护病房 鲍曼不动杆菌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临床教学中教与学的冲突及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宁 徐跃峤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4年第5期509-511,共3页
在临床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教与学这两个因素互相适应,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而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临床实践中,由于神经重症专业的特殊性,这两种因素会呈现出一些冲突,进而影... 在临床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教与学这两个因素互相适应,使得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而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临床实践中,由于神经重症专业的特殊性,这两种因素会呈现出一些冲突,进而影响临床教学的效果.结合近年临床带教实践,提出教师与学生存在的几组矛盾,即学生偏重临床技术操作与教师重视诊疗决策思维之间的矛盾,教师重视基础理论的应用与学生掌握常见疾病特征的矛盾,教师关注A(气道)、B(呼吸)、C(循环)等生命体征与学生面对大量监测数据理解的矛盾.针对矛盾冲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临床教学 重症监护 神经外科
原文传递
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恶性脑静脉血栓九例报告 被引量:7
9
作者 董晓辉 徐跃峤 +3 位作者 王宁 陈文劲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45,共6页
目的评价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恶性脑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采用开颅减压手术治疗9例恶性脑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结果 9例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目的评价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恶性脑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采用开颅减压手术治疗9例恶性脑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结果 9例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9分,7例存活,2例死亡。6例患者(术前GCS 8分1例,6分3例,4分1例,3分1例)经减压手术治疗联合其他控制颅内压治疗,病情得到缓解,恢复较好[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4~5分];1例(术前GCS 4分)术后重残(GOS 3分);1例(GCS 3分)出院时仍为深昏迷状态(GOS 2分),1个月后死于并发症;1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GCS 5分)行开颅减压术后瞳孔未回缩,循环衰竭,放弃治疗死亡。均未出现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7例存活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至少6个月,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为2~3。随访4个月至5年,复查头部MRI,未发现静脉窦血栓复发,3个月后6例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0~2分。另外1例患者(术前GCS 4分)出院4个月后出现手术部位同侧脑出血,停止抗凝并保守治疗20 d后好转(mRS 4分)。结论对于恶性脑静脉血栓患者,出现急性脑疝或有脑疝倾向时,急诊行开颅减压手术有可能挽救生命,并使患者达到较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 减压手术 脑出血 脑疝 预后
下载PDF
联合监测PCT、CRP、PLT应用于神经外科ICU重症感染患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宁 +1 位作者 陈文劲 徐跃峤 《现代医学》 2017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与神经外科ICU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ICU...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与神经外科ICU重症感染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0例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ICU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进入ICU病发24 h内使用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进行评估。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分析患者PLT水平;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CRP及PCT水平。将所有患者依照预后效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两组患者PCT、CRP、PLT指标差异。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CRP及PCT水平阳性者比例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血清CRP及PCT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PLT阳性者比例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PLT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PCT、CRP与SOFA呈正相关(r=0.683,P=0.000;r=0.602,P=0.046),与APACHEⅡ呈正相关(r=0.751,P=0.001;r=0.694,P=0.022);PLT与SOFA、APACHEⅡ呈负相关(r=-0.612,P=0.023;r=-0.632,P=0.007)。结论:联合检测ICU重症感染患者血清中PCT和CRP水平及PLT计数,可评估患者病情,作为患者预后判断的依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血小板 重症感染 预后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术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脑室炎的治疗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跃峤 王宁 +1 位作者 陈文劲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术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脑室炎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脑室炎病例。所有病例经脑室外引流,急性期行抗生素脑室内灌洗,联合静脉用药,对疗效进行分...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术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脑室炎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我院神经外科监护室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脑室炎病例。所有病例经脑室外引流,急性期行抗生素脑室内灌洗,联合静脉用药,对疗效进行分析,并随访1-3年。结果 5例治愈,脑脊液细菌培养转阴时间7-35 d,平均(15.8±2.7)d;1例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因难治性颅高压导致脑疝,院内死亡。治愈患者均因脑积水2-6周行分流手术,无再次感染,其中4例预后较好,1例原发病为脑外伤后植物状态患者无改善。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导致急性化脓性脑室炎,必须尽早诊断,及时予以治疗,早期脑室灌洗、脑室引流联合静脉及脑室内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炎 鲍曼不动杆菌 神经外科 美罗培南 氨苄西林/舒巴坦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早期并发症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宁 赵瑞林 +2 位作者 徐跃峤 凌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以为其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无对照随访研究方法分析115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 115例患者,2例失访,3例死亡,余110...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以为其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无对照随访研究方法分析115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处理方法。结果 115例患者,2例失访,3例死亡,余110例均随访至手术后90 d。36例患者(32.73%)发生并发症,其中分流管脑室端置入位置异常17例(15.45%);11例脑脊液引流通畅,未予处理,6例再次手术重新置管。余19例分别为分流管相关性感染6例(5.45%)、脑实质或脑室出血4例(3.64%)、过度分流4例(3.64%)、分流管堵塞3例(2.73%)、分流管皮下隧道破溃2例(1.82%);17例手术修管或择期再次手术,余2例保守治疗。结论现代医学条件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详细的手术前评价及严格的手术中规范化操作,是降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膜分流术 手术后并发症 前瞻性研究 随访研究
下载PDF
意识障碍患者静息态脑网络对针刺合谷、太冲穴的反应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淑娟 +1 位作者 王宁 徐跃峤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病人静息态脑网络对针刺合谷、太冲的反应性。方法:以后扣带作为种子点,做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然后对意识障碍病人静息态脑网络在针刺合谷、太冲前后的反应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默认网络和额顶网络。结果:默认... 目的:探讨意识障碍病人静息态脑网络对针刺合谷、太冲的反应性。方法:以后扣带作为种子点,做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然后对意识障碍病人静息态脑网络在针刺合谷、太冲前后的反应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默认网络和额顶网络。结果: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强度在针刺前后未发生显著变化,后扣带回与额顶控制网络中的额上回及缘上回的拮抗作用在针刺后显著增强。结论:针刺合谷、太冲可能对意识障碍病人负责内外部意识的2个网络之间功能交互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静息态 针刺 默认网络 额顶控制网络
下载PDF
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在提升神经外科重症医师职业胜任力中的效果评价
14
作者 赵浩 曲鑫 +4 位作者 齐猛 尚峰 徐跃峤 王宁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4期97-99,113,共4页
评估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在提升神经外科重症医师职业胜任力中的效果,旨在提高神经外科重症医师的临床决策、操作技术、团队合作及沟通技能。本研究招募24名于2023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重症医学培训的学员。其中12名... 评估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在提升神经外科重症医师职业胜任力中的效果,旨在提高神经外科重症医师的临床决策、操作技术、团队合作及沟通技能。本研究招募24名于2023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行重症医学培训的学员。其中12名学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通过临床讲座、书面教材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另外12名学员采用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实验组),根据每位学员的职业能力、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阶段制定教学计划。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学员在重症监护和操作技术等方面的表现,评估两种教学方法在提升神经外科重症医师职业胜任力中的效果。培训1年后,实验组学员的重症监护和操作技术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t=–3.526,P=0.001);实验组学员的神经重症医师核心知识和技能显著高于对照组(t=–1.888,P=0.045)。结果显示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升神经外科重症医师的职业胜任力,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及操作技术能力提升方面。通过有针对性地课程设计和训练,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可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及职业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个体化教学模式 神经外科重症医师 职业胜任力 教育方法 效果评估
下载PDF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监护治疗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宁 徐跃峤 +7 位作者 曲鑫 陈文劲 齐猛 张雷 谢华勰 温晓辉 吴佳宁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行重症监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60例重症aSAH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多模态监测下采用阶梯状集束化方法治... 目的 探讨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行重症监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60例重症aSAH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多模态监测下采用阶梯状集束化方法治疗.存活患者出院30 d后行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统计所有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60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的时间为9-42d,平均(16.9±7.5)d.其中38.1%(61/160)的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25.0% (40/160)出现脑梗死,60.6% (97/160)出现肺感染,31.3%(50/160)出现肝功能异常,58.8%(94/160)出现低蛋白血症,51.9% (83/160)出现贫血,78.1% (125/160)出现电解质紊乱.经分析发现随着Hunt-Hess分级增高,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包括: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贫血和电解质紊乱,均P〈0.05).住院期间死亡10例.存活的1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4例死亡.本组患者整体预后良好率为41.3% (66/160),预后不良率为58.7%(94/1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unt-Hess分级(OR =0.117,95% CI:0.054 -0.252,P〈0.001)和电解质紊乱(OR=0.306,95% CI:0.108 -0.867,P=0.02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采用阶梯状集束化方法可改善重症aSAH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重症监护 治疗结果 预后
原文传递
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与脑脊液置换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150例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宁 +1 位作者 陈文劲 徐跃峤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和脑脊液置换术用于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取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取脑脊液... 目的分析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和脑脊液置换术用于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取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取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当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停止时间、头部疼痛感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所用时间、CSF压力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再出血、脑部血管异常、脑积水等情况的出现概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4天,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减少血液中活性物质的刺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 脑脊液置换术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跃峤 +2 位作者 王宁 陈文劲 蒋丽丹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10期947-949,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PDT)后的并发症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以为此类患者的治疗和抢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2005-2015年进行PDT的病例578例,分析并发...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PDT)后的并发症临床特点和救治方法,以为此类患者的治疗和抢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2005-2015年进行PDT的病例578例,分析并发症种类、处置方法和预后。随访3月至1年。结果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18例,并发症分别为出血、伤口感染、气管黏膜损伤造成窒息、气道内肉芽组织引起气道狭窄、皮下气肿、纵隔气肿等。经过对症处理和积极抢救,多数痊愈,无直接与手术相关死亡。结论 PDT在神经外科重症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损伤较小,但仍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需要神经重症医师了解和重视,及时处理救治,减少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 手术并发症 神经外科 气道管理
原文传递
神经外科肺部感染者的细菌学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跃峤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肺部感染者病原菌的种类、构成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于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痰液进行菌原种类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分析。结果通过菌株鉴定在62例肺部感染者中检测出致病菌...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肺部感染者病原菌的种类、构成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于本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痰液进行菌原种类和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分析。结果通过菌株鉴定在62例肺部感染者中检测出致病菌1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6株(占69.7%),革兰阳性菌29株(占26.6%),真菌4株(占3.7%);在革兰阴性菌中,构成比占前3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占22.9%、鲍曼不动杆菌占19.3%、肺炎克雷伯菌占13.8%。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提示3种革兰阴性菌均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性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为92%、鲍曼不动杆菌为84%、肺炎克雷伯菌为92%。结论颅脑损伤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有效地处理肺部感染对于颅脑损伤的修复也有重要意义,亚胺培南对于大部分的革兰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敏感性,适合作为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颅脑损伤 病原菌 抗菌药物 敏感性
原文传递
远隔缺血适应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齐猛 徐跃峤 +4 位作者 王宁 蒋丽丹 陈文劲 曲鑫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11期1148-1152,共5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2017年11月-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2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对2017年11月-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2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RIC干预,每例患者7 d内进行5次干预,并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及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包括R、K、Angle、MA、EPL、LY30、A、CI、G、A30等参数),血管超声监测干预前后加压肢体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1)RIC干预前后,患者APTT和D-二聚体无显著性变化,PTA在干预后下降(t=3.171,P=0.004);PT(t=-2.581,P=0.017)、INR(t=-3.309,P=0.003)和Fib(t=-2.304,P=0.031)在干预后略有升高,但其平均值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2)RIC干预前后,患者TEG参数中仅MA略有升高(t=-2.173,P=0.040),但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其他参数R、K、Angle、EPL、LY30、A、CI、G、A30均无显著性变化。(3)RIC干预前后,患者均未见加压肢体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 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RIC不会导致患者加压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中RIC在影响凝血功能方面的安全性得到初步证实,但还需进一步确证和有效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远隔缺血适应 凝血功能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超声评估远隔缺血适应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齐猛 王宁 +4 位作者 蒋丽丹 陈文劲 曲鑫 徐跃峤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第2期76-78,94,共4页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aSAH患者24例,所有患者在aSAH后72 h内接受动脉瘤夹闭和栓塞治疗,术...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适应(RIC)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aSAH患者24例,所有患者在aSAH后72 h内接受动脉瘤夹闭和栓塞治疗,术后7 d内进行RIC干预5次。在RIC干预前、后采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评估脑血流,包括前循环: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同侧MCA/颈内动脉(ICA)终末段血流速度比值(ratio);后循环: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颅内段(VA)、基底动脉(BA)。RIC干预结束后复查头颅CT或MRI,判断有无新发梗死。结果:RIC干预后,患者前循环血流R-MCA、L-ACA及R-ratio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升高幅度均<20%,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C干预后,患者后循环血流L-VA及BA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升高幅度均<20%,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IC干预结束后,CT或MRI均未发现新发脑梗死。结论:RIC干预在aSAH应用中对脑血流影响不明显,未导致新发脑梗死,其安全性得到初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远隔缺血适应 经颅超声多普勒 脑血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