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能谱成像定量碘基物质图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4
1
作者 吴华伟 程杰 +5 位作者 李剑颖 华佳 殷焱 许建荣 朱荣 华小兰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27-730,共4页
目的评价CT能谱成像定量碘基物质图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怀疑PE的患者行CT常规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并进行数据后处理,同时获得单能量肺CTA及碘基物质图像。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记录栓子的位置、数目及栓塞程度;分... 目的评价CT能谱成像定量碘基物质图对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53例怀疑PE的患者行CT常规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并进行数据后处理,同时获得单能量肺CTA及碘基物质图像。观察肺动脉内有无栓子,记录栓子的位置、数目及栓塞程度;分析碘基物质图表现,记录肺内灌注异常的位置及数目,测量碘含量。计数资料比较采用Х^2检验,不同碘含量比较分别采用两样本的秩和检验及符号秩和检验。结果33例患者的碘基物质图密度均匀,CTA未显示PE;19例患者共显示93个栓子,其中肺叶26个,肺段54个,亚段13个。51个栓子为闭塞性,42个栓子为非闭塞性。所有闭塞性栓塞均有灌注减低表现,非闭塞性栓塞中11个显示灌注降低。CTA栓子的栓塞程度与肺内有无灌注减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39.94,P〈0.01)。正常肺实质区[(1.92±0.54)g/L]与灌注减低区[(0.30±0.20)g/L]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3,P〈0.01)。PE低灌注区抗凝治疗前[(0.26±0.23)g/L]与治疗后[(0.94±0.50)g/L]的碘基物质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P〈0.01)。结论CT能谱成像可以为PE提供定性、定量分析,可以作为评价病变程度以及指导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栓塞
原文传递
肺部疾病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的参数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华伟 路青 +3 位作者 程杰 许建荣 戈欣 李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探讨肺部疾病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DWIBS)的最佳扫描技术。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接受了DWIBS成像,通过ADC值、质量指数、SNR及AppCNR来评价不同扫描技术:屏气扫描和自由呼吸扫描;不同b值的选择,...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扫描参数的图像质量,探讨肺部疾病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DWIBS)的最佳扫描技术。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接受了DWIBS成像,通过ADC值、质量指数、SNR及AppCNR来评价不同扫描技术:屏气扫描和自由呼吸扫描;不同b值的选择,分别采用0、250s/mm2、500s/mm2、800s/mm2进行扫描;SE-EPISPIR与STIR-EPI的比较;采用4mm及9mm层厚观察薄层DWI的可行性。最后评价高分辨率MPR及MIP图像的可行性。结果:自由呼吸扫描的质量指数、SNR及AppCNR高于屏气扫描(P<0.01);图像质量指数及AppCNR以b=500s/mm2最高(P=0.000);STIR-EPI质量指数较高(P<0.05);STIR的Ap-pCNR优于SPIR(P<0.05)。自由呼吸4mm的质量指数优于自由呼吸9mm质量指数(P<0.05),SNR与AppCNR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5)。TR值6000ms、8000ms的AppCNR高于TR值4000ms(P<0.05),图像质量指数与SNR以及病灶的ADC值变化均很小(P>0.05)。结论:采用自由呼吸,b=500s/mm2,层厚4mm,STIR脂肪抑制技术以及TR值6000ms以上可以获得高质量的DWIBS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背景抑制磁共振扩散成像 肺部疾病
下载PDF
能谱CT成像在鉴别周围型肺癌和肺炎性肿块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3
作者 侯唯姝 殷焱 +3 位作者 程杰 许建荣 华小兰 吴华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32-835,共4页
目的 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和肺炎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 对60例肺内孤立性肿块(周围型肺癌35例、肺炎性肿块25例)行宝石CT能谱模式(GSI)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分别测量病灶中央区、周围区的... 目的 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和肺炎性肿块中的价值.方法 对60例肺内孤立性肿块(周围型肺癌35例、肺炎性肿块25例)行宝石CT能谱模式(GSI)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分别测量病灶中央区、周围区的碘浓度,计算其与同层面胸主动脉碘浓度的比值即标准化碘浓度(NIC),同时计算病灶中央区与周围区标准化碘浓度之差的绝对值(dNIC).自动获取能谱衰减曲线并计算其斜率(λHU).测量数据以M(Q1,Q3)表示,分别对上述参数进行2组独立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能谱模式双期扫描周围型肺癌中央区NIC值均明显低于炎性肿块:动脉期分别为0.03(0,0.05)和0.12(0.07,0.20),静脉期分别为0.14(0.12,0.19)和0.30 (0.21,0.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14、-3.70,P值均<0.01).而周围型肺癌dNIC值明显高于炎性肿块:动脉期分别为0.08 (0.05,0.11)和0.04(-0.02,0.08),静脉期分别为0.23(0.17,0.34)和0.07(-0.04,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6、-4.00,P值均<0.05).双期扫描中周围型肺癌λHU值均低于肺炎性肿块:动脉期分别为1.03(0.67,1.67)和2.75(1.61,3.19),静脉期分别为1.58 (1.30,2.17)和3.25(2.37,4.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90、-4.42,P值均<0.01).ROC曲线显示以静脉期λHU=2.11为阈值时,对2组病变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可达89%,特异度可达91%.结论 运用能谱CT成像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对周围型肺癌和肺炎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超声造影与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梅莹 程杰 +1 位作者 万晓燕 狄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超声造影(CEUS)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效果,为HIFU治疗患者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49...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超声造影(CEUS)检查与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疗效的评估效果,为HIFU治疗患者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临床指导。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49例子宫肌瘤患者(288个子宫肌瘤),分别用CEUS和增强MRI检查对HIFU治疗前子宫肌瘤的血供进行预估;并在HIFU治疗后通过两名观察者CEUS评估即刻疗效,以排除人为干扰;对HIFU治疗后即刻CEUS与增强MRI检查的疗效评估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术前增强MRI检查中子宫肌瘤病灶最大血管直径,预估HIFU治疗疗效。结果:(1)HIFU治疗前,增强MRI和CEUS评估子宫肌瘤血供的AUC分别为0.717和0.769,一致性好(Kappa 0.738,P<0.001);但在T2WI低信号的病例中仍可见CEUS血供丰富的Ⅲ级(23例)和Ⅳ级(4例)肌瘤。(2)HIFU治疗后,两名观察者CEUS疗效评估的一致性非常好(Kappa 0.933,P<0.001)。(3)HIFU治疗后,两种方法评估的符合率86.11%(248/288),疗效评估的一致性好(Kappa 0.716,P<0.001);但在评估有差异的40个子宫肌瘤中,有31个CEUS评估值高于MRI、9个CEUS评估值低于MRI。(4)HIFU治疗前增强MRI病灶中血管最大直径的Youden指数为1.75 mm,直径<1.75 mm时,肌瘤完全消融率高(AUC 0.990,P<0.001)。结论:HIFU治疗前评估病灶时,可采用增强MRI结合CEUS的方法以达到全面准确地评估,且在增强MRI病灶中血管最大直径<1.75 mm的肌瘤完全消融率高;HIFU治疗后,CEUS可随时进行情况观察,而增强MRI检查更能全面显示消融后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 超声造影 增强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陈翔 李金辉 +8 位作者 许建荣 程杰 张庆 吴华伟 严赟琦 周孝雯 曾帅 马鋆 陈胜良 《胃肠病学》 2016年第4期197-201,共5页
背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再出血的预防是该病的治疗重点。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背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再出血的预防是该病的治疗重点。目的:评价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择1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PTVE联合PSE术,术前、术后行门静脉系统多普勒超声和血常规检查,记录超声血流变化和外周血细胞变化情况。术后随访1~2年,观察再出血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TVE联合PSE术后,患者门静脉主干较术前明显变细,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血流速度减慢,术后3个月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仍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2例患者发生再出血,再出血率为20.0%,其中1例复查见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0.0%。该例患者术后胃底静脉曲张基本消失,予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后未再复发。结论:PTVE联合PSE术能有效降低门静脉系统压力,是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评估12例5cm以下肝癌介入治疗疗效 被引量:17
6
作者 迟秀婷 沈加林 +2 位作者 程杰 王稽 许建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72-776,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5 cm以下肝癌TAC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5 cm以下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1-2 d及术后3-4周行肝脏CT灌注成像,通过获取的灌注参数分析...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5 cm以下肝癌TAC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例5 cm以下肝癌患者于TACE术前1-2 d及术后3-4周行肝脏CT灌注成像,通过获取的灌注参数分析栓塞前后的肿瘤组织、栓塞前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及栓塞后肿瘤活性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栓塞前肿瘤组织的血流量(BF),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表面通透性(PS)较正常组织显著增加(P﹤0.01),而栓塞后肿瘤组织血流各组灌注参数(血容量,BV除外)较栓塞前显著降低(P﹤0.01),栓塞后的肿瘤活性组织较正常组织BF, PS,HAF,HAP增加(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在5 cm以下肝癌的诊断、TACE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及术后残余活性病灶的显示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5cm以下肝癌 TACE
下载PDF
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志谦 许建荣 +3 位作者 程杰 刘晓晟 张科蓓 华小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ANCA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mall vessel vasculitis,AASV)的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26例经临床证实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胸部HRCT资料,对其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ASV的主要表现包括:... 目的:探讨ANCA阳性小血管炎(ANCA-associated small vessel vasculitis,AASV)的肺部高分辨率CT(HRCT)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26例经临床证实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的胸部HRCT资料,对其HR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ASV的主要表现包括:①间质性改变:主要为网状改变,不规则网状改变17例(65.4%)、结节状网状改变3例(11.5%),在不规则网状改变中,树冠征阳性较具特点,共7例;其它有小叶间隔增厚22例(84.6%)、磨玻璃影22例(84.6%)、支气管扩张9例(34.6%)、胸膜下线7例(26.9%)。囊状改变:葡萄串样2例(7.7%)、串珠样13例(50%)、蜂窝样9例(34.6%),囊内小叶核心征阳性较具特点,共13例(50%);②肺泡改变:其中弥漫渗出较具特点,共8例(30.8%),局部渗出1例(3.8%)、空气捕捉征3例(11.5%)、树芽征1例(3.8%)、实变灶3例(11.5%);③结节改变:均为散发,共10例(38.5%);④其它影像学改变:包括条索影22例(84.6%),斑片影12例(46.1%)、钙化灶(近胸膜下)3例(11.5%)、胸膜增厚17例(65.4%),结节状叶间胸膜增厚较具特点,共5例(19.2%),肺不张4例(15.4%)、纵隔、腋下淋巴结显示25例(96.2%);肿大4例(15.4%)、胸腔积液7例(26.9%)、心包积液4例(15.4%)、肺动脉高压3例(11.5%);⑤10位患者随访结果:无变化3例、加重5例,减轻2例。结论:HRCT可提供ANCA阳性小血管炎胸部病变的众多信息,对ANCA阳性小血管炎诊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A阳性小血管炎 间质性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全肝CT灌注成像在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活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池嘉昌 沈加林 +2 位作者 许建荣 唐睿 程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检查在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活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38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6周在Siemens128排CT上行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和DSA造影。根据全肝灌注扫描图像获得肝脏灌注参数,与DSA造影结果进行对比,以... 目的探讨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检查在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活性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38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6周在Siemens128排CT上行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和DSA造影。根据全肝灌注扫描图像获得肝脏灌注参数,与DSA造影结果进行对比,以DSA造影作为标准,分别分析CT灌注对TACE术后局部肿瘤活性的显示情况。结果全肝CT灌注共检出病灶42处(100%),诊断正确率88.09%,灵敏度94.11%,特异度62.50%,阳性预测值=91.42%;阴性预测值=71.42%;一致性检验Kappa值0.8613。TACE术后局部肿瘤生长区的相关灌注参数与非瘤区肝组织的灌注参数,两者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指数(HAI)和肝门脉灌注(PV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肝灌注CT增强扫描能很好的显示肝癌TACE术后局部病灶的活性,在肝癌TACE术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T灌注成像技术 栓塞
下载PDF
影像学技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梦颖 陈萍 +3 位作者 常才 张晨鹏 路青 程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8-412,共5页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影响E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肿瘤的分期及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邻...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影响E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因素很多,包括:肿瘤的分期及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宫颈浸润、邻近器官受累等,影像学技术对这些影响因素评估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技术,对EC的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技术 发病年龄 上皮性恶性肿瘤 影像检查技术 子宫内膜癌 肌层浸润深度 宫颈浸润 治疗和预后
下载PDF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控制匿源性咯血 被引量:14
10
作者 池嘉昌 许建荣 +3 位作者 沈加林 张学彬 程杰 庄治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匿源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评估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匿源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3月对11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匿源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BAE。术中行系统的主动脉造影及锁骨下动脉... 目的分析匿源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评估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匿源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3月对11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匿源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BAE。术中行系统的主动脉造影及锁骨下动脉造影,观察责任血管的影像学表现及来源,并对双侧支气管动脉(BA)及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责任血管行选择性栓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5年。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为吸烟者(或有吸烟史)。所有患者术前CT增强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未发现肺实质内与咯血有关的实质性病变。11例患者中,10例术中动脉造影存在血管异常表现,总共24支责任血管,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11支、左侧支气管动脉8支、胸廓内动脉2支、肋间动脉3支。术后8例咯血立即停止,2例仍有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仍有咯血,行肺叶切除术后好转。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胸痛,1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不全,均经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内无再次咯血,1例术后5个月咯血复发,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吸烟是匿源性咯血的一大危险因素,BA是匿源性大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选择性BAE治疗匿源性大咯血安全、有效,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栓塞 支气管动脉
下载PDF
肺部疾病MR背景抑制扩散成像应用初探 被引量:11
11
作者 吴华伟 程杰 +3 位作者 许建荣 路青 戈欣 李磊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MR背景抑制扩散成像(DWIBS)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定量测量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患者接受了肺部DWIBS,其中肺癌38例,肺部炎性病变23例,分析肺部疾病三维(3D)MIP重组图像表... 目的初步评价MR背景抑制扩散成像(DWIBS)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定量测量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1例患者接受了肺部DWIBS,其中肺癌38例,肺部炎性病变23例,分析肺部疾病三维(3D)MIP重组图像表现,确定肺部病变的ADC值范围,评价DWIBS对肺部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DWIBS上肺癌及炎性病变表现为不同形态的信号强度密集区域。DWIBS上中央型肺癌平均ADC值为(1.05±0.23)×10^-3mm^2/s,周围型肺癌平均ADC值为(1.10±0.17)×10^-3mm^2/s,各种炎性病变平均ADC值为(1.69±0.29)×10^-3mm^2/s,周围型肺癌与炎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TMRI+DWIBS对肺部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6.84%、82.60%和85.24%)高于单纯MRI诊断(分别为78.94%、78.26%和78.68%)。结论DWIBS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病灶,实现了肺部病变ADC值的定量测量,有望成为肺部疾病鉴别诊断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疾病 磁共振成像 扩散
原文传递
自动分割CT图像中肺实质的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聂生东 李雯 +1 位作者 许建荣 程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28-1431,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从CT图像中自动分割出肺实质的方法。方法第一步,利用灰度阈值把肺部区域从背景中提取出来;第二步,对提取出的肺部区域进一步处理,除去大气管、平滑肺部边缘;第三步,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分开左右两肺。结果利用该方法对三个... 目的提出一种从CT图像中自动分割出肺实质的方法。方法第一步,利用灰度阈值把肺部区域从背景中提取出来;第二步,对提取出的肺部区域进一步处理,除去大气管、平滑肺部边缘;第三步,利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分开左右两肺。结果利用该方法对三个病人的肺部CT图像序列进行处理,证明该方法能针对不同厚度的CT图像,自动选取合适的阈值进行分割,并能去除独立的气管/支气管,最后完整提取出肺实质。结论本文提出的方法为进一步利用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对肺结节进行识别和标记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分割 肺实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光谱CT鉴别诊断肺癌与炎性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傅奕铖 余烨 +5 位作者 陈杏彪 张莹 李晓倩 孙奕波 程杰 吴华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64-1269,共6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92例肺部实性结节患者的临床及胸部光谱CT资料。分析病灶的常规CT征象并测量其常规CT参数及光谱CT参数...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92例肺部实性结节患者的临床及胸部光谱CT资料。分析病灶的常规CT征象并测量其常规CT参数及光谱CT参数,之后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建立预测恶性结节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常规CT征象、光谱CT参数及两者联合后的诊断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恶性及炎性肺结节患者分叶征(分别为42个、8个,χ^(2)=10.779,P=0.001)、短毛刺征(分别为41个、7个,χ^(2)=11.911,P=0.001)、胸膜凹陷征(分别为45个、9个,χ^(2)=11.705,P=0.001)及血管集束征(分别为35个、8个,χ^(2)=5.337,P=0.021)的分布及静脉期IC值[(2.1±0.5)mg/ml、(2.3±0.5)mg/ml,t=-2.464,P=0.016]、NIC值(分别为0.40±0.06、0.45±0.08,t=-6.943,P<0.001)、Zeff值(分别为8.38±0.21、8.49±0.19,t=-2.122,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CT征象的分布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分叶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建立常规CT征象logistic模型,其鉴别诊断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827;静脉期IC、静脉期NIC、静脉期Zeff建立光谱CT参数logistic模型,其鉴别诊断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以上联合建立logistic模型,其鉴别诊断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联合模型与光谱CT参数模型鉴别诊断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94,P=0.073),联合模型与常规CT征象模型鉴别诊断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56,P=0.031)。结论光谱CT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能提高肺癌与炎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形态学特征
原文传递
体素不相干运动与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在评估早期宫颈癌淋巴脉管浸润状态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米红兰 程杰 +3 位作者 殷霞 朱莉 林聪 路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4-230,共7页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与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术前评估早期宫颈癌淋巴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与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术前评估早期宫颈癌淋巴脉管浸润(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早期宫颈癌患者56例,均在术前行IVIM与DCE MRI检查,分别测量癌灶最大径、肌层浸润深度(比例)以及MRI定量参数(IVIM:f、D、D^*;DCE:Ktrans、Kep、Ve)。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LVSI阳性组与LVSI阴性组,并记录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和MRI参数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宫颈癌发生LVSI的关联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这些关联因素用于评估LVSI情况的诊断效能。结果·LVSI阳性组与LVSI阴性组间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SI阳性组癌灶肌层浸润深度(比例)显著高于LVSI阴性组(P=0.000),而Ktrans值、D^*值显著低于LVSI阴性组(P=0.003,P=0.004);D值、f值、Kep值、Ve值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肌层浸润深度(比例)和Ktrans值与早期宫颈癌发生LVSI独立相关;两者独立诊断LVSI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与准确度分别为0.760与75.1%、0.723与71.4%;联合诊断的AUC为0.839,准确度为76.8%;纳入D^*值后三者诊断的AUC为0.874,准确度为87.5%。结论·宫颈癌肌层浸润深度(比例)、Ktrans值有助于术前评估早期宫颈癌LVSI状态,两者进一步联合D^*值可提高其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脉管浸润 体素不相干运动 动态对比增强
下载PDF
MRI在宫颈癌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洪士彬 程杰 狄文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34-638,共5页
宫颈癌作为妇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及分期精准化评估的要求也随着精准治疗模式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国内外对于宫颈癌指南的更新也发生了新的变化,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更新了宫颈癌的分期标准,相较于之前单独的... 宫颈癌作为妇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及分期精准化评估的要求也随着精准治疗模式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国内外对于宫颈癌指南的更新也发生了新的变化,201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更新了宫颈癌的分期标准,相较于之前单独的临床分期,首次提出影像及病理辅助分期,更加准确地评估肿瘤进展。在影像学评估方面,由于磁共振成像(MRI)无电离辐射,具有较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较多的功能成像序列,2021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推荐盆腔MRI增强检查作为宫颈癌局部病灶评估的影像学方法。随着MRI技术的临床推广应用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探索,MRI在宫颈癌诊断的精准评估及治疗后随访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根据宫颈癌FIGO分期的进展,探讨MRI在宫颈癌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宫颈肿瘤 淋巴转移 敏感性与特异性 超声检查
下载PDF
3.0T MRI评价周围型肺癌征象——与常规CT对照 被引量:9
16
作者 吴华伟 程杰 +1 位作者 许建荣 路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CT对照,评价3.0TMRI对周围型肺癌各种征象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周围型肺癌行3.0TMR成像,通过与常规CT对照分析周围型肺癌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形态、大小、边缘特征、肿瘤内部结构、瘤周改变及与支气管的关系... 目的通过与常规CT对照,评价3.0TMRI对周围型肺癌各种征象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周围型肺癌行3.0TMR成像,通过与常规CT对照分析周围型肺癌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形态、大小、边缘特征、肿瘤内部结构、瘤周改变及与支气管的关系等的检出及显示能力。结果3.0TMRI对显示周围型肺癌病灶部位、形态、大小、肿瘤内部结构及邻近胸膜改变的显示能力与CT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0TMRI对显示周围型肺癌边缘特征及小支气管的改变方面与CT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0TMRI可以较好地显示周围型肺癌的大部分征象,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下载PDF
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中实时多模影像融合和双期C臂锥形束CT对改善肝脏占位病灶检测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帅 王嵇 +4 位作者 程杰 赵亮 管逊 马鋆 郭哲中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对术前双期多模影像(增强CT和MRI)与实时双期C臂锥形束CT(DPCBCT)融合图像和单期单一影像技术的图像进行比较,评估多模融合影像对肝脏占位病灶检测能力的提高。方法选择肝脏占位病灶患者2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例;年龄45~63岁,平... 目的对术前双期多模影像(增强CT和MRI)与实时双期C臂锥形束CT(DPCBCT)融合图像和单期单一影像技术的图像进行比较,评估多模融合影像对肝脏占位病灶检测能力的提高。方法选择肝脏占位病灶患者2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例;年龄45~63岁,平均年龄54岁。经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术前均接受肝脏增强CT或MRI扫描,得到双期图像。DPCBCT则在TACE术初期进行采集,完成采集后在控制室立即将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图像与已有的双期图像分别进行融合,对融合后动脉期或门静脉期的肝脏占位病灶的多模图像并排显示,进行检测和评估。并分别计算单模影像和多模融合影像的检出率、漏诊率和误诊率。融合精度则在TACE术后进行回顾性评估。结果基于实时多模融合影像进行的病灶分析显示,确定116个动脉期和149个门静脉期病灶。术前单模影像(增强CT或MRI)的动脉期检出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87.9%、12.1%、0.0%,而DPCBCT则分别为95.7%、5.1%、0.9%;在门静脉期增强CT/MRI分别是77.2%、22.8%、0.0%,而门静脉期DPCBCT分别为97.3%、26.8%、0.0%。融合影像与单模影像相比具有更高的病灶检出率,尤其是较术前CT/MRI图像而言。DPCBCT对于病灶的检测更敏感,但相较增强CT/MRI具有更高的病灶误诊率。多模融合的精确度为95%。结论双期DPCBCT和增强CT/MRI多模融合是可行可靠的。该方法可以改善肝脏占位病灶的检测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施术者更精确地定位病灶,优化TACE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转移癌 双期C臂锥形束CT(DPCBCT) 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 多模影像融合
下载PDF
医学影像学多元化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华伟 冯琦 +3 位作者 林凌华 朱炯 程杰 许建荣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3年第6期643-645,共3页
医学影像学学科发展十分迅速,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医学影像学学科特点,从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培养、教学模式、考试模式及教学研究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以提高医学影像学整体教学水平。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教学改革 多元化
原文传递
提高医学生影像读片技能的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华伟 程杰 +1 位作者 许建荣 冯琦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11期1401-1402,共2页
医学影像学实践技能训练已成为影像学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更新多媒体课件、创建教学网页、建立影像教学片仓库、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临床技能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一例PICC导管断裂后进入肺动脉的急救处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仇晓霞 程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0-601,共2页
对1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断裂移位至心腔和肺动脉内的患者行双侧股静脉穿刺,置入5F-PIG导管及导丝,先将PICC的一端拉入下腔静脉内,再置入鹅颈套圈套取PICC,自血管鞘拉出体外。PICC成功取出,穿刺点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断裂 急救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