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上亚段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建锋 朱筱敏 +4 位作者 王敏 林社卿 熊超 刘鹏 程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3-750,791,共9页
通过对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上亚段岩性组合、粒度和地震反射特征的研究,认为深湖区滑塌浊积扇物源来自东北部侯庄辫状河三角洲,其岩性为灰色中砂岩、细砂岩,多夹于深灰色湖相泥岩中,与泥岩呈突变接触,地震剖面显示透镜状反射与前积反... 通过对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上亚段岩性组合、粒度和地震反射特征的研究,认为深湖区滑塌浊积扇物源来自东北部侯庄辫状河三角洲,其岩性为灰色中砂岩、细砂岩,多夹于深灰色湖相泥岩中,与泥岩呈突变接触,地震剖面显示透镜状反射与前积反射共生,粒度概率曲线具有"低斜一段"式特征。湖平面下降有利于无外界触发机制作用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的形成。东北部三角洲前缘水体浅,当湖平面下降时,三角洲前缘出露部分因浮力消失而不稳定,可产生局部滑塌。波浪作用可以强烈剥蚀和改造浪基面附近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并在波浪的回流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浊积砂体。滑塌浊积扇均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之间的湖相泥岩中,当三角洲向前推进快、朵叶向前延伸较远时,易形成数量多、面积相对较大的滑塌浊积扇,且距离三角洲朵叶越近,滑塌浊积扇数量越多、面积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三角洲前缘 沉积模式 滑塌浊积扇 核桃园组 泌阳凹陷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新增水资源利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席海洋 陈克恭 +1 位作者 鱼腾飞 程文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8-166,共9页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的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已初步确定先行从长江上游的雅砻江调水40亿m3至黄河上游的洮河,经洮河至刘家峡水库后入黄河干流。本研究从南水北调西线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的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已初步确定先行从长江上游的雅砻江调水40亿m3至黄河上游的洮河,经洮河至刘家峡水库后入黄河干流。本研究从南水北调西线调水新增水资源量入手,结合新提出的黄河干流甘肃段的新型水土格局(即“弦弧”两支主要输水路线下),重点对新增水资源量的利用进行思考,并分析了新型水土格局下新增调水对黄河干流甘肃段、西北内陆区石羊河流域、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和宁蒙灌区等受水区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利于水资源稀缺地区输调水资源可持续合理利用,可为黄河流域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 调水 新增水资源 新型水土格局
原文传递
泌阳凹陷梨树凹地区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6
3
作者 罗曦 章新文 +2 位作者 贾艳雨 谭静娟 程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50,共6页
以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梨树凹地区为例,利用研究区丰富的录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地震资料,从构造特征、沉积相、油藏精细解剖入手,开展了东部砂体沉积特征与成藏模式研究。研究表明:梨树凹地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具备较好的油气... 以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梨树凹地区为例,利用研究区丰富的录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地震资料,从构造特征、沉积相、油藏精细解剖入手,开展了东部砂体沉积特征与成藏模式研究。研究表明:梨树凹地区主要发育近岸水下扇,具备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条件、沉积相带与构造因素的控制;近岸水下扇油藏有2种成藏模式,一种是深层扇根物性封堵、扇中油气聚集的物性封堵型成藏模式;另一种是浅层鼻状构造与扇中砂体配置形成构造+物性控制型成藏模式。近岸水下扇油藏是泌阳凹陷下步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该研究对泌阳凹陷小型砂砾岩体后续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沉积特征 成藏模式 梨树凹地区 泌阳凹陷
下载PDF
泌阳凹陷泌304区块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景修 张武 +3 位作者 程文 余志远 尹安 刘鹏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0-1045,共6页
泌阳凹陷泌304区块浅层表现为由廖庄末期盆地整体抬升并发生反转而形成的开口倚邻边界大断层、由南东向凹陷倾没的断鼻构造。储层主要位于南部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为近岸水下扇扇根—扇中亚相,属中孔、中渗透性储层。根据与烃类流体包... 泌阳凹陷泌304区块浅层表现为由廖庄末期盆地整体抬升并发生反转而形成的开口倚邻边界大断层、由南东向凹陷倾没的断鼻构造。储层主要位于南部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为近岸水下扇扇根—扇中亚相,属中孔、中渗透性储层。根据与烃类流体包裹体相伴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结合典型井的埋藏史、热演化史确定泌304区块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油气成藏时期为廖庄末构造抬升期。深入分析该区块的油气成藏特点,建立成藏模式。油源对比表明油气来自深层,通过边界断裂运移至浅层鼻状构造聚集成藏,由于断鼻构造的形成时间较晚,早期小规模油气运移散失或局部成藏,晚期油气大规模运聚成藏,属于典型的古生新储次生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期次 油源 成藏模式 泌304区块 泌阳凹陷
原文传递
1992年南非和平进程回顾及展望
5
作者 程文 《西亚非洲》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78,共4页
1992年,南非和平进程在曲折和困难中前进。既取得明显进展,也出现较大波折,经历了一个对话、对抗、再对话的复杂过程。
关键词 和平进程 复杂过程 谈判 制宪 曼德拉 临时政府 群众运动 多党民主 国民党 政治
原文传递
黑河上游径流对极端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程文 席海洋 张经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为深入认知黑河上游径流变化与极端气温、极端降水指数间的关联机制,使用1960-2014年黑河上游祁连、托勒、野牛沟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和莺落峡水文站逐日径流量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 为深入认知黑河上游径流变化与极端气温、极端降水指数间的关联机制,使用1960-2014年黑河上游祁连、托勒、野牛沟3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降水资料和莺落峡水文站逐日径流量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黑河上游极端气候指数和极端水文事件的变化趋势、极端气候指数与径流的相关关系以及径流对降水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1)黑河上游表征低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下降趋势,表征高温的气温指数呈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指数呈小幅增加趋势。年极端洪水总量呈增加趋势,极端枯水呈显著减少趋势,与黑河上游径流总量增加的变化趋势一致。(2)极端降水指数与极端洪水总量的相关性显著,说明黑河上游极端降水是影响极端洪水总量的主要因素。(3)洪水对祁连站降水量的响应存在1~2天的滞后期,初步分析得出黑河上游降水量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以及东、西支河流河网密度的差异是产生滞后性响应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径流 极端气候 响应
下载PDF
疏勒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5
7
作者 程玉菲 程文 +1 位作者 胡想全 金彦兆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3-592,共10页
为了明确疏勒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关系,选取疏勒河流域内及其周边的托勒、敦煌、瓜州、玉门、酒泉、马鬃山等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和蒸发的日值数据,昌马堡水文站的日径流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滑动平均、主成分分析... 为了明确疏勒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关系,选取疏勒河流域内及其周边的托勒、敦煌、瓜州、玉门、酒泉、马鬃山等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和蒸发的日值数据,昌马堡水文站的日径流数据,通过趋势分析、滑动平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疏勒河流域极端气候指数、极端水文事件的年际变化规律以及影响极端水文事件的因素,并明确该流域极端洪水年内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年际气温升高趋势明显,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增加趋势不明显,而蒸发量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表征高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表征低温的极端气温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说明疏勒河流域气温增幅明显。极端降水指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该流域极端洪水事件和频次呈上升趋势,而极端枯水事件和频次呈下降趋势。极端洪水事件主要受控于极端降水事件,特别是极端降水总量,极端高温事件对极端洪水总量的增加也有影响,而极端枯水事件主要受控于极端低温事件。此外,2000-2016年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的时间有由8月向7月转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勒河流域 极端水文事件 极端气候指数 洪水
下载PDF
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评价 被引量:14
8
作者 姜伟 席海洋 +1 位作者 程文 刘芹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1-311,共11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民生工程。研究基于统计数据、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运用熵权法和模糊数学法,对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进行评价。旨在建立较全面系统且合理长效的评价体系,同时分析目前饮水安全工程...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大民生工程。研究基于统计数据、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运用熵权法和模糊数学法,对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现状进行评价。旨在建立较全面系统且合理长效的评价体系,同时分析目前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状况良好,但是省内地区间差异较大,表现为河西5市的评价结果较好,南部各县(市、区)的评价结果相对较差。(2)对评价等级为"一般"的地区,需要针对政策落实、管理条例更新执行、提升公众维护意识、水管员队伍建设以及供水管道的智能化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部署。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甘肃省形成了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并举的特色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模式。本研究以期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同时也为今后甘肃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 饮水工程 运行管理 评价 甘肃
下载PDF
阿拉善地区土壤盐渍化的遥感反演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赵欣悦 席海洋 +3 位作者 赵静 马克华 程文 陈雨晴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6,共10页
土壤盐渍化是威胁干旱区土地的重要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壤盐渍化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土壤盐度水平与空间分布,有利于掌握土壤盐渍化现状,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现有研究多在田间尺度,随着土壤环境问题涉及的范围越来... 土壤盐渍化是威胁干旱区土地的重要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壤盐渍化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土壤盐度水平与空间分布,有利于掌握土壤盐渍化现状,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现有研究多在田间尺度,随着土壤环境问题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大,区域斑块信息的提取已无法满足宏观地模拟和展示整体土壤环境的空间分布。以阿拉善地区为例,结合遥感光谱指数与实测土壤盐分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构建区域尺度范围的土壤盐渍化反演模型,实现大面积地区土壤盐度的精准模拟和定量监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验证精度达到0.8788,达到极显著水平,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以较准确地模拟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状况。受地形、气候、景观类型、农业活动以及土地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阿拉善地区约20%的区域土壤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其中黑河下游河岸带、雅布赖山西侧及贺兰山西侧冲积扇土壤盐渍化程度最为严重。本研究可为大面积区域土壤盐分状况的快速监测及遥感定量反演提供可行的方法,同时为该区域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和土地利用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光谱指数 偏最小二乘回归 盐分反演
原文传递
改进TOPSIS法在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雨晴 席海洋 +1 位作者 李斌 程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4,共8页
饮水安全是人类健康的基本保障。针对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改进TOPSIS法以及障碍度模型,评价了甘肃省2005、2015以及2020年的农村饮水安全状况,比较了改进TOPSIS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的差异,以期建... 饮水安全是人类健康的基本保障。针对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改进TOPSIS法以及障碍度模型,评价了甘肃省2005、2015以及2020年的农村饮水安全状况,比较了改进TOPSIS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的差异,以期建立适用于甘肃省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2005-2020年,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水平逐步提升,2020年各地市(州)农村饮水安全水平均已达到基本安全水平以上;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主要障碍因子为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相比,改进TOPSIS法的客观性更强,计算过程中的信息损失量小,可以在农村饮水安全评价研究中进一步应用。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已取得较大成效,未来需围绕薄弱环节巩固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水安全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改进TOPSIS法 障碍度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百婷 李宗省 +3 位作者 冯起 陆志翔 张百娟 程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87-4202,共16页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环节,而核算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制定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力依据。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依旧突出,亟需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服...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我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环节,而核算祁连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制定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力依据。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依旧突出,亟需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开展研究以服务后期生态环境建设。基于此目的,使用1990—2020年祁连山地区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揭示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并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测算了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了其动态变化过程,并明确了各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1990—2020年,草地和荒漠是祁连山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水域>湿地>耕地>荒漠>草地>林地。草地和耕地以及草地和荒漠相互转化成为该地区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2)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持续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7231.36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7836.07亿元,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主体主要为水域、草地和林地,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为主,反映了调节服务是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3)水域、草地和湿地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是近30年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1990—2020年,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的敏感性总体呈增加态势(1.48%—7.91%),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逐步增强。系统揭示了过去30年祁连山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演变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联系,重点阐释了水域、草地、林地和湿地对该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可为祁连山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生态保护管理等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评估模型 祁连山地区
下载PDF
内陆河流域浅山区土壤水热时空动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文 席海洋 +1 位作者 司建华 陈雨晴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5-1445,共11页
内陆河流域浅山区土壤水热变化过程对整个内陆河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实地监测的气象数据和土壤水热数据,分析了内陆河浅山区西土沟流域土壤水热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上游山区土壤含水量在不... 内陆河流域浅山区土壤水热变化过程对整个内陆河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实地监测的气象数据和土壤水热数据,分析了内陆河浅山区西土沟流域土壤水热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上游山区土壤含水量在不同深度均有变化,而中下游仅在土壤表层或次表层有变化,浅山区灌丛草地、林地和荒漠草地的土壤水分年内变幅大于其他下垫面。土壤温度与土壤水分的年内变化和空间变化趋势一致,海拔越高,土壤温度越低。(2)不同海拔和下垫面状况下,土壤水分对降水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上游山区降水量可以解释至少88%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而中下游单次降水量低至4 mm以下时,仅能对表层0~20 cm的土层产生影响,当单次降水量不足2 mm时,无法对土层含水量产生影响。(3)0~20 cm深度的土层温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在流域上游,土壤温度对气温的响应存在4.5 h的滞后。(4)西土沟流域下游的土壤水分受到间歇性洪水的渗漏补给,使夏季土壤含水量较高,与气温变化趋势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河浅山区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气象因子 响应
下载PDF
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进展与典型案例剖析
13
作者 张百婷 冯起 +3 位作者 李宗省 陆志翔 张百娟 程文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316,共13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既是对“两山”理念的践行路径,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行实践的重要渠道,对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已有研究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果发现:(1)生态产品相关的研究显...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既是对“两山”理念的践行路径,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行实践的重要渠道,对全面推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已有研究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果发现:(1)生态产品相关的研究显著增加,研究内容不断深入,有效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2)研究内容涉及生态产品概念辨析及内涵外延、生态产品价值的核算方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和模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以及典型案例分析和价值实现的制度保障建设等多个方面。基于此,指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以及如何确保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等研究难点。通过理论研究的梳理和典型实践探索案例的归纳分析,以期为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生态产品价值 价值实现 路径 模式
原文传递
河西内陆河浅山区流域蒸散发估算及干旱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文 席海洋 +1 位作者 司建华 李爱林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5-1115,共11页
为了揭示河西内陆河浅山区小流域的蒸散发及干旱特征,以敦煌西土沟流域为例,利用常规气象数据,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西土沟流域8个观测站点的潜在蒸散发,再此基础上利用双作物系数法计算出各个观测站点的作物系数,由此计算出实... 为了揭示河西内陆河浅山区小流域的蒸散发及干旱特征,以敦煌西土沟流域为例,利用常规气象数据,通过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西土沟流域8个观测站点的潜在蒸散发,再此基础上利用双作物系数法计算出各个观测站点的作物系数,由此计算出实际蒸散发,并计算了该流域的SPEI(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结果表明:(1)西土沟流域年潜在蒸散发量和实际蒸散发量分别为978 mm、258 mm;上游到下游随海拔下降,潜在蒸散发和实际蒸散发随之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2)该流域下游干旱持续时间较长,整个生长季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秋季是干旱发生的主要季节;(3)流域上游的降水量大于实际蒸散发量,中下游实际蒸散发量大于降水量;(4)利用NDVI值计算的作物系数Kc值在实际蒸散发的估算中有较好的适用性,在内陆河浅山区小流域的干旱评估中,干旱指数SPEI比SPI(标准化降水指数)和PDSI(帕尔默干旱指数)指数更有优势。本研究计算出了西土沟流域的潜在和实际蒸散发,并评估了该流域的月尺度及季节尺度的干旱特征,为该流域特别是中下游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指导,并得到适用于整个河西内陆河浅山区无资料河流的普适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内陆河 蒸散发 干旱指数 西土沟流域
原文传递
荒漠河岸林区3种典型植物群落下土壤碳氮含量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雨晴 席海洋 +1 位作者 程文 赵欣悦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以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区3种典型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群落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280 cm土层土壤碳氮含量特征,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方法揭示了土... 以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区3种典型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群落下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280 cm土层土壤碳氮含量特征,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通径分析方法揭示了土壤碳氮含量与其他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苦豆子、胡杨、柽柳群落下的土壤平均碳含量分别为16.35、20.23、17.23 mg·g^(-1),平均氮含量分别为0.47、0.69、0.61 mg·g^(-1),植被类型导致的土壤碳氮含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0~10 cm表层。(2)荒漠河岸林区0~160 cm土壤碳储量柽柳(444.64 t·hm^(-2))>胡杨(398.60 t·hm^(-2))>苦豆子(368.95 t·hm^(-2)),土壤氮储量柽柳(12.46 t·hm^(-2))>胡杨(11.88 t·hm^(-2))>苦豆子(10.60 t·hm^(-2))。(3)土壤有机质、总磷、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电导率与土壤碳氮含量正相关(P<0.01),pH、容重与土壤碳氮含量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碳 总氮 荒漠河岸带 土壤理化性质 通径分析
原文传递
敦煌阳关西土沟流域高含沙洪水河道入渗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文 席海洋 张经天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78,85,共8页
为明确无控制性工程地区的洪水入渗过程,提高洪灾防治能力和洪水资源化利用程度。选取敦煌阳关西土沟流域下游高含沙洪水河道,通过野外试验和实验室样品测定,测算了该河道下游上段到下段河床断面不同压力水头下的导水率,拟合得到饱和入... 为明确无控制性工程地区的洪水入渗过程,提高洪灾防治能力和洪水资源化利用程度。选取敦煌阳关西土沟流域下游高含沙洪水河道,通过野外试验和实验室样品测定,测算了该河道下游上段到下段河床断面不同压力水头下的导水率,拟合得到饱和入渗速率,并通过实验室测样得到不同深度的饱和入渗速率,分析河床断面不同位置和不同深度土层的饱和入渗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饱和入渗速率:上段(0.0031 cm/s)>中段(0.0029 cm/s)>下段(0.0026 cm/s);0—120 cm不同深度的饱和入渗速率上段大于中下段,中段和下段不同深度饱和入渗速率差异较小。整体上,河床两侧饱和入渗速率随深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河床中心饱和入渗速率随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主要是高含沙洪水流动时泥沙沿程分选沉积造成的。粗颗粒泥沙先沉积,细颗粒泥沙后沉积导致的上下段泥沙沉积层的孔隙度差异引起饱和入渗速率在河床断面和上下段以及不同深度的变化规律。由不同压力水头下测定的地表入渗速率来表征不同洪水水位下的入渗速率,经过趋势拟合发现随洪水水位升高,地表入渗率呈线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沙洪水 入渗 Hood入渗仪 敦煌
下载PDF
河岸缓冲区氮传输及移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雨晴 席海洋 +1 位作者 程文 赵欣悦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37-1048,共12页
作为连接陆域和水域的过渡带,河岸缓冲区在防治水体氮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重点围绕河岸缓冲区氮迁移路径、移除方式及其比例以及河岸缓冲区不同因素的影响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①河... 作为连接陆域和水域的过渡带,河岸缓冲区在防治水体氮污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重点围绕河岸缓冲区氮迁移路径、移除方式及其比例以及河岸缓冲区不同因素的影响机制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发现:①河岸缓冲区氮迁移过程包括地表径流、下渗以及河水—地下水相互传输4条路径,氮在河岸缓冲区运移过程中可以通过化学或物理机制消耗转化,消耗率可达到90%以上,河岸缓冲区对于防止水体污染发挥着重要作用;②反硝化作用和植物吸收对氮移除的贡献率分别为5.0%~82.0%和0.6%~59.4%,厌氧氨氧化过程是河岸缓冲区氮移除的重要途径;③通过适当增加河岸缓冲区宽度以及改善植被状况可以提高河岸缓冲区氮移除效率。河岸缓冲区氮移除研究框架已基本构建,但未来仍需从方法和多因素耦合关系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缓冲区 反硝化 植物吸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原油采集运储过程中节能策略分析
18
作者 刘翠媛 程文 +2 位作者 刘阳虎 李晓斌 蔺鼎读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2019年第7期1-1,共1页
所谓的原油集中输送主要是针对油井生产的原油和天然气混合物实施有效的汇集与运输,并且通过多道程序逐渐加工提纯,生产出标准原油的过程。在对油田进行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原油的运输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连接了原油产地,炼油... 所谓的原油集中输送主要是针对油井生产的原油和天然气混合物实施有效的汇集与运输,并且通过多道程序逐渐加工提纯,生产出标准原油的过程。在对油田进行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原油的运输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连接了原油产地,炼油厂以及对石油有巨大需求的地方,是我国工业的生命线,但是在多年的原油运输工作过程中,石油工作者逐渐发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在原油的运输过程中损耗过大,能源消耗过多,近而使得原油运输效率低下,这对我国工业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阻碍,而且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采集 原油运输 效率提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