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药块根与叶药用价值探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蔡夏琴 +1 位作者 项家席 厉志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6期563-565,共3页
乌药系樟科山胡椒属植物,始载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乌药树生似茶,高丈余,一叶三丫,叶青阴白,根状似芍药及乌樟根,色黑褐,作车毂纹,横生,八月采根,直者不用。”《中国药典》记载乌药根、茎、叶均可入药,而历代方书多用其根,其叶... 乌药系樟科山胡椒属植物,始载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乌药树生似茶,高丈余,一叶三丫,叶青阴白,根状似芍药及乌樟根,色黑褐,作车毂纹,横生,八月采根,直者不用。”《中国药典》记载乌药根、茎、叶均可入药,而历代方书多用其根,其叶的记述极少。块根在中药中以乌药为用,叶做乌药叶用。主产于浙江、江西、湖南等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药 块根 药用价值
下载PDF
中医药调理脾胃“治未病” 被引量:6
2
作者 蔡夏琴 +1 位作者 余坚 刘化铲 《江西中医药》 2012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研究中医药调理脾胃在"治未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优势,探寻运用中医药调理"治未病"的方式。方法:用中药对中医内科门诊的不同证型相关人群以不同方式进行调理,观察疗效,分析病机,总结方法。结果:运用中医药调理脾... 目的:研究中医药调理脾胃在"治未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优势,探寻运用中医药调理"治未病"的方式。方法:用中药对中医内科门诊的不同证型相关人群以不同方式进行调理,观察疗效,分析病机,总结方法。结果:运用中医药调理脾胃"治未病"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中医药调理脾胃"治未病"具有成本低、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调理 脾胃 治未病
下载PDF
中医药调理脾胃在预防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蔡夏琴 +1 位作者 余坚 刘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6期438-439,共2页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预防疾病,中医又称“治未病”,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治其未生、...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预防疾病,中医又称“治未病”,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防病于未然,“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注重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调理 脾胃 治未病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扬 阮班锋 《安徽化工》 CAS 2017年第2期7-12,共6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血管舒张、神经元保护、保肝等多种生理活性,尤其是具有低毒的优势。研究表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总结了近几年类黄酮化合物作为...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血管舒张、神经元保护、保肝等多种生理活性,尤其是具有低毒的优势。研究表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总结了近几年类黄酮化合物作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期望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单胺氧化酶 抑制剂 阿尔茨海默症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一类平衡的最优代数免疫度布尔函数的构造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筱琛 陈克非 +1 位作者 沈忠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5-329,共5页
自从代数攻击思想被提出以后,关于布尔函数代数免疫度的研究一度成为比较热门的研究内容。布尔函数学者致力于构造各类密码学性质较好的高代数免疫度布尔函数。这些密码学性质主要包括函数的平衡性、代数次数、非线性度、相关免疫阶数... 自从代数攻击思想被提出以后,关于布尔函数代数免疫度的研究一度成为比较热门的研究内容。布尔函数学者致力于构造各类密码学性质较好的高代数免疫度布尔函数。这些密码学性质主要包括函数的平衡性、代数次数、非线性度、相关免疫阶数等。构造了一类偶数阶的最优代数免疫度布尔函数,这类函数在具有最优代数免疫度的条件之下,还被证明具有较高的代数次数以及非线性度。最后还对这类函数的相关免疫阶数做出简单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函数 代数免疫度 非线性度 代数次数
下载PDF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方法与技巧
6
作者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08年第2期70-72,共3页
等高线地形图在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空间想象及分析计算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它既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备考的难点。如何掌握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与技巧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技巧,撰写此文以飨... 等高线地形图在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空间想象及分析计算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它既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备考的难点。如何掌握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与技巧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技巧,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线地形图 判读方法 教学经验 空间概念 计算能力 空间想象 学生
下载PDF
短小芽孢杆菌Y106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杉 安屹 +3 位作者 于雷 曹晓东 安国勇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短小芽孢杆菌Y106(Bacillus pumilus Y106)是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的一株对黄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平板对峙实验结果显示,Y106和黄萎病菌共同培养至10d时,处理组的黄萎病菌菌落直径为3.82cm,比对照组减小了38.7%,说明Y106菌株... 短小芽孢杆菌Y106(Bacillus pumilus Y106)是从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的一株对黄萎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平板对峙实验结果显示,Y106和黄萎病菌共同培养至10d时,处理组的黄萎病菌菌落直径为3.82cm,比对照组减小了38.7%,说明Y106菌株对棉花黄萎病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在液体PDA中共同培养Y106菌和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的棉花黄萎病菌Vd-gfp77,随着Y106菌浓度增加,Vd-gfp77菌液在发射光波长为530nm处的荧光吸收值从217.43下降至97.49,说明黄萎病菌液浓度减小,黄萎病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土壤中拮抗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长出菌落数目约为79个,处理组长出菌落数目随着Y106浓度的增加而减少至44个,比对照组菌落数目减少44.3%,表明在土壤中Y106菌株对棉花黄萎病菌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进一步的实验表明,Y106菌株可使盆栽棉花黄萎病发病率从76.47%下降至52.94%.因此,短小芽孢杆菌Y106对棉花黄萎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小芽孢杆菌Y106 棉花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2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蔡夏琴 《浙江中医杂志》 2008年第9期524-524,共1页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蔡夏琴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0年第6期516-516,共1页
关键词 卵巢早衰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观察 子宫不规则出血 经统计学处理 诊断标准 临床资料 妇科门诊
下载PDF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临床新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夏琴 余坚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9期700-700,共1页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具有清热燥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去腐生肌、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瘀阻所致的痔疮肿痛、肛裂疼痛、肛周湿疹等症。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它还可用于治疗其他多种病症,如褥疮、烧烫伤、带状疱疹等,取得较好疗...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具有清热燥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去腐生肌、解毒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瘀阻所致的痔疮肿痛、肛裂疼痛、肛周湿疹等症。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它还可用于治疗其他多种病症,如褥疮、烧烫伤、带状疱疹等,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临床应用 异病同治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汤治疗ABO血型不合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夏琴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第4期267-267,共1页
笔者在2008年2月~2013年5月应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加味茵陈蒿汤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爷爷的水稻田”丰收体验活动
12
作者 雷子玉(图) 《我们爱科学》 2021年第7期43-43,共1页
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一束稻穗有150至300颗种子,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2020年12月5日,“爷爷的水稻田”第一期丰收体验活动在杭州举行。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远离喧嚣的城市,来到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试... 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一束稻穗有150至300颗种子,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2020年12月5日,“爷爷的水稻田”第一期丰收体验活动在杭州举行。我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远离喧嚣的城市,来到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试验田里,感受冬季里的最后一抹金黄。微风拂面,我们踏入田野,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奔跑在田间地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活动 中国水稻研究所 水稻田 小伙伴 试验田 杂交水稻 爷爷 丰收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35例临床观察
13
作者 蔡夏琴 刘云 《浙江中医杂志》 2012年第6期411-411,共1页
自2008年来,笔者采用补肾调经汤配合西药克罗米芬(CC)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不孕症患者35例,并与单用西药32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不孕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