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和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许春奇 钟平 +2 位作者 仁立 张友红 扬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6-47,50,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XM)和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条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予甘露醇等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在20%甘露醇中加入DXM 3 mg,每4~6 h静脉滴注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XM)和甘露醇合用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脑保护作用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条件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予甘露醇等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在20%甘露醇中加入DXM 3 mg,每4~6 h静脉滴注1次,DXM 3 d后逐渐减量,持续应用3~5 d,最长不超过7 d;对照组只行常规治疗,同时对所有入选者每小时监测1次颅内压(ICP),持续监测到ICP恢复正常或死亡为止,并且分别在第1、3、6个月跟踪问卷调查,再次进行GCS评分。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I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CP恢复正常多集中在2~4 d,而对照组多集中在3~7 d,第3、4天ICP恢复正常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期共死亡10例,治疗组3例,病死率6%;对照组7例,病死率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次跟踪问卷调查并进行GCS评分,治疗组症状好转例数较对照组多(P<0.05),新增死亡7例中,治疗组3例。结论:在脑血管病中,DXM和甘露醇合用对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脑保护作用更强,且不增加其并发症和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地塞米松 甘露醇 脑保护作用
下载PDF
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干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澍 仁立 +1 位作者 马圣宇 徐飞 《中国医药》 2010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伴心理应激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院时的临床特点,探讨心理干预在女性AMI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3例女性AMI患者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比较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及患者人院... 目的观察伴心理应激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院时的临床特点,探讨心理干预在女性AMI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3例女性AMI患者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比较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及患者人院时的临床特征。将伴有心理应激的68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进行SAS、SDS评定。对2组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无心理应激的女性AMI患者相比较,伴心理应激者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就诊延迟时间较长[(7.9±5.8)h比(5.1±3.6)h,P〈0.01],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者较多[分别为58.8%(40/68)比37.1%(13/35),41.2%(28/68)比20.O%(7/35),均P〈0.05]。4周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SAS总分、SDS总分均有显著降低[分别为(39.7±6.1)分比(53.8±6.7)分,(37.5±5.6)分比(54.6±7.1)分,均P〈0.01];干预组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6%(7/34)比44.1%(15/34),23.5%(8/34)比47.1%(16/34),5.9%(2/34)比23.5%(8/34),均P〈0.05]。结论与无心理应激的女性AMI患者比较,有心理应激者危险因素较多。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女性AMI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 抑郁 女性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许春奇 尚亚东 +4 位作者 仁立 瞿晓雅 王婷婷 王子春 吕秀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69-72,共4页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在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血栓通及奥拉西坦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对照组:只用上述常规治疗,分别于治...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在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血栓通及奥拉西坦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3次/d。对照组:只用上述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检测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监测血C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抽静脉血查血栓弹力图(TEG)各指标和血小板聚集率(PAg T)。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CRP浓度、血栓最大幅度、综合凝血指数及PAGT均逐渐下降,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及最大凝固时间均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进展型脑梗死较对照组减少,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结论曲美他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具有抗栓作用,而且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进展型脑梗死发生率,并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急性脑梗死 进展型脑梗死
下载PDF
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现状及华法林最佳初始剂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澍 孙彤 +2 位作者 仁立 谢厚田 徐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698-700,共3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应用情况,探讨基层医院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最佳初始剂量。方法:调查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NVAF患者256例,分析华法林使用情况;将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随机分为3.1...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应用情况,探讨基层医院NVAF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最佳初始剂量。方法:调查无抗凝治疗禁忌证的NVAF患者256例,分析华法林使用情况;将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随机分为3.125 mg初始剂量组和5 mg初始剂量组,2组患者均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华法林剂量,直到INR稳定于2.0~3.0,随访2个月。结果:256例患者中应用华法林者47例;高危患者164例,其中有29例应用华法林,高危患者中使用华法林的比率阵发性房颤(6.8%)低于持续性与持久性房颤(21.7%)(P<0.05);3.125 mg组达稳定INR的时间与5mg组相似,3.125 mg组的INR增高发生率低于5 mg组(P<0.05),2组均无明显出血及血栓事件。结论:目前我国部分基层医院NVAF患者多数未接受指南推荐的抗凝剂,以3.125 mg为初始剂量应用华法林能使INR安全、迅速、有效的达标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非瓣膜病性 华法林 初始剂量
下载PDF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澍 仁立 +1 位作者 夏文书 王雪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对81例合并MS的AMI患者及94例无MS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及心肌损伤标记物情况。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对81例合并MS的AMI患者及94例无MS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及心肌损伤标记物情况。结果与非MS组相比,MS组年龄较大,女性患者较多(34.6%vs.17.0%;P<0.01),而吸烟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家族史较低(分别为43.2%vs.59.6%;13.6%vs.25.5%;P均<0.05),饱餐后或情绪激动时发病较高(分别为18.5%vs.7.4%;13.6%vs.4.3%;P均<0.05),有胸痛者少(66.7%vs.81.9%;P<0.05),泵功能≥KillipⅡ级者较多(35.8%vs.22.3%;P<0.05),住院病死率高(22.2%vs.10.6%;P<0.05),前壁梗死较高(51.9%vs.36.2%;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较高[(147±19)U/Lvs.(122±14)U/L;P<0.01]。结论与无MS的AMI患者相比,合并MS的AMI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患者较多,近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急性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澍 仁立 +1 位作者 夏文书 王雪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7期484-487,共4页
目的 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81例合并MS的AMI患者及94例无MS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及心肌酶.结果与非 MS组相比,MS组年龄较大... 目的 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81例合并MS的AMI患者及94例无MS的AM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梗死部位及心肌酶.结果与非 MS组相比,MS组年龄较大,女性患者所占比率较高(34.6%比17.0%,P<0.01),吸烟和冠心病家族史比率较低(分别为43.2%比59.6%,13.6%比25.5%,均P<0.05),饱餐后或情绪激动时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8.5%比7.4%,13.6%比4.3%,均P<0.05),有胸痛者少(66.7%比81.9%,P<0.05),心功能≥KillipⅡ级者较多(35.8%比22.3%,P<0.05),住院病死率高(22.2%比10.6%.P<0.05),前壁范围所占比率较高(51.9%比36.2%,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较高[(147±19)U/L比(122±14)U/L,P<0.01].结论 与无MS的AMI患者相比,合并MS的AMI患者年龄较大,女性患者较多,近期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