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腕中药熏洗及功能锻炼辅助腕关节镜下松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关节僵硬对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向往 亚博 +1 位作者 陈柯屹 杨顺 《四川中医》 2021年第4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桡腕中药熏洗及功能锻炼辅助腕关节镜下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要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取出内固定物后不...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桡腕中药熏洗及功能锻炼辅助腕关节镜下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要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取出内固定物后不做其他特殊处理,试验组术中取出内固定物后在腕关节镜下行腕关节松解,两组患者均给予桡腕中药熏洗及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关节功能变化。结果:在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腕关节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握力方面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的腕关节活动范围、握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疼痛、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个月后,试验组的腕关节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握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个月后,试验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腕关节疼痛、活动范围、握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采用桡腕中药熏洗及功能锻炼联合腕关节镜下松解术对于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僵硬 中药熏洗 功能锻炼 关节镜松解手术
下载PDF
腕关节镜下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PalmerⅠB型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顺 亚博 +1 位作者 徐文东 唐浩琛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对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PalmerⅠB型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们对32例腕TFCCPalmerⅠB型损伤患者,采用腕关节镜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根...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对腕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PalmerⅠB型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们对32例腕TFCCPalmerⅠB型损伤患者,采用腕关节镜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根据Palmer分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10例,合并ⅡA型损伤5例,合并ⅡB型损伤8例,合并ⅡC型损伤6例。腕关节镜视下明确诊断后不伴Ⅱ型损伤患者行经尺侧关节囊镜下缝合术,合并ⅡB型损伤患者行软化成形术,合并ⅡC型损伤患者行清创、软骨成形及尺骨头部分磨除术。术前和术后随访评定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握力及关节活动度分析、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并获得随访,腕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术前VAS为(6.0±2.3)分,术后1年为(1.0±1.1)分;术前患侧握力为健侧的(60.3±4.3)%,术后1年为(82.0±4.1)%;腕关节屈伸活动度为术前(62.0±4.3)°,术后1年(105.0±4.3)°;旋转活动度术前(125.0±16.0)°,术后1年(152.0±18.0)°。经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优26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结论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诊断并治疗TFCCPalmerⅠB型损伤安全有效,随访效果确切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原文传递
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经骨窗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 被引量:16
3
作者 亚博 杨顺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8期731-735,共5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经骨窗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经骨窗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0~42岁。术前X线片及CT明确诊断为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观察患者关节活动度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缓解程度,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对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并发症,12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0~13个月。术后12个月VAS评分0~3分。腕关节掌倾角5°~15°,尺偏角14°~23°,屈伸活动度123°~168°,前臂旋转活动度115°~170°。术后12个月Cooney腕关节评分70~95分;优10例,良1例,可1例。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术后手腕部功能恢复良好,疼痛症状较轻,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桡骨骨折 骨折切开复位
下载PDF
郑氏熏洗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亚博 杨顺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观察郑氏外用熏洗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并发RSD的患者共46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纳入研究的46例桡骨远端骨折并发RS... 目的观察郑氏外用熏洗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发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并发RSD的患者共46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纳入研究的46例桡骨远端骨折并发RSD患者按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郑氏外用熏洗药加功能锻炼,对照组给予相同时间及频次温水浸泡加功能锻炼,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疗效评价、VAS疼痛评分、Cooney腕关节综合评分等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的临床显效率为8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oney腕关节综合评分分值提高明显,观察组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握力、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活动度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氏熏洗药以其独特的中药外用配方,能明显改善桡骨远端骨折并发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状,改善手腕部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熏洗药 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下载PDF
腕关节镜辅助钛内固定器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顺 陈柯屹 +4 位作者 亚博 向往 张静 古洪基 池昊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6-371,共6页
背景:诊治传统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未及时得到修复及临床漏诊并不少见,成为术后腕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重要的原因。腕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更加精准的判断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损伤情况,而且镜下施行手术能保护血供,... 背景:诊治传统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未及时得到修复及临床漏诊并不少见,成为术后腕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重要的原因。腕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可以更加精准的判断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损伤情况,而且镜下施行手术能保护血供,还可以一并修复关节内韧带、软骨损伤以及对腕骨脱位、骨折进行有效固定。目的:回顾性分析关节镜辅助下采用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共收治了19例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AO分型,其中B2型1例,B3型2例,C1型5例,C2型7例,C3型4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均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修复腕骨间韧带、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并进行腕骨骨折固定等治疗。术后1年分别对比健侧与患侧的腕关节活动度、握力、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采用Mayo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与结论:①术后19例患者均获随访,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为5-12个月,平均7个月;②术后1年,患侧腕关节活动度、握力、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同健侧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根据Mayo腕关节评分评估疗效,优9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0%;④提示关节镜辅助下采用桡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桡骨远端骨折,能精准恢复关节稳定性,对骨折合并软骨损伤及关节内韧带同时修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微创 关节镜 内固定器 腕关节 活动度 骨折愈合
下载PDF
腕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杨顺 亚博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术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采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腕关节镜...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术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采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采用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评估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性。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12.1±1.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镜组术中关节镜检发现合并舟月韧带撕裂18例,合并月三角韧带撕裂16例,合并TFCC撕裂41例。术后1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手腕部疼痛、握力、腕关节活动度方面综合评分关节镜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oney腕关节综合评分:治疗组优50例,良6例,可4例;对照组优46例,良9例,可5例。结论腕关节镜辅助手术组能精准复位关节面,清理关节内淤血,对合并的关节内软骨、韧带、TFCC等组织的损伤进行评估及修复,降低腕关节慢性疼痛的发生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治疗结果 腕关节镜 切开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经骨窗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4型骨折 被引量:10
7
作者 亚博 杨顺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7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4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4型骨折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8~36岁,平均26.3岁。骨折按AO/OTA... 目的:探讨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4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4型骨折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8~36岁,平均26.3岁。骨折按AO/OTA分型为B4型。观察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后12个月时采用VAS评分评价其疼痛缓解程度,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3例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10~14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2个月。术后12个月Cooney腕关节评分,优10例,良2例,可1例。VAS评分为1.0±1.1,握力占健侧比率(88.2±2.7)%,掌倾角(12.2±3.8)°,尺偏角(19.3±5.4)°,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18.1±2.3)°,前臂旋转活动度(158.0±13.0)°。术后无骨关节炎发生及相应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经掌侧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4型中舟月关节面塌陷压缩型骨折,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折切开复位
下载PDF
腕关节镜辅助下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型骨折 被引量:10
8
作者 亚博 杨顺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9期859-862,共4页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B型骨折腕关节镜直视下复位后予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采用腕关节镜直视下手法复位及撬拨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同时修复关节内软组织损伤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患者28例,男15例,...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B型骨折腕关节镜直视下复位后予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采用腕关节镜直视下手法复位及撬拨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同时修复关节内软组织损伤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患者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7~69岁,平均45.3岁;病程为伤后4~7 d。受伤后患者具有典型桡骨远端骨折体征,X线片及CT明确诊断,并确定不合并其余部位骨折及神经血管损伤,不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无手术禁忌证。按AO/OTA分型:B1型8例,B2型7例,B3型13例。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28例桡骨远端B型骨折术后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1±1.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测量掌倾角(15.2±3.4)°,尺偏角(20.4±6.4)°。根据Cooney腕关节评分量表评估疗效,优21例,良5例,可2例。术中关节镜检合并舟月韧带撕裂3例,合并月三角韧带撕裂1例,合并TFCC损伤16例。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复位Herbert螺钉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型骨折可使关节面平整度最大程度恢复,应用Herbert螺钉固定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减少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病,同时可对骨折合并关节内韧带及软骨损伤一并修复恢复关节稳定性,降低腕关节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腕关节 关节镜
下载PDF
腕关节镜辅助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顺 向往 +4 位作者 亚博 张静 古洪基 池昊天 陈柯屹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评价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50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0~45(34.12±2.56)岁。全部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经掌侧入路切开复... 目的:评价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5月收治50例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0~45(34.12±2.56)岁。全部患者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经掌侧入路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范围以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DR断层扫描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桡骨轴向无短缩。发生3例切口感染,经处理全部消失。患者术后18个月腕关节活动范围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术后18个月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优33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Die-punch骨折能较好的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有利于快速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 关节镜 桡骨远端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静 亚博 池昊天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2年第3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DRF)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4)... 目的探究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DRF)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4)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46)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微循环状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个月后,观察组腕关节屈曲、伸展、旋前、旋后、桡偏和尺偏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腕关节功能均明显提高,微循环状态积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8.70%,对照组为15.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1,P=0.296)。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DRF具有手术创伤性小、对机体微循环状态影响小、术后恢复快和预后效果佳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桡骨远端骨折 关节镜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关节活动度 腕关节功能 微循环状态
下载PDF
腕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腕关节炎
11
作者 亚博 张静 +1 位作者 杨顺 高源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目的:观察腕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宣痹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腕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急性痛风性腕关节炎患者共70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腕... 目的:观察腕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宣痹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腕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四川省骨科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急性痛风性腕关节炎患者共70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腕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宣痹汤治疗(n=35),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联合外用二黄新伤止痛软膏治疗(n=35)。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3月、6月疗效。观察指标:血生化指标[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Coon⁃ey腕关节评分、复发情况及手术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治疗后两组生化指标(ERS、CRP、UA)整体均呈现降低趋势。观察组治疗后2周升高,之后下降,3个月、6个月时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组内和组间各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随时间均呈降低,观察组治疗后2周疼痛缓解幅度较大,3个月、6个月观察组持续稳定在疼痛评分较低水平,比对照组疼痛评分更低。对照组3个月之后疼痛评分略有上升趋势。组间各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oney腕关节评分各维度评分随时间呈逐渐提高趋势,3个月后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对照组2周后腕关节评分基本稳定,无明显进一步提高,组间各时间点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痛风性腕关节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vs.28.57%,P<0.05)。手术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关节血肿,1例手术切口延迟愈合,无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单纯胃肠道反应3例,单纯外用药物过敏2例,胃肠道反应合并外用药过敏3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71%vs.22.86%,P<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腕关节炎 腕关节镜 宣痹汤
下载PDF
肌腱止点经骨减张缝合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指深屈肌腱止点Al-Qattan Ⅴb型损伤
12
作者 亚博 杨顺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探讨肌腱止点经骨减张缝合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Al-Qattan Ⅴb型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22年12月,我们对8例Al-Qattan Ⅴb型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患者采用肌腱止点经骨减张缝合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 目的探讨肌腱止点经骨减张缝合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Al-Qattan Ⅴb型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22年12月,我们对8例Al-Qattan Ⅴb型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患者采用肌腱止点经骨减张缝合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术后随访临床疗效.结果术后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4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无减张缝线断裂失效、克氏针断裂松动、针道感染、切口皮缘及甲床压迫坏死、甲板畸形、手指严重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后根据X线片提示骨折全部愈合,关节间隙正常.骨折愈合时间为8~10周,平均8.6周.末次随访患指远指间关节无明显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为(1.0±1.3)分.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法进行功能评定:优7例,良1例.结论应用肌腱止点经骨减张缝合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Al-Qattan Ⅴb型指深屈肌腱撕脱性损伤固定有效、牢靠,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治疗结果 撕脱性损伤 减张缝合 克氏针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桡尺远侧韧带重建治疗慢性PalmerⅠD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疗效观察
13
作者 杨顺 亚博 +3 位作者 向往 张静 陈柯屹 虞亚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异体肌腱重建桡尺远侧韧带治疗慢性PalmerⅠD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伴桡尺远侧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5例慢性PalmerⅠD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下异体肌腱重建桡尺远侧韧带治疗慢性PalmerⅠD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伴桡尺远侧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5例慢性PalmerⅠD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腕关节镜辅助下异体肌腱重建桡尺远侧韧带治疗,术后随访并评价腕关节的活动度、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握力、腕关节功能评分(改良Mayo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15±2.20个月。术后15例患者腕关节疼痛VAS评分为2.56±0.69分,与术前的6.78±1.2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显著缓解。术后患侧手和健侧手的握力比率为(76.18±9.72)%,与术前的(50.18±6.7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握力显著增大。术后腕关节旋转活动度为(151.09±12.38)°,较术前的(142.87±10.19)°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Mayo评分,优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腕关节镜辅助下异体肌腱重建桡尺远侧韧带治疗慢性PalmerⅠD型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伴桡尺远侧关节不稳疗效确切,可促进疼痛、握力、旋转活动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 腕关节镜 韧带重建
下载PDF
异体肌腱移植重建掌板-侧副韧带复合体治疗近指间关节陈旧性脱位
14
作者 亚博 杨顺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异体肌腱经"T"形骨隧道移植重建掌板-侧副韧带复合体治疗近指间关节陈旧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共收治8例手指近指间关节陈旧性脱位患者,采用异体肌腱经"T"形骨隧道移植重建掌... 目的探讨异体肌腱经"T"形骨隧道移植重建掌板-侧副韧带复合体治疗近指间关节陈旧性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22年12月,我院共收治8例手指近指间关节陈旧性脱位患者,采用异体肌腱经"T"形骨隧道移植重建掌板-侧副韧带复合体治疗,术后随访临床疗效。结果术后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16个月,平均12.7个月。术后无感染、异体肌腱排异反应、切口周围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复查X线片提示近指间关节对应关系好。末次随访近指间关节无明显疼痛、关节稳定、无手指严重功能障碍。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关节疼痛程度,指间关节均无明显疼痛,平均(1.0±1.3)分。按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法行功能评定:优7例,良1例。结论应用异体肌腱经"T"形骨隧道移植重建掌板-侧副韧带复合体能有效恢复近指间关节稳定性且不影响关节活动,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脱位 陈旧性 异体肌腱 掌板-侧副韧带复合体
原文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腕关节镜诊治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高源 亚博 +1 位作者 李静 张燕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8年第23期3308-3311,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腕关节镜诊治TFCC(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TFCC损伤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TS组和非FTS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腕关节镜诊治TFCC(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TFCC损伤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FTS组和非FTS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行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腕关节Cooney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FTS组患者术后48h内各时间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非FTS组,术后1年腕关节Cooney评分明显高于非FTS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非FTS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非FTS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非F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TFCC损伤患者围术期的有效应用,不仅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了患肢的康复锻炼,同时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促进了胃肠功能的恢复,维持了患者的身体机能。另外,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腕关节镜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围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腕关节镜手术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腕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向往 杨顺 +1 位作者 亚博 陈柯屹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手术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腕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0例痛风性腕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腕关节镜手术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和对照组(腕关节镜手术治疗),每组各4...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手术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腕关节炎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80例痛风性腕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腕关节镜手术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和对照组(腕关节镜手术治疗),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SUA、TC、TG、HDL和LDL)、炎性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氧化应激指标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丙二醛和3-硝基络氨酸修饰蛋白(3-N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UA、TC、TG、HDL和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U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TG、LDL水平相比治疗前降低,HDL上升,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C、TG、HDL和LDL水平相比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1、IL-6、TNF-α、8-OHdG、丙二醛和3-N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IL-6、TNF-α、8-OHdG、丙二醛和3-N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关节镜手术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腕关节炎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血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腕关节炎 腕关节镜手术 非布司他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治疗手指撕脱离断伤
17
作者 亚博 杨顺 +4 位作者 向往 张静 陈柯屹 汤晨曦 沈景寿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治疗手指撕脱离断且热缺血时间超过12.0 h以上的特殊类型断指的手术适应证,并分析影响此类断指成活率的因素。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对8例撕脱离断断指伴长时间热... 目的探讨采用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治疗手指撕脱离断且热缺血时间超过12.0 h以上的特殊类型断指的手术适应证,并分析影响此类断指成活率的因素。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对8例撕脱离断断指伴长时间热缺血患者采用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技术,术中用静脉血管移植重建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其中一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用倒置的"Y"形移植静脉,"Y"形静脉的一边桥接吻合修复原指掌侧固有动脉,另一边将相邻的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吻合,形成外增压,增加血管远端血流动力,重建血运。本组8例,断指9指,示、中指离断1例,示指离断2例,拇指离断4例,小指离断1例,全部为男性,年龄16~63岁,平均37.6岁,受伤后断指热缺血时间12.3~20.6 h,平均17.4 h。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离断指体成活情况。患者出院后电话或微信随访。结果本组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8.3个月,术后发生血管危象3例4指(动脉危象1指、静脉危象3指),皮肤表皮坏死1例1指,坏死1例1指。最终9指断指成活8指。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再植指功能:优6指、良1指、差1指。结论采用邻指指掌侧固有动脉转位外增压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撕脱离断且热缺血时间超过12.0 h的特殊类型断指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外增压 动脉转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腕关节镜辅助手术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腕关节炎疗效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静 亚博 池昊天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手术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腕关节炎疗效。方法:将常规采用秋水仙碱+二黄新伤止痛软膏治疗的痛风性腕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n=35),而经常规药物治疗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或合并关节僵硬采用腕关节镜手术联合秋水...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手术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腕关节炎疗效。方法:将常规采用秋水仙碱+二黄新伤止痛软膏治疗的痛风性腕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n=35),而经常规药物治疗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或合并关节僵硬采用腕关节镜手术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的痛风性腕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观察组(n=35)。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疗效、外周血生化指标[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Mayo腕关节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手术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病程长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分级分布不同(P<0.05)。治疗两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72%vs.62.86%,P<0.05)。治疗后,两组ERS、CRP、UA随着时间呈逐渐降低趋势,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ERS、CRP、U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ayo腕关节各维度评分随着时间呈逐渐升高趋势,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例患者出现关节血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0.00%vs.17.14%,P<0.05)。结论:腕关节镜手术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腕关节炎疗效优于药物联合外治法,可有效预防复发,整体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腕关节镜 秋水仙碱 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尿酸 Mayo腕关节评分
下载PDF
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
19
作者 亚博 杨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伤患者6例10指,均为男性,年龄35~53岁...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伤患者6例10指,均为男性,年龄35~53岁,平均39.5岁。示、中指掌侧软组织缺损3例,中、环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例,拇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示指掌、桡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单个创面缺损面积2.5 cm×1.5 cm~4.0 cm×2.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7.5 cm×2.0 cm~10.0 cm×3.0 cm,均为急诊一期修复。同时修复指掌侧固有神经3例5指;修复指深屈肌腱2例2指。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患者出院后电话或微信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皮瓣发生静脉危象1例,予创口拆线,湿敷肝素,创口持续缓慢渗血,3 d后静脉危象解除。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2.8个月。皮瓣质地、外观满意。修复神经的手指感觉恢复S3~S3+,静态TPD为7~12 mm,未行神经修复的术后半年皮瓣逐渐具有保护性感觉,手指功能恢复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优5例,良1例。结论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供、受区在同一肢体的邻近区域,手术操作简便,供区较隐蔽,皮瓣厚度与手部皮肤相近,术后皮瓣外观、质地及功能恢复满意,是临床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 双叶皮瓣 手指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原文传递
腕关节镜辅助2.7 mm钛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柯屹 杨顺 +3 位作者 亚博 向往 张静 池昊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5326-5331,共6页
背景:由于缺乏对发病机制的认识,尺骨撞击综合征早期常被统称为腕关节炎,延误患者治疗,引起严重的腕关节功能障碍。目的:回顾性分析腕关节镜辅助下结合2.7 mm钛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四川... 背景:由于缺乏对发病机制的认识,尺骨撞击综合征早期常被统称为腕关节炎,延误患者治疗,引起严重的腕关节功能障碍。目的:回顾性分析腕关节镜辅助下结合2.7 mm钛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共收治了12例尺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均采用腕关节镜辅助2.7 mm钛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一并修复腕骨间韧带、关节软骨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对比术前、术后1年尺骨变异值、目测类比评分、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与结论:①术后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5-11个月,平均6个月;②术前X射线片检查尺骨变异值为(3.3±1.3)mm,术后1年为(-0.4±0.6)mm;术前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为(59.2±10.6)分,术后1年为(78.3±11.6)分,其中优7例,良4例,可1例;术前目测类比评分为(5.2±0.7)分,术后1年为(3.2±2.5)分,其中9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上述指标术前及术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提示腕关节镜能够明确尺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结合2.7 mm钛截骨钢板内固定可节约手术时间,降低骨不愈合率,术后可缓解腕部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内固定 微创 腕关节镜 尺骨撞击综合征 骨性愈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