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 被引量:507
1
作者 陆林 任以胜 +4 位作者 朱道才 杨兴柱 杨钊 姚国荣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18,共17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力地契合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促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日益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力地契合和服务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稳定,加快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系统梳理国内外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成果,针对内容深度相对薄弱、功能拓展比较泛化、时代特征不够显著等问题,把握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特点、新使命、新要求,充分考虑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构建了融合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新时代中国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归纳了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即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学理和逻辑机理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经济振兴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生态宜居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治理体系重构的路径研究、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研究。五个重点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保障层面,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共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汲取科学方法论的智慧和营养,构建多方法综合集成的方法体系,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是新时代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研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三农”问题 城乡融合 新时代
原文传递
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 被引量:181
2
作者 李德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4-87,共4页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促进两者互动持续发...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促进两者互动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及其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相应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村经济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77
3
作者 祝小迁 费罗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7,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近10年来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序变化性明显。从"十五"期间和"九五"期间相比来看,除滁州、六... 研究目的:分析近10年来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研究结果:(1)全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序变化性明显。从"十五"期间和"九五"期间相比来看,除滁州、六安、黄山三个地市以外,全省其他14个地市的耕地利用集约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全省耕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总体上呈北高南低的特点。(3)社会经济因素、耕作制度因素和自然因素是影响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论:应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以及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驱动力分析,评价结果与现实情况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时空变化 驱动力 安徽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差异研究 被引量:73
4
作者 万亚胜 +2 位作者 吴九兴 费罗成 徐玉婷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1-1290,共10页
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农户的调查数据,选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其差异。结果表明:(1)整体上农户退出意愿较高,明显大于退出行为,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呈现整体一致、局部差... 基于安徽省金寨县农户的调查数据,选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其差异。结果表明:(1)整体上农户退出意愿较高,明显大于退出行为,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呈现整体一致、局部差异的特征;(2)退出意愿是农户处于理想状态下的选择,其影响因子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退出行为是农户处于现实状态下的选择,其影响因子为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提高其指令性规范;赋予农户利益诉求机会,同步提高农户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开展宅基地价值评估,给予农户足额全面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意愿 退出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60
5
作者 刘广栋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80,共11页
文章根据建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制度论文发表数量和研究焦点的转移,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分为5个阶段,就每个阶段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土地政策调整的各个阶段进行对比,总结了中国土地制度和政策调整的... 文章根据建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制度论文发表数量和研究焦点的转移,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分为5个阶段,就每个阶段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土地政策调整的各个阶段进行对比,总结了中国土地制度和政策调整的变迁特点,并将理论研究的演变阶段与制度的演变阶段进行了对照,得出了如下结论:虽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多种变迁方式,土地政策也相应进行了多次调整,但由于在制度演变过程中忽视了核心制度的再创新,效果因此并不显著,新问题不断显现,问题依然存在;土地制度的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二者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对应的,但从土地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需求,这为理论研究的发展提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制度变迁 农村 理论和实践
原文传递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创建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0
6
作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9-94,共6页
在对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的欠缺及其入市流转的法律缺陷等问题分析基础上 ,针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提出完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创新空间 ;根据全国各地试点经验的总结 ,进一步设计出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制度 ;最后 ,对集体建... 在对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制度的欠缺及其入市流转的法律缺陷等问题分析基础上 ,针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提出完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创新空间 ;根据全国各地试点经验的总结 ,进一步设计出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制度 ;最后 ,对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在目前所涉及的若干重大和现实问题进行了讨论 ,认为该制度的创建和实施在目前主要应考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建设 ,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 ,入市流转的基本原则 ,流转的法律保障以及对当前征地制度改革的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土地流转机制 产权制度 法律缺陷 制度设计 中国
下载PDF
安徽省巢湖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与改革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王心源 张广胜 +5 位作者 贾冠忠 赵萍 高超 王官勇 沈醒狮 《中国地质教育》 2007年第2期47-51,共5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多渠道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地质野外...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多渠道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地质野外实习是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而实习基地建设在该环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以安徽省巢湖地质实习基地为例,讨论了实习基地建设的条件、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旨在使地质实习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地质学的教学和课程改革,培养高质量的新型人才,也达到促进地质实习基地建设和对区域经济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基础 教学改革 实习基地 安徽 巢湖 高等师范院校
下载PDF
2000~2010年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被引量:42
8
作者 +1 位作者 吴九兴 徐玉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4-901,共8页
基于2000/2005/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方式、过程、区域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研究表明:2000~2010年长江流域城乡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增长显著,而耕地、草地面... 基于2000/2005/2010年三期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长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方式、过程、区域特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研究表明:2000~2010年长江流域城乡建设用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增长显著,而耕地、草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减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加相关,草地减少和林地增加相关,水域增加与三峡蓄水及退田还湖相关;四川盆地、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等人类活动热点区域的土地利用程度显著提高;受土地利用变化影响,2000~2010年长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逐年提高,水源涵养、废物处理和娱乐文化服务功能增强,而土壤形成与保护、食物生产服务功能明显减弱;生态服务价值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沿江湖泊和湿地,其次是林草地覆盖区,青海高原荒漠区生态服务价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 生态价值
原文传递
近十年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祝小迁 +1 位作者 王娟 李渊 《现代城市研究》 2007年第7期69-75,共7页
在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涵和意义基础上,从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城市土地 集约利用 评价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时空格局、驱动力与转型模式 被引量:39
10
作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0-68,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探究土地利用转型格局、过程与模式以改进土地管理政策、调控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横向比较法。研究结果: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时空格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高度吻... 研究目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探究土地利用转型格局、过程与模式以改进土地管理政策、调控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方法:综合指数法,横向比较法。研究结果: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时空格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高度吻合;土地利用隐性形态指数在空间上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梯度减小,局部呈"条带状"和"抱团式"集聚;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格局变化、城镇化、差别化土地政策;土地利用转型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转型周期呈现"S型"演化态势;各省市所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差异较大,但整体处于土地利用转型的中阶稳定态。研究结论:应选择差别化土地利用转型路径,塑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土地利用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转型 隐性形态 时空格局 驱动力 转型模式
下载PDF
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动力、特征及其效应 被引量:30
11
作者 洪娟 汪德根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5年第5期478-480,F0003,共4页
自驾车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论述了旅游组织方式的发展规律、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汽车业发展、交通设施发展以及灵活的价格机制是自驾车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人口学特征、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旅游消费和空间流... 自驾车旅游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论述了旅游组织方式的发展规律、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汽车业发展、交通设施发展以及灵活的价格机制是自驾车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人口学特征、旅游动机、旅游方式、旅游消费和空间流动规律等方面阐述了自驾车旅游市场特征,分析了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对自驾车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驾车旅游 市场特征 市场效应
下载PDF
试论土地用途管制 被引量:22
12
作者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2-25,30,共5页
关键词 土地用途管制 特点 管制制度
原文传递
1990-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 被引量:28
13
作者 史慧慧 +1 位作者 费罗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1-307,共7页
基于1990—2015年多时序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及其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5年,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显著增加;耕地—建设用地... 基于1990—2015年多时序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及其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结果表明:1990—2015年,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显著增加;耕地—建设用地、耕地—林地之间的相互转化是长三角城市群土地利用转型主要模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分布格局,时间上从1990年的1 717.01亿元减少到2015年的1 682.67亿元;在生态系统二级服务功能中,水文调节功能、美学景观功能持续增强,其他二级服务功能有所减弱;森林、农田、水体生态系统对各单项生态服务价值贡献较大;以耕地—建设用地、林地—耕地为主的土地利用转型模式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效应 长三角城市群
下载PDF
农地流转中村集体的角色定位与“三权”权能完善 被引量:27
14
作者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65,共8页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法,基于强化农地流转过程中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农地流转权能设计,优化农地流转运行机制。研究表明,应明确村集体在农地流转中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集体土地所有权享有农地流转的管理与服务权能,...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和文献研究法,基于强化农地流转过程中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地位,完善农地流转权能设计,优化农地流转运行机制。研究表明,应明确村集体在农地流转中的法律地位和重要作用;集体土地所有权享有农地流转的管理与服务权能,农户土地承包权拥有农地流转的决策与收益权能,土地经营权体现为劳动生产和经营收益权能;促进农地流转由农户自发流转向村集体委托-代理流转方式的转化。现阶段应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农地流转管理与服务权能,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村集体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错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三权分置 集体土地所有权 村集体
原文传递
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研究──以安徽宣城市为例 被引量:20
15
作者 朱传民 +1 位作者 刘广栋 曾海燕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5年第6期518-520,共3页
引入距离指数、分散度等定量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用地数量、布局等方面对宣城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引入距离指数、分散度等定量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用地数量、布局等方面对宣城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其研究结果不但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开展、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提供了理论参考,而且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用地 扩展指数 有偿使用 双控模式 宣城市
下载PDF
耕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3
16
作者 费罗成 +2 位作者 王秉建 李琴 樊小凤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6-702,共7页
耕地集约利用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有助于把握当前研究的侧重点和薄弱点和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耕地集约利用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总结出未来研究... 耕地集约利用关乎国家粮食安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有助于把握当前研究的侧重点和薄弱点和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耕地集约利用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总结出未来研究展望:①在研究视角上,应着重展开多学科交叉研究,积极开展生态型耕地集约利用研究;②在研究尺度上,应加强多层次、分区域,尤其是大区域的耕地集约利用研究;③在研究内容上,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驱动机制、时空变化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等应加强研究;④在研究方法上,应进一步强化定量研究,引入GIS、RS等现代技术和数学模型来进行深层次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土地集约 研究进展 研究展望
下载PDF
安徽省小城填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5
17
作者 严登华 俞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安徽省小城镇数量多 ,规模偏小 ;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用地增长过快 ,且其发展是以牺牲耕地为代价 ;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且浪费严重 ,土地利用效率低 ;同时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究其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安徽省小城镇数量多 ,规模偏小 ;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用地增长过快 ,且其发展是以牺牲耕地为代价 ;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且浪费严重 ,土地利用效率低 ;同时小城镇的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究其原因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小城镇发展动力匮乏 ;(2 )小城镇建设缺乏统一、科学、全面规划 ;(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 ;(4 )传统的二元制户籍制度和进镇代价大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 ;(5 )固有的土地政策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小城镇土地市场难以培育 ;(6 )耕地占补注重“量”忽视“质” ;(7)小城镇建设中违法用地突出 ;(8)小城镇土地管理薄弱。要实现安徽省小城镇土地持续利用 ,必需完善小城镇体系规划 ,进行科学定位、梯度发展小城镇 ;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 ,提高小城镇土地利用率 ;积极开展相关制度改革和政策创新 ;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培育小城镇土地市场 ;加强土地管理 ,维护土地市场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土地利用 安徽 土地管理 土地政策 耕地
下载PDF
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与内容的改革初探 被引量:22
18
作者 王宗英 +1 位作者 刘付 孙叶根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4期383-385,共3页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 .根据高师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求 ,考虑目前我校人力、财力、物力等实际情况 ,对传统的分阶段、分课程的野外实习模式进行变革 。
关键词 庐山 自然地理 实习模式 高师 野外实习 教学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芜湖市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郑欣 郑硕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2,268,共5页
碳排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土地利用可以造成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为了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该文计算得出芜湖市200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总量,并利用回归函数进行STIRPAT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了影响碳排... 碳排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土地利用可以造成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为了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碳排放效应,该文计算得出芜湖市2000—2010年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总量,并利用回归函数进行STIRPAT模型拟合,进一步研究了影响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低碳的土地利用对策。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期间,芜湖市碳排放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15.17%。其中,建设用地和林地分别为主要的碳源和碳汇。(2)碳排放量与人口、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性显著,其中人口对碳排放的解释作用最大,人口每增加1%,碳排放量相应的增加8.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芜湖市
下载PDF
中国耕地动态平衡的理论内涵与实施对策 被引量:11
20
作者 梁栋栋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45-147,共3页
基于中国耕地动态平衡,提出数量平衡、质量平衡、总体平衡、区域平衡及时间平衡是耕地动态平衡的理论内涵,并就我国耕地近期及未来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中国 耕地 动态平衡 数量平衡 质量平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