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0
1
作者 锦标 朱敏 +2 位作者 刘高飞 成宜舜 冯伟 《武警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01至2019-01发病4.5 h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ACI患者,根据溶栓后是否发生END将...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静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01至2019-01发病4.5 h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ACI患者,根据溶栓后是否发生END将患者分为END组和非恶化组,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后END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ACI患者108例,其中END组19例。END组年龄、体重、心房纤颤比例、基线NIHSS评分、责任大血管狭窄或闭塞、白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恶化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285;95%CI:2.023~5.682;P=0.028)、体重(OR=2.679;95%CI:1.690~6.287;P=0.039)、心房纤颤(OR=2.551;95%CI:1.980~4.235;P=0.027)、基线NIHHSS评分(OR=3.627;95%CI:6.267~13.331;P=0.018)、纤维蛋白原水平(OR=2.016;95%CI:4.650~7.823;P=0.031)均与ACI患者静脉溶栓后END显著相关。结论ACI患者静脉溶栓后END发生率较高,年龄、体重、心房纤颤、基线NIHSS评分、纤维蛋白原为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BDNF水平及氟西汀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锦标 杨明华 栾丽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BDNF的关系,观察氟西汀对血清BDNF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比较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将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按照有无...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BDNF的关系,观察氟西汀对血清BDNF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比较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将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按照有无接受氟西汀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氟西汀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水平及MMSE分值的变化。分析血清BDNF与MMSE分值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分值及血清BDNF水平无明显变化;氟西汀治疗组治疗后MMSE分值及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氟西汀治疗组治疗后MMSE分值及血清BDNF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MSE分值与血清BDNF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程度与血清BDNF水平有关,氟西汀能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可能部分是通过增加血清BDNF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氟西汀
下载PDF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锦标 杨明华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认知障碍 C反应蛋白质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学军 锦标 +1 位作者 孙坚 王文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2468-2470,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同时空腹抽取患者血液检测脑损伤标记物血浆溶血磷脂酸和S100蛋白水平,并随访6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SF36健康生活质量问卷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S100蛋白水平,NIHSS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14d,两组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S100蛋白水平和NIHS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SF-36评分有明显增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s100蛋白水平和NIHSS评分均有更明显的降低,SF-36评分增加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依达拉奉相比,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丁苯酞可以更好的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S100。蛋白水平,清除自由基,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机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明华 锦标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筛查在缺血性卒中发病后3d内出现认知损害的患者.根据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损害组与非认知损害组,比较两组人口统计...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 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筛查在缺血性卒中发病后3d内出现认知损害的患者.根据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损害组与非认知损害组,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血管危险因素、临床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缺血性卒中患者202例,其中认知损害组48例(23.8%).认知损害组年龄[(66 ±6)岁对(57±5)岁;t=2.231,P=0.038]、糖尿病(39.6%对18,2%;χ2=9.388,P=0.003)、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39.6%对20.8%;x2=6.856,P=0.007)的比例、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11.8±2.4)分对(8.1±1.9)分;t=2.046,P=0.043]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29.2±7.8)μmol/L对(19.9±6.5) μmol/L;t =2.781,P=0.008]、尿酸[(401.5±51.1) μmol/L对(312.4± 60.7) μmol/L;t=3.042,P=0.003]和C反应蛋白[(18.4±5.2)μmol/L对(11.3±4.2)μmol/L; =2.903,P=0.004]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认知损害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dds ratio,OR)1.812,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38~3.205;P=0.039]、糖尿病史(OR2 520,95% CI 1.854 ~4.111;P=0.025)、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4.232,95% CI 1.905 ~8.582;P=0.014)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3.618,95% CI 2.061 ~6.312;P =0.018)、尿酸(OR 2.179,95% CI 1.654 ~3.836;P =0.031)和C反应蛋白(OR 2.716,95% CI 1.507 ~5.552;P=0.022)水平增高为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的认知损害发生率较高,年龄、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糖尿病史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为缺血性卒中后发生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卒中 脑缺血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雷文婧 朱敏 +4 位作者 吴迪 锦标 冯伟 叶瑞东 樊新颖 《东南国防医药》 2022年第6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神经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7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神经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其中对照组19例,联合组17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比较2组治疗后血栓弹力图、C反应蛋白(CRP)、凝血常规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评价凝血功能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较对照组血栓弹力图中的Angle角和CI值明显减小,CRP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凝血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NIHSS评分[(1.294±0.5542)分]较对照组[(4.633±0.8776)分]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能更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凝血块形成的速率和改善凝血过程,能更有效地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临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叶酸、甲钴胺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锦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观察叶酸和甲钴胺对Hcy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水平,比较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Hcy水平。将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观察叶酸和甲钴胺对Hcy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水平,比较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患者Hcy水平。将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按照有无接受叶酸和甲钴胺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cy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分值的变化。分析Hcy与MMSE分值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血浆Hcy水平较认知功能正常组高;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Hcy水平降低,MMSE分值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后Hcy水平及MMSE分值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Hcy水平降低,MMSE分值升高;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Hcy水平与MMSE分值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程度与血浆Hcy水平有关,联合应用叶酸和甲钴胺能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甲钴胺
下载PDF
氟西汀对海马神经元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锦标 周红 郑秀琴 《现代医学》 2007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氟西汀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影响。方法进行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采用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和尼氏染色鉴定海马神经元。在培养3 d的海马神经元中加入不同浓度(1、10、20、40μmol.L-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氟西汀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生长的影响。方法进行新生SD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采用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和尼氏染色鉴定海马神经元。在培养3 d的海马神经元中加入不同浓度(1、10、20、40μmol.L-1)的氟西汀,并设正常对照组,48 h后观察细胞有突起的神经元数目、突起长度和胞体长径。研究氟西汀对海马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结果10μmol.L-1氟西汀组海马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突起的神经元数目增加、最长突起长度增长(P<0.05);40μmol.L-1氟西汀组海马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突起神经元数目减少(P<0.05),最长突起长度及胞体长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1μmol.L-1、20μmol.L-1氟西汀组海马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突起神经元数目、最长突起长度及胞体长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氟西汀能促进海马神经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细胞培养 海马神经元 大鼠
下载PDF
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洪克 张晓丹 锦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9-711,共3页
目的了解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的方法,观察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524例脑出血患者中有早发性癫痫发... 目的了解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的方法,观察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524例脑出血患者中有早发性癫痫发作的患者37例,占7.1%,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多见。单因素分析显示,皮质出血、再发脑出血、电解质紊乱者易发生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部位、出血次数和电解质情况与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有关,其中皮质出血为与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较高,皮质出血、脑出血史以及电解质紊乱是影响脑出血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重要因素,皮质出血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早发性癫痫发作 发生率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锦标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477-480,共4页
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脑形态测量学,作者简要地阐述了此形态测量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同时综述了它在认知功能障碍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 体素 形态测量学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莉 陈速 +1 位作者 杨明华 锦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718-719,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脑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多因素相关。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过程的中...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脑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由于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表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多因素相关。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具有促进神经生长活性的一种蛋白质,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表达,它在维持脑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存活及成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长时程增强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锦标 周红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389-393,共5页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长时程增强 学习记忆 综述
下载PDF
脑卒中与外周免疫抑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锦标 刘高飞 朱敏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7期981-983,共3页
脑卒中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交感神经通路、胆碱能通路诱导外周免疫抑制。外周免疫抑制对机体产生复杂的影响,其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但同时对机体有不利影响,导致机体感染的易感性增加。通过交感神经抑制剂、预防性使用... 脑卒中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交感神经通路、胆碱能通路诱导外周免疫抑制。外周免疫抑制对机体产生复杂的影响,其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但同时对机体有不利影响,导致机体感染的易感性增加。通过交感神经抑制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调整免疫状态等途径有望达到治疗脑卒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外周免疫抑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交感神经通路 胆碱能通路
原文传递
洛汀新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血清NO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洪克 锦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604-1605,共2页
目的:探讨洛汀新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MMSE评定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同时检测NOS水平,观察洛汀新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血清NOS水平的影响。结果:洛汀... 目的:探讨洛汀新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MMSE评定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同时检测NOS水平,观察洛汀新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及血清NOS水平的影响。结果:洛汀新观察组治疗后MMSE分值、NOS水平均提高,并且两者呈正相关。结论:洛汀新能通过提高NOS水平,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并发症 认知障碍/药物疗法 一氧化氮合酶/血液 @洛汀新
下载PDF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在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高飞 朱敏 +1 位作者 锦标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目的评估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DSA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神经内科行全脑DSA的青年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桡动脉组50例和股动脉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穿刺时间... 目的评估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DSA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神经内科行全脑DSA的青年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桡动脉组50例和股动脉组5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选择性造影成功率、曝光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桡动脉组穿刺时间明显长于股动脉组,分别为(3.00±0.50)和(1.50±0.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7,P<0.01);穿刺成功率[98.0%(49例)比100%(50例)]、选择性造影成功率(100.0%比100.0%)及曝光时间[(5.3±2.2)比(4.8±1.7)min]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桡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4.0%,2例)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8.0%,9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0.05)。结论经桡动脉穿刺行全脑DSA在青年脑血管病患者中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青年人 桡动脉 脑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小剂量艾司洛尔复合右美托咪定对aSAH后血管痉挛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锦标 梁冲 +3 位作者 李翔 傅传经 刘高飞 朱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洛尔复合右美托咪定(Dex)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血管痉挛(CVS)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48例a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S)组和干预组(DE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 目的探讨小剂量艾司洛尔复合右美托咪定(Dex)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血管痉挛(CVS)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48例a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S)组和干预组(DE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检测患者术后第1d(T1)、3d(T2)、7d(T3)、14d(T4)的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检测血清NF-κB、VEGF、sVCAM-1及脑脊液IL-6、ET-1和NALP-1水平。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与T1相比,两组患者T2~T3时血清NF-κB、VEGF、sVCAM-1及脑脊液IL-6、ET-1、NALP-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与NS组相比,DE组患者T2~T3时血清NF-κB、VEGF、sVCAM-1及脑脊液IL-6、ET-1和NALP-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重度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GOS明显升高(P<0.05)。结论小剂量艾司洛尔复合Dex可明显减轻aSAH后神经炎症从而减轻CVS起到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右美托咪定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
下载PDF
大河边煤矿4114_N运输巷瓦斯的治理
17
作者 锦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6期72-72,74,共2页
为了有效治理高瓦斯工作面的瓦斯,通过改变钻孔布置,使巷道内风排瓦斯浓度明显下降。
关键词 钻孔布置 瓦斯治理 效果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与认知
18
作者 锦标 《医学综述》 2009年第8期1153-1155,共3页
大量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与认知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认知的关系与其基因多态性有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改善认知功能;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也可抑制认知功能;血管紧张素... 大量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与认知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与认知的关系与其基因多态性有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改善认知功能;血管紧张素Ⅱ可促进,也可抑制认知功能;血管紧张素Ⅳ对认知功能起促进作用;它们是通过不同的作用圳制来影响认知功能的。本文简要阐述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Ⅳ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影响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Ⅳ 认知
下载PDF
血清NGAL、GLI及NLR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19
作者 朱敏 梁冲 +2 位作者 雷文婧 冯伟 锦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0期3884-3888,389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蛋白(NGAL)、血糖不稳定指数(GL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访3个月,... 目的:探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蛋白(NGAL)、血糖不稳定指数(GL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随访3个月,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67例与预后不良组3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清NGAL、GLI、NLR水平,分析NGAL、GLI、NLR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评分(AIS-A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计数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GAL、GLI、NLR单独预测及联合预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住院时间、空腹血糖、CPIS评分、AIS-APS评分、NIHSS评分、TNF-α、hs-CRP、WBC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GAL、GLI、NLR、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NGAL、GLI、NLR与CPIS评分、AIS-APS评分、NIHSS评分、TNF-α、hs-CRP、WBC均呈正相关(P<0.05)。高NGAL、GLI、NLR、CPIS评分、NIHSS评分、TNF-α为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NGAL、GLI、NLR联合预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64,其价值显著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NGAL、GLI、NLR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预后不良患者中升高较为显著,三者联合对于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蛋白 血糖不稳定指数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 预后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炎性反应机制及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评估和潜在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锦标 朱敏 刘高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28-633,共6页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具有患病率高、破裂率高、破裂后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探讨其形成和破裂的机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炎性反应介导的血管壁病理性重塑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重要机制。作者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形成和...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具有患病率高、破裂率高、破裂后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探讨其形成和破裂的机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炎性反应介导的血管壁病理性重塑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重要机制。作者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形成和破裂的炎性反应机制、高分辨率磁共振的评估、潜在治疗药物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未破裂动脉瘤 炎性反应 高分辨率磁共振 治疗药物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