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用于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静 贾永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5-1139,共5页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用于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按照制定的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72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阿帕替尼单药... 目的:观察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用于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后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按照制定的患者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72例胃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阿帕替尼单药组、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单纯化疗组、阿帕替尼单药组、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8.3%、61.1%和72.0%(P>0.05),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13.8%、16.7%和28.0%(P>0.05)。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16.8%和24.0%(P>0.05)。以单纯化疗组为对照,其他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93、117(P>0.05)、160 d(P=0.001)。经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发现,有无腹水(P=0.041)、TNM分期(P=0.036)及治疗方案(P=0.001)是m 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用于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的缓解率较高,不良反应可控,安全性较好,有可观的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阿帕替尼 靶向治疗 血管生成 化学治疗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2
作者 付蕾 樊青霞 +2 位作者 王留兴 陈静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入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随机分入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以及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Karnofsky体能状况评分以及血清癌胚抗原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的近期有效率为38.46%,对照组为18.87%(P=0.026);试验组的临床获益率为80.77%,对照组为62.26%(P=0.036)。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Karnofsky体能状况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癌胚抗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2个月,对照组为4.7个月(P=0.022);试验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6.2个月,对照组为14.1个月(P=0.48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似,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消化系统反应等。试验组患者发生心脏毒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较好,可延长疾病进展时间,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治疗结果 疾病进展时间 生存
原文传递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 被引量:13
3
作者 庄则豪 王立东 +5 位作者 王启鸣 范宗民 高珊珊 陈玉丽 郭花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3-755,共3页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COX 2表达变化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 3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OX 2的表达 ,以活检正常食管粘膜 10例为对照。结果 :COX 2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食管...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组织中COX 2表达变化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 31例食管鳞癌组织中COX 2的表达 ,以活检正常食管粘膜 10例为对照。结果 :COX 2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食管癌细胞的细胞质 ,正常对照组无COX 2表达。 31例食管癌组织中有 16例 (5 1.6 % )表达COX 2 ;食管癌组织分化的恶性程度与COX 2免疫反应的强度呈负相关 (r =- 0 .5 6 4 ;P =0 .0 0 1) ;伴淋巴结转移者 6 1.9%COX 2阳性 (13/2 1) ,但统计分析未发现COX 2的免疫反应程度与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存在相关性 (K SZ =0 .830 ;P =0 .4 96 )。结论 :COX 2过度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可能成为食管癌防治 ,特别是高分化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高发区 食管癌组织 COX-2 肿瘤转移 肿瘤分化
下载PDF
河南食管/贲门癌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和贲门癌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立东 +5 位作者 邝丽芸 关新元 庄则豪 范宗民 安继业 曹世华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和贲门癌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37例原发性食管癌和30例贲门癌患者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结果比较基因组杂交发现,食管癌组织染色体8q发生DNA扩增的频率最高(78%)...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高发区人群食管癌和贲门癌染色体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37例原发性食管癌和30例贲门癌患者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结果比较基因组杂交发现,食管癌组织染色体8q发生DNA扩增的频率最高(78%),其它依次为3q、5p、6q和7p;3p发生DNA丢失的频率最高(57%),其它依次为8p、9q和11q。贲门癌组织染色体20q发生DNA扩增频率最高(43%),其它依次为6q、8q和6p;17p发生DNA丢失的频率最高(57%),其它依次为19p、1p和4p。结论8q、3q和5pDNA扩增和3p、8p和9qDNA丢失是河南高发区食管癌患者基因组DNA变化特征;而20q、6qDNA扩增和17p、19p、1pDNA丢失可能是河南高发区贲门癌患者基因组DNA变化特征。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定位筛选和克隆与食管癌/贲门癌相关基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高发区 食管癌 DNA扩增 患者 人群 比较基因组杂交 基因组DNA 染色体 克隆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明 樊慧杰 +2 位作者 尚育泓 许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4月我院诊断明确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32~83岁,中位年龄69岁。其中透明细胞癌30例,乳头状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l例。采... 目的分析和评价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2年4月我院诊断明确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33例,男26例,女7例。年龄32~83岁,中位年龄69岁。其中透明细胞癌30例,乳头状细胞癌2例,未分化癌l例。采用口服索拉非尼400mg,2次/d,单药治疗,持续治疗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主要观察终点为客观有效率、临床获益率、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可评价疗效患者33例。其中部分缓解8例(24%),疾病稳定19例(58%),疾病进展6例(18%),疾病控制率82%,中位生存时间16.5个月,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10.2个月。1年生存率67%。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手足皮肤病变20例(6l%)、腹泻15例(46%)、高血压7例(21%)。多数不良反应于服药2周左右出现,持续时间不等,经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影响服药。结论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良好,大部分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晚期肾癌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施钼对烤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亚光 王留兴 +4 位作者 樊青霞 赵培荣 王瑞林 陆士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56,共3页
研究了不同钼肥用量对烤烟叶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施钼量的增加,烤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不同部位烟叶硝酸盐的变化规律表现一致。这表明叶面喷施钼酸铵以降低烟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 研究了不同钼肥用量对烤烟叶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施钼量的增加,烤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不同部位烟叶硝酸盐的变化规律表现一致。这表明叶面喷施钼酸铵以降低烟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其中,以烤烟团棵期叶面喷施0.5g/kg钼酸铵3次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钼酸铵 硝酸盐 亚硝酸盐
下载PDF
58例含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蒽环类/紫杉类治疗后)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留兴 樊青霞 +19 位作者 王瑞林 吴欣爱 宗红 鲁培 张蕾 武素芳 罗素霞 马智勇 王居峰 吴敏 周云 万里新 路平 库建伟 杨柳 徐志巧 王俊生 邢国臣 裴志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观察含长春瑞滨方案对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1例,其中58例可评价疗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41例,长春瑞滨25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 目的:观察含长春瑞滨方案对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1例,其中58例可评价疗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41例,长春瑞滨25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顺铂75~80mg/m2,静脉滴注,分割为2~5天,3周为一周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加氟(NF)17例,长春瑞滨用法同NP组,卡培他滨800~1000mg/m2,分早晚两次服用,第1~14天,或替加氟600mg/m2,第2~6天,3周为一周期。化疗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根据不良反应的程度调整药物用量。每两周期评价疗效。结果: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组,CR2例(4.9%),PR23例(56.1%),SD14例(34.1%),PD2例(4.9%),有效率为61.0%;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或替加氟(NF)组,CR1例(5.9%),PR8例(47.1%),SD7例(41.2%),PD1例(5.9%),有效率52.9%。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症、神经毒性等。结论:含长春瑞滨方案治疗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乳腺癌疗效确切,毒性可耐受,是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较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转移性乳腺癌 长春瑞滨 顺铂 卡培他滨 替加氟 联合化疗
下载PDF
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色素镜检查及手术标本碘染色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立东 郑树 +23 位作者 刘宾 郭瑞锋 王启鸣 范宗民 陈虹 庄则豪 安继业 孙超 高社干 李吉林 宋子博 贺新伟 李吉学 李燕杰 高珊珊 郭花芹 谢冬玲 益新娜 丁忠华 王道存 常志伟 易会兴 王宁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9-732,共4页
目的 :评价色素镜 (纤维内镜下行粘膜碘染 )对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以及碘染对获取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癌旁各级病变组织的影响。方法 :常规食管纤维内镜观察后 ,在食管表面喷洒体积分数为 2 %的卢戈... 目的 :评价色素镜 (纤维内镜下行粘膜碘染 )对提高食管癌高发区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的意义以及碘染对获取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癌旁各级病变组织的影响。方法 :常规食管纤维内镜观察后 ,在食管表面喷洒体积分数为 2 %的卢戈液染色 ,根据染色情况分别取活检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取同样的卢戈溶液对手术切除的食管标本作碘染色 ,并根据染色结果 ,分别取材作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纤维内镜下碘染后 ,可观察到清晰的片状不染区 ,以及花斑状 ,点状和条状不染区。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后也出现相似的变化。对染色区和不染区分别取材 ,发现手术切除标本碘染区的各级癌前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不染区 (P <0 .0 5 ) ,特别是间变和原位癌病灶。 2 35例无症状人群色素镜检查组 (碘染组 )基底细胞过度增生和间变的检出率分别为 6 4 % (114 /179)和 74 % (14 /19) ,均明显高于非碘染组 36 % (6 5 /179)和 2 6 % (5 /19) (P <0 .0 5 )。但无症状人群碘染组染色区取材仍发现 4 %的间变检出率。结论 :色素镜 (碘染色 )能明显提高无症状人群食管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手术切除标本行碘染色是获取各级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食管癌 高发区 居民 食管 色素镜检查 手术标本 碘染色 癌前病变
下载PDF
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食管癌组织中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立东 +6 位作者 邝丽芸 高珊珊 关新元 庄则豪 范宗民 邓文 胡亮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5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按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在食管癌中3q、8q、5p、1q、6q、18p... 目的 探讨河南食管癌高发区居民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基因组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5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变化,按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在食管癌中3q、8q、5p、1q、6q、18p、20q的染色体基因组扩增和3p、1p、9q、19p、4p、8p染色体基因组丢失频繁( >20% )。3q、5p、1q、11q13 14的染色体基因组扩增和4pq、13q染色体基因组丢失与食管癌病理分期相关(P<0 .05)。8q扩增和4p丢失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2p扩增和4pq、l1q14 qter的丢失与远处器官转移相关(P<0 .05)。结论 染色体3q、8q、5p、1q、6q、18p和20q部位可能存在与食管癌变密切相关的癌基因, 3p、1p、9q、19p、4p和8p可能存在与食管癌变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 3q、5p、1q、11q13 14扩增和4pq、13q丢失与食管癌的发展相关,而8q、2p扩增和4pq、11q14 qter的丢失是食管癌发展的晚期事件与食管癌转移相关,不同的基因参与了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组织 扩增 染色体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淋巴结转移 癌变 丢失 器官 变化
原文传递
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中p15、p16、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8
10
作者 金寒 +8 位作者 王立东 何欣 范宗民 焦新英 高珊珊 李吉林 刘宾 张延瑞 冯常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p15、p16、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取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居民156例的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食管上皮(NOR)2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45例,不典型增... 目的:探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食管癌患者p15、p16、mdm2和p53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与各级病变的关系。方法:取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州市居民156例的食管内镜黏膜活检组织(包括正常食管上皮(NOR)21例,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45例,不典型增生(DYS)23例,原位癌组织(CIS)45例和鳞状细胞癌(SCC)22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p15、p16、mdm2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NOR和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及SCC组织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p15、p16、mdm2和p53表达。随着病变发展(从NOR→BCH→DYS→CIS→SCC),p15和p16的表达逐渐降低,mdm2和p53的表达逐渐增高(P<0.05)。结论:p15、p16的低表达和p53、mdm2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病变持续向癌方向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病变 P15 P16 MDM2 P53
下载PDF
食管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细胞染色体变化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立东 +5 位作者 邝丽芸 关新元 庄则豪 范宗民 邓文 曹世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48-1053,共6页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早期可发生局部淋巴或血行转移,这是导致复发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但是,食管癌转移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征,寻找或定位与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加...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早期可发生局部淋巴或血行转移,这是导致复发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但是,食管癌转移发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染色体变化的特征,寻找或定位与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加深对其转移机制的了解。方法: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omparativegenomichybridization,CGH)分析15例食管癌患者原发灶和其对应的淋巴结转移灶的染色体基因组改变。结果:最常见染色体DNA拷贝数增加的部位是3q,8q,6p,20p,5p,18p,2p,2q,1q;常见的染色体DNA拷贝数丢失的部位是10p,10q,17p,18q,4p,13q。其中,最有意义的发现是6p增加(原发灶:2/15,13%,转移灶:7/15,47%),20p增加(原发灶:5/15,33.3%,转移灶:11/15,73.3%)。第二个发现是10p丢失(原发灶:2/15,13.3%,转移灶:8/15,53%),10q丢失(原发灶:2/15,13.3%,转移灶:7/15,46.6%)。结论:食管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细胞染色体基因组改变最显著的部位是6p,20p的增加和10p,10q的丢失;这些部位可能存在与食管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病理学 淋巴结转移 比较基因组杂交
下载PDF
血清碱性磷酸酶、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联合检测对胃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晶晶 刘琛 《癌症进展》 2020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AL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与联合检测对胃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为胃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2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志物(ALP、CEA、CA19-9)检测结果,根据有无骨转移将... 目的探讨碱性磷酸酶(AL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单独与联合检测对胃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为胃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2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标志物(ALP、CEA、CA19-9)检测结果,根据有无骨转移将入组患者分为骨转移组(n=91)和无骨转移组(n=431)。参照Soloway分级标准将骨转移分为3级,进一步分析ALP、CEA、CA19-9三者单独与联合检测在胃癌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骨转移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骨转移组患者ALP、CEA、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LP、CEA、CA19-9均是胃癌发生骨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任何指标单独检测,但ALP单独检测与三者联合检测的AUC值差异不明显;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效能优于单独检测。ALP与CA19-9水平随着骨转移分级升高呈上升趋势。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LP、CA19-9与骨转移分级均呈正相关(r=0.436、0.391,P﹤0.05),且ALP在评价胃癌骨转移严重程度方面优于CA19-9。结论ALP、CEA、CA19-9联合检测对胃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优于单项检测,为胃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以及监测提供参考。但考虑到患者的经济因素,对于临床上怀疑胃癌骨转移的患者,ALP是首选的检测指标,且该指标可作为评价胃癌骨转移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骨转移 血清标志物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p53基因突变与食管贲门多源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虹 王立东 +7 位作者 高社干 李吉林 范宗民 刘颖 郭梅 杨国翠 郭花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 p5 3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其与 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显微切割、PCR、DNA测序和免疫组化ABC法 ,分析 4例食管贲门多源癌p5 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4例食管贲门双源癌中 ,1例食管鳞癌和...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双源癌组织 p5 3基因突变的特征及其与 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显微切割、PCR、DNA测序和免疫组化ABC法 ,分析 4例食管贲门多源癌p5 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状况。结果  4例食管贲门双源癌中 ,1例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同时发生 p5 3基因突变 ,并均发生第 7外显子 2 31、2 32密码子的点突变和 2 2 5、2 32~ 2 33、2 34密码子的缺失 /插入改变。食管鳞癌p5 3基因突变率为 5 0 %(2 /4 ) ,贲门腺癌为 75 %(3/4 )。所有检测到的突变均发生在第 7和 8外显子。食管癌和贲门癌分别有 1例 p5 3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检测到p5 3基因突变 ,食管癌中 1例 p5 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未检测到基因突变。结论 同一个体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同时发生相似位点的 p5 3基因突变 ,提示二者具有相似的发病因素和分子机制 ,为进一步揭示林州地区相似的食管 /贲门癌区域分布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突变 食管贲门多源癌 相关性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樊慧杰 徐本玲 +2 位作者 吴晶晶 许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78-1880,共3页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予80/100/120mg/d,口服,2次/d,第1...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胰腺癌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替吉奥根据体表面积,予80/100/120mg/d,口服,2次/d,第1~14天,每3周重复。每2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共31例患者接受了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一线治疗,其中部分缓解8例(25.8%),稳定例12例(38.7%),进展11例(35.5%)。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为4.8个月(95%CI:3.7~5.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95%CI:7.8~11.4个月)。该方案治疗导致3~4度毒性,其中中性粒细胞减少12例,血小板减少4例,贫血3例,恶心呕吐2例,厌食1例,乏力2例。结论: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作为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取得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大多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化疗 吉西他滨 替吉奥
下载PDF
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 被引量:9
15
作者 侯小霞 常志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2144-2147,共4页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 目的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脂质体、顺铂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每3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周接受1次尼妥珠单抗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51.28%和20.51%,中位生存期(mOS)分别为24.7、17.0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分别为17.2、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行尼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和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有一定效果,可延长患者的PFS和OS,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尼妥珠单抗 紫杉醇脂质体 同步放化疗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早期死亡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磊 韩晖琼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构建预测转移性结肠癌(mCC)患者早期死亡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选择6669例符合条件的mCC患者。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通过C-index、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结... 目的构建预测转移性结肠癌(mCC)患者早期死亡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中选择6669例符合条件的mCC患者。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通过C-index、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结果原发肿瘤位置、肿瘤分化、T分期、M分期、骨转移、脑转移、CEA、肿瘤大小、年龄和婚姻状态是mCC患者早期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变量构建列线图,C-index和校准曲线显示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DCA曲线显示列线图可以使患者有较好的临床获益。结论该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能够帮助医生识别可能早期死亡的高危mCC患者,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肠癌 SEER数据库 列线图 早期死亡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皮损中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热休克蛋白70和细胞周期蛋白D_1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红文 +2 位作者 王诗淇 丁一 吴景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0,共2页
关键词 银屑病 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mRNA 热休克蛋白70 细胞周期蛋白D1
原文传递
肿瘤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相关肝损伤防治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峰辉 樊青霞 +2 位作者 朱利楠 龚帅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6期544-546,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而我国更是HBV感染高发区。据2008年我国卫生部公布,我国自然人群HBsAg阳性率为7.18%,依此推算我国有9 300万HBV携带者。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的治疗已成为一个不...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而我国更是HBV感染高发区。据2008年我国卫生部公布,我国自然人群HBsAg阳性率为7.18%,依此推算我国有9 300万HBV携带者。随着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合并HBV感染的恶性肿瘤的治疗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国内外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抗病毒治疗 肝损伤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春芳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7期1264-1267,1278,共5页
目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连续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根据APE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n=36)和死亡组(n=24)。综合分析治疗前... 目的急性肺栓塞患者血小板动态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连续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根据APE患者的预后分为存活组(n=36)和死亡组(n=24)。综合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APE患者血小板数量和形态(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方面的改变。结果存活组患者Qanadli栓塞指数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MP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MPV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存活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MPV治疗前后改变(△MPV)水平和Qanadli栓塞指数具有一定的预测APE患者临床转归的价值。治疗前MPV水平与APE患者死亡成正相关(r=0.601,P=0.03),而△MPV与APE患者死亡成负相关(r=-0.629,P=0.03)。△MPV(>4.5fl)(OR=0.49,95%CI 0.20-1.02,P<0.05)和Qanadli栓塞指数(>35.1)(OR=1.56,95%CI 0.45-2.12,P<0.05)为APE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PV和△MPV是评估APE死亡风险的潜在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血小板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真菌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5年第7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继发肺真菌病的危险因素,为老年慢阻肺继发肺真菌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慢阻肺继发肺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未继发肺真菌病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对照组,探...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继发肺真菌病的危险因素,为老年慢阻肺继发肺真菌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慢阻肺继发肺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未继发肺真菌病的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对照组,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糖皮质激素使用>500 mg、机械通气、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和II型呼吸衰竭是老年慢阻肺继发肺真菌病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OR=7.205)、糖皮质激素使用>500 mg(OR=11.748)、机械通气(OR=7.537)、合并低白蛋白血症(OR=4.693)、合并糖尿病(OR=3.075)是老年慢阻肺继发肺真菌病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临床应针对老年慢阻肺继发肺真菌病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肺真菌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真菌病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