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 被引量:92
1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2 位作者 王圣 王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3-608,共6页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考虑降雨量中绿水资源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将绿水资源纳入农业用水总量,全面分析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变动趋势。基于1998-2011年长江流域1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考虑降雨量中绿水资源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将绿水资源纳入农业用水总量,全面分析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变动趋势。基于1998-2011年长江流域1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对流域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影响因素的检验。研究发现:(1)在研究期间内,长江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呈现出波段式上升态势;流域各区段的用水效率呈下游、上游、中游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布格局。(2)灌溉费、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业对外开放度对流域农业用水效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人均水资源量和年降水量均对流域农业用水效率有负向关系,但只有降水量在统计上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应当提高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上游水资源禀赋较高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在农业节水的具体政策方面,调整农业灌溉水价、加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扩大农业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节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效率 农业 超效率DEA TOBIT模型 因素
原文传递
农业用水效率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农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5
2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2 位作者 王慧敏 刘高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65-1772,共8页
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对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分解科技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尝试去探讨广义技术进步能否促进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并观察各部分技术进步指数对中国(全国平均)和不同农业用水量分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影响程... 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对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分解科技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即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尝试去探讨广义技术进步能否促进农业用水效率的提高,并观察各部分技术进步指数对中国(全国平均)和不同农业用水量分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进步对中国各省区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且主要来自科技进步的贡献;2技术进步有助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且我国各省区农业用水效率更多受科技进步影响。对于农业用水量较高省区,农业科技进步率和技术效率对该地区农业用水效率影响显著,且作用效果都比较突出;而农业用水量中等地区的用水效率提升更多来自规模效率作用;3技术进步会引起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回弹效应",且目前表现为效率性回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MALMQUIST指数 技术进步 科技进步 技术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2 位作者 王慧敏 王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106,共6页
借鉴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和Tobit模型展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呈先降后升再回落走势,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年降水量、农产品进... 借鉴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思路,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和Tobit模型展开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呈先降后升再回落走势,东、中、西部呈递减格局,且西部显著低于东、中部;年降水量、农产品进出口以及供水结构中地下水所占比例与农业用水效率均呈较显著的正向关系;人均水资源量与用水效率呈负向关系,表明丰水地区需加强节水措施;在灌溉费与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关系上,全国、东部和中部模型结果与西部模型结果表现不一,但灌溉费与每亩灌溉水量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灌溉费的节水效应是显著的,也意味着水价政策的节水效应将促进节约水量流向用水效益更高的用水户,进而提高整体的农业用水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用水效率 超效率DEA TOBIT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约束效应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章恒全 +2 位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支彦玲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9-45,共7页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水资源对城镇化进程的约束力将成为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基于资源约束理论,本文以空间溢出作为研究视角,在进行严格假设检验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空间计量方法,构建城镇化进程的水资源约束模型...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撑,水资源对城镇化进程的约束力将成为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基于资源约束理论,本文以空间溢出作为研究视角,在进行严格假设检验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空间计量方法,构建城镇化进程的水资源约束模型,并利用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约束强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水资源对长江经济带的约束效应较为明显,由于水资源的约束,长江经济带城镇化进程的速度比没有水资源约束时下降0.6%。依据各地区的测算结果,可将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分为无约束型、中约束型和强约束型三类。其中上海和浙江城镇化发展进程没有受到水资源的约束;江苏、重庆和云南的约束强度大于0.5%,属于强约束型地区;剩余地区的约束强度位于0~0.5%之间,属于中约束型地区。长江经济带大部分地区呈现为水资源中约束型特征,且集中分布在上中游地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此外,不考虑空间自相关性的普通面板计量模型估计出的水资源约束强度略高,说明遗漏空间效应会导致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约束效应判断出现较大的偏误,同时反映出通过引导区域间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够降低水资源对城镇化发展的阻碍作用。研究进一步认为,即使在水资源禀赋优良的长江经济带地区,城镇化进程也受到水资源约束,这种现象值得其他地区警惕和防范。因此,在制定节水政策时,要充分发挥区域间的空间联动效应和统一协作能力,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缓解水资源对城镇化进程的约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水资源 长江经济带 空间溢出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中国省际水资源效率空间关联网络构建及演化因素 被引量:28
5
作者 佟金萍 章恒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4-94,共11页
面对边界日益扩张和地区关系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科学识别水资源效率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传导关系并揭示其空间联动结构,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本文基于2001—2017年中国30个省级样本区域的相关数据,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 面对边界日益扩张和地区关系日益复杂的水资源问题,科学识别水资源效率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传导关系并揭示其空间联动结构,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本文基于2001—2017年中国30个省级样本区域的相关数据,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出环境约束下中国省际水资源效率,然后在向量自回归模型框架下对省际水资源效率的动态交互影响效应和空间关联关系进行有效识别,最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中国省际水资源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省际水资源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效率水平不仅与其自身相关,而且受到其他地区以及它们构成的空间关联网络的影响;②重庆、上海和广东等省份具有较高的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③上海、广东和重庆等7省份属于净溢出板块,北京、江苏和湖北等7省份属于双向溢出板块,河北、安徽和江西等11省份属于经纪人板块,内蒙古、广西和甘肃等5省份属于净受益板块;④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是水资源效率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区域间经济、信息交流和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都有利于中国省际水资源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因此,在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时,应加快构建水资源效率跨区域协同提升机制,并将其融入区域发展战略之中,以实现区域水资源效率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期望产出 水资源效率 格兰杰因果检验 空间网络结构
下载PDF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研究——基于SBM-Tobit面板模型 被引量:16
6
作者 章恒全 黄元龙 +1 位作者 李军 《水利经济》 2019年第5期35-40,47,78,79,共9页
中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较为严重,工业消耗大量水资源,且工业废水对水体污染极为严重。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含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并利用面板固定效应的Tobit回归模型对浙江省工业水资源绿色... 中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较为严重,工业消耗大量水资源,且工业废水对水体污染极为严重。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通过含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度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并利用面板固定效应的Tobit回归模型对浙江省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寻求节约绿色水资源的途径。研究发现,对外开放水平对浙江省工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起到促进作用,而环境规制则起抑制作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浙江省节水能力和污染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水资源节约 水资源绿色利用效率 DEA-SBM 非期望产出 TOBIT回归模型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7
作者 佟金萍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68-2080,共13页
推动资源管理方式向"多资源"协同转变,保障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关系的协同优化,是应对资源供需矛盾和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基于构建的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指标体系,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前提下测度... 推动资源管理方式向"多资源"协同转变,保障水资源、能源和粮食关系的协同优化,是应对资源供需矛盾和安全风险的有效手段。基于构建的水-能源-粮食耦合协调指标体系,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前提下测度了2003—2017年各省份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进而借助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了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关键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均值在0.65~0.95之间波动,未达到生产前沿,仍然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2)总体时序变化呈现为"下降—上升—下降"波动特征,且各省份呈现一定差异,2010年之后江西、湖南、贵州和云南呈现下降趋势,上海、浙江、安徽和四川趋于平稳,江苏、湖北和重庆呈现较大波动;(3)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有所增强,两极分化现象初显,高值地区集中分布在长三角和川渝地区,而低值地区则不断向长江经济带上中游转移;(4)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提升的重要正向因素,而经济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正向作用尚未显现;此外,空间计量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邻近地区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的优化对本地区也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因此,除了要根据各省份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性的政策,还要加快创建"多资源"协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区域间的正向溢出效应,实现区域水-能源-粮食耦合效率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水-能源-粮食 耦合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原文传递
农业发展进程中的水环境约束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4
8
作者 章恒全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4-142,共9页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理论,构建农业发展的水环境约束模型,对长江流域农业发展中的水环境约束强度进行测度,并采用Bootstrap回归模型对水环境约束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受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双... 基于资源环境约束理论,构建农业发展的水环境约束模型,对长江流域农业发展中的水环境约束强度进行测度,并采用Bootstrap回归模型对水环境约束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受到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农业发展中的水环境约束强度远远超过水资源约束强度,且由各地区综合得出的流域水环境约束强度大于由简单数据加总测算出的流域水环境约束强度,反映出长江流域缺乏完善的水环境统一管理机制;产业结构和工业废水排放量能够显著增强水环境约束强度,水环境治理力度则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水环境约束 资源环境约束理论 长江流域
下载PDF
工业集聚、城市集聚与水资源消耗——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M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剑锋 +1 位作者 佟金萍 孙冬营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99,共5页
构建拓展形式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两阶段SYS-GMM方法,实证分析了以工业集聚和城市集聚为特征的经济集聚对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集聚与用水量之间存在以0.431位拐点的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只有当工业集聚水平超过这一... 构建拓展形式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运用两阶段SYS-GMM方法,实证分析了以工业集聚和城市集聚为特征的经济集聚对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集聚与用水量之间存在以0.431位拐点的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只有当工业集聚水平超过这一拐点时,工业集聚对用水量才能显现出正外部性的抑制效应;城市集聚与用水量之间呈现为正“U”型曲线关系,城市的适度集聚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过度集聚则会产生负外部性的“拥挤效应”,推动用水量的增长;人口规模、人均GDP、城镇化及技术进步均对用水量增长产生正向的驱动效应,而人力资本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有利于抑制用水量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集聚 城市集聚 水资源消耗 省际动态面板 系统GMM
原文传递
城镇化进程中用水量增长的门槛效应与动态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章恒全 +1 位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53,共9页
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21世纪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人口、经济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转变,成为拉动用水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居民收入、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变化,使得城镇化并非表现为线性发... 城镇化是发展中国家21世纪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人口、经济和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转变,成为拉动用水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居民收入、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等因素的变化,使得城镇化并非表现为线性发展规律,最终导致用水量也存在相应的门槛效应并呈现阶段性增长特征。本文首先对我国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和用水量进行统计分析,从地区层面直观描述我国城镇化水平和用水量的变化特征,然后采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城镇化、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人力资本、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口年龄结构对于用水量的门槛效应,搜寻在城镇化进程中各人口因素对用水量影响的门槛点并分析阶段性变化特征,最后结合PVAR模型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各人口因素对用水量的动态影响和作用机制。门槛回归结果发现:城镇化对用水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分别以城镇化和人均收入为门槛变量,超越门槛点后城镇化对用水量的弹性系数分别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和先降后升的正"U"型变化趋势;以人力资本为门槛变化量,城镇化对用水量的拉动作用则不断减弱。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城镇化对用水量具有长期且稳定的正向冲击,而居民收入和人口年龄结构对用水量的正向冲击则逐渐收敛于零,人口密度和人力资本对用水量均具有负向冲击,且人口密度的负效应不断增强,而人力资本的负效应不断减弱。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用水量的增长受自身的影响较大,除年龄结构外,人口密度、居民收入、人力资本和城镇化也具有小规模的贡献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因素 水资源消耗 门槛效应 脉冲响应函数
下载PDF
干旱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马剑锋 佟金萍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00-103,共4页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文章在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利用LMDI分解框架分析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整体平稳,但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前提。文章在构建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基础上,利用LMDI分解框架分析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整体平稳,但呈现显著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共同推动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且区域结构效应较为微弱;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技术进步的交替上升,使得我国整体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出波动变化态势,且呈现区域差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经济学 生态足迹模型 LMDI分解方法
下载PDF
城镇化进程中居民消费对水资源消耗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章恒全 +1 位作者 佟金萍 马剑锋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9-33,共5页
构建向量形式的Kaya扩展模型,运用LMDI方法将用水总量分解为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因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6种效应。研究表明:用水总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居民消费的贡献,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引起的间接耗水的增... 构建向量形式的Kaya扩展模型,运用LMDI方法将用水总量分解为人口规模、人口城镇化、居民消费、消费抑制因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6种效应。研究表明:用水总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居民消费的贡献,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引起的间接耗水的增长;人口规模和人口城镇化对用水总量的增长具有持续的正向作用,且人口城镇化的驱动力要强于人口规模;消费抑制因子对用水总量的影响经历了由正到负的过程,与用水总量之间存在反向变动的逻辑关系;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对用水总量的增长呈现出持续的抑制效应,但是变动幅度较小,凸显出当前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在节水方面的乏力。虽然居民消费极大地推动了用水量的增长,但是由于居民消费在整体国民经济中具有用水强度的比较优势,因此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并不违背水资源的节约目标,同时施以节水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改善等手段,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居民消费 水资源消耗 因素分解
下载PDF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与输电网规划多阶段联合决策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瑜 孙东磊 +1 位作者 王明强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1年第4期344-352,共9页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背景下的消纳问题提出了一种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与输电网规划多阶段联合决策方法。通过将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纳入输电网规划优化决策,统筹优化系统灵活性及传输能力... 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针对大规模风电并网背景下的消纳问题提出了一种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与输电网规划多阶段联合决策方法。通过将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纳入输电网规划优化决策,统筹优化系统灵活性及传输能力,促进大规模风电并网消纳。基于规划周期内负荷功率预测曲线,并计及风电时序出力不确定性情景,以输电网建设投资成本、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成本以及发电总成本、弃风电成本折现值之和最小为目标,以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以及N-1事故状态下安全运行要求为约束条件构建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与输电网规划多阶段联合优化决策模型,并通过大M法将所提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快速求解。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多阶段联合规划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输电网规划 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 风电消纳 多阶段决策
下载PDF
水权交易机制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及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佟金萍 支彦玲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282-3296,共15页
中国水权交易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其农业节水的实际效果有待检验。在测算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用水效率的基础上,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水权交易机制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定量影响,并进一步... 中国水权交易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其农业节水的实际效果有待检验。在测算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用水效率的基础上,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水权交易机制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定量影响,并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究了水权交易机制对农业节水的影响机制与具体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水权交易机制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且水权交易机制的政策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中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水权交易机制不仅有助于试点省份农业节水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通过政策溢出效应同时提升周边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技术创新和要素流动是水权交易机制发挥农业节水效应的主要路径,且一三产业之间的水要素流动对农业用水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交易机制 农业用水效率 空间双重差分法 中介效应模型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生态与能源约束对科技创新的增长阻尼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严翔 成长春 +1 位作者 金巍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1-178,共8页
生态与能源不仅是科技创新发展的要素投入,同时也影响着科技创新发展的效率质量。本文首先从生态环境、能源消费与科技创新三方面对既存文献进行梳理,勾勒生态与能源约束对科技创新发展的融合传导机制,随后基于Romer的经济增长阻尼假说... 生态与能源不仅是科技创新发展的要素投入,同时也影响着科技创新发展的效率质量。本文首先从生态环境、能源消费与科技创新三方面对既存文献进行梳理,勾勒生态与能源约束对科技创新发展的融合传导机制,随后基于Romer的经济增长阻尼假说,从空间溢出视角构建生态能源对科技创新的增长阻尼模型,评测1998-2016年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科技创新发展。研究显示:流域科技创新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特征,临近地区科创发展每提高1%,会提升本地0. 148%的科技创新发展。生态与能源约束引起的增长阻尼效应明显,科技创新年增速因此而降低2. 1%。总体看来,流域的科技创新缓解了生态压力,其发展要素不仅有赖于能耗总量的提升,更仰仗科创人才投入与物质资本增长。各地阻尼效应显示:江浙沪三地的生态约束并不明显,而能源约束源自科创产业拉动形成的能耗回弹效应;中游地区在科技创新进程中,除湖南以外的其他三省存在较高的生态约束,但四省的能源阻尼值皆高位运行;上游四省市的生态与能源约束对其科技创新的增长阻尼明显,但总体阻尼效应低于中游地区。进一步指出,促进科技创新对传统能源的脱钩,以生态环境检验科技创新的质量,是实现全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态 能源 增长阻尼 长江经济带
原文传递
水生植物对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骆辉 +5 位作者 陈厉旻 刘猛 谢士猛 杨明宇 蔡吉祥 何宝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8-402,共5页
系统总结不同水生植物对河流等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效率,阐述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的净化机制并分析水生植物在净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温度、透明度、污染物浓度)及其互相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挺水植物对Hg、Fe、Cu、Zn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32.... 系统总结不同水生植物对河流等微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效率,阐述水生植物修复水体的净化机制并分析水生植物在净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温度、透明度、污染物浓度)及其互相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挺水植物对Hg、Fe、Cu、Zn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32.6%~39.7%,44.9%~51.4%,63.7%~70.5%,74.7%~79.4%,沉水植物对Co、Ni、Cu、Zn的去除率分别为44.7%~45.3%,55.7%~59.3%,64.8%~69.4%,61.3%~65.4%。可为生态修复工程中水生植物的优选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植物修复 净化机理 微污染水体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与保障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华良 马剑锋 《科教文汇》 2023年第23期1-4,共4页
面对数字化商业模式和业态结构的冲击,高校必须及时转变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思路,以快速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新商科人才的需求。该文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数字化管理课程体系改革、数字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数字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职能转... 面对数字化商业模式和业态结构的冲击,高校必须及时转变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思路,以快速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新商科人才的需求。该文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数字化管理课程体系改革、数字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数字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职能转变等方面对新商科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深入探讨,并设计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保障机制,促进新商科人才数字化素养的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商科人才 培养路径
下载PDF
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的经济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佟金萍 +1 位作者 曹倩 陈曦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36,共5页
为探究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的内在关系,本文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结合1990—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显示: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 为探究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的内在关系,本文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结合1990—201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实证研究了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显示: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经济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门槛值时,虽然技术进步仍会促进能源的消耗,但其推动作用会逐步减弱,且东部地区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要小于中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区域能源消费的分解框架——基于技术和效率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章恒全 吴佳伟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基于PDA分解框架,引入Shephard距离函数和Malmquist指数将能源消费变动分解为若干因素,并将其应用于2007—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动的分析。结果表明:潜在能源强度和潜在资本产出是我国能源消费降低的两个主要因素;在驱动能源消费增... 基于PDA分解框架,引入Shephard距离函数和Malmquist指数将能源消费变动分解为若干因素,并将其应用于2007—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动的分析。结果表明:潜在能源强度和潜在资本产出是我国能源消费降低的两个主要因素;在驱动能源消费增长的因素中,潜在人均资本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人口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远比单纯的人口数量增长的作用大得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技术进步主要在东部地区显示出正向节能作用,而技术效率则对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因素分解 区域差异 技术 效率
原文传递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市场推动还是政策激励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剑锋 佟金萍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2-47,共6页
本文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检验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我国农业保险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从对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来看,财政补贴政策极大地激励了我国... 本文构建面板计量模型检验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共同作用,推动了我国农业保险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从对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来看,财政补贴政策极大地激励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是农业保险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因素对农业保险发展也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其对农业保险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最后本文给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保险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市场推动 政策激励 面板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