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复方治疗偏头痛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任国华 孙亚丽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3年第5期64-66,74,共4页
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药复方治疗偏头痛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方法:在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对2016年6月—2022年6月关于中药复方医治偏头痛的文献进行检索,对符合纳... 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药复方治疗偏头痛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方法:在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对2016年6月—2022年6月关于中药复方医治偏头痛的文献进行检索,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预处理,运用Excel 2019对数据库里的中药性味、归经、功效类型、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数据进行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87篇,涉及多组方剂,中医证型以风阳上扰证、肝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为主。录入中药100多味,筛选出高频中药(频次≥20次)为川芎、天麻、白芍等30味。药物分类多为活血化瘀、平肝熄风、补益气血类,药味多为辛味药,归经多为肝经、脾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偏头痛 用药规律 中医证型
下载PDF
中风与脑肠轴关系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任国华 孙亚丽 《光明中医》 2024年第8期1661-1664,共4页
近年来,在临床中发现中风患者经常伴随有便秘症状,可见脑和肠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脑肠轴是联系脑和肠道的一种双向调节系统,研究表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脑肠轴密切相关。笔者总结了中医及现代医学对于脑肠轴的认识,以及在脑肠... 近年来,在临床中发现中风患者经常伴随有便秘症状,可见脑和肠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脑肠轴是联系脑和肠道的一种双向调节系统,研究表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脑肠轴密切相关。笔者总结了中医及现代医学对于脑肠轴的认识,以及在脑肠轴理论指导下、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对于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的治疗进展,发现从肠治脑的方法可以为今后中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肠轴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牛兴东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3
作者 任国华 +2 位作者 孙亚丽 刘婷 牛兴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760-763,共4页
胆汁反流性胃炎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是引起胃炎甚至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牛兴东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为“调气、活血、解毒”。在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时提出本病病位在胃,主要涉及肝、胆、脾等脏腑。牛兴东教授将本病... 胆汁反流性胃炎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是引起胃炎甚至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牛兴东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为“调气、活血、解毒”。在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时提出本病病位在胃,主要涉及肝、胆、脾等脏腑。牛兴东教授将本病分为3类证型,早期肝胃不和、胃失和降为主要证型;后因失治误治,病情加重则为脾失健运、腑气不通型;病程较长,迁延不愈为脾阳不振、胃络瘀阻型。在此病机的指导下,提出了疏肝理气、和胃降逆,运脾化湿、消食通腑,健脾温中、活血化瘀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兴东 胆汁反流性胃炎 经验
原文传递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孙亚丽 赵继业 +1 位作者 任国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88-91,共4页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具有反复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降低其生活质量。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神经、血管和炎症等多个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性疗法,在偏头痛治...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具有反复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并降低其生活质量。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神经、血管和炎症等多个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中医药作为一种综合性疗法,在偏头痛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其可以通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及其他信号通路,减轻炎症、疼痛和血管异常等病理生理过程来缓解偏头痛症状,故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中医药治疗偏头痛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NF-κB信号通路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期为深入理解偏头痛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NF-ΚB 信号通路 中医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合外治法治疗脾虚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任国华 孙亚丽 +2 位作者 赵继业 牛兴东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4-8,共5页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合外治法治疗脾虚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牛兴东教授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2名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治疗组和...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合外治法治疗脾虚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3年2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牛兴东教授门诊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2名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片和西地碘含片;治疗组另行给予甘草泻心汤治疗并配合外治法治疗,用药14天。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匹兹堡睡眠量表评分、腹泻程度评分、血清中炎性因子指标(IL-2、IL-6、TNF-α)的变化情况、治疗效果情况。试验数据录入均采取SPSS 22.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口腔溃疡的VAS评分均有降低,疼痛程度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统计发现,治疗组患者的失眠和腹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未见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分组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IL-2、IL-6、TNF-α水平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二者在治疗后的降低程度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对降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炎性指标的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甘草泻心汤合外治法治疗脾虚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失眠及腹泻的主要症状,缩短病程,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甘草泻心汤 脾虚湿热证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用药规律
6
作者 孙亚丽 赵继业 +2 位作者 贺宇田 任国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6期154-160,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文献期刊中的关于原发性失眠的证型及中药方剂,探索原发性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在线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文献期刊,设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以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文献期刊中的关于原发性失眠的证型及中药方剂,探索原发性失眠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在线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文献期刊,设置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以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文献期刊后使用Excel 2023录入数据并进行规范化处理,使用Python脚本对录入的方剂、证型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证型、药物及处方的频次,其次使用Excel 2023软件分别录入统计上述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及功效使用频次,来建立基于文献期刊的原发性失眠数据库。以统计软件Excel 2023、SPSS Statistics 27.0、IBM SPSS Modeler 18.0对中医证型、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处方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了90首治疗原发性失眠处方共涉及中药108味,核心证型为心脾两虚型,使用频次前10位分别是甘草、酸枣仁、茯苓、当归、白术、黄连、远志、柴胡、党参、半夏,性味以寒、温和甘、苦、辛居多,药物大多归肝、心、肾经,药物多以补虚药为主,处方为归脾汤。关联规则分析发现茯苓、甘草、酸枣仁、白术、当归关联为强链接,聚类分析得到5个药物组方。对心脾两虚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甘草、当归、白术、酸枣仁等药物之间的关联性最强。结论原发性失眠多以心脾两虚为主,治疗多用补虚药,补气健脾,养血安神,归脾汤为治疗的核心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原发性失眠 中医药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头痛中医病因和病机源流浅析
7
作者 任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80-182,共3页
头痛是常见内科疾病之一,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在疼痛的过程中会伴发恶心及呕吐的情况,严重的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清楚了解头痛中医病因病机对于精确指导头痛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目前... 头痛是常见内科疾病之一,以患者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在疼痛的过程中会伴发恶心及呕吐的情况,严重的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清楚了解头痛中医病因病机对于精确指导头痛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目前头痛病名源流及其中医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明确。通过整理中医古籍文献,探析头痛病名的源流及病因病机,总结前人的经验,有利于现代医家更加清楚地认识该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以期更加准确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痛 病名 病因病机 源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