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12所综合性医院ICU目标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89
1
作者 李卫光 +3 位作者 王一兵 朱其凤 马立新 迟蔚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了解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措施,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12所综合性医院ICU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用ASA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2087例... 目的了解ICU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预防措施,防止医院感染发生。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方法,对12所综合性医院ICU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用ASA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病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2087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36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1.31%,患者日感染率为2.38%,根据病情的平均严重程度经ASA法调整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57%,患者日感染率为0.67%。结论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目标性监测可以有效地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原文传递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50
2
作者 江学良 王志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610-613,共4页
1 概况溃疡性结肠炎(UC)1859年由 Wilks 首先描述,1920年被医学界公认,我国于1956年首次报道.过去认为该病欧美多见,亚非少见,但近几十年研究表明,UC 在我国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并且正在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尽管... 1 概况溃疡性结肠炎(UC)1859年由 Wilks 首先描述,1920年被医学界公认,我国于1956年首次报道.过去认为该病欧美多见,亚非少见,但近几十年研究表明,UC 在我国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并且正在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尽管我国目前还缺乏 UC 的流行病学资料,但据《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年3月对1978年以来几次重要的全国性消化会议的资料统计,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在我国有明显增加趋势:1978年杭州第一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告的病例为337例,1999年西安第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报告病例为例达1627例;1986年成都全国慢性腹泻研讨会报告的病例为581例,1996年江西全国肠病研讨会报告的病例为1412例;特别是1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的病例达3065例,远远超过 UC 高发区全欧洲同期(1991/1993)新诊断的患者数1397例.尽管这些资料统计还不够全面,有些未必符合诊断标准,但仅以济南军区总医院住院资料分析,1980/1989为57例,1990/1999为213例,这除与 UC 诊治水平提高有一定关系外,说明其患病率可能明显升高,这是促使 UC 逐渐成为消化病学研究热点的客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流行病学 治疗 病理学
下载PDF
山东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现状调查 被引量:40
3
作者 李卫光 朱其凤 +4 位作者 李红军 徐华 贾磊 王一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270-4272,共3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现状。方法通过调查表对全省432所医院829名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调查,资料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9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以女性为主,占93.4%;年龄主要集中于40~50岁,占50.1%;学历以... 目的了解山东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现状。方法通过调查表对全省432所医院829名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调查,资料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9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以女性为主,占93.4%;年龄主要集中于40~50岁,占50.1%;学历以本科为主,占46.6%;专业以护理为主,占77.6%;从事医院感染工作时间<10年的占78.4%;持有管理岗位证书的占75.9%。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队伍已初具规模,但总体数量不足,配备专业比例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专职人员 调查
原文传递
肝硬化患者血清钠特点及含钠终末期肝病模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34
4
作者 张俊 +1 位作者 贾继东 王宝恩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钠特点与患者生存状况和门静脉高压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其含钠模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登记和随访.将血...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钠特点与患者生存状况和门静脉高压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其含钠模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登记和随访.将血清钠水平按≤125 mmol/L、> 125 ~<135 mmol/L和≥135 mmol/L进行分级,分析不同血清钠水平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情况及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关系,并分析Child-Pugh分级与血清钠水平的相互关系.利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不同血清钠水平患者的生存率变化,利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MELD与MELD-Na和iMELD判断患者生存不同时间的准确性.组间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率的比较用x2检验,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采用正态性Z检验.结果 至随访期截止,共有467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总体低钠血症(血清钠< 135 mmol/L)发生率为50.54% (236/467),其中死亡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66.81% (155/232),生存患者为34.47% (8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3,P<0.01).血清钠≤125 mmol/L、>125 ~<135 mmol/L和≥135 mmol/L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86.00% (43/50)、60.10% (110/183)和33.76% (79/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hild-Pugh A、B、C级患者的血清钠水平分别为(138.80±4.42)mmol/L、(135.30±6.66) mmol/L和(131.18±7.53) mmol/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率因血清钠水平的下降而升高(r值分别为-0.213、-0.342和- 0.142,P值均<0.05),腹水量也随血清钠水平的降低而增加(P<0.01),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则与血清钠水平无明显关系(r=0.40,P>0.05).MELD、MELD-Na和iMELD模型在判断患者3个月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P> 0.05),而在判断患者6个月和1年预后方面,MELD-Na和iMELD优于M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预后 血清钠 终末期肝病模型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原文传递
我国乙型肝炎的发病现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30
5
作者 韩国庆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发病现状 治疗 乙肝病毒 慢性感染 病人死亡 健康问题 急性感染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俊 蒯景华 +2 位作者 贾继东 王宝恩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了解门静脉高压各并发症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发生情况和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登记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析患者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利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公式,... 目的了解门静脉高压各并发症在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发生情况和各并发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登记和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析患者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利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公式,计算出MELD值并进行分级,同时计算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分别分析CTP分级和MELD分级中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生存状况。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对肝硬化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利用χ^2检验和时序性检验比较生存率差别,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各个并发症对患者生存影响作用的大小。结果在符合条件的32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大量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Ⅰ型和Ⅱ型的患者病死率分别是45.9%、79.4%、66.7%、100%、100%和84.6%。各并发症的发生基本按CTP分级和MELD值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经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除少量和中量腹水外,各并发症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Cox回归过程分析出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Ⅰ型和Ⅱ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腹水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973、0.928、0.935、0.866、0.464和0.369。结论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均能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造成明显影响,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肝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失代偿期 门静脉高压 并发症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在医院应急管理中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徐志伟 朱振利 +4 位作者 李振香 魏萱 赵琪 张俊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了解医院目前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确定医院需要优先应对的突发风险事件,提出加强医院应急管理的具体措施,指导医院应急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根据凯撒模型(KAISER)的风险评估矩阵,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 目的:通过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了解医院目前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确定医院需要优先应对的突发风险事件,提出加强医院应急管理的具体措施,指导医院应急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根据凯撒模型(KAISER)的风险评估矩阵,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调查表现场填写完成并回收。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07份,回收率97.27%;有效问卷103份,有效率为96.26%。运用SAS,EXCEL等统计软件获得各危险事件的相对风险。结果:医院需要重点关注的突发事件依次是:信息系统故障(23.82%)、电力故障(16.67%)、内部火灾(16.65%)、供应短缺(16.16%)、流行病暴发(15.28%)。根据灾害脆弱性分析结果,制定医院各专项应急预案。结论:通过运用风险评估矩阵将医院实际情况与灾害医学和脆弱性分析三者有机结合,识别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对突发事件,发现需优先针对性应对的突发事件,明确突发事件会对医院正常运营造成影响,医院需针对脆弱性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预案来应对,以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地方民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应急管理 灾害医学 灾害脆弱性分析
下载PDF
柏-查综合征的病因学探讨 被引量:24
8
作者 朱菊人 +2 位作者 陆伟君 叶远红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97-398,共2页
目的对柏查综合征的病因进行探讨。方法对13例柏查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探查并行直视隔膜切除及下腔静脉重建术。对切除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术中探查肝后段下腔静脉梗阻膜厚度2~20mm。有7例合并血栓形成,... 目的对柏查综合征的病因进行探讨。方法对13例柏查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探查并行直视隔膜切除及下腔静脉重建术。对切除标本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术中探查肝后段下腔静脉梗阻膜厚度2~20mm。有7例合并血栓形成,有3例血栓延伸至静脉根部。光镜观察血管壁呈纤维组织增生、透明或黏液变性,9例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电镜见大量胶原纤维和少量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免疫组化未发现有IgG、IgA、IgM免疫复合物沉积。结论本研究提示局部炎症可能是血栓形成原因之一,膜性梗阻可能是由血栓机化而来,不支持先天性膜形成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血栓形成 炎症 病因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芮法娟 杨红丽 +5 位作者 吕卓珍 郭朝阳 任万华 李晓梅 李婕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1期89-92,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年龄、性别、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NAFLD公认的致病危险因素;NAFLD的肝外并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年龄、性别、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肥胖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NAFLD公认的致病危险因素;NAFLD的肝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及代谢相关性疾病等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了解NAFLD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相关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可为该疾病的公共卫生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并发症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其他治疗 被引量:17
10
作者 江学良 李国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341-342,共2页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目前仍然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具有起效快,近期临床缓解率高等优点,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增多,部分顽固性患者疗效并不理想。中药是我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是... 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目前仍然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具有起效快,近期临床缓解率高等优点,但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增多,部分顽固性患者疗效并不理想。中药是我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我国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疗效并无根本改善,因此,寻找更为理想有效,副反应少的药物和方法成为溃疡性结肠炎研究的重点,现将除上述治疗以外的其他一些有一定实用价值的药物和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1 抗凝治疗 粘液血便或便血是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之一,为了减少出血或止血,国内很多医生常规应用止血敏、止血环酸、止血芳酸等促凝药物,我们认为这些“常规治疗”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柏─查氏综合征25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8
11
作者 朱菊人 +1 位作者 傅丽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5年第1期44-45,共2页
柏─查氏综合征251例临床报告山东省立医院孙成刚,朱菊人,秦成勇,傅丽娜柏-查氏综合征为肝静脉(HV)和/或下腔静脉(IVC)闭塞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1]。本文对251例无继发因素的原发性柏-查氏... 柏─查氏综合征251例临床报告山东省立医院孙成刚,朱菊人,秦成勇,傅丽娜柏-查氏综合征为肝静脉(HV)和/或下腔静脉(IVC)闭塞致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1]。本文对251例无继发因素的原发性柏-查氏综合征进行了总结分析。临床资料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分型 病因 预后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 被引量:15
12
作者 韩国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338-339,共2页
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主要药物仍为氨基水杨酸类和皮质类固醇类,现就其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1 氨基水杨酸类药 1.1 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 1.1.1 临床应用 SASP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经... 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主要药物仍为氨基水杨酸类和皮质类固醇类,现就其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1 氨基水杨酸类药 1.1 柳氮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 1.1.1 临床应用 SASP是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药物,经口服后在肠道菌丛的偶氮还原酶作用下,SASP裂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SP)。5-ASA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SASP主要用于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对于重症病例多与激素类药物联用,因为SASP的代谢与正常肠道菌群有关,如同时服用抗生素就会延缓此药的分解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药物疗法
下载PDF
康莱特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梁铁军 +2 位作者 谭艳蓉 蒋莹 赵小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低、中、高剂量(分别为5μl/ml、10μl/ml、15μl/ml)的KLT处理肝癌细胞HepG2,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周期素D1(cyclinD1)、周期素E(cyclinE)蛋白在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KLT)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低、中、高剂量(分别为5μl/ml、10μl/ml、15μl/ml)的KLT处理肝癌细胞HepG2,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周期素D1(cyclinD1)、周期素E(cyclinE)蛋白在肝癌细胞HepG2中的表达,用MTT比色法观察KLT对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另设盐水对照组。结果:1)KLT对肝癌细胞HepG2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2)低、中、高剂量组KLT使G1期细胞分别上升至66.5%、70.1%、75.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高剂量组KLT使S期细胞分别下降至13.2%、2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低、中、高剂量组KLT使肝癌细胞cyclinD1蛋白水平分别减少26.3%、35.1%、45.6%,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使cyclinE蛋白水平分别减少18.8%、27.1%、33.3%,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结论:KLT对肝癌细胞HepG2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其抑制效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机理是通过抑制下游cyclinD1、cyclinE表达阻止细胞进入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莱特 肝癌细胞HEPG2 周期素DI 周期素E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在纤维化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血浆活性检测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清华 劳萍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研究和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在人肝纤维化组织中分布、作用及血浆中活性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人,慢... 目的研究和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在人肝纤维化组织中分布、作用及血浆中活性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组织中PAI-1mRNA和蛋白表达,并对蛋白表达的半定量结果与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中PAI-1活性。结果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血浆PAI-1活性下降;PAI-1蛋白表达着色积分增加。无论PAI-1mRNA还是蛋白表达均于血管腔面及肝纤维化活跃的汇管区、肝细胞变性坏死处、纤维间隔和毗邻以上部位的肝细胞浆见明显的阳性染色。结论肝脏中PAI-1的细胞学来源除了间质细胞,还有肝实质细胞;亦提示PAI-1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肝纤维化 活性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姚冬雪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0期3708-3710,共3页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PHC的治疗方法目前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常用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经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经皮无水乙醇注射、射频消...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PHC的治疗方法目前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常用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经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经皮无水乙醇注射、射频消融、生物疗法、中医治疗等。近几年PHC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取得明显进展,应用也日益广泛,尤其是生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生物治疗 中医治疗
下载PDF
P-糖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胃癌的表达与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许洪伟 丛衍群 +3 位作者 王万忠 姜军梅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94-597,601,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protein,MRP)的表达及对胃癌原代细胞培养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gp及MRP在4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resis-tance-associatedprotein,MRP)的表达及对胃癌原代细胞培养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gp及MRP在4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同时通过胃癌原代细胞培养MTT药敏试验,检测胃癌对7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性,进一步分析药敏试验结果与P-gp、MR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48例胃癌中,P-gp及MRP阳性率分别为41.7%、29.2%,共同表达率为25.0%。癌旁组织与癌组织的P-gp、MRP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异。在顺铂(DDP)、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鬼臼乙叉甙(VP-16)、5-氟尿嘧啶(5-FU)、羟基喜树碱(HCPT)、甲氨蝶呤(MTX)中,ADM、VP-16、HCPT耐药组P-gp、MRP阳性表达及共表达率较敏感组显著升高。结论:胃癌组织P-gp、MRP表达可导致胃癌原发性耐药。P-gp、MRP介导的MDR是ADM、VP-16、HCPT耐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化疗敏感性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梁铁军 +1 位作者 张才擎 赵小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1-643,共3页
目的:探讨金龙胶囊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224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治疗组116例)及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对照组108例),观察治疗后6个月、1、2、3年疗效、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结果:... 目的:探讨金龙胶囊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224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金龙胶囊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组(治疗组116例)及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对照组108例),观察治疗后6个月、1、2、3年疗效、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2、3年生存率为77.6%、47.4%、19.8%,对照组为64.8%、34.3%、10.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龙胶囊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龙胶囊 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玉琦 周秀梅 +2 位作者 丁明权 甘天福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3年第9期676-678,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DNA含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的 35 6例乙型肝炎病人检测血清HBVDNA、HBVM、肝功能 ,其中 5 8例病人作了肝活检 ,对其肝脏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 ,观察肝组织病理特征 ,并对不同特征的...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DNA含量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的 35 6例乙型肝炎病人检测血清HBVDNA、HBVM、肝功能 ,其中 5 8例病人作了肝活检 ,对其肝脏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 ,观察肝组织病理特征 ,并对不同特征的HBVDN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血清HBVDNA含量HBeAg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ALT正常组与不正常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 ,而ALT不同水平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肝脏病理炎症分级G0 ~G1组与G2 、G3 及G4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而G2 、G3 及G4三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纤维化分期S0 ~S1组与其他三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S2 与S3 组间无明显差异 ,S2 、S3 组与S4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BVDNA仅代表血清HBV复制的水平 ,不能反映肝脏炎症的严重程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清 HBV-DNA 肝炎病毒 多聚酶链反应 PCR
下载PDF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肝硬化患者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双功多普勒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东兴 +4 位作者 朱菊人 傅丽娜 万昭海 张国全 贾涛 《中华消化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双功多普勒技术检测了3 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在用硝苯地平控释片 3 0mg 1次 /d前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结果 用药后门静脉流速降低 ,充血指数上升 ;脾静脉流速、流量降...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双功多普勒技术检测了3 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在用硝苯地平控释片 3 0mg 1次 /d前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结果 用药后门静脉流速降低 ,充血指数上升 ;脾静脉流速、流量降低 ;肝动脉、脾动脉的阻力指数及脉动指数降低 ;肝总血流量增加 ;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无显著变化。结论 肝、脾动脉的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是门脉阻力的良好指标。硝苯地平控释片可通过如下机制降低门脉压 :①降低全身血压引起交感神经反射使内脏动脉收缩 ,门脉血流减少 ;②扩张门脉及肝窦 ,降低门脉阻力 ;③扩张侧支循环。该药对血压正常的肝硬化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影响 ,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药物疗法 硝苯地平控释片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HBeAg早期下降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 被引量:11
20
作者 纪永健 李菲菲 +2 位作者 任万华 主余华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5-339,共5页
目的观察24周HBeAg下降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治疗HBeAg阳性巨陛乙型肝炎48周疗效的预测作用及与肝组织HBVcccDNA的关系,探讨I临床实用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96例HBeAg阳性慢陛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时,按HB... 目的观察24周HBeAg下降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单药治疗HBeAg阳性巨陛乙型肝炎48周疗效的预测作用及与肝组织HBVcccDNA的关系,探讨I临床实用的疗效预测指标。方法96例HBeAg阳性慢陛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24周时,按HBeAg下降水平将患者分为4组:下降〉2log10S/CO为A组,下降1~2log10S/CO为B组,下降〈1log10S/CO为C组,C组患者随机分至C1组和C2组,A、B、C1组继续单药治疗,C2组加用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治疗48周时进行疗效评估;每组取1/3的患者行肝穿刺检测肝组织HBVcccDNA水平,分析HBeAg早期下降与48周疗效及肝组织HBVcccDNA的关系。A、B、C1组间多重比较采用Nemenyi法,C1、C2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meyU检验,组间HBVDNA检测不到率和HBeAg/抗一HBe转换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1)治疗48周时,血清HBVDNA自基线下降值(中位数):A组为5.8log10拷贝/ml,B组为3.8log10拷贝/ml,C1组为2.8log10拷贝/ml,C2组为5.7log10拷贝/ml,A组下降幅度高于B组和C1组(X2值分别为9.06和23.45,P值均〈0.05),C2组下降幅度高于C1组(U=44.0,P〈0.01)。血清HBeAg定量较基线下降值(中位数):A组为2.7log10S/CO,B组为1.9log10S/CO,C1组为0.9log10S/CO,C2组为1.610g10s/CO,A组下降值大于B组和C1组(X2值分别为10.58和43.32,P值均〈0.05),B组下降值大于C1组(X2=10.82,P〈0.05),C2组下降值也大于C1组(U=109.0,P〈0.01)。(2)治疗48周时,A、B、C1、C2组HBVDNA检测不到率分别为87.5%、34.5%、17.40%、85.0%,A组高于B组和C1组(X2值分别为15.203和23.186,P值均〈0.01),C2组高于C1组(X2=19.570,P〈0.01)}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75.0%、24.1%、13.0%、25.0%,A组高于B组和C1组(X2值分别为13.632和18.240,P值均〈0.01)。(3)48周时,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聚乙烯二醇类 干扰素Α-2A 肝炎E抗原 乙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