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单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德源 +4 位作者 陆向君 孟非凡 徐刚 宋波 史东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599-602,608,共5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单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42~70岁,平均53.5岁;致伤原因高处...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单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42~70岁,平均53.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8例,道路交通伤38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微创组(49例)和L形入路组(37例),微创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L形入路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跟骨长度、高度、宽度、Bolher角、Gissane角及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34.15±6.98)mL vs.(52.35±8.01)mL、切口长度(5.23±0.61)cm vs.(11.24±2.34)cm少于L形入路组(P<0.05),手术时间(60.24±5.35)min vs.(73.64±9.02)min、切口愈合时间(9.24±2.35)d vs.(13.24±4.63)d、术后住院时间(7.45±2.83)d vs.(10.47±4.59)d短于L形入路组(P<0.05)。微创组术后末次随访显示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72.45±7.15)分vs.(67.24±6.49)分。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高于L形入路组(73.56±7.04)分vs.(68.02±6.75)分,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L形入路组(0.95±0.11)分vs.(2.01±0.35)分,P<0.05;跟骨长度、高度、宽度、Bolher角、Gissane角与L形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形入路组(4.08%vs.18.92%,P<0.05)。结论与传统入路比较,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可减少手术创伤,促使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在单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内固定 入路
下载PDF
手术入路的选择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垠 +2 位作者 宋波 史东平 葛祥祯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比较经后路和侧前方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24例,其中19例同时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经侧前方减压植骨Z-plate钛板内固定18例。观察两组的术中... 目的比较经后路和侧前方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24例,其中19例同时经椎弓根植骨椎体成形;经侧前方减压植骨Z-plate钛板内固定18例。观察两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并评价复位及神经恢复情况。结果42例均获9~36个月随访。后路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小于前路组(P〈0.05),椎体前高丢失及Cobb角丢失后路大于前路(P〈0.05),后、前路术后Frankel分级各改善1.2级与1.8级。结论前、后路手术都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应依据椎管占位的程度和脊柱结构的综合稳定性选择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胸腰椎 脊髓损伤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冷疗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苏清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9-940,共2页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青壮年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之一,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避免出现踝关节失稳及后期持续性疼痛的重要手段。通常急性期以冷疗、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制动、患肢抬高为主,口服三七片、云南白药等为辅;后期以理疗、针灸等促进血...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青壮年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之一,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避免出现踝关节失稳及后期持续性疼痛的重要手段。通常急性期以冷疗、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制动、患肢抬高为主,口服三七片、云南白药等为辅;后期以理疗、针灸等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功能为主。本组采用冷疗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加压包扎治疗 弹力绷带 临床观察 冷疗 云南白药气雾剂 软组织损伤 持续性疼痛
下载PDF
症状侧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联合对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汪小军 +2 位作者 任春朋 邱良 孟非凡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022-202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对侧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间隙(Wiltse入路)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对侧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间隙(Wiltse入路)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7年10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32例采用改良TLIF联合对侧Wiltse入路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及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腰椎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椎间高度,植骨融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随访时间范围为6~22个月,平均11.3个月。32例均获得完整随访,手术时间(120.57±13.46)min,术中出血量(148.75±30.35)mL,术后引流量(151.55±53.86)mL,骨性愈合时间为(5.71±1.00)个月。术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ODI指数及椎间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优良率为90.6%,X线检查显示椎间融合率为96.9%(31/32)。并发症发生率为9.4%(3/32),其中1例病人出现患侧上位神经根损伤,1例出现对侧神经根损伤,1例脑脊液漏,无内固定失效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TLIF并对侧Wiltse入路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并腰椎不稳近期疗效满意;在保证有效减压及安全的条件下,更多的保留了脊柱后方的骨与软组织,降低慢性腰背部疼痛及对侧根性疼痛症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脊柱融合术 椎板切除术 腰椎 关节不稳定性 椎旁肌间隙入路
下载PDF
垂直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孟非凡 徐刚 +4 位作者 邱良 陆向君 史东平 宋波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5期525-527,共3页
目的探讨垂直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3—2016-08采用垂直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8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14例采用肱三头肌旁入路,10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4例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结... 目的探讨垂直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3—2016-08采用垂直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8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14例采用肱三头肌旁入路,10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4例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2(13~25)个月。肱骨远端骨折愈合时间为2.5~4.8个月,平均3.2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伸屈弧度为(115±20)°,屈曲平均119°(95°~135°),伸直平均13°(0°~25°)。末次随访时MEPS评分平均91.5(55~100)分,优14例,良9例,可4例,差1例。2例尺神经麻痹者3~6个月后症状自行消失,未遗留尺神经损伤症状。1例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者尺骨鹰嘴延迟至术后8个月愈合,遗留肘关节轻度疼痛,肘关节屈曲105°,伸直5°。1例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者内固定物退出并突出皮下,需提前取出内固定。结论采用垂直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可获得坚强固定,术后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C型肱骨远端骨折 肱三头肌旁入路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 双钢板 垂直固定
原文传递
仰卧位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苏清伦 于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1236-1238,1248,共4页
目的:比较仰卧位牵引与坐位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舒适的牵引方法。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各进行仰卧位牵引与坐位牵引治疗,其他治疗相同,于治疗前、后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比较仰卧位牵引与坐位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舒适的牵引方法。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各进行仰卧位牵引与坐位牵引治疗,其他治疗相同,于治疗前、后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血流,观察在颈椎前屈、中立、后伸动态体位下的椎动脉形态、内径、走行、管壁厚度、回声、血流等变化,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前92.6%的病人发现椎动脉异常,其中仰卧位牵引组为54/58(93.1%),坐位牵引组46/50(92.0%),两组椎动脉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椎动脉内径(mm)、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m/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m/s)、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仰卧位牵引组总有效率97%,坐位牵引组总有效率76%,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椎动脉异常:仰卧位牵引组为18/58(31.0%),坐位牵引组36/50(7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仰卧位牵引明显优于坐位牵引,舒适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型 保守治疗 仰卧位牵引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椎动脉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建 刘建 +1 位作者 顾光学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通道椎体内自体植骨、伤椎单侧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采用短节段后路伤椎置钉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内植骨的治疗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28例(植骨组),并与单纯内固定椎旁植骨30例...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通道椎体内自体植骨、伤椎单侧固定融合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采用短节段后路伤椎置钉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内植骨的治疗方法治疗胸腰段骨折28例(植骨组),并与单纯内固定椎旁植骨30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本组58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月~2.5年,平均13月。A组术后随访8月以上28例,其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后略有丧失,Cobb角较术后略有增加,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B组术后随访7月以上30例,其椎体前缘高度丧失,Cobb角增加较术后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较B组腰背疼痛率低。结论通过伤椎椎弓根通道植骨,单侧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术式是可行的。该种术式早期促进伤椎骨折愈合,增加脊柱前柱中柱稳定性,同时对减少内固定失效、伤椎高度丢失、椎体后凸畸形、腰背疼痛等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骨折固定 伤椎椎弓根置钉 椎体内植骨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疗效 被引量:8
8
作者 吕游 陈鸣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IS-TLIF(MIS-TLIF组)与传统TLIF(Open-TLIF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单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IS-TLIF(MIS-TLIF组)与传统TLIF(Open-TLIF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末次随访行三维CT检查显示,MIS-TLIF组椎间融合率为96.4%(27/28),Open-TLIF组均融合。MIS-TLI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重返工作时间均少于Open-TLIF组(P<0.05),重返工作率高于Open-TLIF组(89.3%vs.82.1%)(P<0.05)。MIS-TLIF组术后腰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Open-TLIF组(P<0.05)。结论与Open-TLIF比较,MIS-T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微创 峡部裂型腰椎滑脱
原文传递
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宋波 +3 位作者 李垠 盛路新 刘建 孙晓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0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至少一侧椎弓根完整的胸腰椎骨折26例,予伤椎撬拨复位置钉、椎体内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据胸腰段正侧位片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椎体高度及Cobb's... 目的观察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至少一侧椎弓根完整的胸腰椎骨折26例,予伤椎撬拨复位置钉、椎体内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据胸腰段正侧位片比较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椎体高度及Cobb's角,并评估脊髓神经功能和融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7~28个月。患者术后即刻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占正常高度百分比及Cobb's角优于术前(P均<0.05);伤椎外形恢复满意;按ASIA脊髓神经功能分级,伴神经损伤者15例中,A级1例无恢复,余均改善1~3级(P均<0.05),内固定无失效,植骨皆融合。结论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重建椎体结构,增强脊柱稳定,近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植骨
下载PDF
改良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足拇外翻畸形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向君 徐刚 +2 位作者 孟非凡 赵德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6期661-66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第1跖楔关节融合术联合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8-05采用改良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23例(27足)足拇外翻畸形。结果23例均获得... 目的观察改良第1跖楔关节融合术联合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畸形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3—2018-05采用改良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23例(27足)足拇外翻畸形。结果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6.9(12~36)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第1跖楔关节均骨性融合,未出现螺钉断裂或内固定失效。末次随访时第1跖趾关节外翻角为(16.2±2.4)°,第1、2跖骨间角为(8.5±1.0)°,跖骨远端关节固定角为(8.5±1.2)°,足踝功能AOFAS评分为(88.2±4.7)分,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第1跖楔关节松弛的中、重度足拇外翻患者效果良好,但该术式对术者要求较高,特别是行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时一定要把握截骨的分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拇外翻畸形 改良第1跖楔关节融合术 近节趾骨近端截骨术
原文传递
改良TLIF结合个性减压术与PLIF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小军 +2 位作者 任春朋 孙鹏浩 李垠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496-501,共6页
目的:比较改良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结合个性减压术与经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手术治疗的93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的资料,分为改良TLIF组47例... 目的:比较改良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结合个性减压术与经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应用手术治疗的93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的资料,分为改良TLIF组47例和PLIF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植骨融合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PLIF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点腰腿痛VAS、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3、6个月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PILF组术后1个月时腰痛VAS高于改良TLIF组(P<0.05);两组间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显著低于PILF组的23.91%(P<0.05)。改良TLIF组出现3例神经根损伤、1例脑脊液漏,PLIF组出现4例神经根损伤、2例脑脊液漏、1例硬脊膜撕裂、1例急性尿潴留、3例腰背肌乏力。结论:改良TLIF并个性化有限减压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不稳的疗效与PLIF相当,但对组织结构破坏少、内环境干扰小,手术并发症少,符合精准减压与微创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不稳 脊柱融合术 椎板开窗减压
下载PDF
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促进神经元轴突的伸长
12
作者 孙海涛 任春朋 +3 位作者 杨永涛 黄永辉 李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24-4930,共7页
背景:神经元轴突损伤可致神经功能障碍,促进轴突伸长有望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究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EMSC-EVs)能否促进神经元轴突伸... 背景:神经元轴突损伤可致神经功能障碍,促进轴突伸长有望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探究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EMSC-EVs)能否促进神经元轴突伸长。方法:(1)组织贴壁法获取鼻黏膜来源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特异性标志物;超速离心法获取EMSC-EVs并进行鉴定;(2)EMSC-EVs(0,0.5,1.0,1.5 mg/mL)与PC12细胞共孵育72 h,CCK-8分析EMSC-EVs对PC12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增殖作用;(3)EMSC-EVs(1.0 mg/mL)与PC12细胞或神经元共孵育72 h,显微镜下观察轴突长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分析轴突相关标志物微管蛋白β3(早期)、生长相关蛋白43(中期)和神经丝蛋白200(成熟)表达变化,以探究EMSC-EVs是否能够促进PC12细胞或神经元轴突伸长。结果与结论:(1)所获取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大部分呈长梭形,少数呈不规则形,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Nestin、CD44及Vimentin;所获取EMSC-EVs符合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标准;(2)在0.5-1.5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EMSC-EVs促进PC12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增加而增强;(3)EMSC-EVs促进PC12细胞及神经元轴突长度增加,促进轴突相关标志物微管蛋白β3、生长相关蛋白43和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这些结果说明,EMSC-EVs能够促进神经元轴突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 PC12细胞 细胞外囊泡 轴突伸长 微管蛋白β3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丝蛋白200
钉道强化联合MIS-TLIF与开放性改良TLIF治疗老年退变性单节段腰椎不稳定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德源 陆向君 +2 位作者 孟非凡 武栋泽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66-68,共3页
退变性单节段腰椎不稳是临床上常见的腰椎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1]。钉道强化可借助骨水泥增加骨小梁与椎弓根螺钉的接触面,从而增加钉道抗拔出力[2]。近年来,钉道强化技术已逐渐应用于治疗退变性腰椎... 退变性单节段腰椎不稳是临床上常见的腰椎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1]。钉道强化可借助骨水泥增加骨小梁与椎弓根螺钉的接触面,从而增加钉道抗拔出力[2]。近年来,钉道强化技术已逐渐应用于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提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 腰椎病 单节段 腰椎不稳 长期疗效 椎弓根螺钉 坐骨神经痛 骨水泥
下载PDF
三种内固定方式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向君 徐刚 +2 位作者 孟非凡 赵德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5期529-531,共3页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袢钢板内固定与锁定钢板联合外科缝线内固定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7-07诊治的100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35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钩钢板组),32例采...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内固定、袢钢板内固定与锁定钢板联合外科缝线内固定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5—2017-07诊治的100例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35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钩钢板组),32例采用袢钢板内固定治疗(袢钢板组),33例采用锁定钢板联合外科缝线内固定治疗(联合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 三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1个月的随访。锁骨钩钢板组出现3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袢钢板组中出现1例喙突劈裂,对症治疗后均治愈。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联合组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较锁骨钩钢板组与袢钢板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联合外科缝线内固定治疗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在远期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er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 锁定钢板 外科缝线 锁骨钩钢板 袢钢板
原文传递
某高校学生颈肩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赵德源 武栋泽 +2 位作者 陆向君 孟非凡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6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调查某高校学生颈肩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本校280例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其是否存在颈肩痛分为颈肩痛组(VAS平均得分≥1分)和无颈肩痛组(VAS平均得分<1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视屏行为与静坐行为,并用多因... 目的调查某高校学生颈肩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本校280例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其是否存在颈肩痛分为颈肩痛组(VAS平均得分≥1分)和无颈肩痛组(VAS平均得分<1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视屏行为与静坐行为,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高校学生颈肩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28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73份,回收率97.50%。其中80例VAS平均得分≥1分,颈肩痛率29.30%(80/273)。颈肩痛组患者的每天锻炼时间显著短于无颈肩痛组(P<0.05)。颈肩痛组持续玩手机时间、持续使用电脑时间、每天累计视屏时间、持续端坐时间、每天累计端坐时间显著长于无颈肩痛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每天锻炼时间<60 min、持续玩手机时间>60 min、持续使用电脑时间>60 min、每天累计视屏时间>6 h、持续端坐时间>60 min、每天累计端坐时间>2 h,均是高校学生颈肩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校学生的颈肩痛发生率高,其发生与每天锻炼时间短、持续玩手机时间和持续使用电脑时间长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颈肩痛 手机 电脑 持续端坐时间
下载PDF
经皮内固定结合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21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非凡 +3 位作者 任春朋 汪小军 邱良 陆向君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通道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A3型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A组21例行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通道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A3型胸腰椎骨折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A组21例行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结合单侧开窗减压治疗;B组22例行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板开窗减压治疗,从围手术期参数、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9.8个月。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术后3 d及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114.29±14.52)min、(38.57±8.68)mL、(50.47±55.34)mL、(2.86±0.96)分、(1.14±0.79)分,B组分别为(123.41±12.38)min、(267.95±26.76)mL、(217.50±27.68)mL、(3.59±1.14)分、(1.86±0.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后凸Cobb角,椎管狭窄率(rate of spinal compromise,RSC)及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A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后凸Cobb角分别为(16.20±4.25)°、(4.89±1.22)°、(4.95±1.17)°,B组分别为(15.11±5.61)°、(4.56±0.93)°、(4.64±0.8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椎管狭窄率(RSC)分别为(31.23±8.21)%、(4.54±1.34)%、(4.30±1.33)%,B组分别为(29.25±9.66)%、(4.93±1.56)%、(4.71±1.4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A组术中1例发生脑脊液漏。结论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结合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治疗A3型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板切除术 椎弓根钉 内固定器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单侧开窗减压
下载PDF
PDCA循环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珊 王华 +1 位作者 汲广全 《江苏科技信息》 2016年第10期46-49,共4页
科研创新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关键点,是学科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因此,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管理工具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成为医院管理方面一个重要命题。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自... 科研创新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关键点,是学科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一所三级综合性医院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因此,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管理工具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成为医院管理方面一个重要命题。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1年以来将PDCA循环应用于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5年周期下来,取得了一定成效,达到了持续改进的目的。文章就PDCA循环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医院科研项目 管理
下载PDF
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LDH患者血清PGE2、sTNF-RI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亚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2期1972-1976,共5页
目的探讨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I型受体(sTNF-RI)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85例LDH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T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术后血清前列腺素E2(PGE2)、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I型受体(sTNF-RI)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85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后路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观察组给予PTED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血清PGE2、sTNF-RI水平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和血清PGE2、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sTNF-RI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VAS、ODI评分和血清PGE2、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sTNF-R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ED治疗LDH疗效显著,可改善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降低血清PGE2水平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血清sTNF-RI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路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前列腺素E2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Ⅰ型受体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提高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19
作者 宋波 +3 位作者 史东平 盛路新 孙晓 厉雷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60-63,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与附加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不稳定骨折45例,A组24例,行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B组21例,予传统后路手术附加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比较出血... 目的比较传统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与附加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椎弓根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胸腰椎不稳定骨折45例,A组24例,行单纯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B组21例,予传统后路手术附加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比较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改变、椎管占位面积、神经功能、融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等指标。结果随访8~19个月,平均11.1个月。两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丢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椎管面积改善值、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内固定失效、融合情况、腰背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典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与附加伤椎置钉并椎体内植骨内固定术都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后者可有效重建椎体结构,增强脊柱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对复位困难的椎体骨折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椎弓根 骨移植
下载PDF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三种处理方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储朝明 陈鸣 +2 位作者 吕游 刘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0期140-143,共4页
目的比较伤口加压包扎、蛛网膜下置管引流和延长切口引流3种方法处理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7年3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术后脑脊液漏患者183例,按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伤口加压包扎... 目的比较伤口加压包扎、蛛网膜下置管引流和延长切口引流3种方法处理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7年3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术后脑脊液漏患者183例,按术后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伤口加压包扎法61例(A组),蛛网膜下置管引流方法25例(B组),延长切口引流法97例(C组)。比较三组脑脊液漏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初次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发热、头痛、炎症指标增高、异常切口疼痛、肌力感觉异常发生率。结果C组、B组脑脊液漏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A组、换药次数少于A组,C组脑脊液漏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B组,换药次数少于B组。C组初次治疗成功率高于A、B组,C、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初次治疗成功率以及C、B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发热、炎症指标增高、头痛、切口异常疼痛、肌力感觉减退、总发生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切口引流是处理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脑脊髓液 硬脊膜损伤 引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