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细胞凋亡、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申 梁迎春 +4 位作者 颜秀梅 张磊 宁方波 刘运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 观察应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海马细胞凋亡及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以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两血管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将6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VD模型组、假手术组和丁苯酞组.丁苯酞组给予120 ... 目的 观察应用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海马细胞凋亡及p38MAPK磷酸化的影响,以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两血管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将6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VD模型组、假手术组和丁苯酞组.丁苯酞组给予120 mg·kg-1·d-1的丁苯酞溶液2 ml灌胃,VD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2 ml植物油灌胃,1月后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分别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蛋白印迹(Westem blot)法观察大鼠海马区p38MAPK磷酸化变化.结果 前3d丁苯酞组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8.72±7.01)s,(42.41 ±4.06)s,(40.34±2.46)s],明显小于模型组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82.71±8.27)s,(80.36±9.65)s,(77.74±6.3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丁苯酞组原平台象限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26.45±4.66)s,(1.84±0.82)次],大于模型组原平台象限时间、穿越原平台次数[(18.67±5.39)s,(1.32±0.6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p-p38MAPK/β-action光密度值)的比较:丁苯酞组分别为[(153.65±9.85)个,(0.42±0.04)],明显低于VD模型组[(209.46± 11.49)个,(0.8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丁苯酞能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进一步抑制海马区细胞凋亡而实现的,这可能是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血管性痴呆 细胞凋亡 P38MAPK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新萍 王强 +3 位作者 马玉莹 谭兰 李铁山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47-749,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及其与运动功能障碍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44例 ,应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 (LOTCA)评定其认知功能 ,采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量表 (FMA)评定其运动功能 ,...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及其与运动功能障碍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44例 ,应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 (LOTCA)评定其认知功能 ,采用简式Fugl Meyer运动量表 (FMA)评定其运动功能 ,评定时间为发病后半个月内。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皮层下病变所致的偏瘫患者的认知功能LOTCA总积分与FMA积分呈显著相关 (r =0 .5 2 3 ,P <0 .0 1) ,其中定向力、知觉力及视运动组织能力的LOTCA积分与FMA积分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15 ,0 .5 83 ,0 .495 ,P <0 .0 1) ,思维运作能力的LOTCA评分与FMA积分无显著相关性 (r =0 .3 0 6,P >0 .0 5 )。右侧与左侧偏瘫患者的各项LOTCA评分经t检验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皮层下病变所致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运动功能障碍呈显著正相关 ;左、右两侧半球病变均可引起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认知损害 ;对于偏瘫较重的患者应注意其认知功能的评估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患者 急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运动功能障碍 皮层下 相关研究 治疗 结论 不同类型 知觉力
原文传递
消旋-3-正丁基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玉振 刘运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 探讨消旋-3-正丁基苯酞(NB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用两血管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将6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VD组、假手术组和NBP组,NBP组以丁苯酞灌胃1个月,VD组和假... 目的 探讨消旋-3-正丁基苯酞(NBP)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用两血管法(2VO)建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将60只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VD组、假手术组和NBP组,NBP组以丁苯酞灌胃1个月,VD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植物油,以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脑组织形态.结果 NBP组和假手术组和VD组的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8.34±2.46)s,(14.83±3.77s),(75.74±6.33)s];原平台象限时间[分别为(26.45±4.66)s,(35.21±3.78)s,(18.67±5.39)s].与VD组相比,NBP组明显缩短隐蔽平台逃避潜伏期,增加原平台象限时间,并在HE染色中减少神经元坏死.结论 NBP能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3-正丁基苯酞 血管性痴呆 学习记忆能力
原文传递
神经节苷脂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耿家贵 张新萍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帕金森病60例,分为GM-1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GM-1100mg/d静滴,2周1疗程;2组均给予左旋多巴25-50mg,每日2-3次,每隔3-7日增加6.25mg至每日300mg,分3-4次服用,共2周。治疗前与治疗...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帕金森病60例,分为GM-1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GM-1100mg/d静滴,2周1疗程;2组均给予左旋多巴25-50mg,每日2-3次,每隔3-7日增加6.25mg至每日300mg,分3-4次服用,共2周。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临床症状的Webster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2周后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GM-1组治疗后Webster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3个月仍有效。结论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帕金森病有良好疗效,能缓解震颤,“开-关”现象改善,自主运动增加,生活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帕金森病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季节及年龄对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孟庆莲 +1 位作者 焦念宝 梁迎春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季节及年龄对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 182 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时的季节、年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在 7、8、11、12、次年 1月份 ,即夏季、冬季发病人数增多 (P <0 0 5 )。脑出血病人在 11、1... 目的 探讨季节及年龄对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 182 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时的季节、年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在 7、8、11、12、次年 1月份 ,即夏季、冬季发病人数增多 (P <0 0 5 )。脑出血病人在 11、12、次年 1月份 ,即冬季发病人数明显增多 (P <0 0 1)。急性脑血管病病人发病年龄在 5 0岁以上者占 83 0 1%。结论  5 0岁以上人群在夏季、冬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季节 年龄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凋亡相关基因bax与Th蛋白在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和纹状体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君 +1 位作者 李兴强 谢安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690-1692,共3页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探讨bax和Th蛋白表达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及PD组(PD模型3d、7d、14d、21d、28d组)。PD组均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入6-羟基多巴胺,均在处死前腹腔注入阿朴吗啡,观察30min大鼠旋转的次...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探讨bax和Th蛋白表达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对照组及PD组(PD模型3d、7d、14d、21d、28d组)。PD组均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入6-羟基多巴胺,均在处死前腹腔注入阿朴吗啡,观察30min大鼠旋转的次数,连续至第4周每分钟大于7次者为成功的PD模型。对照组立体定向注入抗坏血酸生理盐水。处死后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Th蛋白的阳性细胞数。结果:PD组纹状体和黑质神经细胞存在细胞凋亡,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且bax蛋白表达在PD组大鼠纹状体和黑质细胞中3d组为最高,其后很快下降,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h蛋白表达在大鼠纹状体和黑质细胞中对照组为最高,在PD组很快下降。结论:6-羟基多巴胺能诱发大鼠黑质细胞凋亡,bax作为前凋亡蛋白在启动和诱导黑质细胞凋亡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大鼠 6-羟基多巴胺 BAX Th
下载PDF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新萍 梁迎春 +1 位作者 赵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1-592,共2页
目的通过对原发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分析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6例,根据病情进行Fisher,Hunt—Hess分级,以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 目的通过对原发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的评估,分析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选择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6例,根据病情进行Fisher,Hunt—Hess分级,以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计算其发病率,统计分析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两种分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96例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率51.04%;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与Fisher,Hunt—Hess分级密切相关(P〈0.01)。结论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Fisher,Hunt.Hess分级越高认知功能损害越严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认知功能缺损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脑膜炎一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杨申 赵林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1期87-88,共2页
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多通过食物传播,近几年发病率逐渐升高[1]。李斯特菌脑膜炎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比较在临床表现、治疗和... 李斯特菌脑膜炎是由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多通过食物传播,近几年发病率逐渐升高[1]。李斯特菌脑膜炎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比较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面有其独特的地方,现报道本院应用青霉素成功救治的1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脑膜炎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 免疫功能受损 食物传播 年发病率 临床表现 青霉素
原文传递
连续脑电图监测对脑干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申 +1 位作者 周广安 刘运林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263-264,共2页
目的应用床旁连续脑电图监测脑干梗死患者,观察其表现模式,探讨脑干梗死患者的连续脑电图(CEEG)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神经内科监护病房中25例脑干梗死患者进行连续脑电图监测,判断预后。结果25例脑干梗死患者脑电图多表现为呈... 目的应用床旁连续脑电图监测脑干梗死患者,观察其表现模式,探讨脑干梗死患者的连续脑电图(CEEG)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神经内科监护病房中25例脑干梗死患者进行连续脑电图监测,判断预后。结果25例脑干梗死患者脑电图多表现为呈双侧同步化δ波、θ波,或表现为去同步化低波幅快波或部分为正常脑电图表现,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其中有极度异常脑电图表现的5例,于发病24 h或72 h内全部死亡;重度异常患者脑电图可见爆发—抑制(<10μV)交替出现,重度异常有9例,其中6例死亡;中度异常4例,3例存活;轻度异常或大致正常脑电图7例,6例存活。结论脑干梗死患者进行CEEG可以提供动态信息,动态监测反复多变的脑功能状态,以便进行有效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脑电图监测 脑干梗死 预后
下载PDF
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家贵 焦念宝 +2 位作者 刘军 邱玉存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6年第6期365-366,共2页
应用导管介入溶栓治疗1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与对照组15例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新方法。
关键词 导管介入治疗 溶栓疗法 尿激酶 脑梗塞 治疗
下载PDF
帕金森病模型黑质Caspase 3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安木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黑质Caspase 3的表达,以探讨帕金森病的凋亡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PD组:立体定向注入6-羟多巴,术后1周腹腔注入阿朴吗啡观察30 min大鼠旋转的次数,连续至第四周每分钟大于6次者为成功的帕金森...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黑质Caspase 3的表达,以探讨帕金森病的凋亡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PD组:立体定向注入6-羟多巴,术后1周腹腔注入阿朴吗啡观察30 min大鼠旋转的次数,连续至第四周每分钟大于6次者为成功的帕金森氏病模型;正常对照组:立体定向注入黑质抗坏血酸生理盐水。处死后制作快速冰冻切片用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 3阳性细胞数,用原位杂交法检测Caspase 3 mRNA的阳性细胞数。结果免疫组化显示PD组术侧黑质Caspase 3阳性神经元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原位杂交显示PD组术侧黑质Caspase 3 mRNA阳性神经元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PD动物模型Caspase 3的表达显著提高,提示Caspase 3参与P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CASPASE3 凋亡
下载PDF
脑动脉溶栓后颅内对比剂增强误诊为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申 张利 +2 位作者 李洪军 刘运林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后颅内对比剂增强与脑出血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CT影像。结果术中发现患者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经动脉溶栓后开通,颅脑CT检查发现左侧基底节区高密度病灶。患者动...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后颅内对比剂增强与脑出血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的CT影像。结果术中发现患者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经动脉溶栓后开通,颅脑CT检查发现左侧基底节区高密度病灶。患者动态CT检查,发现术后72 h颅内高密度病灶消失,考虑为对比剂增强,排除了脑出血。分析误诊原因并总结治疗经验,结合文献分析动脉溶栓后颅内对比剂增强与脑出血的鉴别诊断。结论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后可出现颅内对比剂增强,发生率较高,容易与脑出血混淆,临床医师应该提高认识,给予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溶解疗法 脑出血 造影剂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时程与预后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新萍 任雪平 +2 位作者 王强 李铁山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时程及预后。方法确诊急性脑辛中患者50例,应用洛文斯顿治疗用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评定其认知功能,评定周期为发病后半月、1月、2月、3月,共4次。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4次认知功...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恢复时程及预后。方法确诊急性脑辛中患者50例,应用洛文斯顿治疗用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评定其认知功能,评定周期为发病后半月、1月、2月、3月,共4次。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4次认知功能损害积分的差异性。结果认知功能4次评定积分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定向力、知觉障碍、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能力均在发病后逐渐恢复,定向力、视运动组织发病后半月与1月、2月、3月积分及发病后1月与3月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发病后1月与2月、2月与3月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知觉障碍、思维运作能力发病后半月与1月、1月与2月、2月与3月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半月与2月及3月积分、1月与3月积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在2个月内恢复,2个月后继续恢复的可能性小,其中定向力、视运动组织能力较知觉障碍与思维运作能力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认知功能 恢复时程
下载PDF
SAH超早期DSA检查的病因诊断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耿家贵 孟庆民 +6 位作者 谢安木 陆寅 孟庆莲 苗素云 梁迎春 王玉凯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93-294,共2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SAH超早期(48小时内)行DSA检查,探讨其病因诊断价值及降低病死率的措施。方法:选择急性SAH住院病人100例,随机分为DSA和腰穿两组,各50例病人,均行脑CT和腰穿检查明确诊断。DSA组48小时内行DSA检查,依据不同DSA结果,采取... 目的:通过对急性SAH超早期(48小时内)行DSA检查,探讨其病因诊断价值及降低病死率的措施。方法:选择急性SAH住院病人100例,随机分为DSA和腰穿两组,各50例病人,均行脑CT和腰穿检查明确诊断。DSA组48小时内行DSA检查,依据不同DSA结果,采取外科手术或内科治疗两种方法。腰穿组仅作腰穿、脑CT检查以及传统的内科治疗方法。结果:DSA组病因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12例,手术治疗10例;脑动脉瘤16例,手术治疗10例;烟雾病6例,手术治疗2例;动脉炎3例;原因不明13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8.3%。腰穿组共死亡10例,病死率3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SAH患者超早期行DSA检查,可及时明确病因诊断,从而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显著降低病死率,缩短病程。该方法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H 超早期DSA 病因诊断
下载PDF
bFGF基因转染对放射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肖颂华 +4 位作者 周海红 黄仕雄 刘军 邢诒刚 刘运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观察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转染对放射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NSCs)凋亡的抑制作用,为探索治疗放射性脑损伤(RE)的新途径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直线加速器照射C17.2NSCs建立离体放射性损伤模型,流式细胞... 目的观察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转染对放射诱导的C17.2神经干细胞(NSCs)凋亡的抑制作用,为探索治疗放射性脑损伤(RE)的新途径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直线加速器照射C17.2NSCs建立离体放射性损伤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和坏死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拟合生存曲线。构建含bFGF片段的真核表达体pcDNA3.1-bFGF质粒后,脂质体法转染C17.2NSCs,观察转染pcDNA3.1-bFGF质粒后细胞对放射的耐受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转染pcDNA3.1-bFGF的C17.2NSCs放射后凋亡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转染空质粒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bFGF基因转染对放射诱导的C17.2NSCs凋亡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对RE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损伤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干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洛欣DSA选择性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耿家贵 孙爱芹 +3 位作者 谢安木 陆寅 孟庆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研究天普洛欣 (简称洛欣 )脑动脉内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塞住院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洛欣导管组和静脉尿激酶 UK组各 30例 ,6 0例均经临床及 CT诊断为急性脑梗塞患者 ,分别给脑动脉导管内注射洛欣溶... 目的 :研究天普洛欣 (简称洛欣 )脑动脉内局部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塞住院病人 6 0例 ,随机分为洛欣导管组和静脉尿激酶 UK组各 30例 ,6 0例均经临床及 CT诊断为急性脑梗塞患者 ,分别给脑动脉导管内注射洛欣溶栓和静脉注射 UK治疗 ,并治疗后 1周及 1个月再作 CT检查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5天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作出疗效评价。结果 :洛欣导管组临床有效率 96 % ,静脉 UK组临床有效率 70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且洛欣导管组无 1例并发脑出血 ,静脉 UK组并发脑内小量出血 1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对照研究 洛欣 导管溶栓 急性脑梗塞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顽固性癫痫的疗效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新萍 周广安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620-621,共2页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顽固性癫痫病人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30例顽固性癫痫病人 ,在服用原抗癫痫药的基础上 ,用微量输液泵静脉滴入尼莫地平注射液 ,连用 7天 ,然后用尼莫地平维持治疗至三个月 ,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并测定治疗前后血...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顽固性癫痫病人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30例顽固性癫痫病人 ,在服用原抗癫痫药的基础上 ,用微量输液泵静脉滴入尼莫地平注射液 ,连用 7天 ,然后用尼莫地平维持治疗至三个月 ,进行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并测定治疗前后血中SOD、GSH -PX、MDA的水平。结果尼莫地平配合抗癫痫药物治疗顽固性癫痫与治疗前相比效果显著 ,而且副作用较少。治疗后SOD、GSH- PX明显增高 ,MDA明显下降。结论 尼莫地平对顽固性癫痫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可作为治疗顽固性癫痫的辅助疗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药物治疗 抗氧化
下载PDF
传统定义TIA与DWI异常的探讨
18
作者 李洪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异常改变,进一步探讨TIA传统定义与新定义在影像方面的差别。方法以2007-07~2008-09在本院住院的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完成MRI检查,收集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分析DWI异...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异常改变,进一步探讨TIA传统定义与新定义在影像方面的差别。方法以2007-07~2008-09在本院住院的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完成MRI检查,收集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分析DWI异常。结果共68例TIA患者入选,其中30例(44%)患者DWI异常(阳性);19例症状持续≥1h的患者中16例DWI阳性(84%);DWI阳性率随时间的延长增高。结论依据TIA传统定义24h症状持续≥1h的患者中更多发生DWI异常,具有脑实质缺血性损害,支持TIA新定义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核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
下载PDF
帕金森病大鼠Caspase-8及TH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君 谢安木 +1 位作者 李兴强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596-599,共4页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探讨Caspase-8和TH蛋白表达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组:随机分3、7、14、21、28d五组,均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入6-羟多巴,均在处死前腹腔注入阿卟吗啡观察30...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探讨Caspase-8和TH蛋白表达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的关系。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组:随机分3、7、14、21、28d五组,均通过脑立体定向注入6-羟多巴,均在处死前腹腔注入阿卟吗啡观察30分钟大鼠旋转的次数,连续至第四周每分钟大于6次者为成功的帕金森氏病模型;正常对照组:立体定向注入抗坏血酸生理盐水。处死后制作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8、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阳性细胞数。结果纹状体和黑质神经细胞存在细胞凋亡,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且Caspase-8蛋白表达在大鼠纹状体和黑质中细胞3d组为最高,其后很快下降,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H蛋白表达在大鼠纹状体和黑质细胞中对照组为最高,在PD组很快下降,但显著低于对照组。TH蛋白表达减少及Caspase-8蛋白表达增加呈正相关。结论6-OHDA能诱发大鼠黑质细胞凋亡,Caspase-8蛋白表达是帕金森病动物模型发病机制的重要启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基多巴胺 帕金森病 大鼠 CASPASE-8 TH
下载PDF
FADD在帕金森病大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新红 谢安木 +1 位作者 吴化民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FADD(Fas死亡结构域蛋白)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并探讨PD与死亡受体凋亡通路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THC)法检测30例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24只。检测FADD的表达情况。结果帕金森病模型大鼠FADD表达上调,... 目的研究FADD(Fas死亡结构域蛋白)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并探讨PD与死亡受体凋亡通路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THC)法检测30例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24只。检测FADD的表达情况。结果帕金森病模型大鼠FADD表达上调,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FADD表达异常在帕金森发病机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推断FADD介导的凋亡通路与帕金森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DD 帕金森病 凋亡 FA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