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波 +5 位作者 潘孟雄 蒋英华 覃小荣 曾祥林 杜双成 陈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第5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桂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考... 目的探讨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桂林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结合CBL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考核总成绩、主观题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提高自身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加深知识理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6个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教学中应用效果好,能显著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CBL 口腔颌面外科学
下载PDF
小麦幼苗根系形态对镉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效瑾 高巍 +5 位作者 赵鹏 于冲冲 刘红恩 聂兆君 李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8-1225,共8页
为了研究镉(Cd)在小麦体内的吸收、转运过程,以及Cd对小麦根系形态的影响,本文通过水培试验分析了小麦在5种Cd水平下(0、0.5、5、50、200μmol·L^-1)处理3、6、11、17 d和23 d后各项生长指标的变化,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Cd处理17d... 为了研究镉(Cd)在小麦体内的吸收、转运过程,以及Cd对小麦根系形态的影响,本文通过水培试验分析了小麦在5种Cd水平下(0、0.5、5、50、200μmol·L^-1)处理3、6、11、17 d和23 d后各项生长指标的变化,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Cd处理17d后小麦根系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对Cd的吸收能力与Cd浓度成反比关系,且在Cd0.5处理下,小麦对Cd的吸收和转运的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幼苗的生物量、株高、总根长、根体积、总根尖数目逐渐减小,根系平均直径逐渐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对Cd的吸收能力与平均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对Cd的转运能力仅与平均直径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Cd处理可诱导小麦幼苗根系皮层细胞增多、薄壁细胞增大以及内皮层细胞壁木质素的沉积。Cd诱导的根系直径增粗对小麦Cd的吸收及转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小麦 CD吸收 Cd转运 根系形态 根直径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及降低镉吸收转运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冯文静 高巍 +5 位作者 刘红恩 聂兆君 李畅 睢福庆 赵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036-1044,共9页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镉(Cd)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Cd吸收转运的影响,采用水培法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脱落酸(ABA)、乙烯(ETH)、褪黑素(MLT)、24-表油菜素内酯(24-EBL)和茉莉酸甲酯(MeJA)对Cd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发育、...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镉(Cd)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Cd吸收转运的影响,采用水培法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脱落酸(ABA)、乙烯(ETH)、褪黑素(MLT)、24-表油菜素内酯(24-EBL)和茉莉酸甲酯(MeJA)对Cd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发育、光合特性及Cd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显著促进小麦幼苗生长,降低小麦各部位Cd含量,改善根系形态,促进光合速率。植株Cd含量与根系吸Cd能力存在普遍的显著正相关(r=0.66**),根系形态指标分别与干物质积累、根系吸Cd能力存在普遍的正相关(r=0.59*~0.69*)和负相关(r=-0.51*~-0.67**),表明Cd胁迫条件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对小麦幼苗根系形态的改善、促进干物质积累、加强生物稀释效应、抑制根系吸Cd能力,进而降低植株体内Cd含量。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均显著抑制根尖/分叉比,且IAA、ABA、MLT处理根系吸收Cd能力与根尖/分叉比相关系数达到0.97*~1.00**,意味着根尖/分叉比的降低可能会降低小麦对Cd的吸收。将生物量、根系吸Cd能力及Cd从根系向地上分配作为质量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喷施100μmol·L^(-1) ABA和0.1/1μmol·L^(-1)24-EBL综合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小麦 根系形态
下载PDF
不同浓度镉胁迫对冬小麦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文英 +6 位作者 程锦 钱远超 刘红恩 高巍 聂兆君 李畅 赵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9-524,530,共7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对小麦根系鲜质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平均直径及不同直径下总根长、表面积和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镉降低了根鲜质量,且在高浓度镉(Cd 50)处理下降低幅度最大,达到23.95%,... 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镉浓度处理对小麦根系鲜质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平均直径及不同直径下总根长、表面积和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镉降低了根鲜质量,且在高浓度镉(Cd 50)处理下降低幅度最大,达到23.95%,这说明镉抑制了冬小麦根系生物量的积累。相对于Cd 0处理,Cd 0.5,Cd 5和Cd 50处理总根长分别降低了8.49%,7.34%(P<0.05),14.88%(P<0.05)。这说明镉能够明显抑制冬小麦根系的正常生长和伸长;对不同直径根长和总根长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小麦根长的降低与Ⅰ级(0 cm<根长≤0.5 cm),Ⅱ级(0.5 cm<根长≤1.0 cm)和Ⅷ级(3.5 cm<根长≤4.0 cm)直径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时,相对于Cd 0处理,Cd 50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根系表面积,降低幅度为12.31%;对不同直径根表面积和总根表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表面积的降低与Ⅰ级(0 cm 2<根表面积≤0.5 cm 2)和Ⅱ级(0.5 cm 2<根表面积≤1.0 cm 2)直径间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同样对不同直径根体积和总根体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根系体积与Ⅱ级(0.5 cm 3<根体积≤1.0 cm 3)直径间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在镉抑制小麦根的形态中,镉抑制细根的生长和形态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形态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低温生物炭和化肥配施对冬小麦生长和土壤铅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彭红宇 刘红恩 +6 位作者 王秋红 李畅 刘亥扬 许嘉阳 赵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2-219,共8页
以济源某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农业废弃物花生壳为供试生物炭原材料,采用温室小麦苗期盆栽方法,分别在低温(250℃)、高温(45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并作为辅料与化肥配施进行对比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1)、基础施肥对照(CK2)、1... 以济源某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农业废弃物花生壳为供试生物炭原材料,采用温室小麦苗期盆栽方法,分别在低温(250℃)、高温(450℃)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炭,并作为辅料与化肥配施进行对比试验,设置不施肥对照(CK1)、基础施肥对照(CK2)、1%低温生物炭(T3)、2%低温生物炭(T4)、1%高温生物炭(T5)、2%高温生物炭(T6)6个处理,研究低温生物炭和化肥配施后对原位铅、镉污染土壤有效性及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CK1)其余处理均可以改善土壤中速效养分状况,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小麦地上部干质量及总干质量的积累,促进小麦养分吸收,但显著降低了小麦根部干物质质量和根冠比;相较于CK2来说,在施肥的基础上添加低温生物炭和高温生物炭,同样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促进冬小麦生长,此外还可以抑制小麦地下部对重金属的吸收,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Pb含量。其中就冬小麦生长状况而言,低温T3处理与高温T6处理根冠比、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及总干质量均差异不显著;同样就冬小麦氮素、钾素吸收而言,差异也不显著;就土壤铅、镉有效性而言,T3、T6处理同样固定效果相当。说明在本试验中施肥的基础上添加1%低温生物炭(T3处理)对改善土壤,促进小麦生长,降低土壤有效态铅、镉含量有很大的潜力,可以达到高温几乎同样的施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污染 土壤修复 重金属 小麦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孙齐状 杨金康 +6 位作者 睢福庆 李畅 张雯雯 许嘉阳 王龙 赵鹏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8-1008,共11页
梳理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热点及最新进展,总结有效的修复治理技术及实际效果,为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利用COOC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 梳理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热点及最新进展,总结有效的修复治理技术及实际效果,为我国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利用COOC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为数据检索源,对2010~2021年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与治理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在2010~2021年间,国内外对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研究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且英文文献的增长率明显高于中文文献。我国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占有绝对领先地位(发文量占比率最高,达26.8%),对全球重金属污染治理工作的贡献最大。国内外在该领域发文期刊(TOP 3)有:《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环境工程学报》《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Chemosphere》《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关注的重金属种类主要是镉、铅、砷等。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呈“小聚体、大分散”的特点,合作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关键词分析表明,固化/稳定化技术和植物修复技术在中英文献中的研究比重均较高(约80%),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从田间试验的修复效果来看(以镉污染为例),低积累作物品种种植(籽粒降镉率达67.9%)、无机-有机组配(42.7%)以及叶面阻控技术(39.9%)在降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未来还需将其与农艺措施(如间套作、水分调控)、微生物菌剂等联合配施,以实现更好的田间修复和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农田 修复技术 文献计量
原文传递
钼肥对甘蓝型油菜薹期碳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孙学成 +3 位作者 胡承孝 谭启玲 赵小虎 李路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7-232,共6页
为了解钼肥施用对甘蓝型油菜薹期钼营养及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甘蓝型油菜各个部位钼含量,叶片光合特性、色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施钼显著增加2个品种L0917和中双11(ZS11)单株鲜质量... 为了解钼肥施用对甘蓝型油菜薹期钼营养及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甘蓝型油菜各个部位钼含量,叶片光合特性、色素、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施钼显著增加2个品种L0917和中双11(ZS11)单株鲜质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35.50%,67.94%。施钼显著提高了ZS11叶片色素含量,L0917和ZS11叶绿素a/b值,分别降低了16.28%和10.26%,施钼提高了蒸腾速率(Tr),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对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施钼提高了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L0917和ZS11)35.31%和91.38%,83.57%和274.30%,16.81%和16.02%。施钼提高了叶片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L0917和ZS11提高幅度分别为211.50%,335.80%。施钼分别提高了甘蓝型油菜薹期根、茎秆和叶部位钼含量。薹期碳氮代谢研究及钼营养诊断为甘蓝型油菜花期和成熟期生殖和营养生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薹期 碳代谢 氮代谢
下载PDF
高脂高糖联合小剂量链尿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梁丽华 唐海松 +4 位作者 明群 赵崇莹 李龙 邹先琼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20期163-165,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动物模型,为研究糖尿病缺牙患者及重度牙周炎患者拔牙后的软硬组织增量提供高效、稳定的研究模型。方法68只雄性SD大鼠,通过为期4周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之后,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 目的建立稳定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动物模型,为研究糖尿病缺牙患者及重度牙周炎患者拔牙后的软硬组织增量提供高效、稳定的研究模型。方法68只雄性SD大鼠,通过为期4周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之后,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对其腹腔给予一次性注射,并对T2DM大鼠模型进行构建。建模达成标准:随机血糖(Plasma glucose level,PGL)>16.7mmol/l。造模时,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前后、STZ注射前后大鼠随机血糖及体重各进行测量。建模成功的大鼠继续高脂高糖饲养,并动态监测PGL(成模后2周、4周、6周、8周),观察动物模型的稳定性。结果经高脂高糖喂养后,大鼠肥胖,体重明显升高,而PGL无变化;STZ注射后,大鼠体重保持稳定,而PGL明显上升,且成模后4个时间点的PGL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热量饮食联合小剂量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能成功建立类似人类T2DM发病特征的大鼠模型,且模型具有稳定性。为研究T2DM患者的口腔疾患提供了有效稳定的动物研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脂高糖 链脲佐菌素 稳定性
下载PDF
施锌对冬小麦亚细胞镉分布和镉化学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路育茗 聂兆君 +5 位作者 刘红恩 高巍 李畅 扶海超 赵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3-511,共9页
为深入了解施锌(Zn)对冬小麦镉(Cd)吸收的影响,本研究选冬小麦品种矮抗58,试验共设置了2个Cd水平(0、5μmol·L^-1)和4个Zn水平(0、2、8和15μmol·L^-1),通过营养液试验,研究了施Zn对Cd胁迫下冬小麦Cd吸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 为深入了解施锌(Zn)对冬小麦镉(Cd)吸收的影响,本研究选冬小麦品种矮抗58,试验共设置了2个Cd水平(0、5μmol·L^-1)和4个Zn水平(0、2、8和15μmol·L^-1),通过营养液试验,研究了施Zn对Cd胁迫下冬小麦Cd吸收、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的生物量随Cd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Zn能够减轻Cd对冬小麦生物量的毒害作用。同时,根和地上部Cd含量随Zn浓度提高而降低。另外,施Zn显著降低了冬小麦幼苗各个亚细胞组分的Cd含量,增加了冬小麦根中1 mol·L^-1 NaCl提取态和体积分数2%醋酸提取态Cd的含量。在Cd浓度为5μmol·L^-1,Zn浓度为2和8μmol·L^-1时,冬小麦地上部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Cd所占的比例增加;在Cd浓度为5μmol·L^-1,Zn浓度为8和15μmol·L^-1时,冬小麦根部细胞壁和可溶性部分Cd所占的比例增加。冬小麦地上部去离子水提取态Cd所占比例随Zn浓度增加而降低,体积分数2%醋酸提取态Cd所占比例随Zn浓度增加而增加。因此,施Zn通过调节冬小麦亚细胞Cd分布和Cd的化学形态,促进了冬小麦体内活性Cd向惰性Cd的转化,减轻了Cd对冬小麦的毒害效应,降低了冬小麦根部Cd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化学形态 亚细胞组分
下载PDF
磷硒配施对郑麦9023硒吸收及土壤硒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祝姣姣 聂兆君 +5 位作者 赵鹏 李金峰 李畅 刘红恩 李永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2-729,共8页
为给通过合理施用磷肥来提高冬小麦籽粒硒含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80、160mg·kg-1,分别表示为P0、P80和P160)和2个硒水平(0和1mg·kg-1,分别表示为Se0和Se1),共6个处... 为给通过合理施用磷肥来提高冬小麦籽粒硒含量提供参考依据,以冬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80、160mg·kg-1,分别表示为P0、P80和P160)和2个硒水平(0和1mg·kg-1,分别表示为Se0和Se1),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Se0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而在Se1水平下,籽粒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80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在Se1水平下,施磷显著增加了小麦各器官以及整株硒累积量,但是施磷降低了硒从颖壳向籽粒中的迁移系数,显著降低了各器官的硒含量。施硒可提高土壤各形态硒的含量,提高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硒的比例。在Se0水平下施磷可以提高土壤水溶态硒、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所占总硒的比例;而在Se1水平下,施磷增加了土壤水溶态硒、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硒、残渣态硒的含量及比例,但是降低了可交换态硒、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的含量及比例。因此,适宜的磷硒配施可通过影响土壤中各种形态硒的转化过程,促进土壤硒向水溶态硒的转化,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进而促进郑麦9023对土壤硒的吸收累积,达到增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吸收 硒形态转化 郑麦9023
下载PDF
微量元素喷施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许亚芳 王云 +2 位作者 任帅帅 赵鹏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2期10-17,共8页
通过对不同生育期小麦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微量元素,探究冬小麦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采用大田试验,设置1倍(B1)、50倍(B2)、100倍(B3)和500倍(B4)四个浓度处理(等量水为对照),喷施时期为苗期(A1)、苗期+拔节期(A2)、苗期+拔节期+扬花期... 通过对不同生育期小麦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微量元素,探究冬小麦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采用大田试验,设置1倍(B1)、50倍(B2)、100倍(B3)和500倍(B4)四个浓度处理(等量水为对照),喷施时期为苗期(A1)、苗期+拔节期(A2)、苗期+拔节期+扬花期(A3)、拔节期(A4)、拔节期+扬花期(A5)和扬花期(A6),测定成熟期产量及籽粒微量元素含量。不同处理下产量变化范围为3741~6204 kg/hm2,A4B4处理下产量最优,相对于对照产量增加了39.52%。锌(Zn)变化范围为31.07~44.68 mg/kg,A3B1处理下Zn含量最高。铜(Cu)变化范围为1.75~28.67 mg/kg,A1B1处理下Cu含量最高。铁(Fe)变化范围为73.62~203.99 mg/kg,A3B1处理下Fe含量最高。锰(Mn)变化范围为36.48~55.56 mg/kg,A6B4处理下Mn含量最高。相对于对照,Zn、Cu、Fe、Mn含量分别提高了37.86%、1650%、148%和26.82%。拔节期喷施高浓度微量元素对增产最有利,不同喷施时期和喷施浓度影响微量元素的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冬小麦 微量元素 叶面喷施 大田试验 产量 微量元素含量
下载PDF
资源环境监测课程实验设计与实施研究--以土壤氮素分析为例
12
作者 张彪 +2 位作者 申凤敏 杨素勤 《进展》 2024年第5期151-153,共3页
资源环境监测课程是高校涉农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介绍土壤、植物(农产品)、肥料等环境要素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技巧,具有课时数多、知识点琐碎、操作要求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就本课程的实验环节而言,选用教材中实验内容丰富、信息量... 资源环境监测课程是高校涉农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介绍土壤、植物(农产品)、肥料等环境要素的测定原理和操作技巧,具有课时数多、知识点琐碎、操作要求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就本课程的实验环节而言,选用教材中实验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更侧重操作步骤和要点,专业术语多。但扩展知识相对少,学生普遍缺乏实验兴趣和动手意愿。近年来,土壤农化指标测定的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任课教师更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变”与“不变”。深刻理解实验测定原理、规范器皿使用和动手操作,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鉴于此,任课教师应精心备课,研读国内外教材,真正掌握实验原理,认真比对新旧方法的区别。课程进行前后充分准备,鼓励学生多动手、勤思考、发现问题、改进创新。本课程不仅要使学生能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成为会动手的技术员,更重要的是在任课教师的启发和交流中成为能思考的探索者。本文结合笔者近年资源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实践,以土壤氮素分析为例,从课程准备、实验设计、操作示范、问题启发和思考创新等角度进行总结和梳理,与读者共勉,以促进资源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监测课程 实验设计与实施 土壤氮素分析
下载PDF
小麦钼营养研究进展
13
作者 贾琳 刘春奎 +7 位作者 胡承孝 李紫琳 刘红恩 张博莹 孙学成 李科都 赵祯博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3-180,共8页
钼是小麦生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影响小麦的生理代谢、产量和品质等。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土壤中钼含量及其有效性,施钼对小麦生理代谢、钼的吸收分配、吸收效率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施钼对小麦生长发... 钼是小麦生长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影响小麦的生理代谢、产量和品质等。本文综述了目前我国土壤中钼含量及其有效性,施钼对小麦生理代谢、钼的吸收分配、吸收效率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施钼对小麦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和品质及其抗逆性影响等的研究现状,并对今后开展小麦钼营养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营养 小麦 生长发育 生理代谢 抗逆性 钼转运基因
下载PDF
外源施用磷肥缓解小麦镉积累的效应
14
作者 王俊 李广鑫 +7 位作者 李畅 刘红恩 高巍 王龙 睢福庆 冯洋 赵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6,共9页
为了探讨外源施用磷肥对小麦镉(Cd)积累的影响,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在Cd(4 mg/kg)胁迫条件下,外源施用磷肥对土壤Cd有效性及小麦各生育时期(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供磷处理[P150(磷酸二氢钾,以P_(2... 为了探讨外源施用磷肥对小麦镉(Cd)积累的影响,通过土壤盆栽试验研究在Cd(4 mg/kg)胁迫条件下,外源施用磷肥对土壤Cd有效性及小麦各生育时期(拔节期、扬花期和成熟期)Cd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供磷处理[P150(磷酸二氢钾,以P_(2)O_(5)计,150 mg/kg)、P600(磷酸二氢钾,以P_(2)O_(5)计,600 mg/kg)]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磷含量,并随小麦生育时期呈现降低趋势;整体上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在拔节期、扬花期及成熟期分别下降了23.02%和28.79%、22.66%和36.73%、29.41%和28.53%。与不施磷(P0)处理相比,P150处理小麦生物量最高,表明在Cd胁迫条件下,过量施用磷肥不能继续增加小麦生物量。Cd胁迫条件下,外源供磷(P150和P600)处理主要降低了小麦根系Cd含量,在拔节期、扬花期及成熟期分别下降了20.40%和13.32%、1.81%和30.73%、14.80%和32.01%。外源施用磷肥显著降低成熟期Cd由根系向籽粒的转移,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根系向籽粒的转移系数分别下降了48.72%、42.32%。综上所述,外源施用磷肥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通过减少小麦根系对Cd的吸收以及成熟期Cd向籽粒的转运,显著缓解了Cd对小麦的毒害,并提高了小麦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磷肥 镉积累 吸收 缓解
下载PDF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及土壤硒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彩霞 刘红恩 +5 位作者 聂兆君 李畅 刘亥扬 许嘉阳 赵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9-388,共10页
为研究磷硒配施对冬小麦根土界面硒有效性及形态分级的影响,并探究磷硒配施提高土壤硒有效性的可能机制,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进行根箱培养试验,设置0(P0)、80(P80)、160 mg·kg^(-1)(P160)3个磷水平和0(Se0)、1 mg·kg^(-1)(Se1)... 为研究磷硒配施对冬小麦根土界面硒有效性及形态分级的影响,并探究磷硒配施提高土壤硒有效性的可能机制,以冬小麦为试验材料进行根箱培养试验,设置0(P0)、80(P80)、160 mg·kg^(-1)(P160)3个磷水平和0(Se0)、1 mg·kg^(-1)(Se1)2个硒水平,分析冬小麦植株磷硒含量、累积量、迁移系数及根际和非根际土5种硒形态含量。结果表明,无论施硒与否,随着磷含量的增加,冬小麦生物量、地上部和根系磷含量均增大。施硒1 mg·kg^(-1)显著降低了P80和P160水平下冬小麦生物量、P160水平下根系磷含量及各部位磷累积量。在Se1条件下,施磷增加了各部位硒累积量,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硒含量和硒从根系向地上部的迁移系数。在Se0条件下,P160处理增加了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的可交换态硒含量。在Se1条件下,P160处理根际土壤中可交换态硒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和残渣态硒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综上所述,适宜的磷硒配施可影响土壤中各种硒形态的转化过程,可能是由于磷的施入和根系活动共同作用促进了土壤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及元素态硒向交换态硒的转化,进而提高冬小麦对土壤硒的吸收。本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磷肥和硒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非根际 土壤硒形态
下载PDF
磷硒配施对冬小麦硒吸收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6
作者 胡彩霞 杨东霞 +8 位作者 刘红恩 刘亥扬 刘立杰 许嘉阳 李畅 睢福庆 聂兆君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67,共11页
探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磷硒有效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0.2和0.4 g·kg^(-1))和2个硒水平(0和0.5 mg·kg^(-1)),完全交互设计,共6个处理(Se_... 探讨磷硒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明确土壤微生物群落与磷硒有效性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个磷水平(0、0.2和0.4 g·kg^(-1))和2个硒水平(0和0.5 mg·kg^(-1)),完全交互设计,共6个处理(Se_(0)P_(0)、Se_(0)P_(0.2)、Se_(0)P_(0.4)、Se_(0.5)P_(0)、Se_(0.5)P_(0.2)、Se_(0.5)P_(0.4)),分析冬小麦籽粒产量、磷硒浓度、土壤有效磷含量、硒形态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变化。施磷显著增加Se_(0)和Se_(0.5)水平下冬小麦籽粒产量、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显著降低Se_(0.5)水平下根系、茎叶及籽粒硒浓度,且籽粒、颖壳及茎叶硒累积量随施磷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在Se_(0.5)P_(0.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施硒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各部位硒浓度和累积量,降低了P_(0.4)水平下籽粒产量和P_(0.2)和P_(0.4)水平下冬小麦各器官磷浓度及累积量,但对P_(0.2)水平下籽粒产量无显著影响。施磷显著增加了Se_(0.5)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可溶态硒含量及所占比例,施硒显著增加了P_(0.4)水平下土壤有效磷含量。在Se_(0.5)水平下,P_(0.2)和P_(0.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但均显著降低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施硒显著增加了P_(0.2)水平下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和P_(0.4)水平下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在Se_(0.5)水平下,与P0相比,P_(0.2)显著提高了Shannon指数;在P_(0.2)水平下,施硒显著提高Simpson指数。适宜的磷硒配施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中磷硒的释放并提高其有效态含量,进而增强磷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促进作用和籽粒硒的累积,以Se_(0.5)P_(0.2)处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亚硒酸盐 籽粒产量 土壤有效磷 硒形态转化 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小麦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文静 高巍 +6 位作者 孙苗苗 赵鹏 康国章 刘红恩 李畅 睢福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3-942,共10页
为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镉积累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本试验采用叶面喷施激素的水培方法,分析1μmol·L^(-1)和100μmol·L^(-1)MeJA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光合特性及镉... 为探讨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镉积累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本试验采用叶面喷施激素的水培方法,分析1μmol·L^(-1)和100μmol·L^(-1)MeJA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根系形态、光合特性及镉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清水对照,1μmol·L^(-1)MeJA可以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生物量15%~30%,降低小麦整株镉含量14%~43%。MeJA可提高小麦幼苗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以及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但降低胞间CO_(2)浓度。除此以外,1μmol·L^(-1)MeJA可以显著降低根系离子态镉、有机酸-镉所占比例,提高果胶/蛋白质吸附镉和不溶性草酸镉所占比例。由此可见,叶面喷施MeJA可以降低小麦幼苗根系镉吸收能力,提高干物质积累,降低幼苗镉含量,促进活性态镉向惰性镉的转化,缓解镉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茉莉酸甲酯 光合作用 根系形态 镉化学形态
下载PDF
纳米颗粒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知识图谱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金康 赵鹏 +5 位作者 睢福庆 李畅 扶海超 王龙 介晓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0-472,共13页
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穿效应,对于促进农业科学、食品科学、纳米科技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待对国内外近20年来的有关NPs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 纳米颗粒(nanoparticles,NPs)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量子隧穿效应,对于促进农业科学、食品科学、纳米科技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待对国内外近20年来的有关NPs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梳理,为植物生产和纳米科技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检索源,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对2000—2022年NPs与植物相互作用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2000—2022年间,国内外对NPs与植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呈J型增长,目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且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和年增长率均显著高于中文文献(P<0.05)。国际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和研究要早于国内,并且我国在NPs与植物相互作用领域的研究对全球贡献较大(排名第二),但有影响力的研究较为缺乏,亟待进一步提高。在NPs种类上,国内外关注较多的是纳米银、纳米金、纳米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铜;在植物种类上,玉米和水稻的研究较多。由国际合作关系比较可知,国内学者大部分为独立作者,合作关系较为松散。关键词提取和时空突现分析表明,未来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NPs对植物的负面效应及其生态环境安全的风险评估;(2)NPs对植物的正面效应及纳米颗粒毒性的降低,使之更好地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3)植物介导NPs的绿色合成,从而促进纳米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植物 知识图谱 CITESPACE VOSviewer
下载PDF
湖北宜昌下白垩统五龙组风成砂的发现及其物源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倩 肖国桥 +2 位作者 高慧 黄咸雨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4-227,共14页
白垩纪时期,我国中纬度地区广泛发育风成砂岩,指示了副热带沙漠带的存在。对白垩纪风成砂岩的发育年代、分布范围、物质来源、所记录的古风向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重建东亚地区白垩纪不同时期的古地理和古气候特征。为此,对湖北宜昌地区... 白垩纪时期,我国中纬度地区广泛发育风成砂岩,指示了副热带沙漠带的存在。对白垩纪风成砂岩的发育年代、分布范围、物质来源、所记录的古风向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重建东亚地区白垩纪不同时期的古地理和古气候特征。为此,对湖北宜昌地区下白垩统五龙组(K_(1)w)中发育的一套巨厚的白垩纪砂岩开展了系统的野外沉积特征调查、室内粒度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微观特征的扫描电镜观察,以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了其成因和物源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套砂岩分布于江汉盆地西缘白垩纪洪积扇的扇缘部位,出露厚度超过40 m,发育大型高角度交错层理,其粒度组成十分均一,其野外特征和粒度组成符合风成沙的特征;②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石英颗粒普遍磨圆较好,表面发育碟形和新月形撞击坑,以及溶蚀作用和沉淀作用导致的微观特征,与风成砂的特征一致;③该套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存在4个主要的峰值,分别约为2.46,1.85 Ga,780,170 Ma,这些年龄峰值与秦岭-大别造山带及黄陵隆起之上沉积盖层的碎屑锆石年龄组成一致,指示其物源可能主要来自黄陵隆起形成后其上覆盖的南华系-侏罗系的侵蚀物,同时可能也混入了部分秦岭-大别造山带的物质;④该套砂岩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119.9±2.8)Ma,指示该段地层的年龄不早于早白垩世晚期,与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将五龙组划归下白垩统一致。上述结果指示着该套砂岩为早白垩世时期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于干旱盆地洪积扇边缘的沙漠沉积,指示着湖北宜昌地区在早白垩世副热高压的影响下已出现了地带性沙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风成砂 碎屑锆石 物源 行星风系 湖北宜昌
下载PDF
冬小麦对不同镉浓度的响应及镉吸收和亚细胞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红恩 +5 位作者 梅浩 李艳行 高巍 聂兆君 李畅 赵鹏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029-1035,共7页
为探究镉对冬小麦生长及镉吸收、分布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分析冬小麦在Cd0(0μmol·L^(-1))、Cd5(5μmol·L^(-1))和Cd50(50μmol·L^(-1))3个镉处理水平下干物质积累、根系参数、色素及光合参数、不同组织镉含量及... 为探究镉对冬小麦生长及镉吸收、分布的影响,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分析冬小麦在Cd0(0μmol·L^(-1))、Cd5(5μmol·L^(-1))和Cd50(50μmol·L^(-1))3个镉处理水平下干物质积累、根系参数、色素及光合参数、不同组织镉含量及不同亚细胞组分镉含量。结果表明,冬小麦鲜质量、干物质质量及含水量随着镉浓度增加显著降低,同时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也显著降低,镉抑制小麦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的生长。另外,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蒸腾速率随着镉浓度增加呈现增加趋势。分析不同组织镉浓度发现,小麦根系具有高的镉含量,且根部和地上部镉含量、镉迁移系数随镉浓度增加而增加。不同亚细胞组分镉含量及镉含量比例分析表明,相对于地上部,根系不同亚细胞组分具有更高的镉含量,镉含量及镉含量比例为:可溶性组分>细胞壁组分>细胞器组分,说明冬小麦根系亚细胞组分中可溶性组分和细胞壁组分是镉的主要贮存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参数 光合参数 亚细胞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