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擎(综述) (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38-541,共4页
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种生物学特征异质性很大的疾病,其免疫表型、基因表达谱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研究报告认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TALL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随着治疗强度的加大,T—ALL疗效有所改善,... 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是一种生物学特征异质性很大的疾病,其免疫表型、基因表达谱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研究报告认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TALL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随着治疗强度的加大,T—ALL疗效有所改善,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无法治愈。本文就T—ALL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及治疗现状和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基因表达谱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秀娟(综述) 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21-525,共5页
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是一种成熟B细胞恶性疾病,其发生可能与疟疾、EBV和HIV等有关,临床进展迅速,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髓。本文就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分布、发病机制、临床和实验室特点,以及国际上对这一疾病的治... 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是一种成熟B细胞恶性疾病,其发生可能与疟疾、EBV和HIV等有关,临床进展迅速,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髓。本文就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分布、发病机制、临床和实验室特点,以及国际上对这一疾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 C-MYE
原文传递
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田(综述) (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21-524,共4页
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异质性克隆性恶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落后于儿童ALL,治疗效果较差。随着高通量分子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在临床中的研究,使成年人ALL基因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就近年来成年人ALL... 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异质性克隆性恶性疾病,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落后于儿童ALL,治疗效果较差。随着高通量分子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在临床中的研究,使成年人ALL基因组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就近年来成年人ALL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以及与成年人ALL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相关的基因异常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基因组学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监测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丽霞(综述) (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37-340,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化疗方案的不断完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无病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不断提高,但是仍然要面对缓解后复发这一难题。目前认为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微小残留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化疗方案的不断完善,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无病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不断提高,但是仍然要面对缓解后复发这一难题。目前认为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微小残留病(MRD)的存在,AML的MRD监测对于AML疗效评价,预后预测和指导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MRD的检测方法有了较快发展,如荧光原位杂交(FISH),流式细胞术,PCR技术等。本文将对AML患者MRD监测的方法、监测靶标的选择,及其意义进行论述。其中将重点阐述分子学标志在MRD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微量小残留病 分子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SALL4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作用
5
作者 李晓燕(综述) (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45-347,共3页
sALL4基因是维持胚胎干细胞多潜能分化和自我更新的重要调控基因。已证实SALL4基因在血液系统肿瘤中高表达,且在肿瘤发展的信号通路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对SALL4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在疾病诊断、评价预后及靶向治疗诸方面均具有广阔... sALL4基因是维持胚胎干细胞多潜能分化和自我更新的重要调控基因。已证实SALL4基因在血液系统肿瘤中高表达,且在肿瘤发展的信号通路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对SALL4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在疾病诊断、评价预后及靶向治疗诸方面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有关SALL4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L4 血液系统肿瘤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在白血病中的应用
6
作者 赵欣(综述) 审校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859-862,共4页
反义寡核苷酸(AS-ODN)治疗是一种用人工构造的寡核苷酸序列与特异的基因序列互补从而干扰其翻译、表达的基因治疗技术。虽然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但是正被逐渐改善和解决,并已经应用于临床的不同学科。在白血病的治疗中AS-ODN也... 反义寡核苷酸(AS-ODN)治疗是一种用人工构造的寡核苷酸序列与特异的基因序列互补从而干扰其翻译、表达的基因治疗技术。虽然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但是正被逐渐改善和解决,并已经应用于临床的不同学科。在白血病的治疗中AS-ODN也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寡核苷酸类 反义 治疗
原文传递
血管新生素家族及其受体Tie-2与正常造血及血液肿瘤
7
作者 李艳(综述) (审校)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09年第4期246-249,共4页
血管新生在实体肿瘤及造血系统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新生素(Ang)是血管新生的两大重要生长因子家族。在血液肿瘤发生中,Ang/Tie-2系统表达水平出现异常,Ang-2在肿瘤细胞内及血浆中的表... 血管新生在实体肿瘤及造血系统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新生素(Ang)是血管新生的两大重要生长因子家族。在血液肿瘤发生中,Ang/Tie-2系统表达水平出现异常,Ang-2在肿瘤细胞内及血浆中的表达异常及其对预后的作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液肿瘤 预后
原文传递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
8
作者 武文斌(综述) (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367-370,共4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是一种常合并有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异常的恶性血液疾病,其中合并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染色体)及(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统称为P...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是一种常合并有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异常的恶性血液疾病,其中合并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Ph染色体)及(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统称为Ph+ALL)预后极差.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matinib(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目前已成为Ph+ALL的一线治疗,其缓解率、生存率等均优于单纯化疗,且可以提高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本文就酪酸激酶抑制剂在Ph+ALL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城染色体 BCR/ABL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伊乌替尼
原文传递
Kindlin家族研究进展
9
作者 武文斌(综述) 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49-552,共4页
Kindlin家族是新近发现的粘着斑蛋白(focal adhesion protein),有3个成员(Kindlin-1、Kindlin-2、Kindlin-3)。多项研究表明,Kindlin家族参与整合素活化、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的调控,在临床上与皮肤疾病发生、肿瘤的侵袭、心血... Kindlin家族是新近发现的粘着斑蛋白(focal adhesion protein),有3个成员(Kindlin-1、Kindlin-2、Kindlin-3)。多项研究表明,Kindlin家族参与整合素活化、细胞迁移、增殖和分化的调控,在临床上与皮肤疾病发生、肿瘤的侵袭、心血管生成、免疫系统功能有密切关系。Kindlins异常可以导致多种遗传性疾病,如Kindlin-1功能异常导致Kindler综合征(Kindler syndrome,KS)和Kindlin-3功能异常导致白细胞黏附缺陷(1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LAD—HI)。目前已在人类实体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平滑肌肉瘤)中发现Kindlin-2与肿瘤的侵袭性及耐药性有关。本文将从结构、表达定位、生理功能、临床疾病展开对Kindlin家族的相关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ndlins 整合素 肿瘤
原文传递
Aurora激酶抑制剂在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房秋云(综述) (审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39-443,共5页
白血病的治疗仍为人类一大难题。目前,针对靶向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而靶向治疗已取得了较为肯定的治疗成果。Aurora激酶属于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研究表明,Aurora激酶在多种血液肿瘤中高表达,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 白血病的治疗仍为人类一大难题。目前,针对靶向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而靶向治疗已取得了较为肯定的治疗成果。Aurora激酶属于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研究表明,Aurora激酶在多种血液肿瘤中高表达,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现已发现多种Aurora激酶抑制剂,研究表明其在白血病的治疗中有一定的疗效,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成熟,Aurora激酶抑制剂在白血病治疗方面将存在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RORA激酶 酶抑制剂 白血病 分子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