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科补要》版本述略 被引量:5
1
作者 《吉林中医药》 2018年第4期478-482,共5页
钱秀昌撰写的《伤科补要》绘人穴、骨度、器具,制三十六则,集医方为歌,附各家秘方、急救方,在内外治疗及手法、用药、经验、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当时伤科的统一诊断标准提供了基础依据,也为后世精确测量和诊断等奠定了基础... 钱秀昌撰写的《伤科补要》绘人穴、骨度、器具,制三十六则,集医方为歌,附各家秘方、急救方,在内外治疗及手法、用药、经验、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当时伤科的统一诊断标准提供了基础依据,也为后世精确测量和诊断等奠定了基础,填补了伤科空白,在中医骨伤方面有巨大的贡献与影响,对研究中医骨伤学科及学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所载,《伤科补要》的现存版本包括清嘉庆23年刻本4种,其他清刻本2种,清抄本2种,民国石印本2种,影印本4种。今据已有3种刻本进行比较,浅析该书成书与版本情况,考证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及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秀昌 伤科补要 版本 成书 清代
下载PDF
导引养生专书《卫生要术》考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焦振廉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5,共3页
通过对《卫生要术》的作者、版本、内容及其学术价值进行探讨,认为该书为清代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导引养生类医书,与《内功图说》实系一书,编撰者可能既非潘霨,亦非王祖源,而是另有其人。其书综合各家,拣选精炼,虽篇幅较短,但内容实用... 通过对《卫生要术》的作者、版本、内容及其学术价值进行探讨,认为该书为清代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导引养生类医书,与《内功图说》实系一书,编撰者可能既非潘霨,亦非王祖源,而是另有其人。其书综合各家,拣选精炼,虽篇幅较短,但内容实用,且图文并茂,因而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对中医养生学术的普及与推广有贡献,对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养生保健亦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要术 内功图说 中医文献 导引 养生
下载PDF
陕西省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项目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呼兴华 丁辉 +6 位作者 焦振廉 张琳叶 王晓琳 赵仁龙 赵琳 孙力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5-8,20,共5页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中医药传统知识调研,摸清陕西省中医药传统知识存在的具体情况,总结陕西地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特点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开展深入调查工作提供了经。方法采用人员培训、表格调查以及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共发放...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中医药传统知识调研,摸清陕西省中医药传统知识存在的具体情况,总结陕西地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特点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开展深入调查工作提供了经。方法采用人员培训、表格调查以及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共发放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表320份,共收到申报传统知识项目127项,上报西北分中心127项,上报国家中心91项,退回13项。建议在完善陕西地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基础上,尽快构建陕西省中医药传统知识挖掘保护平台,实现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防御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传统知识 陕西地区 总体分析
下载PDF
陕西古代疫情研究——以陕西地方志为中心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晓琳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第2期13-17,共5页
以陕西古代方志、历代正史通史、典籍、今人论著以及1949年后出版的市志、县志,及相关文史资料、卫生志等近300多种文献为资料来源,对古代陕西地区出现的疫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出陕西古代疫情335县次,对陕西古代疫情的流行情况及相... 以陕西古代方志、历代正史通史、典籍、今人论著以及1949年后出版的市志、县志,及相关文史资料、卫生志等近300多种文献为资料来源,对古代陕西地区出现的疫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出陕西古代疫情335县次,对陕西古代疫情的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加以初步探讨研究,初步总结出了陕西古代疫情的时间分布、地域分布、烈度、疫种及伴发灾难的基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古代 疫情 地方志
下载PDF
歌诀体医书《退思集类方歌注》体裁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焦振廉 《中医药文化》 2015年第5期53-56,共4页
对王旭高《退思集类方歌注》的体裁进行梳理,认为《退思集类方歌注》的歌诀体大致可分为仿近体诗、仿古体诗两类,其中仿近体诗包括仿七律、仿排律及仿律绝;仿古体诗包括仿七古、仿古绝及仿六句诗。具有句末用韵、韵部以平水韵为主、较... 对王旭高《退思集类方歌注》的体裁进行梳理,认为《退思集类方歌注》的歌诀体大致可分为仿近体诗、仿古体诗两类,其中仿近体诗包括仿七律、仿排律及仿律绝;仿古体诗包括仿七古、仿古绝及仿六句诗。具有句末用韵、韵部以平水韵为主、较少涉及平仄粘对、部分使用通用韵部以及存在失韵等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思集类方歌注》 王旭高 歌诀 体裁
下载PDF
《温病条辨》治疗湿热病证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呼兴华 +1 位作者 王晓琳 许建秦 《河北中医》 2020年第7期1091-1094,1100,共5页
目的研究《温病条辨》治疗湿热病证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温病条辨》中“湿热”词条,整理《温病条辨》中三焦“湿热”治则治法与方剂,整理“湿热”治疗方法与方药使用频数,以及对药物四气五味、脏腑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温病条辨》治疗湿热病证的遣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温病条辨》中“湿热”词条,整理《温病条辨》中三焦“湿热”治则治法与方剂,整理“湿热”治疗方法与方药使用频数,以及对药物四气五味、脏腑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温病条辨》中与“湿热”相关词条的内容共45条,以“中焦篇”最为集中;《温病条辨》治疗湿热病证的方法以“苦辛寒法”为主,整理出湿热治方34首,共涉及78种药物,其中频数≥2的共有26味药物。此26味药物归经以胃、脾、肺经为主,以苦辛寒温之品为多。结论《温病条辨》治湿热病证,以中焦论治为主,善用苦辛配伍,宣通三焦气机以祛除三焦湿热,值得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湿热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名医类案》内伤湿热病证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晓琳 呼兴华 +1 位作者 许建秦 《陕西中医》 2020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名医类案》治疗内伤湿热病证用药规律。方法:将《名医类案》中所载内伤湿热病证医案进行规范处理后,将处方药物录入软件,统计《名医类案》中治疗湿热证的常用药物频次、常用药物组合以及核...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名医类案》治疗内伤湿热病证用药规律。方法:将《名医类案》中所载内伤湿热病证医案进行规范处理后,将处方药物录入软件,统计《名医类案》中治疗湿热证的常用药物频次、常用药物组合以及核心处方等,挖掘其中规律。结果:共筛选出医案69则,涉及疾病44种,药物118味,药物中归脾经药物最多,性味以寒/温、苦/甘/辛为主,核心药组8个,经熵聚类挖掘新方6首。结论:《名医类案》收载医案中治疗内伤湿热病证用药以健脾运湿为主,祛风、利水、清热为辅,兼以和胃助运、活血通脉,可为现代临床治疗内伤湿热病证处方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类案 内伤湿热病证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数据挖掘 组方规律
下载PDF
基于《证类本草》的陕西省道地药材文献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3期404-408,共5页
《证类本草》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本草典籍,本研究基于《证类本草》中对药材产地的记载,参照《陕西省志·地理志》《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陕西中药志》等地方志文献数据,在从古至今陕西省地方区域划分变化的基础上,统计书中产于陕... 《证类本草》是现存最早的综合性本草典籍,本研究基于《证类本草》中对药材产地的记载,参照《陕西省志·地理志》《陕西古代道路交通史》《陕西中药志》等地方志文献数据,在从古至今陕西省地方区域划分变化的基础上,统计书中产于陕西省的道地药材,分卷进行梳理,并以具体药材为例列出文献记载中其主要产地从古至今的变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类本草 道地药材 本草考证 地方志
下载PDF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臌胀内服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丁辉 呼兴华 +3 位作者 赵仁龙 王晓琳 张琳叶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臌胀内服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臌胀的内服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得出药物频次、药物归经、四气五味、药物组合频次统计。结果共提取66首处方(238味药),证候分...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臌胀内服用药规律。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臌胀的内服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得出药物频次、药物归经、四气五味、药物组合频次统计。结果共提取66首处方(238味药),证候分布统计,以气血亏虚证、湿热蕴结证、寒湿困脾证、气滞湿阻证多见;药物以茯苓、木香、白术、陈皮、当归、人参应用最多,以温性为多,以苦味为著,围绕脾经为多,;常用药对包括"当归-茯苓""人参-茯苓""白术-茯苓""陈皮-当归""陈皮-茯苓"等。结论古人内治法治疗臌胀以"补益气血,行气利水"法为主,强调标本兼治,但是与现代肝硬化腹水相关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服方 臌胀 中医方剂大辞典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