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城镇景观环境特色再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爱民 《长江建设》 2003年第4期38-39,共2页
一、小城镇的自然景观环境特色再认识 自然地理因素是小城镇景观赖以形成的基础条件。我国地域辽阔,丰富的自然地理条件成为小城镇可以凭借的难得素材,加上人的巧夺天工,就可以创造出地理特征鲜明的小城镇景观。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自然景观 景观环境设计 乡村景观
下载PDF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中的表达——以沙湖公园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蔡青 《大舞台》 2015年第7期257-258,共2页
城市公园设计中,基于城市的传统文化,公园才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将城市本土文化特征、特性融入城市公园设计中,景观实体才富有生命力。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沙湖公园景观设计分析,探讨如何尊重自然并利用历史文化为市民营造一个和谐的可... 城市公园设计中,基于城市的传统文化,公园才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将城市本土文化特征、特性融入城市公园设计中,景观实体才富有生命力。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沙湖公园景观设计分析,探讨如何尊重自然并利用历史文化为市民营造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公园 设计表达
原文传递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大舞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55-256,共2页
本文在总结江南古典园林造园特征的同时,分析了西方景观设计领域内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现代景观设计应借鉴先进经验,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手法,在保护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因材制宜... 本文在总结江南古典园林造园特征的同时,分析了西方景观设计领域内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现代景观设计应借鉴先进经验,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手法,在保护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因材制宜"地设计出具有民族特征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造园手法 景观设计
原文传递
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兼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筑特色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中国高校科技》 CSSCI 2017年第9期I0002-I0003,共2页
在国家的扶持、帮助和各民族的努力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文化也呈现交相融合、相互作用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特色村寨应运而生。少数民族村寨建设不仅表现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还展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 在国家的扶持、帮助和各民族的努力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各民族文化也呈现交相融合、相互作用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特色村寨应运而生。少数民族村寨建设不仅表现出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还展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体现了国家、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然而,在重视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国少数民族村寨遭受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有些甚至被强制性拆除,而且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部分村寨受到较大程度的侵蚀和损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民族特色 村寨 建筑特色 发展经验 中国 保护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压力仪表在油田中应用及提高测量准确性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电子测试》 2021年第23期97-99,共3页
在油田的生产事业中,压力仪表是较为常用的测量仪器,压力仪表所测量得到的相关数据关乎着油田的发展,因此,提高压力仪表在油田生产工作中数据测量的精准性是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压力仪表的使用较为规范,介绍了压力仪表及其使用中... 在油田的生产事业中,压力仪表是较为常用的测量仪器,压力仪表所测量得到的相关数据关乎着油田的发展,因此,提高压力仪表在油田生产工作中数据测量的精准性是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压力仪表的使用较为规范,介绍了压力仪表及其使用中相关测量方式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以弹簧管压力表为例的压力仪表在油田中的应用,最后从修正值、测量误差等方面研究了压力仪表提高数据测量准确性的方法,使压力仪表在油田的应用中发挥其精准的测量作用,以保障油田的稳定、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仪表 油田 测量准确性 弹簧管压力表
下载PDF
艺术类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实训与创新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3期116-117,共2页
在高校课程体系不断改革和进步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生实践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日益显现,过去的课程教学体系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笔者通过对我国现行艺术设计专业中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 在高校课程体系不断改革和进步的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景观设计毕业生实践能力弱、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日益显现,过去的课程教学体系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笔者通过对我国现行艺术设计专业中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为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意识的景观设计人才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教学方法 创新
下载PDF
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环境优势再思考
7
作者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3期45-46,共2页
介绍了小城镇自然景观环境特色的形成背景、设计注意要点等方面,阐述了小城镇景观环境设计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小城镇特定的景观环境功能要求,以创造出特色鲜明的小城镇景观环境风貌。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 自然景观 环境特色 功能要求
下载PDF
杭州丁桥新城体育中心生态建筑设计
8
作者 王力 《华中建筑》 2017年第2期55-60,共6页
文章介绍杭州丁桥新城体育中心建筑设计思考过程,探讨地域历史文化特征和现代建筑节能的需求,实现了建筑"功能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相结合的尝试。主要从设计构思立意,功能空间组织,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体育馆建筑设计 文化特性 节能设计
下载PDF
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研究
9
作者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7-118,共2页
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是一种有效聚合行业发展和合理整合现有资源的策略,也作为地区产业升级转型的捷径。茶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一直担负着对我国茶产业与茶文化传播发展的重任,所以针对我国茶文化产业景观规划设计也应提出一些相... 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是一种有效聚合行业发展和合理整合现有资源的策略,也作为地区产业升级转型的捷径。茶文化产业园区规划设计一直担负着对我国茶产业与茶文化传播发展的重任,所以针对我国茶文化产业景观规划设计也应提出一些相对特殊的设计要求。笔者将在本文中主要介绍我国茶文化产业园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和区域划分,基于原则并围绕创新理念阐述有关茶产业园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重点对茶文化产业园区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作详细探讨和说明,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产业园 景观设计 园林规划
下载PDF
基于实地考察的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教学模式研究
10
作者 《美术文献》 2022年第11期90-92,共3页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设计、分析、布局、改造、保护的科学和艺术。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和体会场地,思考并理解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现场测量拍照并绘制分析图,对课程设计功能与场地的组织关系、竖向空间处理手法尺度以及各景观元素...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设计、分析、布局、改造、保护的科学和艺术。实地考察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和体会场地,思考并理解景观设计的理论知识,现场测量拍照并绘制分析图,对课程设计功能与场地的组织关系、竖向空间处理手法尺度以及各景观元素的细节材质应用形成较为深刻的认知。本文意在探索基于实地考察的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课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视角,探查场地地形,以使用者的行为习惯有效分析景观场地的真实体验,有效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完成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地考察 场地分析 景观设计 课堂教学
原文传递
固始县引鲇入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第11期15-16,共2页
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水土资源,减少和治理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固始县"引鲇入固"工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合理预测工... 为了保护环境,保护水土资源,减少和治理工程建设中产生的水土流失,固始县"引鲇入固"工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合理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及其危害,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文章结合固始县"引鲇入固"工程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针对管线输水工程施工工期短、临时占地多、无需取弃土、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过程中的特点,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思想为:以施工期间临时防护为主,坚持水土保持施工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局,防治人为新增水土流失、保障安全运行、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河道治理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双金属温度计的特点及其检定方法研究构架
12
作者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2年第24期128-130,共3页
双金属温度计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温度计,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有效检测,从而获取准确的数据。双金属温度计比较方便直观,并且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对较高。目前,在双金属温度计使用过程中,需要了解双金属温度计的具体特点... 双金属温度计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温度计,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进行有效检测,从而获取准确的数据。双金属温度计比较方便直观,并且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对较高。目前,在双金属温度计使用过程中,需要了解双金属温度计的具体特点,探索双金属温度计的检定条件,确保双金属温度计的性能满足工业生产温度测量需求。此外,需要通过有效的检定工作提高双金属温度计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温度计 特点 检定方法 应用要点
原文传递
海南养殖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致病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敏试验 被引量:47
13
作者 杨弘 +2 位作者 邹芝英 李大宇 肖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0-596,共7页
采用常规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检验、API20strep快速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引起2009年海南罗非鱼大规模死亡的病原菌进行了致病性、表型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药敏试验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均为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具有很... 采用常规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检验、API20strep快速鉴定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引起2009年海南罗非鱼大规模死亡的病原菌进行了致病性、表型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药敏试验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2株分离菌均为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分离菌16S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存取号分别为GU363869和GU363870)与其它链球菌的16SrRNA基因同源性相似性在96.5%—100%之间,所测2株病原菌16SrRNA基因之间的同源性为100%。16SrRNA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2株病原菌均与无乳链球菌聚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类药物、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等27种试验药物较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等11种试验药物不敏感,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16SrRNA 药敏试验
下载PDF
慢性氨氮胁迫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免疫及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7
14
作者 肖炜 李大宇 +4 位作者 徐杨 邹芝英 韩珏 杨弘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7,共7页
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对象,在养殖水体中设置0 mg·L-1(A0)、1.63 mg·L-1(A1)、3.25 mg·L-1(A2)、6.51 mg·L-1(A3)、13.01 mg·L-1(A4)共5个氨氮质量浓度,研究氨氮对幼鱼生长... 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为对象,在养殖水体中设置0 mg·L-1(A0)、1.63 mg·L-1(A1)、3.25 mg·L-1(A2)、6.51 mg·L-1(A3)、13.01 mg·L-1(A4)共5个氨氮质量浓度,研究氨氮对幼鱼生长特性、免疫功能及营养代谢的影响。研究发现30 d氨氮胁迫下,吉富罗非鱼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随着氨氮质量浓度上升逐渐下降。免疫功能方面,随着氨氮质量浓度上升幼鱼白细胞逐渐增多,血红蛋白质量浓度逐渐下降;A3和A4组幼鱼血清白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A0组;A4组幼鱼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低于A0。营养代谢方面,氨氮胁迫30 d后A3和A4组幼鱼血清甘油三酯活性显著低于A0组;A1~A4组幼鱼血清胆固醇浓度均显著低于A0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在A3和A4处理组下显著低于A1和A2组;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在A4处理组下显著低于A0组。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氨氮胁迫下,吉富罗非鱼幼鱼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营养代谢等均受到抑制,需要在养殖生产中密切关注水体中氨氮质量浓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氨氮胁迫 生长特性 免疫功能 营养代谢
下载PDF
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3种致病弧菌的分子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学分析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国良 金珊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7,共6页
从患病养殖大黄鱼分离到3株病原菌H040823-1、H050704-1、H050815-1,经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均属于弧菌属的种类,API20E快速鉴定菌株H040823-1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菌株H050815-1为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菌株H05070... 从患病养殖大黄鱼分离到3株病原菌H040823-1、H050704-1、H050815-1,经常规生理生化鉴定均属于弧菌属的种类,API20E快速鉴定菌株H040823-1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菌株H050815-1为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菌株H050704-1不在API20E鉴定谱内。为了进一步确定其分类地位,测定了3株病原菌的16S rRNA和HSP60(heat shock protein,HSP60)基因部分序列。16S RNA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株病原菌与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亲缘关系较近,相互之间同源性均大于96.9%,差异不明显。HSP6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H040823-1、H050704-1、H050815-1的HSP60基因序列分别与V.parahaemolyticus(AF230951)、V.harveyi(EU036994)、V.alginolyticus(DQ664545)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6.7%、99.8%和98.0%,而与其他弧菌HSP60基因的同源性均低于91.9%,3株病原菌相互之间同源性低于92.3%,差异显著。HSP60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H040823-1、H050704-1、H050815-1分别与V.parahaemolyticus、V.harveyi、V.alginolyticus聚类。综合以上结果,菌株H040823-1、H050704-1、H050815-1可分别鉴定为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结果表明,HSP60基因比16S rRNA基因更适合用于海水鱼类致病性弧菌种间的分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哈维氏弧菌 溶藻弧菌 16SrRNA 热激蛋白(HSP60)
下载PDF
养殖乌鳢诺卡氏菌病及其病原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国良 徐益军 +2 位作者 金珊 朱文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7-283,共7页
2006年6月至7月,浙江萧山的部分乌鳢养殖池塘出现大规模死鱼现象,发病率达35%,死亡率100%。病死鱼鱼龄多在18个月左右,体长30-35cm。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鳍条充血,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出现直径1-5mm的乳白色结节。从病鱼的肝脏和肾脏... 2006年6月至7月,浙江萧山的部分乌鳢养殖池塘出现大规模死鱼现象,发病率达35%,死亡率100%。病死鱼鱼龄多在18个月左右,体长30-35cm。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鳍条充血,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出现直径1-5mm的乳白色结节。从病鱼的肝脏和肾脏中分离到菌株W060622,经光镜、电镜观察,在形态上均表现为长或短的分支状杆菌。回归感染试验证实W060622即为引起此次乌鳢结节病的病原菌。通过16S rRNA基因的全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发现W060622与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eaJCM3360T(Z36925)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9%。结合菌株回归感染、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及16S rRNA分子鉴定,确定W060622为鱼诺卡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诺卡氏菌病 回归感染 16S RRNA 鱼诺卡氏菌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分析罗非鱼群体的遗传潜力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杨弘 李大宇 +3 位作者 曹祥 邹芝英 肖炜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8-775,共8页
利用25个微卫星标记,对奥利亚罗非鱼2个群体["夏奥1号"(ZA)、广西群体(GA)]和尼罗罗非鱼4个群体[埃及品系(ZN)、88品系(XN)、广西群体(GN)、美国品系(MN)]进行检测。共检测到7 775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00~400 bp;等位基因数... 利用25个微卫星标记,对奥利亚罗非鱼2个群体["夏奥1号"(ZA)、广西群体(GA)]和尼罗罗非鱼4个群体[埃及品系(ZN)、88品系(XN)、广西群体(GN)、美国品系(MN)]进行检测。共检测到7 775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00~400 bp;等位基因数3~8个不等,共计14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基因座扩增得到5.72个等位基因。各群体平均观测杂合度(H o)在0.7253~0.8160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He)在0.5146~0.6834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4212~0.6105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 e)在2.20~3.23之间。ZA与GA遗传相似系数最高(0.9130),ZA与ZN遗传相似系数最低(0.4352)。总的说来,4个尼罗罗非鱼群体的遗传潜力较高,2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遗传潜力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潜力 奥利亚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奥尼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和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21
18
作者 乐贻荣 肖炜 +4 位作者 邹芝英 李大宇 韩珏 杨弘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1期88-93,共6页
为了解奥尼罗非鱼肌肉营养价值,用常规方法分析奥尼罗非鱼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结果显示,奥尼罗非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7.90%,蛋白质为18.70%,粗脂肪为2.65%,灰分含量为1.09%。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量为16.90%(... 为了解奥尼罗非鱼肌肉营养价值,用常规方法分析奥尼罗非鱼肌肉中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结果显示,奥尼罗非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7.90%,蛋白质为18.70%,粗脂肪为2.65%,灰分含量为1.09%。肌肉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量为16.90%(占鲜样%),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7.68,基本符合FAO/WHO的标准。根据AAS的评分标准得出,奥尼罗非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而CS的评分结果表明奥尼罗非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胱氨酸),苏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此外,鲜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较高占氨基酸总量的39.11%。通过研究表明奥尼罗非鱼是一种味道鲜美、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较高的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品质评价
下载PDF
慢性氨氮胁迫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杨 肖炜 +4 位作者 李大宇 邹芝英 韩珏 杨弘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7-331,共5页
【目的】揭示氨氮胁迫影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同时降低其免疫力的生理生化机制,为罗非鱼的科学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尼罗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养殖水体中设置0(对照组)、3.49(A1处理组)、6.99... 【目的】揭示氨氮胁迫影响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长同时降低其免疫力的生理生化机制,为罗非鱼的科学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尼罗罗非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养殖水体中设置0(对照组)、3.49(A1处理组)、6.99(A2处理组)、13.97(A3处理组)和27.94(A4处理组)mg/L共5个氨氮胁迫浓度,饱食投喂30 d后,测定尼罗罗非鱼的生长、血液常规参数及肝脏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长期氨氮胁迫下,尼罗罗非鱼的体表黏液增多,游泳缓慢,各鳍条出现缺损,胸鳍基部有充血现象,有的死亡个体尾部溃烂,鳃部充血,剖解发现肠道内食物很少,肝脏发白,其中以A4处理组(27.94 mg/L)尼罗罗非鱼的症状最明显。随着养殖水体中氨氮胁迫浓度的升高,尼罗罗非鱼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呈下降趋势,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血红蛋白含量(HGB)显著低于对照组(降幅为8.98%-15.50%),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也有所下降(降幅为5.80%-12.06%)。在肝脏酶活性方面,经氨氮胁迫30 d后,尼罗罗非鱼的肝脏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活力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谷丙转氨酶(GP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长期氨氮胁迫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血液常规参数及肝脏酶活性有明显影响,鱼体的免疫能力、抗应激能力和抗病能力下降。在日常养殖生产中,必须密切关注池塘水体氨氮的变化,降低氨氮胁迫对罗非鱼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氨氮胁迫 生长 血液常规参数 肝脏酶活性
下载PDF
养殖大黄鱼病原弧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国良 金珊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64,共9页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浙江省养殖大黄鱼(Pseudnosciaena crocea)弧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选择针对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胶原酶基因,哈维氏弧菌的部...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是浙江省养殖大黄鱼(Pseudnosciaena crocea)弧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本研究选择针对溶藻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胶原酶基因,哈维氏弧菌的部分ToxR基因的特异性,优化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多重PCR产物的测序鉴定与特异性和敏感性实验,建立了一种检测致病性弧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的条带分析判断,可以在一个PCR管中同时成功地检测这3种病原细菌,含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3种致病弧菌核酸的阳性对照样品分别扩增出大小为737bp、382bp和271bp的预期产物,其灵敏度是102~103CFU/mL。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人工感染后的养殖大黄鱼病鱼肝脏和肾脏,结果在6份组织样本中,5份检出原始感染菌株,与API20E鉴定结果相符;对弧菌病流行季节采集的未发病的16份养殖大黄鱼组织样本和16份水体样本进行抽检,结果在1份大黄鱼组织样本中检出哈维氏弧菌,7份水体样本中检出这3种弧菌中的1种或2种,鉴定结果与API20E鉴定结果符合率为93.75%。说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发病鱼,还可以检测无病症带菌大黄鱼以及带菌水样,且说明海洋水体中存在着大黄鱼弧菌病的致病菌。结果说明,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该方法的建立对养殖大黄鱼弧菌病的快速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胶原酶基因 ToxR基因 多重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