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诗派在中国的产生与流变 被引量:1
1
作者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05-111,共7页
现代诗派的形成和发展以至后来走向衰微到产生重大转变,说明现代派以及它所体现的一段文学思潮,是研究中国新诗演变时不可以不置一顾而跨跃过去的文学现象。现代派诗歌为后世留下一些堪称朦胧美或半透明的美丽诗篇,为“五四”以来的... 现代诗派的形成和发展以至后来走向衰微到产生重大转变,说明现代派以及它所体现的一段文学思潮,是研究中国新诗演变时不可以不置一顾而跨跃过去的文学现象。现代派诗歌为后世留下一些堪称朦胧美或半透明的美丽诗篇,为“五四”以来的新诗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克服直露肤浅倾向,纠正放纵感情、挥霍语言和矫饰夸张的毛病,增强诗的蕴含隽永,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把20年代的自由体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诗歌 戴望舒 现代诗派 《现代》杂志 象征主义 现代主义 施蛰存 象征派 新月诗派 卞之琳
下载PDF
论“九叶”诗派与中国现代主义诗潮
2
作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68-73,共6页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在“移植”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自独立,又互相影响渗透,有着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延续性的三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即初期象征派、现代派与“九叶”诗派。“九叶”诗派自觉而执著地追求艺术与现实、时代与自我.... 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在“移植”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自独立,又互相影响渗透,有着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延续性的三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即初期象征派、现代派与“九叶”诗派。“九叶”诗派自觉而执著地追求艺术与现实、时代与自我.知性与感性以及中外诗艺的交融等方面平衡,使诗的思想和艺术方法都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达到了现实主义精神与现代派艺术方法结合,使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由此兴起到发展直至臻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叶”诗派 现代主义 象征主义 交融 平衡
下载PDF
卞之琳诗风的形成与其诗的特质论 被引量:2
3
作者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8-111,共4页
卞之琳的诗在继承我国古诗和借鉴西洋诗的基础上形成了独自的风格 ,他和其他诗人一起推动新诗从早期的浪漫主义 ,经过象征主义 ,到达中国式的现代主义。他对新诗艺术做出的贡献 ,是我国新诗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值得珍惜借鉴。
关键词 新鲜经验 现代主义 卞之琳 冷隽 含蓄 非个人化
下载PDF
似烟似梦何其芳──浅论现代派诗人何其芳及其早期诗歌 被引量:2
4
作者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1-114,共4页
何其芳早期诗作所抒写的往往是一种甜蜜而又带苦涩味的梦境,充满了辽远的幻想、爱情的欢欣与悲哀,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想象和形象的创造力。凄婉中带有豪情,轻盈中孕有深沉;绮丽典雅的词藻、婉转自如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空间以及柔和的... 何其芳早期诗作所抒写的往往是一种甜蜜而又带苦涩味的梦境,充满了辽远的幻想、爱情的欢欣与悲哀,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想象和形象的创造力。凄婉中带有豪情,轻盈中孕有深沉;绮丽典雅的词藻、婉转自如的比喻、丰富的想象空间以及柔和的颜色、清新的格调,构成他早期诗歌独有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诗人 何其芳 早期诗歌 艺术风格
下载PDF
与落花一同飘去 留炽情永驻人间——论朱湘与其诗
5
作者 魏旭莉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朱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贡献的诗人,其命运多舛,英年早逝。他的诗除少部分对人生略有哀嗟以外,大量的还是充满着人生的温情的,随着阅历的加深,关心现实的成分也增多了。朱湘的贡献主要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注重于新诗格律的创造与... 朱湘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贡献的诗人,其命运多舛,英年早逝。他的诗除少部分对人生略有哀嗟以外,大量的还是充满着人生的温情的,随着阅历的加深,关心现实的成分也增多了。朱湘的贡献主要在于,从理论和实践上,注重于新诗格律的创造与音韵的调谐,为新诗创作在如何继承我国古典诗词方面闯开了一条别开生面的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湘 温情 格律与音韵
下载PDF
戴望舒抒情格调试析
6
作者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32-135,共4页
戴望舒的诗几经命运沉浮,却始终魅力不减,在凝聚的艺术中,无论是悲哀、绝望和欢愉,都写得含蓄细腻,饱满而有节制,泛滥的情感化成了可感的经验与审美意象。其中,隐藏着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孤单卑微的个体生命细腻敏锐的体验,隐藏着一种生... 戴望舒的诗几经命运沉浮,却始终魅力不减,在凝聚的艺术中,无论是悲哀、绝望和欢愉,都写得含蓄细腻,饱满而有节制,泛滥的情感化成了可感的经验与审美意象。其中,隐藏着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孤单卑微的个体生命细腻敏锐的体验,隐藏着一种生命的悲剧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望舒 诗歌 忧郁 诗情 抒情格调
下载PDF
象征派诗人李金发诗的审美特征
7
作者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62-66,共5页
关键词 李金发 象征派诗人 内心世界 象征派诗歌 车尔尼雪夫斯基 自然景物 审美 象征主义 法国象征派诗 象征诗
下载PDF
论戴望舒忧郁情调之外的诗情
8
作者 《青海师专学报》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戴望舒诗歌的基本格调是忧郁的,但也有为时代激流而写的那些感奋的、甚至壮烈的诗;诗人始终坚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立足于自己的切身感受,用真情实感打动读者,泛滥的情感在这里被化成了可感的经验与审美意象。
关键词 忧郁 感奋 诗情
下载PDF
中国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流派的审美特征
9
作者 《绥化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10-16,共7页
关键词 戴望舒 现代派诗人 现代派诗歌 三十年代 施蛰存 卞之琳 散文化 西方现代主义 李金发 《雨巷》
下载PDF
论现代派诗人卞之琳初期诗作的审美意蕴
10
作者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卞之琳善于把握中西诗歌相通的特质 ,谐调古洋 ,独辟蹊径 ,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其诗的意蕴表现为 :凡俗化的诗绪 ,寄情于社会下层 ;怀旧怀远的哀思 ,表现生之茫然 ;哲理化的情涛 ,暗示隐秘的心理活动 ;恢谐的方式 ,走进... 卞之琳善于把握中西诗歌相通的特质 ,谐调古洋 ,独辟蹊径 ,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其诗的意蕴表现为 :凡俗化的诗绪 ,寄情于社会下层 ;怀旧怀远的哀思 ,表现生之茫然 ;哲理化的情涛 ,暗示隐秘的心理活动 ;恢谐的方式 ,走进严肃命题的“淘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现代派 诗歌 审美意蕴 初期诗歌作品 情感 心理
下载PDF
论穆木天《旅心》的美学追求
11
作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穆木天与象征诗群在新诗草创时期,力图接通西方诗的交响理论与传统诗的“兴”理论,构建象征世界外,还接受异国大师的音乐美、色彩美启迪,追逐富于现代气息的艺术潮流,追求诗的纯粹性,即使诗向音乐靠拢,通过朦胧音乐暗示心灵万有交响,因... 穆木天与象征诗群在新诗草创时期,力图接通西方诗的交响理论与传统诗的“兴”理论,构建象征世界外,还接受异国大师的音乐美、色彩美启迪,追逐富于现代气息的艺术潮流,追求诗的纯粹性,即使诗向音乐靠拢,通过朦胧音乐暗示心灵万有交响,因而形成了《旅心》集的既“幽微远渺”,又明丽清新的独到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诗歌” 象征 暗示 幽微远渺 明丽清新
下载PDF
穆木天《旅心》抒情意蓄探微
12
作者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穆木天早期诗集《旅心》开拓了中国象征诗歌的新天地。其中一些诗篇表现了比较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一些诗篇溶进浪漫主义方法,意象鲜明、情调健康;有的渗入传统主义情绪,思想深沉、意蕴浓厚;有个别篇章意境灰暗、晦涩难懂。
关键词 穆木天 《旅心》 意蕴 象征主义 感伤
下载PDF
屹然独出的臧克家——《烙印》和《罪恶的黑手》的创新意义
13
作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90-94,共5页
臧克家最初的两部诗集,以独特的视角、多姿的情思以及真实与坚实、凝结与谨严的风格,震动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单调、沉寂的新诗坛,冲击了其时迷漫诗界的浮薄气息。本文全面阐释了诗人的创作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这一贡献及创新意义。
关键词 屹立独出 臧克家 沉郁 凝练 含蓄蕴藉
下载PDF
中国象征诗派的产生与发展
14
作者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4-88,83,共6页
“五四”时期,欧美的文艺思潮流派,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以明显的影响。其中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居于主导地位,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象征诗派以其特异的创作方法,隐而不漏的多层次的美学功能,建全了自己... “五四”时期,欧美的文艺思潮流派,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以明显的影响。其中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居于主导地位,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象征诗派以其特异的创作方法,隐而不漏的多层次的美学功能,建全了自己,丰富了“五四”新诗新的审美质素。它的出现和成长标志着白话新诗由初期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艺术探索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诗派 意象 情绪律动 朦胧 特异 神秘
下载PDF
“诗怪”的怪诗─—论象征派诗人李金发诗的审美内涵
15
作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82-86,共5页
李金发师承法国象征派诗,并极力追求和铸造着自己艺术美的殿堂。其诗的丑中见美的审美方式、幽昧飘忽的审美意象和低抑冷涩的抒情节奏,使他获得“诗怪”之称。李诗的审美内涵表现在:吟咏丑恶、死亡和梦幻;抒发极端的悲观厌世和孤独... 李金发师承法国象征派诗,并极力追求和铸造着自己艺术美的殿堂。其诗的丑中见美的审美方式、幽昧飘忽的审美意象和低抑冷涩的抒情节奏,使他获得“诗怪”之称。李诗的审美内涵表现在:吟咏丑恶、死亡和梦幻;抒发极端的悲观厌世和孤独感,遗弃感;诅咒资本主义世界的尔虞我诈;歌唱乡思及眷恋祖国之情;颂扬女性和爱情;其诗歌所表现的异国情调又使惯见中国传统诗歌的读者产生耳目一新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诗派 审美内涵 审美方式 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