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爱欲的衰败与“八○后”的成长——张悦然论 |
祁春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2
|
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探索与应用 |
孙平
祁春风
杨振琦
张士然
|
《华北电力技术》
CAS
|
2008 |
5
|
|
3
|
文革记忆与后现代叙事——毕飞宇论 |
祁春风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4
|
论张炜的《刺猬歌》及其创作困境 |
祁春风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08 |
2
|
|
5
|
解读耿立散文的三重维度 |
祁春风
宋宁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1 |
1
|
|
6
|
“自我”的显影与“主体”的迷失——论“80后”青春文学的互文性 |
祁春风
|
《扬子江(评论)》
CSSCI
|
2014 |
0 |
|
7
|
“释梦者”的白日梦——田耳论 |
祁春风
|
《时代文学(上半月)》
|
2013 |
0 |
|
8
|
独白讽刺与叙述讽刺的统一体——论师陀的长篇小说《结婚》 |
祁春风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0 |
0 |
|
9
|
“油滑”与写实的张力——论鲁迅的讽刺观及对张天翼的影响 |
祁春风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0
|
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返魅与困顿——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天行者》 |
祁春风
|
《时代文学(上半月)》
|
2012 |
0 |
|
11
|
纯文学批评的坚守与学理化——评毕光明、姜岚著《纯文学的历史批判》 |
祁春风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2
|
激烈与沉静中的渐次推进——张炜研究述评 |
祁春风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3
|
现实书写的本土纵深与审美新境界——评刘醒龙的长篇小说《黄冈秘卷》 |
祁春风
贺仲明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4
|
乡村少年的自我确证与道德激情——郑小驴论 |
祁春风
|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
2021 |
1
|
|
15
|
家国情怀、文学传统与本土化叙事——评杨怡芬的长篇小说《离觞》 |
祁春风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22 |
1
|
|
16
|
文学本土化的多方位探索——评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
贺仲明
祁春风
|
《百家评论》
|
2013 |
0 |
|
17
|
文学的理想主义与学术的现实关怀--贺仲明教授访谈录 |
贺仲明
祁春风
珍妮(整理)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8
|
理想主义者的人生逆旅与人文光辉——评王延辉长篇小说《奎虚阁》 |
祁春风
|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2019 |
0 |
|
19
|
在解构经典的时代建构当代文学经典 |
祁春风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20
|
机巧且疼痛的现实主义及其未来可能性——关于毕飞宇的小说 |
张丽军
马知遥
刘玉栋
张艳梅
房伟
马兵
赵月斌
祁春风
丛新强
|
《百家评论》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