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乡村民宿价格分级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欢 +2 位作者 张赫 赵庆云 张中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4-211,共8页
文章在分析陕西省乡村民宿价格分级的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官方统计、夜间灯光和POI等多源数据,从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区位交通和消费基础4个维度入手,运用地理探测器挖掘不同价格等级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文章在分析陕西省乡村民宿价格分级的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官方统计、夜间灯光和POI等多源数据,从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区位交通和消费基础4个维度入手,运用地理探测器挖掘不同价格等级乡村民宿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陕西省乡村民宿呈不均衡、局部集聚空间分布特征。(2)从动态演变来看,陕西省乡村民宿规模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沿秦岭北麓东西方向的民宿产业带雏形初显。(3)陕西省乡村民宿空间分布受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消费基础和区位交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价位民宿选址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4)随着民宿价格的上涨,各指标因素的解释力数值增大,消费基础维度排序逐步上升至第一位。(5)陕西省各级乡村民宿对景区资源禀赋具有较强依赖性,受区位交通因素影响相对较弱。乡村民宿具有盘活闲置资源,带动农民增收和传播地域文化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 价格等级 空间分布 景区 消费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葡萄籽油提取工艺研究及对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璐 胡博然 +1 位作者 朱伊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81-83,共3页
采用纤维素酶和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籽油,选择最佳工艺,并对葡萄籽油的提取率和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5h、酶解pH值为5.5、酶用量300U/g葡萄籽;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 采用纤维素酶和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籽油,选择最佳工艺,并对葡萄籽油的提取率和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5h、酶解pH值为5.5、酶用量300U/g葡萄籽;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超声功率500W,超声温度30℃,超声时间30min,料液比1:12(g/ml)。超声波法的提油率高于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且时间较短、成本较低;而从葡萄籽油的品质上看,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的葡萄籽油相对密度与超声波法相当,酸价、过氧化值、碘值和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均低于超声波辅助法,折光指数高于超声波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油 纤维素酶 超声波 理化性质
下载PDF
银杏葡萄酒陈酿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国栋 胡博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45-247,共3页
采用溶剂萃取法萃取香气成分,气质联用仪进行检测,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添加银杏叶提取物与未添加的葡萄酒香气成分及香气成分在陈酿过程中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共分离出32个峰,鉴定出29种成分,其... 采用溶剂萃取法萃取香气成分,气质联用仪进行检测,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添加银杏叶提取物与未添加的葡萄酒香气成分及香气成分在陈酿过程中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共分离出32个峰,鉴定出29种成分,其中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酯类和呋喃类芳香成分。对照葡萄酒和银杏葡萄酒在开始陈酿和陈酿1年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银杏提取物的添加对葡萄酒的香气成分有一定影响,但经过1年陈酿后,银杏葡萄酒与对照葡萄酒香气成分差异缩小,主要香气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都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香气 银杏叶提取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视觉文化与艺术史 被引量:5
4
作者 詹姆斯.艾金斯 姿 陈芳 《艺术设计研究》 2010年第2期12-15,共4页
视觉文化诞生之初,就受到艺术史深远的影响。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艺术史开始显得老套和落伍,两个学科领域的冲突日益增强。本文作者比较视觉文化与艺术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包括所关注的研究对象,以及政治身份和社会结构等内容,并且举例... 视觉文化诞生之初,就受到艺术史深远的影响。随着视觉文化的发展,艺术史开始显得老套和落伍,两个学科领域的冲突日益增强。本文作者比较视觉文化与艺术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包括所关注的研究对象,以及政治身份和社会结构等内容,并且举例证明艺术史中存在的问题。视觉文化产生于艺术史、符号学、后结构主义、人类学、社会学、文学理论以及翻译研究中,并吸收了众多人文学科的理论。但有些学者认为分散的实践不意味着在理论意义上的跨学科,他们对视觉文化作为跨学科成立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提出质疑。视觉文化被认为是一门新兴学科,许多理论家提出了自己的解释性理论,梅尔维尔提出喜鹊理论,鲍勃·赫杰提出"搜查"理论以及米歇尔提出"去学科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艺术史 跨学科
下载PDF
史更几兴废,物华常流传--马面裙的始末、解构与重组 被引量:5
5
作者 姿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84-93,共10页
本文梳理了"裙"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流变:自汉唐时期的流行围系之裙、到宋代出现有门襟的旋裙,再到明代形成固定马面褶的马面裙,清代又出现了褶裥独具特色的百褶裙、鱼鳞裙、阑干裙、月华裙、凤尾裙等名目的马面裙。通过相关... 本文梳理了"裙"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流变:自汉唐时期的流行围系之裙、到宋代出现有门襟的旋裙,再到明代形成固定马面褶的马面裙,清代又出现了褶裥独具特色的百褶裙、鱼鳞裙、阑干裙、月华裙、凤尾裙等名目的马面裙。通过相关裙的广泛调查,本文提炼出清代马面裙的结构定义与图像模型,并从结构、色彩等角度阐释了马面裙的马面、百褶、鱼鳞褶、凤尾等结构元素如何自由组合。进一步地,本文试图分析其中的五种设计元素以及相应的历史背景,并对中国古代日常生活变化对马面裙形成、消失起到的影响做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裙 马面裙 结构 物质文化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基于流量特征识别的哑终端安全管控系统 被引量:6
6
作者 宋宇波 杨俊杰 +2 位作者 张仕奇 胡爱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81-1087,共7页
网络摄像头、网络打印机这类基于IP协议无用户交互界面的物联网哑终端通常基于嵌入式系统开发,存在程序固化难以更新、计算资源有限、采用简单的安全认证机制等问题,出现安全漏洞难以进行升级很容易被攻击者控制发起网络攻击.针对上述问... 网络摄像头、网络打印机这类基于IP协议无用户交互界面的物联网哑终端通常基于嵌入式系统开发,存在程序固化难以更新、计算资源有限、采用简单的安全认证机制等问题,出现安全漏洞难以进行升级很容易被攻击者控制发起网络攻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流量特征识别的哑终端安全管控系统.该系统提取终端的流量特征,实现终端的身份鉴别和行为监管.在设备接入时,提取终端的流量静态特征实现身份鉴别;在设备接入后通过分析流量动态行为特征判断其是否存在异常行为.发现异常行为后阻断会话连接.该系统在实验环境和实测环境下性能均表现较好,设备识别准确率达到96.6%,异常检测准确率达到97.7%,可有效检测DOS、端口扫描等网络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哑终端 流量特征 终端分类 异常检测 设备阻断
下载PDF
基于二阶段多分类的物联网设备识别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宇波 +2 位作者 黄强 胡爱群 杨俊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5-370,共6页
物联网让万物互联互通,为了避免恶意设备对网络系统的破坏,必须采取有效的访问控制。通过提取网络流量特征作为设备指纹进行设备识别,只需耗费较少网络资源,成为了当前最有效的设备识别方法。然而,现有的设备识别算法准确率不高,尤其对... 物联网让万物互联互通,为了避免恶意设备对网络系统的破坏,必须采取有效的访问控制。通过提取网络流量特征作为设备指纹进行设备识别,只需耗费较少网络资源,成为了当前最有效的设备识别方法。然而,现有的设备识别算法准确率不高,尤其对于相似的两种设备,往往会出现分类重叠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特征的二阶段多分类设备识别算法。当出现分类重叠问题时,即采用最大相似度比较算法进行二次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识别 多分类技术 最大相似度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基于秩和比法和集聚度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分析
8
作者 李台南 +4 位作者 王祝婷 崔纪晴 李紫琳 唐小珺 马月丹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9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一带一路”沿线代表性国家当前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开展“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提供理论借鉴。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和集聚度指标对8个代表性国家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公平性分析。结果:2019年巴基斯坦、阿富汗... 目的:分析“一带一路”沿线代表性国家当前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开展“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提供理论借鉴。方法:采用秩和比法和集聚度指标对8个代表性国家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公平性分析。结果:2019年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卫生资源位于第1档(低),俄罗斯、匈牙利、哈萨克斯坦的卫生资源位于第3档(高);中国、土耳其、匈牙利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公平性较高,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卫生资源坦按地理面积配置公平性较低,印度尼西亚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和人口分布配置公平性略低,巴基斯坦卫生资源较人口数相对不足,阿富汗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较低且配置严重不足。结论:“一带一路”沿线部分代表性国家的卫生资源配置存在总量相对不足、配置不均衡、卫生人力资源短缺等问题,应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代表性国家开展卫生领域合作,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增强配置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资源 秩和比 集聚度 “一带一路”倡议
下载PDF
从艺术史到图像科学——司汉访谈录
9
作者 司汉 姿 《艺术设计研究》 2010年第4期5-9,共5页
本期访谈的嘉宾是司汉博士。司汉于1996年赴瑞典留学,2008年获得哥德堡大学的"美术史与视觉研究"博士学位,现任瑞典国立东方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包括中西艺术、图像理论和实践、东... 本期访谈的嘉宾是司汉博士。司汉于1996年赴瑞典留学,2008年获得哥德堡大学的"美术史与视觉研究"博士学位,现任瑞典国立东方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包括中西艺术、图像理论和实践、东西方艺术交流史、20世纪瑞典建筑以及中国玉器、陶瓷等。本刊记者祁姿妤将以瑞典东方博物馆与视觉文化为两大主题,与司汉博士进行交流,与大家一起了解瑞典东方博物馆的情况以及他对视觉文化的学术观念,分享他学习的经历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东方博物馆 图像科学 视觉文化
下载PDF
鸟儿歌唱、蜜蜂歌唱,甚至树也歌唱
10
作者 芭芭拉.A.麦克亚当 姿 《世界美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帮助下,塞莱斯特·布尔西耶-穆热诺教会世界去唱歌。在上周五,尽管还在忙于筹备参加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项目,但塞莱斯特·布尔西耶-穆热诺(Celeste BoursierMougenot)仍然有意识地待在法国南部的家中,... 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帮助下,塞莱斯特·布尔西耶-穆热诺教会世界去唱歌。在上周五,尽管还在忙于筹备参加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项目,但塞莱斯特·布尔西耶-穆热诺(Celeste BoursierMougenot)仍然有意识地待在法国南部的家中,进行他的日常生活。从信号并不清楚的手机通话中,我得知他正全神贯注于去城里买一些鸡,作为他儿子6岁生日的食材(他的另外三个孩子都是女儿)。他愉快地透露了一个秘密,蛋糕——尽管并非他亲手烘焙——的形状将会是一只长颈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通话 莱斯特 法国南部 当代艺术中心 食材 样式主义 艺术批评家 leste 斑胸草雀 真空吸尘器
原文传递
数字化技术之剑
11
作者 姿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26,共2页
上世纪,学术调查依靠学者、冒险家拍摄珂罗版照片、依靠手抄文献条目;本世纪,学术调查依靠大型数据库。根据图像特征、题记在数据库中直接寻找艺术作品,成为这个世纪研究者的福音。相对书画行业,石窟艺术的发展开得较晚,遇到了不... 上世纪,学术调查依靠学者、冒险家拍摄珂罗版照片、依靠手抄文献条目;本世纪,学术调查依靠大型数据库。根据图像特征、题记在数据库中直接寻找艺术作品,成为这个世纪研究者的福音。相对书画行业,石窟艺术的发展开得较晚,遇到了不同与书画数字化采集的诸多情况。本文就数字化图像采集、数字化保护与风格甄别问题进行相关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大型数据库 学术调查 图像采集 数字化保护 图像特征 艺术作品 石窟艺术
原文传递
北朝中心柱窟形制发展脉络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思宁 姿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89,共9页
本文以整体性视野考察北朝中心柱窟的形制特征以及发展历程。在学术史层面,对宿白“凉州模式”在学界的普遍使用情况、理论的后续发展进行了辨析与反思,主张中心柱窟自北魏在北方地区而非凉州兴起。在研究对象层面,重新对北朝中心柱窟... 本文以整体性视野考察北朝中心柱窟的形制特征以及发展历程。在学术史层面,对宿白“凉州模式”在学界的普遍使用情况、理论的后续发展进行了辨析与反思,主张中心柱窟自北魏在北方地区而非凉州兴起。在研究对象层面,重新对北朝中心柱窟形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期能辨析北朝中心柱窟形制的来源,厘清传播发展、分化的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柱窟 北朝 佛塔 凉州模式
原文传递
传统村落如何再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邵远 +6 位作者 初松峰 侯实 石鼎 赵晓梅 姿 周孟圆 杜晓帆 《小康》 2018年第30期70-73,共4页
作为正在使用和发展中的遗产,传统村落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但不管是对其价值的判断、保护利用方式的探索,还是对乡村振兴的回应,仍需要还原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去进一步理解。相较于人们所熟知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概念,传统村落作为被... 作为正在使用和发展中的遗产,传统村落既要保护,又要发展,但不管是对其价值的判断、保护利用方式的探索,还是对乡村振兴的回应,仍需要还原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去进一步理解。相较于人们所熟知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遗产概念,传统村落作为被认定的保护对象,正式进入遗产管理体系的时间并不算长。自2012年4月,住建部等四部委正式启动传统村落的调查保护工作以来,至今也不过六年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文物保护单位 再生 世界遗产 利用方式 保护对象 管理体系 保护工作
下载PDF
麦积山石窟游客承载量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天铭 姿 陈孟轩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第6期45-51,共7页
在中国诸多石窟中,麦积山的高空观展环境最具代表性。麦积山游客数量呈现叠加效应成倍增长,近年来游客承载量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这一现实需要再次引发了关于游客数量管理的讨论。文章将展现近年来麦... 在中国诸多石窟中,麦积山的高空观展环境最具代表性。麦积山游客数量呈现叠加效应成倍增长,近年来游客承载量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这一现实需要再次引发了关于游客数量管理的讨论。文章将展现近年来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及相关单位对这一问题所作出的一系列回应,譬如VERP方法调研、管理实践以及文化景观方法视野下的新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承载量 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 分流观展 预约购票 文化景观
下载PDF
基于协议逆向的移动终端通信数据解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明远 +3 位作者 宋宇波 顾荣荣 胡爱群 朱珍超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8年第12期54-61,共8页
针对移动终端通信协议及通信数据的解析,其难点在于大部分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并无相关公开的技术文档,难以获知其采取的通信协议类型。指令执行序列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程序执行的指令序列逆向推断出消息格式和状态机。但有时序列信息采集不... 针对移动终端通信协议及通信数据的解析,其难点在于大部分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并无相关公开的技术文档,难以获知其采取的通信协议类型。指令执行序列分析技术通过分析程序执行的指令序列逆向推断出消息格式和状态机。但有时序列信息采集不全,导致状态机推断不完备,从而无法获取全部协议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基于状态机对比推断分析的移动终端通信协议解析方案,可用于取证场景提高数据取证的准确性和完备性。该方案首先利用PIN动态二进制插桩,识别污点源并跟踪污点轨迹分析出协议消息格式;然后根据格式信息对提取的协议消息进行聚类分析推断出原始状态机;最后利用最长公共子序列(LCS, longest common subsequence)算法与已知的协议状态机进行对比,相似度最高者即为推断出的通信协议类型。在Android平台上基于两类应用程序设计实验对该方案进行测试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可准确提取应用程序的通信内容,实用价值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终端 数据取证 动态污点分析 协议逆向分析 相似性对比
下载PDF
礼拜看不见的佛陀——2~4世纪东南印度佛足迹石的朝向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姿 《创意设计源》 2021年第2期25-33,共9页
印度艺术史一般认为,在佛像诞生之前,印度用佛足迹石暗示佛陀。事实上,佛足迹石并未随着佛像出现而消失。以一例被倒置误判的2~4世纪东南印度佛足迹石图片为切入点,提出在立面中,东南印度佛足迹石也应当为脚趾朝下的假设,进而对东南印... 印度艺术史一般认为,在佛像诞生之前,印度用佛足迹石暗示佛陀。事实上,佛足迹石并未随着佛像出现而消失。以一例被倒置误判的2~4世纪东南印度佛足迹石图片为切入点,提出在立面中,东南印度佛足迹石也应当为脚趾朝下的假设,进而对东南印度出土的五例佛足迹石辨别,分别从外围装饰、脚趾朝向、足内三宝标的朝向等三个方面对该假设进行论证。其研究价值在于可以打破现有印度美术史单纯以有无造像来分期的局限,丰富对造像之前时代美术体系的认知,同时确立以西北印度、中印度区域为基本框架的二元美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足迹朝向 礼足习俗 三宝标 区域风格
下载PDF
头光、树冠与台座--论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树下佛说法图”性质与源流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荣 姿 《美术大观》 2021年第11期80-82,共3页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一类佛说法图表现为佛陀头光上有树冠装饰。本文将着重从图像组合的角度说明“树冠、有头光的佛像、台座”是一种树下佛说法图,它的影响范围从中印度、西北印度波及克孜尔、甘肃东部。某一地区的图像样式能否被命名...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一类佛说法图表现为佛陀头光上有树冠装饰。本文将着重从图像组合的角度说明“树冠、有头光的佛像、台座”是一种树下佛说法图,它的影响范围从中印度、西北印度波及克孜尔、甘肃东部。某一地区的图像样式能否被命名为一种新的地方图像样式,是需要建立在与周边图像的系统性研究的基础上再判断的。因此,本文将从图像组合及佛教思想背景角度,对头光上树冠的性质进行重新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树图像 “树下佛说法图” 克孜尔石窟壁画 风格分析
下载PDF
东亚佛足迹的样式、图像结构与风格问题
18
作者 姿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4期11-18,共8页
东亚有一类佛足迹图像的内部有多种图案花纹,分别以石块、雕版、纸本、石碑等材质作为媒材被传承与传播。20世纪以来,中、日学术界围绕着它们附属的铭文或题记,相继得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是玄奘将这种图像带回中国,有的学者则... 东亚有一类佛足迹图像的内部有多种图案花纹,分别以石块、雕版、纸本、石碑等材质作为媒材被传承与传播。20世纪以来,中、日学术界围绕着它们附属的铭文或题记,相继得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是玄奘将这种图像带回中国,有的学者则认为是王玄策将其带回中国后又传入了日本。但这种由人名界定图像样式的分类标准,并不能涵盖目前发现的多数佛足迹图像。结合前辈对佛足迹在印度的分期、分区成果,本文从佛足迹图像内容的演变历史和图像性质出发,将佛足迹分为三种风格,最终得出佛足迹样式与玄奘、王玄策这类知名人物的关系,是一种中古时期普遍的“图文书写传统”这一结论。三种风格分为:第一,中古时期中日佛足迹风格与玄奘、王玄策都有关,这一时期两人名下的图像本身并无差别;第二,宋代至明清时期的中国与韩国佛足迹以雕版重绘,风格只与“玄奘”有关;第三,日本17~19世纪的佛足迹产生了四种次生风格,体现出区域风格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足迹 风格 玄奘 王玄策
下载PDF
汉藏双重背景下的五台山塔院寺佛足灵相之碑
19
作者 姿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50-53,共4页
明清时期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行发展,五台山塔院寺佛足灵相之碑在两种不同的传统中都得到了高度重视。原本具有汉地石碑雕刻风格的佛足迹图像以绢画、唐卡的形式为载体,向蒙古地区传播;清代五台山以外的汉传寺院不再选择塔院寺佛足迹... 明清时期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行发展,五台山塔院寺佛足灵相之碑在两种不同的传统中都得到了高度重视。原本具有汉地石碑雕刻风格的佛足迹图像以绢画、唐卡的形式为载体,向蒙古地区传播;清代五台山以外的汉传寺院不再选择塔院寺佛足迹石碑进行传摹,而是重新回到明初卧龙寺的汉传祖本。研究五台山塔院寺佛足灵相之碑与相关实物的传摹关系、传播文化背景,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长安、五台山对东亚其他国家地区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台山 长安 佛足迹石碑 瑞相 中国化
下载PDF
中国简单型佛足迹图文溯源
20
作者 姿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佛足迹是早期暗示佛陀的重要符号,后期逐渐被解释为佛陀三十二相中的一种。中国目前发现了四处不同图案唐代佛足迹图像,每例图案都在两至三种,图案各不相同,不能用三十二相来解释。以往它们也曾被认为是玄奘从中印度带回中国的一种粉本... 佛足迹是早期暗示佛陀的重要符号,后期逐渐被解释为佛陀三十二相中的一种。中国目前发现了四处不同图案唐代佛足迹图像,每例图案都在两至三种,图案各不相同,不能用三十二相来解释。以往它们也曾被认为是玄奘从中印度带回中国的一种粉本样式。本文将重新阐释这些佛足迹作为图像类型的产生、传播历史。一类是图像传播,源自西北印度贵霜时期佛足迹的经典结构;另一类是图像文字间的相互转化传播,均是根据《大唐西域记》中的文字记载进行复原的案例,由于各地工匠理解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中国四例简单佛足迹图像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图拉 犍陀罗 佛足迹 图文转化 风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