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词的情状对持续体“着”使用的语义制约 被引量:2
1
作者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96-98,共3页
在语义特征理论的指导下,按匀质、时段、止点三项语义特征将现代汉语的动词分为五类,然后根据“动词+着”在句子里的同现条件对持续体的“着”进行进一步的确认,认为持续是事件在内在结构上体现出来的特征,一般所说的状态持续“着”不... 在语义特征理论的指导下,按匀质、时段、止点三项语义特征将现代汉语的动词分为五类,然后根据“动词+着”在句子里的同现条件对持续体的“着”进行进一步的确认,认为持续是事件在内在结构上体现出来的特征,一般所说的状态持续“着”不完全是持续体的过程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状 持续 匀质 时段
下载PDF
论“有·专名+VP”的语篇特征与传信功能 被引量:2
2
作者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2-55,共4页
与一般存在构式不同,"有·专名+VP"侧重用于陈述事件,"有"确认与专指实体相关的已存在事件,其用例在近代汉语叙事语篇里尤为集中,是近代汉语里富有特色的语法现象。
关键词 有·专名+VP 传信 已存在事件
下载PDF
汉语兼语句的时体问题简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52-56,共5页
在汉语兼语句内部语义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类特殊句式的时体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兼语句在语义上可分为两大类,各类在使用的时体形式上体现各不相同的特点。
关键词 兼语句 消极兼语句 积极兼语句 时制 汉语
下载PDF
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变异与语用动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秦琳静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3期153-155,2,共3页
词语的超常搭配是一种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语义变异角度,对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指涉、语义范围、语义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词语的超常搭配由社会文化语境制约和心理联想而激发,受高层语... 词语的超常搭配是一种语言创新的表达形式,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语义变异角度,对词语超常搭配的语义指涉、语义范围、语义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词语的超常搭配由社会文化语境制约和心理联想而激发,受高层语义整合和谐而驱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搭配 语义指涉 语义和谐 语用动因
下载PDF
反向判断式“如何是X”的话语分析
5
作者 《语文学刊》 2022年第2期46-51,共6页
反向判断式“如何是X”是禅录里一种高频使用的特殊疑问句,被用来询问听话人对某一概念X的内涵或类属,期待听话人将X和某一个现成的知识对应起来,目的是为了获得启悟而非知解,其构式义可以概括为“什么是X,怎样才能领会”。该构式在基... 反向判断式“如何是X”是禅录里一种高频使用的特殊疑问句,被用来询问听话人对某一概念X的内涵或类属,期待听话人将X和某一个现成的知识对应起来,目的是为了获得启悟而非知解,其构式义可以概括为“什么是X,怎样才能领会”。该构式在基本的探询功能基础上具有探疑求知、指别分类、勘验探试三种话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何是X 反向判断 构式 话语功能
下载PDF
“如Y相似”式的特征及其演变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11期74-77,共4页
对唐五代的比拟式"如Y相似"进行探讨,并比较从中古到近代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认为上古出现"如Y相似"式的同形结构,在中古时期的佛经译文里发生了重新分析,晚唐五代"如Y相似"式基本定型,... 对唐五代的比拟式"如Y相似"进行探讨,并比较从中古到近代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认为上古出现"如Y相似"式的同形结构,在中古时期的佛经译文里发生了重新分析,晚唐五代"如Y相似"式基本定型,其表达功能的变化反映了句式结构发展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拟式 如Y相似 重新分析
下载PDF
意象语言的生成机制
7
作者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20-122,共3页
意象是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成果,在语言符号上表现为能指发生循环导致所指不断生发而产生无限丰富的情趣和意蕴,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以主客体的内质同构为基础,呈现出一种持续不断的双向流动性平衡。
关键词 意象 语象 同构 生成机制
下载PDF
“是即(则)是P”特征、功能及其演变 被引量:1
8
作者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42-48,共7页
从构式语法角度主要对唐宋禅录里的"是即(则)是P"句式进行考察,认为该句式的句式义表示对某种行为事件的保留性肯定,但是还存在某种局限性,具有评判认定、修正补充、主题承接等语用功能。"是即(则)是P"受汉译佛经影... 从构式语法角度主要对唐宋禅录里的"是即(则)是P"句式进行考察,认为该句式的句式义表示对某种行为事件的保留性肯定,但是还存在某种局限性,具有评判认定、修正补充、主题承接等语用功能。"是即(则)是P"受汉译佛经影响,在唐宋时期的禅籍里产生并常常使用,具有A式和B式两种具体的表达形式,基本语用功能一致。其中A式出现于北宋早期,专用于禅籍文献,是禅家参禅实践活动中一种特殊句式,B式在南宋后来的世俗文献里也常常可见,反映了佛禅文献的传播对近代汉语发展演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录 “是即(则)是P” 语境吸收
下载PDF
流行句式“且V且珍惜”特征与功能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学语文》 2016年第1期95-96,共2页
"且V且珍惜"是一个具有较强主观性的句式,行使祈使语气,突出在某段经历中对得来不易事物的情感或态度,主要具有劝勉、告诫、戏谑等三项表达功能。
关键词 且V且珍惜 特征 功能
下载PDF
网络新闻标题的质量前景化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汉字文化》 2016年第4期65-67,共3页
一、引言作为一个完整概念的"前景化"始见于布拉格学派,后来韩礼德(1973:112)在功能文体学中进一步指出,前景化是"有动因的突出",即与语篇主题意义相关联的突出的语言形式。突出的形式大体上分为"质量前景化"和"数量前景化",... 一、引言作为一个完整概念的"前景化"始见于布拉格学派,后来韩礼德(1973:112)在功能文体学中进一步指出,前景化是"有动因的突出",即与语篇主题意义相关联的突出的语言形式。突出的形式大体上分为"质量前景化"和"数量前景化",(Levin 1965:225-237;Leech、Short,2001)前者指某些语言现象因为违反正常的语言规则或风俗习惯而造成的;后者指某些语言现象因为出现频率过高或过低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标题 语言规则 布拉格学派 文体学 主题意义 语域 句法规则 政论语体 组合结构 科技词汇
原文传递
推论式“与么则Q”结构与功能
11
作者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13-117,共5页
从语篇角度对唐宋口语化文献里的句式"与么则Q"进行考察,认为该句式是一个表示推论关系的紧缩句,与语篇前项组成对话语篇模式IRF(M)"问题-应答-推论-(验证)",表示言说者在当下语境中根据已知情况推断出所体认到的... 从语篇角度对唐宋口语化文献里的句式"与么则Q"进行考察,认为该句式是一个表示推论关系的紧缩句,与语篇前项组成对话语篇模式IRF(M)"问题-应答-推论-(验证)",表示言说者在当下语境中根据已知情况推断出所体认到的未知情况,具有语篇后续(终止)和认知推导两项主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论式“与么则Q” 紧缩句 语篇模式
下载PDF
《祖堂集》中“有+人名+VP”构式的功能特征与历史演变
12
作者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46,共4页
《祖堂集》中"有+人名+VP"构式表达语篇中确定人物出场时发生的事件是一种已然的存在,文章认为该构式出现于上古,至迟于唐五代在叙事语篇里发展成熟,其形成是语篇结构句法化的结果。
关键词 《祖堂集》 “有+人名+VP”构式 功能特征 历史演变
原文传递
《祖堂集》中“且置”式问句的历史形成及其动因
13
作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祖堂集》中的"且置"式问句是一种含有处置义的句式,把不易或不必处理的问题转换为当下相关的问题提出,具有两种语用功能:一是起到化难为易作用;一是起到换位思考作用。该句式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的佛经文献,成熟于五代,禅宗口... 《祖堂集》中的"且置"式问句是一种含有处置义的句式,把不易或不必处理的问题转换为当下相关的问题提出,具有两种语用功能:一是起到化难为易作用;一是起到换位思考作用。该句式萌芽于南北朝时期的佛经文献,成熟于五代,禅宗口语问答的语用环境是"且置"式形成的主要动因,线性增量原则是其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堂集》 “且置”式 语法化
原文传递
网络新闻标题词语的前景化研究
14
作者 方晓妍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3-59,共7页
网络媒体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题文分离,而网络新闻标题前景化是实现标题吸引功能的有效策略。本文对中国新闻网部分标题词语的前景化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网络新闻标题词语的前景化主要通过新词新语、词语错配、词语并用、词语整... 网络媒体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题文分离,而网络新闻标题前景化是实现标题吸引功能的有效策略。本文对中国新闻网部分标题词语的前景化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网络新闻标题词语的前景化主要通过新词新语、词语错配、词语并用、词语整合等手段,网络新闻标题词语的前景化是受到网络标题新颖、灵活、深刻、简明等文体特征这一动因而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标题 词语前景化 动因
下载PDF
汉语原因宾语句的意象特征和图式建构
15
作者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用意象图式理论探讨现代汉语原因宾语句的语义结构关系,研究表明:原因宾语句的行为意象特征是消除障碍、趋利避害,行为的主动性与原因宾语的有益性成正比关系,原因宾语句的语义结构与萨伊德第二种障碍图式的几种情形恰好一致。
关键词 意象 图式 原因宾语
下载PDF
广告语言的人文特点分析
16
作者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3-67,共5页
广告语言实践民族文化的精神,人文精神也影响和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文章对我国广告语言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期时下广告制作者重视融合文化上的积极因素,使广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人本 具象思维 内敛 尚实
下载PDF
阳明心学思想的禅学语源探微
17
作者 《汉字文化》 2022年第16期196-198,共3页
以阳明心学话语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心即理”“致良知”“无善无恶”等一些重要心学思想的表达形式上探讨了六类程式化话语表达式的禅语来源,剖解其所传递的话语信息意图,为印证心学与禅学之间的联系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
关键词 心学 禅宗 语源
原文传递
宁波方言幽默话语分析
18
作者 洪慧菠 《汉字文化》 2020年第10期14-16,共3页
宁波方言属于吴语区的太湖片,是其中重要的次方言。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偏离理论,初步探讨宁波方言幽默话语的原因、机制及其功能。
关键词 宁波方言 幽默话语 语用机制
原文传递
汉语结果名词动用的认知考察
19
作者 黄莹莹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1-86,共6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可变性、造型性、体验性、可用性等语义特征对结果名词转为动词分类进行语义认知分析。研究表明,结果名词含有终结性的动态语义成分,当转化为动词时具备在同一事件框架上两个联系紧密的相邻成分,同时结果在认知...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根据可变性、造型性、体验性、可用性等语义特征对结果名词转为动词分类进行语义认知分析。研究表明,结果名词含有终结性的动态语义成分,当转化为动词时具备在同一事件框架上两个联系紧密的相邻成分,同时结果在认知上的显著度高于动作,最后也进一步论证了语法转喻是结果名词动用的主要认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果名词 语义认知 语法转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