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的病理诊断共识 被引量:76
1
作者 张祥宏 +3 位作者 崔晋峰 周炜洵 陈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1,共9页
随着纤维内镜技术广泛普及,胃肠道息肉状病变活检或切除组织的病理诊断已经成为各级综合医院病理科重要的工作内容。由于胃肠道息肉状病变的种类繁多,病理界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病理诊断同质化低,诊断不够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进一步... 随着纤维内镜技术广泛普及,胃肠道息肉状病变活检或切除组织的病理诊断已经成为各级综合医院病理科重要的工作内容。由于胃肠道息肉状病变的种类繁多,病理界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病理诊断同质化低,诊断不够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进一步规范胃肠道息肉状病变的病理诊断,提高诊断的同质性,为临床合理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疾病学组经过广泛讨论,结合国内实际和学科前沿进展对胃肠道最常见的息肉状病变——胃肠道腺瘤和良性上皮性息肉的病理诊断达成共识意见。共识内容包括:(1)胃腺瘤、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2)结直肠普通型腺瘤、锯齿状病变和炎性息肉;(3)胃肠道的错构性息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息肉 消化疾病 纤维内镜 上皮性 炎性息肉 病理诊断 腺瘤 病理科
原文传递
三七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癌基因蛋白异常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赵凤志 +2 位作者 戴欣 方杰 杨会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39,共3页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加热糊复合方法 16周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 ,免疫组化法检测三七粉0 .6 g/ (kg·d)治疗 12周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C erbB 2、H ras、Bcl 2等癌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加热糊复合方法 16周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 ,免疫组化法检测三七粉0 .6 g/ (kg·d)治疗 12周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C erbB 2、H ras、Bcl 2等癌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大鼠癌前病变胃粘膜上述 4种癌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细胞较正常组大鼠明显增多 ,表达强度显著增强 (P <0 .0 1) ,而三七治疗组 4种癌基因蛋白阳性细胞数和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蒸馏水组 (P <0 .0 1)。提示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存在着EGFR、C erbB 2、H ras、Bcl 2等癌基因表达的异常增高现象 ,三七则有可能通过降低上述癌基因的异常表达发挥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胃粘膜 癌前状态 原癌基因 动物实验 胃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三七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36
3
作者 赵凤志 +2 位作者 戴欣 方杰 杨会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47,共3页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加热糊复合方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模型 ,观察三七和维甲酸对胃粘膜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并能逆转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维甲酸对胃粘膜病变亦有明显的改...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加热糊复合方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模型 ,观察三七和维甲酸对胃粘膜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并能逆转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维甲酸对胃粘膜病变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但大鼠的全身状态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萎缩性胃炎 癌前病变 病理形态 实验药理
原文传递
中国炎症性肠病病理诊断专家指导意见 被引量:43
4
作者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病理分组 叶子茵 +7 位作者 肖书渊 李增山 周炜洵 袁菲 何度 吴开春 陈旻湖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1期5-20,共16页
病理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但IBD的病理形态在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阶段表现多样,缺乏统一的形态学诊断标准。同时病理医生接受培训程度与诊断水平也参差不齐,诊断准确率难以把握。本文就IBD诊断及相关问题提... 病理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但IBD的病理形态在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阶段表现多样,缺乏统一的形态学诊断标准。同时病理医生接受培训程度与诊断水平也参差不齐,诊断准确率难以把握。本文就IBD诊断及相关问题提供病理诊断专家指导意见,旨在提高病理医生对IBD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病理 EB病毒 巨细胞病毒 指导意见
原文传递
止消通脉宁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和酶组化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杨晓晖 赵凤志 +4 位作者 戴欣 吕仁和 鲁香凤 方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2-35,共4页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传统的观点认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病变与冠状动脉无关,因此认为糖尿病心肌病是原发性而非继发于冠状动脉供血不...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传统的观点认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糖尿病心肌病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病变与冠状动脉无关,因此认为糖尿病心肌病是原发性而非继发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本实验对链脲佐菌素诱发的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止消通脉宁 心肌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四种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对判断肿瘤微卫星状态的价值 被引量:33
6
作者 秦云 梁莉萍 +5 位作者 郑兴征 郑杰 叶菊香 郭丽梅 赵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MMR)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查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结直肠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病例255例(常规切片140例,组织芯片115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情况,肿瘤细...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MMR)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筛查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结直肠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选取结直肠癌病例255例(常规切片140例,组织芯片115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情况,肿瘤细胞核无着色时计为阴性,着色细胞比例〈5%计为局灶阳性,任何一种蛋白表达阴性即判定肿瘤为MMR蛋白缺失,提示肿瘤为高频MSI。全部病例同时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直接检测肿瘤MSI状态。结果采用常规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140例与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8.6%(138/140),对MSI肿瘤检测的敏感度为94.9%(37/39),特异度为100.0%(101/101);与PCR-毛细管电泳法结果不一致的2例均为至少一种蛋白局灶阳性。115例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判读率为91.3%(105/115),可判读病例与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105/105),检测MSI肿瘤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均为100.O%;不可判读病例均为至少一种染色内对照细胞核无着色,10例无法判读。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种MMR蛋白表达筛查MSI结直肠癌的方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可在日常工作中常规开展。对仅有少数肿瘤细胞核阳性表达的病例应高度可疑MSI肿瘤,需采用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DNA错配修复 免疫组织化学 微卫星不稳定性
原文传递
结节病胸膜病变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8
7
作者 孙永昌 姚婉贞 +2 位作者 沈宁 赵鸣武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分析结节病胸膜病变的临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有病理证据的结节病32例,报告以胸膜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典型病例,对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检索国内文献中结节病胸膜病变的病例报告和病例总结,分析其发... 目的分析结节病胸膜病变的临床特征,探讨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有病理证据的结节病32例,报告以胸膜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典型病例,对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检索国内文献中结节病胸膜病变的病例报告和病例总结,分析其发生率和临床特征。结果1989年至2004年共确诊胸内结节病32例,以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者2例(2/32,6.3%),其中1例双侧胸腔积液经内科胸腔镜检查确诊;自发性气胸1例(1/32,3.1%),经开胸肺活检确诊。胸腔积液分析为渗出液,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腺苷脱氨酶(ADA)均未超过30 U/L,其中1例胸腔积液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升高。3例在确诊前均被误诊为肺结核,接受抗结核治疗1~12个月不等。国内发表的病例总结中,结节病胸膜病变发生率为3.4%~16.7%;个案报道显示结节病胸腔积液最常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结论结节病胸膜病变并非罕见,临床上常被误诊。这一认识无论对于结节病的及时诊断,还是对于胸膜病变的鉴别诊断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 胸膜疾病 胸腔积液 气胸
原文传递
3种中药有效成分对幽门螺杆菌培养滤液转化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27
8
作者 赵凤志 +4 位作者 由江峰 邵宏权 戴欣 王洁良 崔湘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54-457,I0002,共5页
目的明确3种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单用或配伍对经过幽门螺杆菌培养滤液转化后的永生化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简称HP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单独或联合作用HP细胞,AnnexinV及PI双染,... 目的明确3种中药有效成分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单用或配伍对经过幽门螺杆菌培养滤液转化后的永生化人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简称HP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以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单独或联合作用HP细胞,AnnexinV及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HP细胞凋亡/坏死的影响;电镜和Hoechst33258及PI双染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结果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及黄芩甙单用可引起HP细胞凋亡及死亡比例增加并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配伍应用作用强于单独应用(与对照组比较P<0.05),增强程度从大至小依次为三药合用>三七皂甙黄芪皂甙合用>黄芪皂甙黄芩甙合用>三七皂甙黄芩甙合用。结论3种中药有效成分单用及配伍对HP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引起细胞死亡的机制部分是通过诱导凋亡实现的;不同药物配伍应用的增效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皂甙 黄芪皂甙 黄芩甙 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 幽门螺杆菌 细胞死亡
原文传递
通脉宁胶囊对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赵凤志 +3 位作者 宋崇顺 戴欣 陈淑长 葛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27,共4页
目的 观察通脉宁胶囊对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法复制PTA术后再狭窄模型 ,动物分为 5组 (n =10 ) :假手术组 ,对照组及通脉宁大、中、小剂量组 ,假手术组... 目的 观察通脉宁胶囊对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法复制PTA术后再狭窄模型 ,动物分为 5组 (n =10 ) :假手术组 ,对照组及通脉宁大、中、小剂量组 ,假手术组仅结扎颈外动脉 ,不插入气囊 ,其余 4组术后分别灌胃 0 5 %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 10mL/ (kg·d) ,通脉宁胶囊 1 64、0 82、0 4 1g/ (kg·d) ,连续 2 1d。第 2 1天给药 1h后处死 ,取出颈内动脉 ,肉眼、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动脉壁形态改变 ,masson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壁胶原形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达情况 ,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PTA后 2 1d ,对照组家兔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 ,平滑肌细胞 (SMCs)增生 ,中膜亦有一定程度增厚 ,血管壁胶原增多 ,同时管壁VEGF和bFGF表达增强 (与假手术组比较P <0 0 1)。通脉宁大剂量组内膜及中膜厚度明显降低 ,管壁胶原减少 ,VEGF和bFGF表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P <0 0 1) ,但仍高于假手术组 (P<0 0 1)。通脉宁中、小剂量组对上述部分指标有轻微的影响 ,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剂量通脉宁对PTA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可能与其降低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宁胶囊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家兔
原文传递
三七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液分泌功能及胃粘膜保护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凤志 +3 位作者 戴欣 董秀云 方杰 杨会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6-298,共3页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加高盐热糊复合方法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观察三七对病变大鼠胃液分泌功能及胃粘膜保护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大鼠胃液分泌功能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弱,胃粘膜血流量(GMBF)减少,氨基己糖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加高盐热糊复合方法复制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观察三七对病变大鼠胃液分泌功能及胃粘膜保护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大鼠胃液分泌功能较正常大鼠明显减弱,胃粘膜血流量(GMBF)减少,氨基己糖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P<0.01)。三七粉治疗12周,大鼠胃液分泌增多,GMBF增高,MDA含量降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氨基己糖含量增加不显著。提示三七能改善胃癌前病变大鼠的胃液分泌功能,增加GMBF、对抗氧自由基损伤可能是其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癌前状态 中医药疗法 药理学 动物实验 三七 胃癌 胃液分泌功能 胃粘膜 保护
下载PDF
三七总皂甙对转化的人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赵凤志 +1 位作者 戴欣 牛福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3,共5页
通过四甲基谷氮唑盐实验及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 ,观察三七总皂甙 (PNS)对永生化的人胚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 1以及经过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转化后的GES 1细胞 (MC细胞 )增殖能力的影响 ,并与维甲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PNS对GES 1和M... 通过四甲基谷氮唑盐实验及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 ,观察三七总皂甙 (PNS)对永生化的人胚胃粘膜上皮细胞系GES 1以及经过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转化后的GES 1细胞 (MC细胞 )增殖能力的影响 ,并与维甲酸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PNS对GES 1和MC细胞的增殖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有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的趋势 ,还能明显抑制MC细胞的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维甲酸对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但其产生作用的时间以及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与PNS作用后有所不同。提示PNS对GES 1及其转化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维甲酸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甙 人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 细胞转化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模式治疗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 被引量:17
12
作者 姚宏伟 修典荣 +15 位作者 付卫 袁炯 蒋斌 王德臣 马朝来 原春辉 孙涛 马力文 曹宝山 刘剑羽 陈明 陈文 黄永辉 张莉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评价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的治疗效果,探索可切除CRCLM的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经过MDT诊治模式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CRCL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 目的评价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CRCLM)的治疗效果,探索可切除CRCLM的多学科协作诊治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经过MDT诊治模式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CRCLM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MDT诊治模式以及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生存效果。结果术前MDT评估38例患者均符合现有的肝转移癌“可切除性”标准,其中仅4例(10.5%)符合旧标准。38例患者均完成结直肠及肝脏切除术,共计切除结直肠肿瘤39个,切除肝脏转移灶155个。1例死于术后感染中毒性休克,围手术期病死率2.6%;1例术后发生胆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6%。38例患者中有13例接受新辅助化疗,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辅助化疗。患者随访7~59个月,平均随访(22±10)个月,复发及转移16例,其中6例死于肿瘤晚期恶液质。患者1、2、3年累计总生存率分别为94.4%、85.3%、75.8%,1、2、3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1%、54.2%、54.2%。结论对于可切除的CRCLM,MDT模式值得推荐;手术切除CRCLM是安全、可行的,短·中期生存效果是可以接受的,长期生存效果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肝肿瘤 结直肠外科手术 肝切除术 医师诊疗模式
原文传递
胃粘膜癌前病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赵凤志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第1期74-75,共2页
胃粘膜癌前病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石雪迎赵凤志Subjectheadingsstomachneoplasms/genetics;gastricmucosa/pathology;precancerouscondition... 胃粘膜癌前病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石雪迎赵凤志Subjectheadingsstomachneoplasms/genetics;gastricmucosa/pathology;precancerousconditions/genetics;prot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遗传学 病理学 癌前状态
原文传递
北京地区临床病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17
14
作者 郑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69-470,共2页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体起步较晚,虽然北京协和医院早在1921年就开始实行的“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率先开启了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先河,但直至1993年原卫生部才出台了第一个从国家层面探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政府... 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体起步较晚,虽然北京协和医院早在1921年就开始实行的“24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率先开启了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先河,但直至1993年原卫生部才出台了第一个从国家层面探索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政府文件《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2014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省(区、市)确保至2015年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至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全部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培训制度 临床住院医师 临床病理 北京地区 计划生育委员会 北京协和医院 培训管理 临床医师
原文传递
系统筛查微卫星不稳定性结直肠癌的意义和策略 被引量:17
15
作者 郑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4,共6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特别是在现代化发展迅速的大都市里,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1].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途径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途径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特别是在现代化发展迅速的大都市里,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1].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途径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途径是结直肠癌发生的两条主要分子途径.前者占散发性结直肠癌的75%,绝大多数存在APC基因的突变和染色体18q的缺失,并有较高比例的KRAS和p53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结直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性 P53基因突变 染色体不稳定 消化道恶性肿瘤 筛查 系统 APC基因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尸解肺标本的病理改变和致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裴斐 郑杰 +16 位作者 高子芬 钟延丰 方伟岗 宫恩聪 邹万忠 王盛兰 高冬霞 谢志刚 陆敏 刘从容 杨京平 王玉萍 韩志惠 晓红 刀文彬 顾江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6-660,共5页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尸解肺标本的病理改变和致病机制。方法观察了2003年4—7月期间死于SARS的6例患者的肺标本,并采用光镜、电镜、Masson三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EnVision法)进行研究。结果肺标本的病理形态...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尸解肺标本的病理改变和致病机制。方法观察了2003年4—7月期间死于SARS的6例患者的肺标本,并采用光镜、电镜、Masson三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EnVision法)进行研究。结果肺标本的病理形态改变:(1)6例的双肺均可见到弥漫性实变病灶,肺重量明显增加;(2)6例均可见到弥漫性肺泡损伤,包括透明膜形成、肺泡腔内水肿/出血、纤维素沉积和肺泡上皮细胞脱屑,AE1/AE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肺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明显破坏;(3)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轻度增生,有一定异型性,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呈双染性和颗粒状,胞质内可见小脂肪空泡聚集(5/6);(4)6例中有5例可见巨细胞在肺泡内浸润,巨细胞大多AE1/AE3阳性(5/6),少数CD68阳性(2/6);(5)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肺泡腔内和肺泡间隔内有多量巨噬细胞浸润(6/6);(6)6例中有5例可见巨噬细胞噬红细胞象;(7)6例中有5例可见肺纤维化,包括肺泡间隔和肺间质增宽(5/6)、肺泡腔内渗出物机化(6/6)和胸膜增厚(4/6)。Masson三色染色证实胶原纤维明显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大多数为Ⅲ型胶原。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例有明显的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增生灶;(8)5例可见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9)6例患者均可见血栓;(10)2例同时合并其他感染,1例合并细菌感染,另1例合并真菌感染。此外,电镜发现在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内有冠状病毒样颗粒。结论SARS冠状病毒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明显浸润和成纤维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显著增生在SARS的致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尸体解剖
原文传递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3例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原春辉 修典荣 +6 位作者 马朝来 李智飞 陶明 贾易木 熊京伟 张同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生物学行为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3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26例;年龄13~66岁,平均34.3岁。结果肿...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生物学行为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3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7例,女性26例;年龄13~66岁,平均34.3岁。结果肿瘤位于胰头10例,胰颈部5例,胰体尾部18例。8例行单纯胰腺肿瘤切除,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3例行胰腺肿物切除加胰肠吻合,1例行胰腺肿物切除加胰胃吻合,11例行胰腺体尾切除,4例行胰腺体尾切除加脾切除(其中1例因合并肝转移加行肝中叶切除);其中16例为经腹腔镜手术。3例证实有胰腺和血管浸润,其中1例合并肝转移。免疫组化显示α1抗胰蛋白酶、α1抗胰凝乳蛋白酶、β-连环蛋白、CD56、CD10和波形蛋白均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3例,突触素阳性6例,嗜铬粒素A阳性4例,孕激素受体阳性28例,雌激素受体阳性3例,S-100阳性6例。33例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多发生在年轻女性,肿瘤可位于胰腺任何部位,免疫组化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比较重要的价值,选择适当患者行胰腺远端切除或肿瘤切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腹腔镜
原文传递
克罗恩病的诊疗现状及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蕾 +2 位作者 张云莉 吕愈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评价克罗恩病的诊疗现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中48例克罗恩病的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和内镜、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1987年至1995年共诊断克罗思... 目的:评价克罗恩病的诊疗现状,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炎症性肠病住院患者中48例克罗恩病的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和内镜、病理及治疗情况。结果:1987年至1995年共诊断克罗思病4例,1995年后诊断44例。克罗恩病高峰发病年龄为17~40岁,占75.0%(36/48);30岁以下发病者占43.8%(21/48)。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伴肠道外表现16例(33.3%),伴有肛周疾病3例(6.3%),肠瘘2例(4.2%)。内镜诊断符合率85.7%(36/42),表现为节段性病变,溃疡形成、肠管狭窄和卵石征。X线诊断符合率为84.2%(32/38),主要表现为龛影、肠管狭窄及卵石征。病理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总检出率为43.2%(19/44)。90%(27/30)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有13例行手术治疗。结论:近10年来克罗恩病诊断例数明显增加。内镜+病理+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克罗恩病的主要手段。小肠镜、胶囊内镜及多次病王毋枪杏晡访右鼬千楗高诊断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诊断 鉴别 病理学
下载PDF
3种方剂水煎液对实验性慢性胃炎大鼠胃粘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胃液pH值、胆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凤志 鲁香凤 +10 位作者 戴欣 卜益民 张旭晨 方杰 董建华 田德禄 马庆山 秦腊梅 王志春 阎艳芳 《中国中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88-492,共5页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法及去氧胆酸钠口服法复制大鼠慢性胃炎病理模型,观察“实痞通”、“甘平养胃”及“胃乐”方剂水煎液对实验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3种方剂均能降低模型动物胃液pH值及胆酸含量,使组织形态学... 采用幽门弹簧插入法及去氧胆酸钠口服法复制大鼠慢性胃炎病理模型,观察“实痞通”、“甘平养胃”及“胃乐”方剂水煎液对实验性慢性胃炎的疗效,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结果3种方剂均能降低模型动物胃液pH值及胆酸含量,使组织形态学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痞通方 甘平养胃方 胃乐方 胃炎 药理
下载PDF
抗原修复液pH值及修复时间对免疫组化染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杜娟 +2 位作者 郑杰 周敏 崔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使P504S、P63、CD10、Ki 67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免疫组化检测中获得高表达的抗原修复条件。方法:取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组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外阴上皮组织,用 10% (体积分数 )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固定。用EnV... 目的:探讨使P504S、P63、CD10、Ki 67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免疫组化检测中获得高表达的抗原修复条件。方法:取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组织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外阴上皮组织,用 10% (体积分数 )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固定。用EnVision二步法行免疫组化染色, P504S、P63、CD10、Ki 67分别作为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乳腺增生组织和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外阴上皮组织的一抗,使用统一的EnVisionTM二抗。每种组织皆分别使用 3种不同的缓冲液进行抗原修复:pH6. 0的枸橼酸缓冲液、pH 8. 0的乙二氨四乙酸二钠 (EDTA)缓冲液和pH9. 0的EDTA Tris缓冲液。对每一种抗原修复液,应用 4个不同的抗原修复时间: 12min、20min、25min和30min。染色完成后,镜下对比不同条件下抗原抗体复合物表达的情况。结果:P504S在pH9. 0的EDTA Tris缓冲液中修复 20min阳性信号最强,阳性细胞比率最高;P63在pH9. 0的EDTA Tris缓冲液中修复 30min阳性信号最强,阳性细胞比率最高; Ki 67在pH 9. 0的EDTA Tris缓冲液中修复 25min阳性信号最强,阳性细胞比率最高;CD10在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修复 20min或 25min效果相同,都能得到最强表达。结论:不同的抗原有其各自最适合的抗原修复液、pH值范围和最适修复时间。相对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修复液 修复时间 PH值 染色效果 抗原抗体复合物 良性前列腺增生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ENVISION 乳腺增生组织 Ki-67 CD10 免疫组化检测 免疫组化染色 阳性信号 阳性细胞 缓冲液 前列腺癌 上皮组织 P63 体积分数 修复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