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楠 +1 位作者 张明月 岳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4年1月Pubmed、Medlin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的文献,按照Newcastle-Ottawa Scale的评价... 目的:综合分析评价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2014年1月Pubmed、Medline、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的文献,按照Newcastle-Ottawa Scale的评价标准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经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为:肥胖2.39(1.48-3.84)、高血压4.28(2.42-7.75)、糖尿病2.52(2.15-2.95)、吸烟0.87(0.78-0.99)、恶性肿瘤家族史1.47(1.26-1.72)、未孕2.40(1.78-3.24)、激素替代治疗1.12(0.79-1.57),P=0.53。结论:BMI≥25 kg/m2、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恶性肿瘤家族史、未孕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激素替代治疗不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康妇消炎栓灌肠联合微波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2
作者 贾妍 张曦文 +1 位作者 杨淑莉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8期3737-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灌肠联合微波法治疗慢性盆腔炎(CP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25例CP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87例)采用康妇消炎栓灌肠法;观察组(138例)采用康妇... 目的探讨康妇消炎栓灌肠联合微波法治疗慢性盆腔炎(CP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25例CP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87例)采用康妇消炎栓灌肠法;观察组(138例)采用康妇消炎栓灌肠联合微波理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患者的预后。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低于对照组[(4.52±1.17)ng/L比(6.58±1.26)ng/L、(1.28±0.34)ng/L比(2.58±0.26)ng/L],观察组IL-2高于对照组[(6.37±0.64)mg/L比(4.33±0.65)mg/L](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0.72%(1/138)比6.9%(6/87)](P<0.05)。结论治疗CPI时采用康妇消炎栓灌肠联合微波理疗能起到协同作用,可有效缓解CPI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可提高CPI患者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康妇消炎栓 灌肠法 微波法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患者病变进展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贾荣霞 周旭 +4 位作者 包美静 王冠群 褚雨晴 林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28-1534,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患者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为CINⅠ患者提供更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宫颈活检病理为CINⅠ且采用保守治疗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的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病变进展情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患者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为CINⅠ患者提供更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宫颈活检病理为CINⅠ且采用保守治疗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的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病变进展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初次确诊CINⅠ病变时患者的年龄、人乳头瘤病毒(HPV)、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绝经状态、转化区(TZ)类型及阴道镜下图像特征(异型血管、增生、病变面积和病变边界)对CINⅠ患者病变进展的影响。结果:40例患者病变进展,170例患者病变未进展。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年龄(χ^(2)=25.94,P<0.01)、TCT情况(χ^(2)=10.97,P<0.01)、是否感染HPV(16/18)(χ^(2)=4.10,P=0.043)、是否伴有增生(χ^(2)=8.18,P=0.004)和绝经状态(χ^(2)=25.56,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年龄≥45岁(OR=5.95,P=0.005,95%CI:1.70~20.84)、TCT≥ASC-H(OR=3.319,P=0.007,95%CI:1.38~7.97)、出现异型血管(OR=9.91,P<0.01,95%CI:2.95~33.34)、伴有增生(OR=8.51,P<0.01,95%CI:2.60~27.84)是CINⅠ患者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45岁、TCT≥ASC-H、阴道镜下出现异型血管和病变区伴有增生为CINⅠ患者病变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镜 病变进展
下载PDF
老年女性阴道微生物特点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包美静 贾荣霞 +5 位作者 周旭 褚雨晴 王冠群 金洋 林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538-2543,共6页
宫颈癌是影响全球女性健康的第4大常见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有超过6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死亡34.2万例,分别占所有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的6.5%和7.7%[1]。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宫颈癌发病率是不同的。在美国,西班牙裔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 宫颈癌是影响全球女性健康的第4大常见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有超过6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死亡34.2万例,分别占所有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的6.5%和7.7%[1]。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宫颈癌发病率是不同的。在美国,西班牙裔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为10.6万,死亡病例为4.8万,宫颈癌平均发病和死亡年龄分别为50岁和59岁[2],且农村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虽呈现年轻化趋势,但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尤其是在农村、山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宫颈癌患者仍集中在中老年女性,老年女性仍存在较高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和罹患宫颈癌的风险。老年女性宫颈癌筛查意识薄弱,且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已是中晚期,死亡率高达70%[3],严重影响老年女性的生殖健康。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尤其是HPV16或18基因型持续感染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和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的必要因素,但这一过程还与其他因素有关[4],包括初次性生活年龄、多产、避孕方式和激素治疗。此外,其他性传播疾病(如衣原体、淋病、梅毒和疱疹)感染和吸烟均会增加SIL和宫颈癌的进展[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物 人乳头瘤病毒(HPV) 宫颈癌
下载PDF
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复发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5
作者 贾荣霞 周旭 +5 位作者 包美静 王冠群 褚雨晴 金洋 林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B)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复发性外阴AMFB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分析上述资料并进... 目的:探讨外阴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B)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复发性外阴AMFB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检查结果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分析上述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50岁,5年前因外阴肿物于当地医院行外阴肿物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AMFB。现因自觉外阴部肿物6个月,高度怀疑外阴AMFB复发入院。妇科检查,左侧大阴唇下方可见肿物凸起,表面皮肤完整,肿物深部凸向直肠,与肠管界限不清,大小约为5.0 cm×4.0 cm×4.0 cm,形态尚规则,界限尚清,活动性欠佳,无明显压痛,无溃破和皮损。浅表超声显示左侧大阴唇处可见范围约5.0 cm×4.0 cm×4.0 cm的稍低无回声光团,其内可见多处团状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内部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行外阴肿物切除术,结合术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外阴AMFB复发。结论:AMFB虽较少见复发及恶变,但应高度重视AMFB的术后随访,以减少复发并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外阴 免疫组织化学 复发
下载PDF
46,XY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卓 崔满华 +2 位作者 张曦文 贾赞慧 《疑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284-1285,共2页
患者,社会性别女,14岁,2017年2月因“阴蒂增大近1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查体:身高167 cm,体质量50 kg,女性外貌,无喉结,双侧乳腺未发育。腋毛正常,阴毛浓密,呈倒三角形分布,大小阴唇融合,阴蒂增生肥大,长约5.0 cm,直径约2.... 患者,社会性别女,14岁,2017年2月因“阴蒂增大近1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查体:身高167 cm,体质量50 kg,女性外貌,无喉结,双侧乳腺未发育。腋毛正常,阴毛浓密,呈倒三角形分布,大小阴唇融合,阴蒂增生肥大,长约5.0 cm,直径约2.0 cm,尿道外口位于阴蒂下方约2.0 cm处,可见阴道外口,处女膜缘完整,肛诊子宫双侧附件未触及。双侧腹股沟未触异常。妇科彩超:子宫前位,1.6 cm×1.2 cm×1.0 cm大小,宫腔线模糊,内膜显示不清,宫壁回声欠均匀。宫颈1.8 cm×0.4 cm,回声正常。双卵巢未显示,双附件区未及明显包块。腹部彩超及肾上腺CT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6 XY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 Swyer综合征 性腺分化异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