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代垠 张平 +4 位作者 张永 肖顺武 犹春跃 张学军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711-712,共2页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常见且严重的院内感染之一,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影响患者预后。尽管临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加,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仍不理想,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死残率极高。我科自2012...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常见且严重的院内感染之一,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影响患者预后。尽管临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加,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仍不理想,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死残率极高。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24例颅内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持续引流 鞘内注射治疗 颅内感染 万古霉素 疗效观察 临床疗效 感染患者 院内感染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付林燕 张永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3期134-136,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营养脑细胞、降颅内压、手术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HB...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营养脑细胞、降颅内压、手术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HBO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丙二醛(MD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1、MDA均改善,且研究组SOD-1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基础上给予HBO治疗颅脑损伤疾病可改善抗氧化水平、低氧、大脑血流、炎性反应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压氧 疗效
下载PDF
不同微创手术方式经鼻蝶方案治疗老年垂体瘤疗效及对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丁乔 杨开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3381-338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手术方式经鼻蝶方案治疗老年垂体瘤疗效及对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老年垂体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手术方式经鼻蝶方案治疗老年垂体瘤疗效及对围术期指标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老年垂体瘤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观察组实施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围术期相关手术指标、手术前后术后血清泌乳素(PRL)、生长激素(H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术后3个月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血清PRL、HGH和ACTh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血清PRL、HGH和AC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状态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垂体瘤患者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后疗效明确,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微创手术 围术期 并发症
下载PDF
瘤内注射树突状细胞对C6胶质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续岭 谢明祥 +4 位作者 唐怀波 张平 张永 刘胜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3期35-37,共3页
目的通过构建SD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成瘤后瘤内注射树突状细胞,探讨树突状细胞对C6胶质瘤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脑内注射C6细胞,成瘤后随机分3组。A组:沿原注射部位瘤内注入10μL培养液。B组:同法注入10μL含106个未成熟D... 目的通过构建SD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成瘤后瘤内注射树突状细胞,探讨树突状细胞对C6胶质瘤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 30只SD大鼠脑内注射C6细胞,成瘤后随机分3组。A组:沿原注射部位瘤内注入10μL培养液。B组:同法注入10μL含106个未成熟DC的培养液。C组:同法注入10μL含106个成熟DC的培养液。分析3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取不同组大鼠的脑内肿瘤,制作冰冻病理切片,染色后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后细胞爬片,免疫组化检测Fas在C6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计算积分光密度值。结果 (1)生存时间:C组载瘤大鼠生存时间长于A、B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病理结果:C组肿瘤组织大片坏死区,B组小片坏死区,A组无明显坏死区。(3)免疫组化:Fas表达,细胞积分光密度值(IOD),C组明显高于A、B组。结论成熟DC可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途径之一可能是增强抗原提呈,提高细胞Fas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树突状细胞 抑制 FA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