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红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3期163-164,共2页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差异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和生命体征,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高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红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1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高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病房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出现的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 目的观察高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病房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出现的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超声雾化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的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差异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结论在常规超声雾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疗效确切,用药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氨溴索
下载PDF
咪达唑仑镇静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红印 骆少艳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3期1806-1807,共2页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31例符合观察要求的机械通气患者,首先缓慢静注咪达唑仑5mg的负荷量,然后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量的咪达唑仑0.05mg/(kg·h),以获得3~5级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连续监测患者...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31例符合观察要求的机械通气患者,首先缓慢静注咪达唑仑5mg的负荷量,然后持续静脉泵注维持量的咪达唑仑0.05mg/(kg·h),以获得3~5级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率(HR)、呼吸(R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及用药前和用药2h后动脉血气。结果:31例患者在负荷剂量下均能够达到镇静效果,Ramsay评分均在3~5级;在维持剂量时也能保持等效的镇静效果,监测Bp平稳,血气指标、SpO2、心率及呼吸得到改善。结论:机械通气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充分镇静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氧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镇静 机械通气
下载PDF
炎症标志物在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朱思 红印 罗雪梅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0期36-40,共5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也是导致危重患者医院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VAP诊断仍无“金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的综合判断,而有效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受抗生素使用、培养时间、取材标本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最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也是导致危重患者医院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VAP诊断仍无“金标准”,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原学的综合判断,而有效的病原学诊断依据受抗生素使用、培养时间、取材标本等影响因素而受到限制,临床上缺乏有效、特异的生物标志物,使其早期诊断困难。炎症标志物的监测仍是实际临床实践中辅助诊断VAP和抗生素管理的重要手段。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TREM-1)是临床实践常见的炎症标志物,相对支气管肺泡灌洗、肺组织标本镜检等需侵入性操作及微生物的长时间培养周期,其结果更易获得,提高了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早期诊断效能。目前多项研究提示PCT、IL-6、CRP、sTREM-1可辅助VAP的早期诊断,现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C-反应蛋白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红印 骆少艳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6期1401-140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测定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心衰组(66例)和心功能Ⅰ级对照组(40例),采用酶联兔疫吸附法(ELISA)测定66例心衰患者和40例对照组血浆BNP水平。结果:心衰组病人血浆BNP水平与...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测定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心衰组(66例)和心功能Ⅰ级对照组(40例),采用酶联兔疫吸附法(ELISA)测定66例心衰患者和40例对照组血浆BNP水平。结果:心衰组病人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随着心功能组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着增加(P<0.01)。结论:BNP可做为诊断心力衰竭及评估心功能的一项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脑钠素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腹腔灌洗联合持续肾替代治疗腹腔间隙综合征疗效观察
6
作者 红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0期97-98,共2页
目的讨论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采用腹腔持续灌洗联合肾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持续灌洗联合肾替代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腹腔穿刺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讨论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采用腹腔持续灌洗联合肾替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腹腔间隙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持续灌洗联合肾替代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腹腔穿刺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禁食时间、膀胱压力正常时间、在ICU治疗时间以及出院存活率情况。结果采用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在以上禁食时间等情况上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间隙综合征患者采用腹腔持续灌洗联合持续肾替代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出院存活率更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间隙综合征 腹腔持续灌洗 肾替代治疗
下载PDF
非常时期的平凡英雄——记牺牲在抗击非典一线的河北省肥乡县公安局民警冯志杰
7
作者 张光卿 红印 《人民公安》 2003年第11期14-17,共4页
谁也没想到,他走得如此之快。5月5日,年仅35岁的河北省肥乡县公安局东漳堡派出所负责人冯志杰带着未竟的事业.永远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人们难以相信,1.80米的个子,结实的体魄,铁打一样的身体,怎么说走就走了……
关键词 抗击非典 肥乡县 冯志 派出所 非常时期 河北省委 公安局 检测点 外出打工人员 县医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